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因自学而灵动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自学主要包括三大环节:自主预习、自主学习以及自主练习。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这三大环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课堂更加灵动而富有活力。
1.自主预习,促进对新知识的认知
自主预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这一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科学引导。例如,在讲解《热爱生命》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在学生的预习阶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热爱生命的行为有哪些?在我们的生活中,热爱生命的榜样有哪些?而这些人热爱生命的具体表现在哪?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的目的性更强,方向性更加精准。
2.自主学习,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高对正确思想品德的认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体学习等等。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身内心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自主练习,巩固已学的知识
练习,是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检查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们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往往是我们给学生安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供学生练习。这种单一的练习形式,无法激发学生自主练习的欲望,实际教学效果低下。因此,我们要创新我们的作业形式,在给定学生一个作业标题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例如,在完成了《热爱生命》这一课的讲解之时,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种作业形式:请根据这一课的内容,自己给自己出一些与生命相关的练习。自学环节是“自学、议论、引导”中的第一个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课堂的全面发展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因议论而精彩
1.课堂议论在问题设计时要具有一定的新意
只有新颖、独特的问题设计才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热烈议论,也只有学生充分参与到了课堂议论之中,议论环节的教学目的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我们依旧以《热爱生命》这一课时作为我们的教学案例进行解析。在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对问题的提出往往是这样的:同学们,请讨论一下如何劝解别人热爱生命。这种问题的抛出方法过于直白,无法激发学生的议论热情。但是如果我们巧妙地对问题进行设计,选择合适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抛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问题议论的积极性。如:我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老师最近很苦恼,微信朋友圈里有一个朋友最近对生活的态度过于消极,老师很想帮助他,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劝解他热爱生命,学生们可以为老师出谋划策吗?通过这样的形式抛出问题,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议论热情更加高昂,而对问题的讨论效果也更加优化。
2.课堂议论在问题设计时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在设计课堂的议论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问题的难度要呈现一定的梯度性上升,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热烈议论。问题的梯度性有助于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议论之中。如《热爱生命》这一篇文章时,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学阶段的热爱生命的行为进行议论,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我们逐渐增加议论问题的难度,如: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热爱生命,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生命的重量、意义这些更具深度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议论问题的设计时,我们要注重问题设计中的艺术性,真正提高学生在课堂议论环节的参与度。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因引导而充实
引导是“自学、议论、引导”学习模式的最终环节,也是突出学生才是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环节。
1.教师的引导要走近教材而又超越教材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近教材是思想品德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只有学生慢慢地走近教材,才能感悟教材中的至理名言。在学生感悟这些至理名言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超越教材,将教材中所体现的精神与自身进行融合,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教师的引导要走近学生而又高于学生
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自身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这种引导方法也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教师引导的对象是学生,因此,一定要走近学生而又高于学生,只能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引导环节的重要作用。
“自学、议论、引导”学习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中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推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论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因自学而灵动、因议论而精彩、因引导而充实,希望这些论述能够给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带来一片春天。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自学主要包括三大环节:自主预习、自主学习以及自主练习。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这三大环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课堂更加灵动而富有活力。
1.自主预习,促进对新知识的认知
自主预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这一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科学引导。例如,在讲解《热爱生命》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在学生的预习阶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热爱生命的行为有哪些?在我们的生活中,热爱生命的榜样有哪些?而这些人热爱生命的具体表现在哪?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的目的性更强,方向性更加精准。
2.自主学习,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高对正确思想品德的认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体学习等等。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身内心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自主练习,巩固已学的知识
练习,是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检查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们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往往是我们给学生安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供学生练习。这种单一的练习形式,无法激发学生自主练习的欲望,实际教学效果低下。因此,我们要创新我们的作业形式,在给定学生一个作业标题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例如,在完成了《热爱生命》这一课的讲解之时,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种作业形式:请根据这一课的内容,自己给自己出一些与生命相关的练习。自学环节是“自学、议论、引导”中的第一个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课堂的全面发展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因议论而精彩
1.课堂议论在问题设计时要具有一定的新意
只有新颖、独特的问题设计才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热烈议论,也只有学生充分参与到了课堂议论之中,议论环节的教学目的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我们依旧以《热爱生命》这一课时作为我们的教学案例进行解析。在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对问题的提出往往是这样的:同学们,请讨论一下如何劝解别人热爱生命。这种问题的抛出方法过于直白,无法激发学生的议论热情。但是如果我们巧妙地对问题进行设计,选择合适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抛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问题议论的积极性。如:我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老师最近很苦恼,微信朋友圈里有一个朋友最近对生活的态度过于消极,老师很想帮助他,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劝解他热爱生命,学生们可以为老师出谋划策吗?通过这样的形式抛出问题,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议论热情更加高昂,而对问题的讨论效果也更加优化。
2.课堂议论在问题设计时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在设计课堂的议论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问题的难度要呈现一定的梯度性上升,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热烈议论。问题的梯度性有助于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议论之中。如《热爱生命》这一篇文章时,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学阶段的热爱生命的行为进行议论,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我们逐渐增加议论问题的难度,如: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热爱生命,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生命的重量、意义这些更具深度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议论问题的设计时,我们要注重问题设计中的艺术性,真正提高学生在课堂议论环节的参与度。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因引导而充实
引导是“自学、议论、引导”学习模式的最终环节,也是突出学生才是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环节。
1.教师的引导要走近教材而又超越教材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近教材是思想品德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只有学生慢慢地走近教材,才能感悟教材中的至理名言。在学生感悟这些至理名言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超越教材,将教材中所体现的精神与自身进行融合,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教师的引导要走近学生而又高于学生
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自身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这种引导方法也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教师引导的对象是学生,因此,一定要走近学生而又高于学生,只能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引导环节的重要作用。
“自学、议论、引导”学习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中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推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论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因自学而灵动、因议论而精彩、因引导而充实,希望这些论述能够给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带来一片春天。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