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 大戈壁滩的深处,有一个叫德令哈的地 方,居然和现代诗歌相关联。原本是一块很小的既没有文化根源也没有文化厚度的土壤,只因海子的一首抒情诗歌《日记》,2012年在穿越市中心的巴音河畔建起了一座海子诗歌陈列馆,从此这座小城有了实质性的文化内涵和支撑。我想,海子一定也没有预料到一句“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而被世人所记住。德令哈因一个现代诗人而闻名,诗人海子因德令哈有了一个家。
德令哈蒙古语的意思是“金色的世界”,北面是敦煌,西面是新疆,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1988年建市,仅有10万人口。柏树山是这座小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平均海拔3000米,青藏铁路、青新公路在这里横穿全境。
德令哈非常遥远,虽然我对这座小城有着旅行的向往,但是存在着许多条件上的因素不能成行,如果不是这次甘肃青海环线的旅行,很难抵达德令哈。早上8點从敦煌出发,汽车翻越当金山后,向南经过了五百多公里戈壁无人区,下午4点终于驶入德令哈。
我站在街道上打量着这座小城,感觉在时代的变迁中,已不再荒凉。天空湛蓝,街道两侧鲜花盛开,一眼看到底的商业街市也有了现代化的建筑,漂亮的广场,迷幻的霓虹灯。气候非常凉爽,只是行人很少。看着这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有一种错觉,此刻我好像不是站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上,而是又回到了我们生活的城市,似曾相识却又有些陌生。
海子诗歌陈列馆坐西朝东建在巴音河畔,成凹字形,具有中国古典徽派建筑风格,可能考虑到海子是安徽人的缘故。7吨重的昆仑玉原石上雕刻着海子的塑像,庄重的塑像与其一侧占地1300余平方米的海子纪念馆交相辉映。同时,20余首诗作镌刻在石碑上变成了一部部石书,竖立在陈列馆的两则缓坡草地上,一同组成海子诗歌碑林,留在了海子曾经隔窗相望的地方。
经过《梦回德令哈》的诗碑往下走,然后转弯就看到陈列馆的大门。大门匾上写着对联:一首诗天堂花开,几个人尘世结缘。题写者是吉狄马加。大门通常是不开的,参观者都是由侧门经海子茶馆进入。但今晚要举办纪念海子的诗歌会,所以大门开着,有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布置会场。我拾级而上进入陈列馆,感觉不大,但装饰具有古色古香的典雅风格,海子的大幅画像特别醒目,正对着大门,旁边写有:不想人类想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墙面上的展区是海子生平及几首海子著名的篇章。南侧面有一尊海子铜像,上方是海子简介。西、北两面贴墙摆设着橱窗,分别存放着许多出版社编辑的海子诗集和关于海子的评论书籍及纪念品。在大厅的中央书柜里放有关于海子所涉猎的书籍,书柜南端展台上放有供来宾签字留言的签名册。
从陈列室馆的南侧门通往海子茶馆。走进茶馆,感觉和平时所看到的茶馆还是有一点区别的,多了一些文化气息。海子茶馆为东西走向,30平方米左右,出去就是陈列室馆后面的小广场。茶馆里此时没有人,阳光从窗户透进来分成几束光芒照射在茶几上,显得茶馆更加的安静。靠北面的两个圆茶桌分别有几把藤椅围绕,墙壁是深咖啡色砖面,用投影仪投影出海子画像和诗歌,大气而又质朴。南面靠墙是一排茶座,茶座上放有和海子有关的画报与书籍。墙上正投影出海子的诗歌《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我坐到靠窗的一张藤椅里,翻阅起一本关于纪念海子的书籍。凭直觉去阅读一首诗并不一定能够真正理解诗人所表达的真正含义,也许阅读了一些关于诗人的传记或者是研究文章,顺着海子的诗歌创作过程和情感经历,或许能帮助我们梳理诗人在那个时代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所写出的诗句意象以及内心的情愿所在,便能发现他的孤单及悲剧的成因。
作家燎原在《海子评传》中把海子的境遇和心态写得比较真实。书中说:他激烈、偏执、极端、感伤,不可思议的阅读量和文化溶解力,沉醉于语言文字中对形而上事物的雄辩能力的特征,是一个具有先天性的诗人的气质。
1979年海子考取北京大学法律系,那一年是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在6%的录取率中,一个15岁的农村少年考取了中国最好的高校北京大学。经过四年的学习,海子不仅进修完法律专业的所有课程,而且还自修完成了北大中文系大学生的所有学业。19岁是一个少年刚刚进入高校学习的年龄,而海子已经成为了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教师,教授美学和控制学。由此可见,海子的天资极高,我们不能不说他是一个天才。
海子一边进行诗歌创作,一边教授美学,又专注并研究起黑格尔哲学。我觉得,从这时起就为后来海子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也是世界哲学体系中的经典之一,自我意识思想是黑格尔哲学思想的理论精髓,这种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非常困难,就连具备了学术理论的学者都比较难以进入,海子就是因为天资极高而深得其精髓。如果说海子仅仅成为深得黑格尔哲学思想精髓而精心研究美学的学者也就算了,他受到北京青年诗人杨炼创作的大型组诗《礼魂》的影响,也开始雄心勃勃尝试着创作长诗。1985年1月海子创作了《熟了麦子》,可以说是真正开始诗人的诗歌生涯,而不是研究美学的学者生涯。
海子是一个创造了中国新诗奇迹的少年。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诗坛热衷欧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时,海子的史诗创作走上古典哲学文化道路。这个从安徽故乡的雨水和村庄起步,从南方的水泽、河流、庄子、屈原、民间谣曲起步,走向干旱的北方,走向北方草地和青藏高原,又从精神文化上走向印度、波斯、希腊和埃及等人类文明的源头,从埃及的金字塔登顶,直抵太阳的诗歌“王子”,在不到六年的时间中,海子创作了包括诗剧、诗体在内的10部长诗、250多首短诗。但是,这种诗歌并不合乎当时诗坛所流行的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口味,当时的诗坛不愿接受这位年仅20岁少年的诗歌,对海子的长诗视而不见。对于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少年来说,创作近几百万字长诗得不到欣赏和分享,内心一定是充满了悲凉。我们只能叹息,思想越深邃,内心越孤独。
文化人最怕的是精神上的孤独,当内心怀有痛苦和孤独时,常常会到江河山川中去与无言宏大的世界对语。同样,海子也想让自己在气象万千而博大神奇的青藏高原上得到解脱,从而将内心所积压的剧烈创痛释放出来。恰巧西藏文联和《西藏文学》杂志社在拉萨举办“太阳城诗会”,于是海子第二次远游青藏高原。在进藏前的1988年7月25日,海子乘火车先到达了德呤哈,写下了名篇《日记》: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在文章中曾写到:海子一生爱过4个女孩子,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场灾难。日记中的“姐姐”便是海子《四姐妹》诗句中的一位。我们从作家燎原的文字中了解到:“姐姐” 是一位30多岁的青海德令哈人,海子称呼她为佩姐。她与海子同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同住在昌平校区。她一直称呼海子为“傻弟弟”,喜欢诗歌,时常和海子探讨,给了海子精神上的鼓励与兴奋,同时对海子产生了一些爱恋。海子被她成熟的风韵、练达的气质、矜持而又娴静的气度吸引,对她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心情不好时会找她诉说,把她看作姐姐、情人、精神上的寄托、生活上的导师、创作上的朋友。后来中国政法大学整体搬到新校区,海子和“姐姐”的情感被周围熟悉的人知道,这极大地影响了“姐姐”的生活,“姐姐”劝海子不要再来找她,海子也只能放弃。
《日记》写得如此悲凉,而这种悲凉中蕴含着孤独和伤痛。从诗句上推想,海子经过长时间的高原旅行,在阴凉雨夜的德令哈感悟到身陷荒寂和孤独的处境,一定想得很多很深,而需要去倾诉,情系远方。 毫无疑问,从海子1983年至1988年的几年间,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人生情感的全部遭遇,我们都能感觉到绝望和孤独渐渐地相随于他而积攒到孤立无援的极限。
德令哈的下午,寒风冷雨,24岁的海子缓缓走出了德令哈火车站。这时德令哈阴冷的天空灰暗,人影少见,车站前空空荡荡的广场被雨水浸湿得冰冷寒彻。车站旁的几间门紧闭,只有车站招待所的门摆动摇晃,抵挡从无边无际的戈壁滩吹来的寒风,小城在沉默中没有任何声响。这样的环境让海子在精神上有了高原反应,他提着行李回顾了一下火车站,然后几次紧紧裹起自己的外套,好像是在等待,又好像是在寻找,最后焦虑地走进车站招待所。
我坐在海子茶馆里,诵读起“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的诗句,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郁郁独行在德令哈的诗人形象。
德令哈蒙古语的意思是“金色的世界”,北面是敦煌,西面是新疆,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1988年建市,仅有10万人口。柏树山是这座小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平均海拔3000米,青藏铁路、青新公路在这里横穿全境。
德令哈非常遥远,虽然我对这座小城有着旅行的向往,但是存在着许多条件上的因素不能成行,如果不是这次甘肃青海环线的旅行,很难抵达德令哈。早上8點从敦煌出发,汽车翻越当金山后,向南经过了五百多公里戈壁无人区,下午4点终于驶入德令哈。
我站在街道上打量着这座小城,感觉在时代的变迁中,已不再荒凉。天空湛蓝,街道两侧鲜花盛开,一眼看到底的商业街市也有了现代化的建筑,漂亮的广场,迷幻的霓虹灯。气候非常凉爽,只是行人很少。看着这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有一种错觉,此刻我好像不是站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上,而是又回到了我们生活的城市,似曾相识却又有些陌生。
海子诗歌陈列馆坐西朝东建在巴音河畔,成凹字形,具有中国古典徽派建筑风格,可能考虑到海子是安徽人的缘故。7吨重的昆仑玉原石上雕刻着海子的塑像,庄重的塑像与其一侧占地1300余平方米的海子纪念馆交相辉映。同时,20余首诗作镌刻在石碑上变成了一部部石书,竖立在陈列馆的两则缓坡草地上,一同组成海子诗歌碑林,留在了海子曾经隔窗相望的地方。
经过《梦回德令哈》的诗碑往下走,然后转弯就看到陈列馆的大门。大门匾上写着对联:一首诗天堂花开,几个人尘世结缘。题写者是吉狄马加。大门通常是不开的,参观者都是由侧门经海子茶馆进入。但今晚要举办纪念海子的诗歌会,所以大门开着,有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布置会场。我拾级而上进入陈列馆,感觉不大,但装饰具有古色古香的典雅风格,海子的大幅画像特别醒目,正对着大门,旁边写有:不想人类想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墙面上的展区是海子生平及几首海子著名的篇章。南侧面有一尊海子铜像,上方是海子简介。西、北两面贴墙摆设着橱窗,分别存放着许多出版社编辑的海子诗集和关于海子的评论书籍及纪念品。在大厅的中央书柜里放有关于海子所涉猎的书籍,书柜南端展台上放有供来宾签字留言的签名册。
从陈列室馆的南侧门通往海子茶馆。走进茶馆,感觉和平时所看到的茶馆还是有一点区别的,多了一些文化气息。海子茶馆为东西走向,30平方米左右,出去就是陈列室馆后面的小广场。茶馆里此时没有人,阳光从窗户透进来分成几束光芒照射在茶几上,显得茶馆更加的安静。靠北面的两个圆茶桌分别有几把藤椅围绕,墙壁是深咖啡色砖面,用投影仪投影出海子画像和诗歌,大气而又质朴。南面靠墙是一排茶座,茶座上放有和海子有关的画报与书籍。墙上正投影出海子的诗歌《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我坐到靠窗的一张藤椅里,翻阅起一本关于纪念海子的书籍。凭直觉去阅读一首诗并不一定能够真正理解诗人所表达的真正含义,也许阅读了一些关于诗人的传记或者是研究文章,顺着海子的诗歌创作过程和情感经历,或许能帮助我们梳理诗人在那个时代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所写出的诗句意象以及内心的情愿所在,便能发现他的孤单及悲剧的成因。
作家燎原在《海子评传》中把海子的境遇和心态写得比较真实。书中说:他激烈、偏执、极端、感伤,不可思议的阅读量和文化溶解力,沉醉于语言文字中对形而上事物的雄辩能力的特征,是一个具有先天性的诗人的气质。
1979年海子考取北京大学法律系,那一年是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在6%的录取率中,一个15岁的农村少年考取了中国最好的高校北京大学。经过四年的学习,海子不仅进修完法律专业的所有课程,而且还自修完成了北大中文系大学生的所有学业。19岁是一个少年刚刚进入高校学习的年龄,而海子已经成为了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教师,教授美学和控制学。由此可见,海子的天资极高,我们不能不说他是一个天才。
海子一边进行诗歌创作,一边教授美学,又专注并研究起黑格尔哲学。我觉得,从这时起就为后来海子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也是世界哲学体系中的经典之一,自我意识思想是黑格尔哲学思想的理论精髓,这种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非常困难,就连具备了学术理论的学者都比较难以进入,海子就是因为天资极高而深得其精髓。如果说海子仅仅成为深得黑格尔哲学思想精髓而精心研究美学的学者也就算了,他受到北京青年诗人杨炼创作的大型组诗《礼魂》的影响,也开始雄心勃勃尝试着创作长诗。1985年1月海子创作了《熟了麦子》,可以说是真正开始诗人的诗歌生涯,而不是研究美学的学者生涯。
海子是一个创造了中国新诗奇迹的少年。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诗坛热衷欧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时,海子的史诗创作走上古典哲学文化道路。这个从安徽故乡的雨水和村庄起步,从南方的水泽、河流、庄子、屈原、民间谣曲起步,走向干旱的北方,走向北方草地和青藏高原,又从精神文化上走向印度、波斯、希腊和埃及等人类文明的源头,从埃及的金字塔登顶,直抵太阳的诗歌“王子”,在不到六年的时间中,海子创作了包括诗剧、诗体在内的10部长诗、250多首短诗。但是,这种诗歌并不合乎当时诗坛所流行的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口味,当时的诗坛不愿接受这位年仅20岁少年的诗歌,对海子的长诗视而不见。对于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少年来说,创作近几百万字长诗得不到欣赏和分享,内心一定是充满了悲凉。我们只能叹息,思想越深邃,内心越孤独。
文化人最怕的是精神上的孤独,当内心怀有痛苦和孤独时,常常会到江河山川中去与无言宏大的世界对语。同样,海子也想让自己在气象万千而博大神奇的青藏高原上得到解脱,从而将内心所积压的剧烈创痛释放出来。恰巧西藏文联和《西藏文学》杂志社在拉萨举办“太阳城诗会”,于是海子第二次远游青藏高原。在进藏前的1988年7月25日,海子乘火车先到达了德呤哈,写下了名篇《日记》: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在文章中曾写到:海子一生爱过4个女孩子,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场灾难。日记中的“姐姐”便是海子《四姐妹》诗句中的一位。我们从作家燎原的文字中了解到:“姐姐” 是一位30多岁的青海德令哈人,海子称呼她为佩姐。她与海子同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同住在昌平校区。她一直称呼海子为“傻弟弟”,喜欢诗歌,时常和海子探讨,给了海子精神上的鼓励与兴奋,同时对海子产生了一些爱恋。海子被她成熟的风韵、练达的气质、矜持而又娴静的气度吸引,对她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心情不好时会找她诉说,把她看作姐姐、情人、精神上的寄托、生活上的导师、创作上的朋友。后来中国政法大学整体搬到新校区,海子和“姐姐”的情感被周围熟悉的人知道,这极大地影响了“姐姐”的生活,“姐姐”劝海子不要再来找她,海子也只能放弃。
《日记》写得如此悲凉,而这种悲凉中蕴含着孤独和伤痛。从诗句上推想,海子经过长时间的高原旅行,在阴凉雨夜的德令哈感悟到身陷荒寂和孤独的处境,一定想得很多很深,而需要去倾诉,情系远方。 毫无疑问,从海子1983年至1988年的几年间,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人生情感的全部遭遇,我们都能感觉到绝望和孤独渐渐地相随于他而积攒到孤立无援的极限。
德令哈的下午,寒风冷雨,24岁的海子缓缓走出了德令哈火车站。这时德令哈阴冷的天空灰暗,人影少见,车站前空空荡荡的广场被雨水浸湿得冰冷寒彻。车站旁的几间门紧闭,只有车站招待所的门摆动摇晃,抵挡从无边无际的戈壁滩吹来的寒风,小城在沉默中没有任何声响。这样的环境让海子在精神上有了高原反应,他提着行李回顾了一下火车站,然后几次紧紧裹起自己的外套,好像是在等待,又好像是在寻找,最后焦虑地走进车站招待所。
我坐在海子茶馆里,诵读起“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的诗句,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郁郁独行在德令哈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