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来,长春成功举办多次会展。尤其是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东北亚博览会)、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长春)光电博览会等大型会展。作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联动效应的新兴产业,长春会展业的迅猛发展势必将提升长春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整体规划,实现经济增长,完善产业结构,有利于包装并推广城市文化和城市品牌,以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全方面协调发展,从而为东北亚会展中心的定位和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会展业对于长春城市功能的整合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推动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功能定位和发挥
会展业的发展势必带来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个城市要举办会展必须具备相关物质基础条件,需要有会展所需要的展馆及其配套设施来容纳参展商、产品和观展人员;需要对城市交通进行铺设或整改,使道路更加畅通,方便人员流动和物资运输;需要加强城市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为会展、会议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近些年来,长春市以会展经济为契机,投资上百亿元,实施了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生态环境等100多项重点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承载和服务功能上升到另一个高度。2002年,市政府还投入40万元,建成了长春会展网,据说是国内首家由政府投资兴建的会展专业网站。2008年,计划投资10.9亿元。续建6条道路,新建30条道路,总长56.3公里;计划投资2.4亿元,铺设排水管线、配套建设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基础设施。
会展业带动城市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并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突出文化内涵,是长春市组织会展工作所一贯秉持的理念。一个文化建设和发展落后的城市。由于缺乏城市个性和文化底蕴,缺乏文化吸纳功能和文化张力,是没有能力承办会展。更没有魅力吸引各地人员前来参展和观展的。长春本身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会展业的发展为长春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并将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向更广泛的受众进行传达。
大型会展活动期间政府都会安排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全市每年因此增加大型演出大约在5~8场,既活跃了群众的文艺生活,又拓展了会展活动的宽广度,二者相得益彰。又如在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过程中还举办了“同唱一首歌,相约东北亚”、“同唱一首歌,家在东北亚”、“同唱一首歌,青春东北亚”系列文艺演出活动以及国家外企协会会员杯高尔夫球联谊赛、俄中地方领导联谊会等活动,既提升了文体交流活动的品位,也扩大了东北亚博览会的影响力和长春的城市影响力。
会展业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强化公共服务意识。会展业作为一种密集性产业,对于政府职能的要求有更高的标准。会展期间,城市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将达到最大值,如何协调处理好这些成为考验政府统筹规划和管理能力的现实课题,如对于会展过程中紧急事务的处理可以看出整个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人事调配能力,而信息的传播和沟通问题.大量外地客商的衣食住行问题,都能从某种程度上强化该城市的公共服务职能。
长春市会展办正是随着会展业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2001年1月,在原长交办的基础上,组建了长春市会展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市会展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综合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对全市会展业实施行业归口管理和工作指导;开展全市会展业政策研究工作,提出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负责市政府指定的展会——汽博会和长交会等重大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完成城市自我传播
会展业促成城市定位的明晰、突出城市个性的表现。城市定位是一个城市从实际出发,在一系列的经历和经验中,对自身特征有充分认识后所总结归纳而形成的目标方向,会展业促成了城市定位的明晰,并不断利用自身的媒介优势使其强化,而定位的形成则反过来对会展业又有一个宏观的指导,当然,它也加快了城市发展建设的步伐。
长春市未来10年的中心等级是“东北中部中心城市”,综合定位为“汽车、光电子、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
近年来,长春市围绕主导产业打特色牌、办专业展,紧紧围绕汽车、农业、科教、医药等优势产业选择会展主题.重点打造了一批专业化的名牌展和精品展,实现了产业优势与会展优势互为推动。利用汽车行业优势,打造了长春国际汽博会和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的品牌;突出北方农业特点和资源优势。把长春农博会办成主打会展品牌;充分发挥长春市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举办了教育展;发挥长春生物制药、中药经济的优势,举办了药械展;尝试影视合璧的发展新思路,举办了长春电影节;抓住冰雪旅游热的大好机遇,举办了长春净月潭冰雪旅游节,扩大了长春冰雪旅游的影响力。
会展业就像长春城市标签的外衣,通过它,长春的个性和魅力更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会展业提升城市形象,使城市会展朝国际化发展。会晨业是推广城市品牌的重要手段。会展业对外释放城市个性,作为向社会宣告自己、实现自我传播的媒介。它在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有着独树一帜的作用。衡量一个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知名城市行列,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这个城市召开国际会议和举办国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不仅可以给举办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
据统计,长春市会展业在自2003年以来的短短5年间,已先后获得52项全国性大奖,其中2007年度独获20项,是历年来获奖最多的一年,也是国内同类城市中获奖最多的城市之一。
可以说,会展赋予了长春强大的文化凝聚能力,是城市自我传播的“活广告”。长春依靠会展业这个信息交流新载体,实现了城市品牌的打造,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春、认识长春、喜欢长春,从而使城市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在受众心目中占据一定位置,最终达到国际化会展城市和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
促进经贸合作,推动城市发展与国际接轨
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展会,除了看重展会本身的功能之外,更是通过展会这个载体,参与或介入其他经贸活动。近几年来,每年都有3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和商务组织、100多个国内外兄弟城市和友好城市、上千名中外记者及众多的专家学者、企业界巨头来长春参加展会。长春汽博会目前已被评为“中国领先专业展览会”,并被国际展览协会初步确认通过了UFI认证。成为继上海车展之后,中国第二个获得世界展览界认证的车展;国际光学大会在长春举办过程中,有近500名著名的国外代表参加会议,占全部代表的50%左右。以汽博会和光学大会为代表,几乎所有展会都注重了与国际的接轨,并且成效喜人。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规划的出台、实施,长春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已经占据了宏观环境的优势,它急切需要外部资金的流入来加快现代化和国际化步伐.近年来的城市发展历程表明,会展业正是实现这一需求的最有效途径。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城市功能的整合已然成为一个带有社会性本质和浓重科技创新意味的命题,如何应对竞争和能源问题所带来的危机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考验。会展业的发展为长春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氛围,也带来了商机和活力,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磨炼和优化城市的政治、文化、经济功能。它就像一座桥,架通了横亘在城市功能中的大小分支,并在消除隔阂和减弱流通障碍方面卓有成效,会展产业能够带动城市和城市功能的整体发展,这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实际上,除了产业,会展还应该被人们以符号和现象来加以理解,它涵盖了太多内容。是沟通的本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以及从人类生存本质出发的人性经济、人本文化。它或许是特例,但绝不是独立体,当然,更深层次的价值还有待我们继续发掘,或许那个时候,会展早已撤换标签成为了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春市套展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吉教科文合字2007-304)
编校 郑艳
会展业对于长春城市功能的整合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推动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功能定位和发挥
会展业的发展势必带来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个城市要举办会展必须具备相关物质基础条件,需要有会展所需要的展馆及其配套设施来容纳参展商、产品和观展人员;需要对城市交通进行铺设或整改,使道路更加畅通,方便人员流动和物资运输;需要加强城市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为会展、会议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近些年来,长春市以会展经济为契机,投资上百亿元,实施了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生态环境等100多项重点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承载和服务功能上升到另一个高度。2002年,市政府还投入40万元,建成了长春会展网,据说是国内首家由政府投资兴建的会展专业网站。2008年,计划投资10.9亿元。续建6条道路,新建30条道路,总长56.3公里;计划投资2.4亿元,铺设排水管线、配套建设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基础设施。
会展业带动城市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并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突出文化内涵,是长春市组织会展工作所一贯秉持的理念。一个文化建设和发展落后的城市。由于缺乏城市个性和文化底蕴,缺乏文化吸纳功能和文化张力,是没有能力承办会展。更没有魅力吸引各地人员前来参展和观展的。长春本身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会展业的发展为长春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并将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向更广泛的受众进行传达。
大型会展活动期间政府都会安排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全市每年因此增加大型演出大约在5~8场,既活跃了群众的文艺生活,又拓展了会展活动的宽广度,二者相得益彰。又如在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过程中还举办了“同唱一首歌,相约东北亚”、“同唱一首歌,家在东北亚”、“同唱一首歌,青春东北亚”系列文艺演出活动以及国家外企协会会员杯高尔夫球联谊赛、俄中地方领导联谊会等活动,既提升了文体交流活动的品位,也扩大了东北亚博览会的影响力和长春的城市影响力。
会展业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强化公共服务意识。会展业作为一种密集性产业,对于政府职能的要求有更高的标准。会展期间,城市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将达到最大值,如何协调处理好这些成为考验政府统筹规划和管理能力的现实课题,如对于会展过程中紧急事务的处理可以看出整个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人事调配能力,而信息的传播和沟通问题.大量外地客商的衣食住行问题,都能从某种程度上强化该城市的公共服务职能。
长春市会展办正是随着会展业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2001年1月,在原长交办的基础上,组建了长春市会展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市会展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综合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对全市会展业实施行业归口管理和工作指导;开展全市会展业政策研究工作,提出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负责市政府指定的展会——汽博会和长交会等重大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完成城市自我传播
会展业促成城市定位的明晰、突出城市个性的表现。城市定位是一个城市从实际出发,在一系列的经历和经验中,对自身特征有充分认识后所总结归纳而形成的目标方向,会展业促成了城市定位的明晰,并不断利用自身的媒介优势使其强化,而定位的形成则反过来对会展业又有一个宏观的指导,当然,它也加快了城市发展建设的步伐。
长春市未来10年的中心等级是“东北中部中心城市”,综合定位为“汽车、光电子、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
近年来,长春市围绕主导产业打特色牌、办专业展,紧紧围绕汽车、农业、科教、医药等优势产业选择会展主题.重点打造了一批专业化的名牌展和精品展,实现了产业优势与会展优势互为推动。利用汽车行业优势,打造了长春国际汽博会和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的品牌;突出北方农业特点和资源优势。把长春农博会办成主打会展品牌;充分发挥长春市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举办了教育展;发挥长春生物制药、中药经济的优势,举办了药械展;尝试影视合璧的发展新思路,举办了长春电影节;抓住冰雪旅游热的大好机遇,举办了长春净月潭冰雪旅游节,扩大了长春冰雪旅游的影响力。
会展业就像长春城市标签的外衣,通过它,长春的个性和魅力更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会展业提升城市形象,使城市会展朝国际化发展。会晨业是推广城市品牌的重要手段。会展业对外释放城市个性,作为向社会宣告自己、实现自我传播的媒介。它在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有着独树一帜的作用。衡量一个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知名城市行列,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这个城市召开国际会议和举办国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不仅可以给举办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
据统计,长春市会展业在自2003年以来的短短5年间,已先后获得52项全国性大奖,其中2007年度独获20项,是历年来获奖最多的一年,也是国内同类城市中获奖最多的城市之一。
可以说,会展赋予了长春强大的文化凝聚能力,是城市自我传播的“活广告”。长春依靠会展业这个信息交流新载体,实现了城市品牌的打造,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春、认识长春、喜欢长春,从而使城市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在受众心目中占据一定位置,最终达到国际化会展城市和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
促进经贸合作,推动城市发展与国际接轨
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展会,除了看重展会本身的功能之外,更是通过展会这个载体,参与或介入其他经贸活动。近几年来,每年都有3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和商务组织、100多个国内外兄弟城市和友好城市、上千名中外记者及众多的专家学者、企业界巨头来长春参加展会。长春汽博会目前已被评为“中国领先专业展览会”,并被国际展览协会初步确认通过了UFI认证。成为继上海车展之后,中国第二个获得世界展览界认证的车展;国际光学大会在长春举办过程中,有近500名著名的国外代表参加会议,占全部代表的50%左右。以汽博会和光学大会为代表,几乎所有展会都注重了与国际的接轨,并且成效喜人。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规划的出台、实施,长春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已经占据了宏观环境的优势,它急切需要外部资金的流入来加快现代化和国际化步伐.近年来的城市发展历程表明,会展业正是实现这一需求的最有效途径。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城市功能的整合已然成为一个带有社会性本质和浓重科技创新意味的命题,如何应对竞争和能源问题所带来的危机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考验。会展业的发展为长春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氛围,也带来了商机和活力,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磨炼和优化城市的政治、文化、经济功能。它就像一座桥,架通了横亘在城市功能中的大小分支,并在消除隔阂和减弱流通障碍方面卓有成效,会展产业能够带动城市和城市功能的整体发展,这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实际上,除了产业,会展还应该被人们以符号和现象来加以理解,它涵盖了太多内容。是沟通的本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以及从人类生存本质出发的人性经济、人本文化。它或许是特例,但绝不是独立体,当然,更深层次的价值还有待我们继续发掘,或许那个时候,会展早已撤换标签成为了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春市套展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吉教科文合字2007-304)
编校 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