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两岸“经典”阅读观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0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读物不管是自身文化内涵还是文化教育功用,对青少年而言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年来,为了让青少年喜欢并接受经典读物,从经典中吸取精华。扩充知识,不少地方又是给中学生开书目,又是推荐经典名篇,甚至积极发动并举办阅读经典活动等,不一而足。在大陆,教育部曾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求广大中小学生阅读相关经典读物。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标准》精神编辑出版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许多出版社也相应推出一些青少年必读经典名著,以期引导良好的阅读风气。而对大学生,不管是阅读量,还是阅读视野,相关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就是教育部推荐大陆大学生必读的100
  本书目:
  
  
  从上表可以看出,教育部给大学生推荐的阅读篇目,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国内、国外,古代、近代,哲学、文学,传统、经典,甚至连这些传统名著的出版版本都作了相应的推荐。如今,这份书目在网上随处可见,点击率高,网友的热情可见一斑,但热情过后,回看有几个大学学子真正达成自己的阅读目标?为应付考试而阅读相关经典的中小学生又有几个真正达标?
  相对大陆,台湾的阅读风气要好一些,但近几年也是每况愈下。不可否认台湾在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倡导上要比大陆早,比大陆更有成就,但其多元的出版环境也使得台湾的出版物鱼龙混珠,这对青少年的阅读很不利。更有甚者为迎合青少年的阅读口味,许多出版公司策划了许多低俗的流行读物,即使图书销售可观,又何谓阅读呢?笔者在与台湾业者交流中发现,“台湾教育当局”从未倡导广大学子有价值地阅读经典图书,学生自身选择读物时也很自由,虽然许多学校以及教师会作一些阅读推荐,但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缺乏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权威引导。
  近日,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抢救国文教育联盟再度呼吁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列入高中必修课。作家张晓风也撰文提出“经溶危机”,呼吁不要让“经典”远去,表示“经典”不被重视不仅对不起祖宗,更对不起未来的孩子。不管是台湾抢救国文教育联盟,还是为之奔走呼号的作家们,往往呼吁的都是国内的传统经典不可忽视,那么国外经典名著呢?当然,如果我们连中华传统经典都不了解,更谈何世界经典?
  针对如今经典阅读世风日下,如何有效地提倡并引导“经典”阅读,我们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希望能净化出版市场,禁止宣扬暴力、色情以及不良思潮的读物进入文化市场。其次,作为出版人和出版单位,在从事出版活动的过程中,不应只一味注重市场,更应担起崇尚良好阅读风气的责任。再次,要根据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欣赏水平以及认知水平等,有针对性地开发普及型的经典读物。第四,学校老师和家长要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习惯,要帮助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科学地选择读物。最后,应该大力倡导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型风气,当学习形成热潮,阅读也将成为主流。
其他文献
刘树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到秘书长,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书画院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作品曾参加全国首届楹联展,第六届中青年展,中日第二+届自作诗书法交流展,全军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江苏林散之奖书法三年展。上海首届书法晋京展,西泠印社首届檻联展,以及中日,中韩交流展等重要展览。出版《刘树人书法集,自撰楹联卷》《金声石韵。刘树人书
期刊
哈密瓜画法  用藤黄加朱画出哈密瓜的瓜瓤,边缘不能画得太湿。用加墨的赭石以侧锋画出瓜籽。  葡萄画法  葡萄不一定要画得五颜六色,可用曙红和花青调出的紫色直接画,在湿的时候点上较薄的白粉。可以添叶,也可以不添,如果要添,就要用墨色,使画面显,得厚重。  梅派笔墨闲谈逸赏(十二)  ——名赋墨香 艺耀国光  文/林仕亨  在曹素功制墨中,有许多传世精品、不仅题材、形制、词句、书法、图饰、雕镌等各方面
期刊
石涛有云:“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  传统中国画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向来是以严谨的笔墨技法和鲜明的个性风格而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民国时期,海派花鸟中的“四大花旦”江寒汀、陆抑非、张大壮、唐云,就是这样一批受到时人崇敬和追捧的大画家。他们笔下的花卉禽鸟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犹如偶像天团一样的存在,直至今日,仍光泽四射,熠熠生辉。  曾经听画家车鹏飞老师说起。晚年的唐先生经常戏说:“我现在画的
期刊
与青林国际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林训民总经理相识,可以追溯到去年7月份,那时我正在做一份“贝塔斯曼退出大陆图书市场”的台湾业者的访问。其中也采访到了林训民,因此对青林国际这个专做儿童图书的出版公司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年“海峡论坛”期间,又有幸在厦门与之相遇,对其表达了做一个专访的意愿,他欣然接受,在百忙之中给我讲述了青林的成长史。  “我自1980年左右先后完成了大学及国外硕士的学位,并在原服务的公司担任
期刊
编者按:程十发是现代海派绘画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之一。他的艺术人生历程,从最初的崭露头角到中年的渐趋完备,直至晚年的蔚为大观,就如同自海面升起的云霞,灿烂而辉煌,并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艺术象征与缩影。2019年上海程十发艺术馆开馆十周年之际,举办了“云霞出海曙——程十发书画作品特展”。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程十发自20世纪50年代至其晚年约半个世纪中所创作的重要书画代表作品。本期专题结合此次展览,让读者
期刊
当我们还在感慨,如今的青少年不爱读书;当我们还在慨叹现在图书出版类型千姿百态,品种泛滥成灾;当我们还在唱叹,“经典”阅读渐行渐远,所谓的“流行”读物侵蚀着青少年的生活;当……面对如今的青少年阅读现状,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不解和遗憾。暑假来临,学子们终于又赢得一些闲暇时间,他们开始走进各大图书商城、书店。然而他们在选择时也存在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惑——如何筛选适合自己的图书,如何构建合理的阅读结构。
期刊
尤无曲(1910-2006),江苏南通市人。名其侃,号陶风,晚年自署钝翁,钝老人,以字行。斋号有古素室,后素斋,光朗堂等。尤无曲诗书画印兼擅,且精通园艺。5岁习画,1929年秋考入上海美专,1930年为追随黄宾虹、郑午昌诸先生转入中国文艺学院,同年加入密蜂画社。1940年拜京派领袖陈半丁为师,1941年冬在京举办个展,得齐白石赞许,1943年齐白石为他亲订润例。尤无曲创立“笔墨水旭”说,在新世纪到
期刊
“……大陆学界兴起一阵陈寅恪热,很多人感叹像这样的人物现在的时代很难再出现了。去年底钱钟书仙逝,同样的感叹再次发出。但现在有了钱文忠这样的青年才俊,顿时令人觉得中国学界还是有希望的。”    2007年,《百家讲坛》被评为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央视十大栏目之一,巧的是,在那年年底,钱文忠先生开讲《玄奘西游记》,直到今年春节开始热播的《钱文忠解读》,居然已经是先生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了。  第一次见
期刊
日前,在友人陪同下访汲古轩,见主人藏有一批民国书画作品。其中一幅《秋蝶图》,按汲古轩主人所鉴为佚名画,引起了笔者的关注。经考。此乃迄今为止笔者所见张辛稼先生传世作品中最早的工笔花鸟画。  据《张辛稼年谱》载,张辛稼幼时与画家陆廉夫为邻:5岁开始临摹古画,而从不示人:至15岁时,考入江苏省工业专科学校预科班,时著名画家陈摩授国画,同窗有吴作人:20岁时高中毕业,翌年被画家吴子深聘为西席,课其子女凡四
期刊
1949年4月,何香凝应中共中央的邀请,参加筹备新政协和参与缔造新中国的工作。在女儿廖梦醒的陪同下,从香港乘希腊轮船北上至天津,由儿子廖承志在天津接应,一同转乘火车前往北平。  新政协筹备会从6月15日成立后,经过三个月的紧张筹备,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共同完成了筹备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何香凝出席了这一盛会。在这次会议上,她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