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是一个王家卫的粉丝,也许你可以背出他的大部分经典台词。那些波普艺术一样的句子在舌头上打滚时,总会有种类似jazz的慵懒感。纽约市有一家中餐厅名叫CHINA CAFE。这是一家米其林一星的餐厅,主要是上海菜和四川菜。老板估计是一个王家卫的超级粉丝,因此在他家的酒水单子上,所有鸡尾酒的名字都是王家卫的电影名字。除此之外,整个餐厅的装饰都是40年代老上海的风情。你能在餐厅里感受到王家卫电影里的那种文艺情怀。餐厅的中文名叫倾城。
  也许在外国人的眼里40年代的中国是最有魅力的,因此除了这家倾城的餐厅外,在纽约的曼哈顿区还有一家CHINA BLUE的中国餐厅,中文名是倾国。而它们的风格几乎是一样的,都是在向王家卫致敬,在向40年代那个纸醉金迷的老上海致敬。那是个黄金时代。
  早春的纽约依然寒冷,夜晚的街头有白色的暖气从窨井盖里面钻出来,像一朵巨大的云行走在街头。娉婷摇摆的身影十分似王家卫电影里寂寞的女子。在昏黄的灯光里点了一份上海熏鱼,泛黄的旧上海良友杂志封面女郎对着你浅浅吟笑。熏鱼潮湿带甜,是那句依好伐?
  王家卫也是潮湿的,他的光影艺术里渗透着潮湿仲夏或是寂寥暖冬的味道。闷热狭窄的巷道和昏黄暖昧的光晕,烦躁中梦寐的点点唏嘘。男人的淡漠与感伤,女人的无奈和痴狂,在他的镜像中像是拼图一般,没有逻辑,没有顺序,只是片断和各种风式的荡漾音乐一起,转换着一种或正或反的心情。
  音乐与光影是王家卫放在衣兜里的两块会酿酒的石头。他在只属于他专用的情调上漫步,石头在暗地里悄悄地擦出心火,照亮一块巴掌大的地方,上面的三条掌纹依依可见——爱情、生命、理想。他的影像无疑是完全自我化的,一点淡淡的忧郁,虐恋的凄迷,当然,还有经典的卫式犹豫。荒芜感和游离感在音乐中凸现无遗,处在他的电影声场中,你的感受是纯粹的,世间最美好和最可怕的都是纯粹的,在这种干净的纯粹下面交映着巨大的散漫和空旷。
  而这份自我在曾经的上海与现在的纽约是极其合适的。纽约的地下铁陈旧而肮脏,来来往往的人群脸上挂着的都是一副我就是世界之王的表情。穿着考究的女子高跟鞋踩过积水的台阶不会一脸惊慌。无所谓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是更淡定地把握着方向。我喜欢这份无所谓,相比第五大道我更喜欢纽约地下铁里的世相,就算生活在最底层一样怀揣着梦想。
  王家卫的文艺总是带着点哲学意味,就像他的墨镜一样,除去墨镜的他很少有人知道,也许他拥有双重人格。在他的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大段神经质的独白,那些似乎没有意义的句子,后来都成为了经典台词。在他电影里的人物似乎一生都潜伏着危机。不知为什么我总是会将埃贡·席勒(Egon Schiele)跟王家卫联系在一起。
  埃贡·席勒生于奥地利图伦,他的父亲阿道夫·席勒是任职于奥地利国家铁路局的火车站站长。他的母亲玛莉·席勒则来自波希米亚的捷克克鲁姆洛夫。在小时候,席勒曾去由克洛斯特新堡修道院所开设的学校,当时他的美术老师史特劳区就已发现他的艺术天分,并支持他朝艺术界继续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席勒的生活和作品有重大的影响。婚后第三天,席勒就被陆军征召。他起先于布拉格服役。在军中,席勒的长官很尊敬他的艺术才能,因此待他不错;他从未被派到前线战斗,只是在监狱担任守卫看管俄国的战犯,闲暇之余还可以绘画。1917年,他回到维也纳,得以专心从事绘画工作。在此期间他产出大量且成熟的作品,并在1918年受邀参加维也纳乖离派在维也纳的第49届展览。席勒共有50件作品在主厅展出,他还以《最后的晚餐》为灵感,设计了展览的海报,并把自己的肖像放在中央,取代耶稣的位置。这次的展览非常成功,席勒作品的价格大涨,他也接到许多绘制肖像画的委托。
  席勒后期的艺术不仅受到瑞士的霍德勒影响,还直接受尼采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启迪。他毫不掩饰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人的心理和情感,他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都不是静态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形态都像处在惊恐不安状态,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交织成可怕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形体瘦长,那冷峻刚直的线条令人震颤,他强调形象清晰的外轮廓,喜欢用红、黄和黑色来表现强烈的情绪。他除对人物表情动作的夸张刻画外,着意描绘人物神经质的情绪。为了创作他处于紧张不安的人物情态,他还深入到疯人院去研究精神病人的神态和动作,表现出一种类似哑语的动作表情。
  而这次的纽约之行我刚好在纽约新画廊看了席勒的个展,我被他强劲的线条所折服。我能感受到他坚决而不羁的笔触在流淌,是他内心暗涌着巨浪。短短几秒钟,就描画出翻卷的头发、褶皱的衣角、臀部的曲线。还有那一双永远都漠视的眼睛,流露出“我虽与这个世界交锋无数次但依然不妥协”的态度。
其他文献
中国人对面子的喜爱与重视已经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日常词汇之中,“要面子”所以“讲面子”然后“争面子”之后便要“顾面子”,但是也不保准—个意外最后“丢了面子”。社会观察者认为中国人的面子观主要源自过去的“士大夫精神”,其根源在于对个人对集体认同感的重视与渴求。  常言道“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在中国人的普世价值观中,面子成为了生活处世的核心。然而长短相形,高下相盈,有了光鲜艳丽的面子,自然有了潜伏
期刊
管继平简介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以研究民国文人书法、印章及书信见长,在《中国书法》、《书法报》、《美术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书法》、《书与画》等媒体上有专栏,著有《纸上性情:民国文人书法》(上下册)、《李叔同致刘质平书信集》(编注)、《梅花知己:民国文人印章》等。  4月中旬,位于方浜中路
期刊
涂鸦在中国的墙头  康定路600弄,一处正在拆迁进行中的区域,原本再寻常不过的上海一角,却因为画在残垣断壁间的多幅涂鸦作品而在一夜之间备受关注。它的创作者是来自法国的涂鸦艺术家Seth和中国人施政,他们在拆迁工地上寻找可以画画的空白墙壁,捕捉来自垃圾堆的灵感。细腻的画风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市民驻足观赏,有新人还专程跑来这里拍摄婚纱照。但就是这样随性的艺术却并未被城市所接受,一夜之间它们竟又悄然消失
期刊
这场关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30多年风雨历程的讲座,近期在位于上海虹口三至喜来登酒店38楼的安信信托·至美空间举行,沪上及各地艺术、收藏及财富圈人士纷纷冒着寒冷的风雪天气前来聆听。主讲人格拉齐亚·夸隆尼女士(Grazia Quaroni)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资深策展人、收藏部负责人,她为基金会工作长达25年,一直伴随着这个非营利艺术机构的生长与壮大,并熟谙其创造的活力和运作系统的根基所在。  
期刊
“我曾是个摇滚狂热分子”  2011年,罗丹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个展《就像风一样自由》,作品以冲突与颠覆的摇滚乐形式作为创作主轴。谈起这个不同于传统的创作风格,罗丹坦言是源于他和音乐的不解之缘。  他曾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钢琴和小提琴,大学期间又恰好遇到90年代中国摇滚乐的风潮,这再一次激发了罗丹对音乐的热爱,于是他开始组乐队,玩摇滚,看各种地下乐队的演出,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初我也算是个摇滚乐的狂
期刊
我觉得企业和艺术家其实是互相需要的,大家也是双赢的,艺术家真正做个大的展览好的展览,像我拍这么多片子要花很多钱,要是没有政府或企业的支持,是不可能的。现在做艺术作品不像过去,一支笔一堆颜料、或一台照相机就可以创作。尤其是多媒体作品,需要—个团队来共同创作。这就需要经费,有的项目需要很大的经费。如果没有经费支撑,几乎不可能。  所以,企业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过去是单一国营体制时,全部
期刊
那些被时光磨去的印记,在旧物中形成了特有的流光溢彩,满布在画家所经营的静物的样式之中,带着往时遗韵,贯穿在王煜宏油画创作之中。因此,所谓“架上造物”,即用油画笔法表现中国特有的中国式静物。虽然此举并非为画家王煜宏所首创,但是画家通过她的努力,生动地传达了具有中国意象的自然巧夺天工之物,并蕴涵其中所谓怀旧之美和灵秀飘逸之韵,却有独到之处,值得我们深入解读和思考。  我们对于作品中之中国式静物,似乎并
期刊
最近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教授詹姆斯·艾尔金斯的核心理论专著《图像的领域》在翻译待出版,艾尔金斯的《西方史学中的中国山水画》早由潘耀昌翻译出版,这本书在美国汉学家中反弹很大,前年我还专门就艾尔金斯的这本书与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教授杰罗姆有过争论,杰罗姆认为艾尔金斯书中引的都是他们匀研究成果,而不是一手资料,我回答说,艾尔金斯不是—个关于中国美术史的史料研究,而是关于西方汉学家如何研究中国山水画的方法论上的
期刊
TIPS 书写艺术  和式空间一直存有艺术的身影。传统和式空间往往设有茶室,其唯一装饰就是一个壁龛,内挂一画轴或者字幅,一般都是水墨或者书法,画面留下大量空白,这种白不是“无”,而是禅宗中所谓“无中万般有”的艺术思想。  为了适应现代生活,和式空间经历了各种改良。充满强烈书写意味的作品,在形式上与和式空间珠联璧合,两者对话,能够产生强大的东方式精神力量,让人思绪沉淀,回味无穷。  艺术家通常都拥有
期刊
在上一期文章中,我为各位读者介绍了一首晶莹剔透的巴洛克室内乐作品——帕赫贝尔(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bel 1653-1706)《D大调卡农与吉格》,而我推荐的唱片是科隆古室内乐团(Musica Antiqua Koln)的版本。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什么是“古乐团”。  巴洛克室内乐团之所以又称为“古乐团”,是因为演奏家们使用的乐器都是制作于几百年前的古乐器,现代人要再制作成这样的乐器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