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对爱情的独到见解,使他甚至有了台湾新生代“爱情顾问”甚至“情感教父”的头衔。
吴若权,曾经IBM、惠普、微软等大型外资企业台湾地区企划专员和高级主管。却在成为行业翘楚的时候告诉大家——他要成为爱情的歌咏者。他阳光俊朗,他因为相信爱情,书写爱情,他在台湾的拥趸无数。他的每一个爱情故事FLASH的点阅,都有五百万之多。
他的爱情观简直是个铭刻碑文的句子:“相信爱情得永生”。
爱情观察家
吴淡如说:“吴若权是男人中最懂得情为何物的人。”
其实吴若权很清醒,对于爱情,他歌咏却不盲目。他当然相信爱的独特和唯一,——“爱,只是一种感觉,没有人能够为你证明,必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才知道它究竟存不存在。”
但是作为台湾王牌节目《非常男女》的特邀爱情专家,吴若权一向建议:“爱情要挑,但别太挑”。他从来不鼓励人做无谓的执着:“判断爱情的条件时要懂得过滤与取舍是一种智慧,你不能什么都不要也不能什么都要”。吴若权常常说,在寻找另一半时,不妨按先后顺序列出你最在意对方的十个条件,一旦遇到能满足三个的就可以OK了。
他是调侃的,因为爱情中人的心理本来就是耐琢磨的。他会说:“女人,只想知道男人还爱不爱她。死活不重要!”《下雨天的松风声》简直一针见血。他常常借用故事告诉男人,要俘虏一个女人,非用点心思不可。
爱情不是游戏不是魔方。对于吴若权,爱情除了那神秘的发生时刻,从来离不开理性的支撑。所以吴若权还是严肃的。他一直写着爱情让人成长的故事。他也写因为心理没有好好成长的男女痛失爱情的故事,毫不粉饰太平。因为他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如果相爱的品德和相爱的能力没有办法提高的话,所谓的爱情是无法健康存在的。这实在是个不低的要求。
吴若权分析爱情时,有些话可以点石成金。
他知道吵架和爱情谈判中的分寸:“在爱情中主动妥协,并不是逼自己认输,而是用积极的决心赢回彼此的信任。”
他不主张冲动的不顾一切的爱情,那必然昙花一现:“判断爱情的条件时,懂得过滤与割舍,是一种智慧。你不能什么都不要,也不能什么都要。”
因为吴若权对爱情的独到见解,他甚至有了台湾新生代“爱情顾问”甚至“情感教父”的头衔。很多在情感中遭受挫折的人说,经常把吴若权的书放在床头汲取感动和力量,因为他简直就像个散发温暖的太阳。
97号张老师
她同意和他见面——这成为一个少年重要的精神寄托和期待。
现今的吴若权除了书写爱情,还写励志的书。《活出生命能量》、《打造自己的幸福》、《过得好,因为我值得》、《栽培自己》……这些书名,可能是吴若权更想表达的内容:栽培自己远比计较别人重要得多,好好爱自己。
曾经外企的工作经验让吴若权太明白环境的复杂、人性的自私贪婪和竞争,但是他的角度不同:“人类有很多复杂面,归到最后是很简单的一颗心。要穿透复杂,其实背后的原因是很简单的”
所以,吴若权想穿透那黑暗的地方,也想帮助人们一起来超越。那黑暗,他在小时候经历过。自小,他生活在贫穷和困难之中。中学时代,吴若权进了所谓的“放牛班”,就是整个学校最差的被放弃的班级,因为成绩太差。后来他甚至没有考上高中。
在复读补考的那一年,吴若权找了心理辅导机构的老师来疏导自己的灰色情绪。当时台北有一个非赢利的心理咨询机构,是有许多学心理学的老师和大学生组成的,机构的名称叫做“张老师”。每一个人的代号都是张老师,机构接受求助的方式就是打电话和写信。机构是禁止辅导人和被辅导人见面做朋友的。当时的吴若权写信给了张老师,回信的是97号张老师。
在人生最困惑的几年,吴若权一直和97号张老师保持联系,那是他的精神寄托。他们就像好朋友,会在信里诉说很多生活近况:感冒了,所以回信晚了;天冷了,别忘了加衣服。张老师一直鼓励吴若权,而且答应说,只要吴若权考上大学,她就同意和他见面。这成为一个少年重要的精神寄托和期待。
在放榜的那一天,吴若权真的考上了台湾排名第二的政大。兴奋、期待、喜悦,吴若权简直难以自已,他马上打电话给97号张老师,却怎么联系都找不到了。失望之后,他开始尝试着做别人的张老师。
在对的路上
只要坚持,就可以看见越来越多的希望。
进入大学后,吴若权开始一帆风顺。毕业后,曾经在IBM、惠普、微软等大型外资企业任企划专员和高级主管。他曾经一年办过一千场研讨会,这是台湾信息界行销的一个创举,在他的精心策划下,微软的Office、Excel等软件在台湾的市场占有率从零飙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对于年轻人,这是锦绣前程,外企的高位是坚持下去就可以按部就班来的。吴若权大可耐心地做下去。
但在30岁以前,他却毅然放弃了月薪十几万的工作,开创了自己的创意工作室。这其实是冒险,意味着可能面对贫穷。那曾经是吴若权的少年噩梦。他为此写过一篇散文《葱面包》。为了省下几个钱,他每天晚上只吃一个葱面包。“如果现在有人要请我吃葱面包,我会恶心得要吐出来,因为我曾经吃得太多。那个岁月好心酸。”
但是即使可能再次面对贫穷,吴若权选择走在对的路上。很多人待在外企,一辈子都离不开。在四、五十岁中年的时候都面临转业的瓶颈。这给了吴若权很大的警惕。他在微软的工作时朝九晚十二,有时候是通宵。有一次他在凌晨三点遇到财务长来公司上班,他张了张嘴,不知道说早安还是晚安。这不是他要的生活。
对人生做一番选择,他给自己的理由很充分:“第一,软件从大家都不用到后来大家都在用。我觉得我能够玩的东西的都差不多了,再下去我还能够做什么?第二,是个人成长和投资成长的关系。往下看,再做五年我也是在做这些事情。再加上组织扩展之后,行政效率降低。花在协调上的功夫很多。我的个性是不耐烦,我喜欢去冲,去做事情。我没有办法去负担那样的工作时间,我想要有个转换。第三,是我对组织、人的发展有一种敏锐的直觉。我会做分析和预测,预测再下去那个位置,其实不是我想要的。我觉得我应该主导自己的生命。”
吴若权的判断很清醒,但是他的选择很冒险。
于是就开始自己做老板,做独立行销顾问。那时就开始写书,关于企业管理,产品营销,当然也都是畅销书。但那是比在外企更辛苦的工作,一个星期七天,每天上午五点多出门,晚上十二点回家。有过一次发烧到39度,天寒地冻,吴若权仍然继续工作。如果在外企,可以请假,还有公司支付保险。但是为自己打工,却没有选择,为了自己小小的生意全力以赴。
在写作的时候他还加入了一个唱片公司。当然毫无名气的他领得的薪水很低,家人和朋友都认为他做了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他没有介意。
他在文字上的才华很快被发现。脍炙人口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久别重逢》、《爱得越久越寂寞》,使得他成为台湾各唱片公司最理想的文案。那张和鲍比达合作的《漂浮咖啡馆》就是吴若权的创意,他把自己定位为“爱情说书人”。
永远不要给别人surprise
在这一点上,吴若权确实可以被称为这个急速膨胀的时代的“生活家”。
除了谈论爱情,吴若权还有更多的身份。
现在他是多家企业争相聘请的行销顾问。同时他写小说、散文,甚至填词,做音乐,广告公司、电视台在青睐他的清新形象。
吴若权确实繁忙无比,却从来不会忙得团团转。“因为我是个多样工作的人。我必须是规划性的。这个规划让我在我的方向上,我不会有太多的意外,我可以well-prepare。我尽量做到和我的目标精准。”
这是吴若权的独特的人生哲学:永远不要给别人surprise。“因为对于接受信息的人,无论是惊奇还是惊喜,都是一个惊吓。”吴若权坚持在工作上不创造奇迹和surprise。如果报社是15号截稿,他一定会在5号就交稿,他希望编辑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配图。他一笑,说,“这也是我吃香的地方。”谁不喜欢提前做完事情的合作伙伴呢?
吴若权2004年已经签约的演讲已经120场,他都安排好了时间。
吴若权的规划甚至也包括了友情。譬如,他的朋友生日,他的礼物是整整一年来他们之间电话答录机上所有的录音,吴若权将这些录音进行配乐,刻成了一张独一无二的“时光流转音乐CD”。
这真是一个大大的惊喜,但对于吴若权而言,这个礼物,在一年前已经开始规划。原来,Surprise也是可以规划出来的。理性的努力,可以让浪漫和感性一瞬间迸发。
吴若权的时间管理课程在台湾非常有名,这是他在台湾经常作的讲座主题之一。“很多人都在浪费生命。时间规划的目的不是让你做很多事情,而是让你往你的人生目标去。每天百分之八十的时间要放在百分之二十的你觉得很重要的事情上。”
其实这样实在是辛苦的。但哪个正在打拼的年轻人不是如此紧张?可以把时间放在刀刃上,已经是一种智慧。现代生活如此逼仄紧张,或许所谓的“e时代生活家”,不是说去山上喝茶看风淡云轻,而是在紧张生活的间隙中游刃有余。
“早早开始规划的孩子,总是有糖吃的,因为他虽然不知道糖罐子藏在了哪里,但是他已经不用去寻找那些肯定不会出现的地方,而其他的孩子还在那里打转。”
再遇张老师
他一直思念着她,这种关爱已经超越了俗世的爱情。
终于,吴若权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幸福魔法师。他走在他想走的路上。
但是作为畅销书作家的吴若权,仍然需要营销。譬如,在他的宣传资料上,从来对他的年龄做模糊处理。甚至他提供的所有照片,都是有着明显的斯文与阳光的风格倾向,如果用行销学来分析,实在是可以归类的。
既然作为公众人物,而且以谈情说爱的理论出名,吴若权也同样受名气之累。有些读者就想接近他,进入他的私生活,也有人想做他的女朋友,甚至抱着礼物到他家的楼下。
如果问到了他的生活,他会用老方法——真诚对望,然后说:“这个问题,不能给你故事了,只能给你理论了。因为我会在乎对方的感受,她会说你怎么在工作的时候谈起了我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不应该影响到家庭。”
他对他的她保护得很仔细。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人生因此过得飞快,尽管遭际百态,却也有惊喜等待。
即使是不要求人生有惊奇的吴若权,在十年之后,却重逢了杳无音信的97号张老师。
是他的朋友们帮他找到的。张老师在美国,她告诉吴若权,她就是97号张老师。她在他考上大学的那个暑假她也拿到了学位,到美国去成为了修女……这使得吴若权泪如雨下,因为整整十年时间,他都一直思念着她,这种关爱已经超越了俗世的爱情,成为一种力量,让吴若权能够把得到的阳光分享给更需要的孩子。他后来每年都有180多场在校园中的演讲,帮助年轻人解决情感中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