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ao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题作为数学习题的一部分,其在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应用题的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更能提升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因此,加强小学生应用题教学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为例,通过实例探析应用题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应用题一直是数学教學中的重难点,应用题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抽象性,它源于生活却比实际生活更抽象,因此对学生而言,学生需要更强的理解、分析、实际运用的能力。但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和策略不够灵活,教师在实际应用题教学中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使教学出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师忽略学生特性,单一式教学。其次,师生沟通少,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最后,应用题脱离实际,学生难以理解。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将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为例,结合实际教学分析如何实现更好的应用题教学。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提高小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的首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呢?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生心理和大脑的发展水平。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以形象记忆为主,逻辑和思维分析能力较差,处于此阶段的小学生最喜欢玩游戏,故运用游戏教学和形象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好。四年级及以上的小学生则已具备对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把握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心理特性,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应用题进行教学时,采用游戏教学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对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小学一年级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都是简单的应用题,但是对于很多一年级小孩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还原应用题情景。例如有一道应用题:“老师有9个语文本,8个数学本,奖给小朋友4个数学本,还剩多少个数学本?”教师就可以利用课本现场演示,将抽象应用题变为形象情景应用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效果更好。除此之外,应用题“树上有4只小鸟,又飞来了5只,问树上现在有多少只小鸟?”教师可以邀请学生玩角色扮演,扮演小鸟,模拟应用题,既有趣活泼,又形象生动,非常有助于低年级小学生的应用题教学。
  二、 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中越来越多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应用题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应用题的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更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但在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把生动的应用题用文字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导致应用题教学成为枯燥无味的传授课,师生沟通较少导致,气氛压抑,学生主动性降低,整个教学就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因此,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采用图片或视频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沟通和联系,把课堂还给学生。
  例如教师在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巧用信息技术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融入生活中。例如应用题“妈妈有83元钱,买书用去30元,买文具盒用去19元,还剩多少元钱?”教师则可以利用摄像机录制自己拿着83元去买文具的过程,并且教师可以将简便的计算方法录制成视频,这样学生对100以内计算应用题理解和算法更准确便捷。或者教师利用互联网下载有关买东西找钱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以更好进行应用题的学习。
  三、 增强应用题目实际性
  应用题源于生活却比生活中问题精简,短短的一段话则能够创设情景。生活化的应用题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但是在应用题的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忽视应用题创设的场景,直接提取冷冰冰的数字,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仅如此,许多应用题,例如银行利息、保险等问题,虽然是生活实际问题,但是此生活实际问题离学生太远,导致学生颇为困难理解。因此,应用题教学应该列举学生身边的实例,创设实际场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从实际场景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
  在以上实例中,采用教学现场现有的事物进行教学,例如利用铅笔、本子等物体进行加减法计算教学,对学生而言更加具有直观性,更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学生的确会买笔买本子,应用题的内容在学生身上都会发生,再结合场景教学,教学效果会更有效率。而银行、利息等距离学生生活较为远,因此教学要将这些离学生远的生活变得更贴近学生,结合多媒体教学一起将应用题更贴近生活。
  四、 总结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重难点,是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并且影响着学生思维方式、分析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要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情景模拟、游戏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激发和提升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逻辑、应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全寿.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5,(34):91.
  [2]王宝红.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障碍与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8):38.
  [3]赵艳辉,石迎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对“买新书”的个案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1):33-35.
  [4]杜剑影.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教学策略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吴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刘集镇王套小学。
其他文献
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使人们认识到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联性,即两者既存在互补性,又具有相互替代性。中国已经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但是还需要进一
该文介绍了盈余管理基本含义、目的,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等并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制约。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sic meaning of earnings management,
教育的发展就是思想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就是智慧的体现.思想就是教育的灵魂.本文认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是课程改革思想的一个新的认识,这一思想使得基础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我国关于环境的教育起步较晚,自1979年才开始将环境教育纳入小学和初中教育中.在教育理论界,提出生态环境中有道德问题,应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纳入道德教育体系是近十年的事.
本文认为欧文与吴仁宝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成败关键在于积累问题,资本主义积累与社会主义积累有着根本的不同。文中还阐述了消费的四种方式,资本主义消费与社会主义消费也有着不
是经贸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其实践性和综合性强,要想实现学生从学院走向社会的无缝对接.加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探讨了
摘 要:数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并且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与理性思维具有一定的要求,为此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以下是本人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几点做法,旨在加快学生数学进步成长。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一、 前言  愛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
税收筹划是纳税义务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从多种纳税方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选择和规划,利用税法给予的对自己有利的可能选择与优惠政策,选出合适的税收方法,从而使本身税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是国际高等教育财政的一个重要趋势,主要指高等教育成本由教育的受益者:政府、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有助于弥补高等教
该文提出新制度经济学是新制度金融学的核心,新制度金融学体现了金融制度的变迁和创新;揭示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防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强国家信誉的择优制度安排,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