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评估的一体化:嵌入式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开展评估工作,几乎是所有幼儿园都要面对的课题。在幼儿园评估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共性问题: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琐碎,评估工作成为额外负担;尽管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手,可教师还是觉得缺少抓手;大家普遍知道评估很重要且不能不做,但不知道该怎么做;幼儿园在开展评估工作时,习惯将评估与教学分开,脱离日常教学做评估;就幼儿园课程而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估本应该是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但实际上不少幼儿园所做的评估工作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
  如何帮助教师有效开展评估工作,真正实现教学与评估一体化?我园正在实践的嵌入式评估或许可以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嵌入式评估怎么做
  嵌入式评估是一套“以儿童为中心”、能切实帮助教师开展评估工作、可以真正实现教学与评估一体化的评估方式,其本质就是教学即评估,评估即教学,教学与评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园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教师以评估为依据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实施评估。在我园,即便是对新教师的培养,也不是从磨课开始的,而是从对儿童的嵌入式评估开始的。
  我园所在区的新教师入编考试有一项考核就是“观察评估”。在这项考核上不及格,让初入职场的我对做好评估工作毫无自信。结合实习时的经历,以及从一些有经验的教师那里获取的信息,我得知很多幼儿园每周都会要求教师上交一定篇数的观察评估案例,有的教师甚至会从网上复制粘贴拼凑出观察评估来,修改一下孩子的名字后直接上交。可见,很多教师把观察评估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
  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园嵌入式评估的实践中,我找到了开展评估工作的头绪,如果要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形容的话,就是找到了评估工作的“正确打开方式”。
  1.明确教师评估者的角色
  在做评估工作时,教师经常担心自己对孩子发展水平所做的评估是否准确,纠结于观察评估到底需不需要精确和量化,进而产生畏难情绪,而嵌入式评估恰恰可以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因为在实施嵌入式评估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自己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果教师需要扮演的是研究者的角色,那精确和量化是必然要求,因为研究者需要通过观察评估抽象出儿童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建立起常模。但是,教师显然不同于研究者,因为教师并不是儿童发展的旁观者,而是儿童成长的陪伴者、教育者和支持者。对于研究者而言,观察评估是终点,可是对于教师而言,观察评估恰恰是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这个起点的意义在于教师不仅可以看到儿童的发展,还可以和同事、家长交流分享这些儿童发展的证据,共同制定出下一步支持儿童发展的方案。
  因此,在嵌入式评估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非常明确自己是参与式观察者,做的是参与式观察评估,不用一味追求严密精确,应更在意有没有真的看见儿童,有没有真的看见儿童的学习,有没有看见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有没有找到教育跟进的机会,有没有时刻保持着反思与自省。比如,我是不是某一次高估了这个孩子的发展?当我意识到自己“高看”了他时,我就要想一想接下来可以采取什么手段去帮助他发展;我是不是某一次低估了那个孩子的发展?当我发现自己“小看”了他并由衷地为他的成长感到喜悦时,我还要好好想一想如何推动他向下一个发展目标前行。
  南京师范大学的郭良菁老师在给我们讲观察评估时提到“教学与评价是教师的两个翅膀”,这句话点醒了我们。郭老师还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会让你更加自如?”答案显而易见,是熟悉的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其实就是跟孩子打交道,教师熟悉并了解孩子的时候,教育便会更加有效。这正是嵌入式评估所倡导的:让观察评估帮助教师真正了解孩子,帮助教师减负、提升专业自信。
  2.活学活用评估工具
  在我们理解了教师的观察者角色和观察评估的意义后,新的问题接踵而来:我们虽在心理上不再惧怕观察评估了,却发现评估工作没有抓手。参与式观察究竟看什么?嵌入式评估到底评什么?尽管《指南》在手,可是我们还是不知该如何灵活运用《指南》来观察评估儿童五大领域的发展。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指南》,我园从2019年9月开始启用嵌入式评估的重要工具《儿童发展观察评估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开篇提到:“本评估指引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将其中五大领域32条目标整合为25个发展关切点,每个关切点给出内涵解释、发展进程、进步台阶及典型表现描述,并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以文或图的形式,协助教师把观察到的幼儿寻常行为与相应的进步台阶初步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逐渐举一反三,形成解读幼儿表现、评估幼兒发展的敏感性。”
  作为《指引》的使用者,我们需要把日常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与对应的进步台阶联系起来,而建立联系本身也是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在使用《指引》之前,用《指南》作为评估工具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指引》给予我们的支持体现在它以教师为中心,帮助教师理解《指南》所提出的发展目标。《指引》以《指南》为依据,帮助教师把观察到的幼儿日常行为与相应的进步台阶初步建立联系,让教师在关注具体零散的指标之前,先充分理解并落实《指南》中所说的“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即先帮助教师在头脑中形成一条条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路径,在这些路径的指引下,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观察变得有的放矢,教师不断丰富对儿童发展的具体认识,举一反三,不断提升评估儿童发展的敏感性以及解读儿童表现的能力,逐步理解《指南》中所提出的发展目标。
  好的评估工具,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南针”,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试金石”,因此想要实施嵌入式评估,教师还要活学活用《指引》。
  3.构建正向评估文化
  解决了评估主体和评估工具可能存在的问题后,想要实施嵌入式评估,还需要园所构建积极开放的评估文化,“尊重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以儿童为中心”,帮助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   我园不以教师上交观察评估记录的篇数为考核指标,充分“尊重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在管理上为教师“松绑”后,教师们已将评估工作视为教育的“生命”,并形成强烈的共识,将评估渗透于课程实施的各个阶段,与教学“水乳交融”。教师对儿童发展的评估,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我发现××小朋友今天做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最近××小朋友好像有点不在状态……”其实,这样的时刻也常常出现在其他任何一所幼儿园中,只不过我们更能觉察且更有意识而已。
  在实践中,我们始终贯彻落实“以儿童为中心”,看重的是教师心中是否有儿童,是否真的把评估作为教育教学的起点与依据。除了每位教师日常自发的、随机的观察评估记录外,每个班级的教师都要在教学单位时间(年度、学期、月度)里,对全班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紧扣《指南》,利用《指引》,“找到每个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孩子,找到每个孩子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在班组会的讨论中,我们以评估为抓手,反思班级保教工作,持续推动班本化主题课程的开展。我们从学期计划的制定,到月计划中教育重点的确定,再到周计划中个别教育对象的选定,个别随机的观察评估和全面系统的观察评估双管齐下,以便更好地理解儿童发展的进程,从而保证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在开展嵌入式评估实践时,我们借鉴“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帮助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由教师及其同伴、有关专家共同组成团体,彼此保持经常性的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致力于《指引》的丰富与完善。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家园合作,让家长也能看见儿童的发展,鼓励家长成为嵌入式评估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为教师提供儿童发展的“证据”。
  在我园,教师做评估既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也不是缘于园长要求,为的是不断获取自身的职业幸福感与专业自信,为的是更好地了解儿童,进而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发展,为的是“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
  二、实践嵌入式评估的收获
  嵌入式评估让我们意识到:观察评估是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教师想要持续改进、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一定离不开观察评估。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对嵌入式评估的理解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从入职前害怕、不自信,到现在自愿投入其中,其间我有以下两点收获。
  1.嵌入式评估有助于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儿童
  实践中,作为教师,我会有意或无意地以“发展指标”去判断每个儿童的发展,其后果是,当我面对一些特殊儿童或遇到“挑战教师权威”的事件时,我不仅在心理上备受煎熬,在具体教育实践上更是手足无措。嵌入式评估让我意识到,这背后的症结在于我缺少“发展路径意识”,只关注儿童应该达到的某个发展目标,而忽视他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达到这个目标的。
  2019年11月,在我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也是《指引》在我园正式施行的第一个学期,发生了一件让我开始进一步思考规则与自由、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对于儿童的意义的事。
  当时,我带的中二班一共有28个孩子,当做早操的音乐响起来时,大部分孩子都来到操场上,回到自己班级的队伍里,准备做早操,可是还有6个孩子停留在大循环的游戏区里四处张望,好像操场上发生的事与他们毫不相干。我关注到这个现象后,逐一点了6个孩子的名字,可是他们依旧无动于衷。这时,我走到他们面前问:“现在中二班在做什么?”想要以此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宸宸听到提问后,带着哭腔说中二班的其他孩子在做操,而我们在玩,我们不应该玩,应该去做操。见状后,我第一时间请他回到中二班的队伍里。但是,剩下的5个孩子还是在那里玩。于是,我又把这5个孩子请到了旁边大三班的活动室里,接着询问:“现在我们为什么会到大三班的活动室里来呢?”申申说:“因为我们在玩。”我接着问:“玩有什么不对,小朋友不就是应该要玩的吗?”有孩子回复“不好玩”。“可是真的不好玩吗?大循环游戏很好玩的。你们刚才也玩得很开心。”听了我的这番话,有的孩子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有的孩子则想了一会儿,说:“我们不应该玩。”我又问:“为什么不应该玩呢?”申申说:“因为其他小朋友在做操,而我们在玩。”顺顺说:“我们玩的时候,中二班的其他小朋友会看到我们,这样就影响他们做操了。其他孩子都在做操,而我们却在玩。”
  从这件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儿童发展的复杂性,哪怕面对的是同样一个情境。在这6个孩子中,有2个孩子几乎全程没有参与对话,仍然处在懵懂的状态,可能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而对于那些参与了讨论的孩子,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他们一定就产生了“属于某一团体”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比解决当时那个所谓的常规问题更重要的是,持续跟进这些孩子“融入群体生活”这一能力的发展。如果没有评估体系的支持,我可能会非常纠结,想要快速解决这样的问题,希望这些孩子都能立刻和其他做操的孩子一样具有集体意识,至少可以像宸宸那样经提醒后就能产生自己是集体一分子的意识。而有了评估体系的支持,我开始意识到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此时,《指南》中曾为我所熟记的话语“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在实践中好像才真的变得鲜活起来了。
  我问自己: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我真的做到尊重儿童了吗?在孩子可能连班集体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我是要想办法让他快速地融入集体,还是应该给他设定更适宜的发展目标呢?郭良菁老师在《指引》使用培训会上说过:“我们教师需要具有判断幼儿现实状况并看到其潜力的眼光,这也是《指南》中合理期待的含义。”嵌入式评估和《指引》让我体会到,教师应该“不逾矩”,对孩子的发展建立起合理期待,而不是心存“我以为”的期待,在头脑中不应该只有发展阶段意识,更要有连续不断的发展进程意识。此外,嵌入式评估和《指引》也让我从看不懂孩子的纠结中,因看到了孩子的发展关切点而释然,进而可以从容地因材施教,积极地去想办法支持其下一步的发展。
  2.嵌入式评估有助于教师在自然状态下辨識并捕捉儿童的发展性行为表现
  在反思自己的嵌入式评估实践时,我发现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没有向我展示其发展水平,而是由于我自己对五大领域发展目标的理解肤浅,未能准确辨识孩子发出的“发展信号”,才错失了这个典型的行为事例。前段时间在我们班上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嵌入式评估的这层意义产生了顿悟。   在一次体育活动中,全班分成男孩队和女孩队玩“贪食蛇”(搬椅子接龙)的团队竞技体育游戏。第一轮比赛,男孩队败北,男孩们萎靡不振,女孩们欢呼雀跃。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女孩萌萌的哭声,原来男孩队的宸宸动手“打”了萌萌。而在接下来的经验交流环节,在请女孩队分享经验时,朵朵突然说:“嘘,我们不要告诉男孩!”
  这起发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冲突引起了我的关注。在体育活动结束后,我组织了一次讨论:萌萌为什么会哭呢?有的孩子说是被宸宸打哭的。
  那宸宸为什么要打萌萌呢?“因为当时很生气,像头脑进火了,因为输了又被嘲笑了。”宸宸补充道,“萌萌她说男孩队下一轮肯定又会输的!”申申接着说:“可是她们不知道男孩是不会一直输的。”原来男孩们发的火也并非无名之火。我继续抛问题,男孩队输的时候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话?川川说:“我希望听到她们这样说,男孩这局可能会输,要加油。这句话很友好,我们会觉得还有希望。”
  男孩队丧失“绅士风度”事出有因,那女孩队赢了却不愿意分享自己经验的“小肚鸡肠”,又是因为什么呢?我们继续进行交流。悦悦说:“因为怕男孩赢,所以我们一开始不愿意分享好办法。”可是后来女孩为什么又愿意分享了呢?柚柚提到:“游戏有输有赢才好玩。”嘉嘉说:“我们女孩赢了就赢了,但是男孩输了,应该把我们的方法告诉他们,让他们也感受到快乐。”接下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当女孩队愿意分享时,男孩队又开始“逆反”了。杰杰说:“女孩队嘲笑我们了,她们的好方法我才不听呢!”宸宸说:“如果有这样的想法的话,会让我们学不到本领的。”……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大多不是通过专门设计的活动获得的,生活中出现的社会性事件,尤其是冲突事件,恰恰是他们发展社会性的契机。这起事件引发了我们班教师对全班孩子“情绪的辨识与调节能力”发展情況的关注,在这个发展关切点上,我们看到了申申可以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嘉嘉的一段话表明了他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开始顾及他人,主动去想他人的想法,并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
  如果没有嵌入式评估,我们很可能在快速平息事态后就忘记这些事。但是,在实施嵌入式评估后,我们开始意识到身为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敏锐地发现儿童的发展,让自己在任何生活情境中都能辨认出《指引》中的发展关切点在儿童身上多样化的表现。于是,我们不再纠结是不是要设置一个专项的评估任务去评估儿童的发展。当我们的心中有儿童学习和发展的路径、有儿童发展关切点时,儿童发展评估的证据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随着观察评估工作的推进,我们也在不断反思。目前我园针对个别或部分孩子的深描式评估较多,但是面向所有孩子全面发展的评估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如何在观察评估工作中做到全面关注全体孩子的发展,这又成为我们目前在观察评估工作中探讨的重点问题。在大的工作方向上,我们仍然以《指引》为抓手,将点上的深描与面上的扫描相结合,保证做到每个学期对每个孩子的每个发展关切点都有一次评估,“找到每个孩子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找到每个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孩子”,在实践中真正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注。
其他文献
一、孩子未曾经历便没有兴趣  “花生成熟了”这个主题活动应是在孩子亲自种植了花生、对其进行了持续的观察和照料、经历了长久的等待、猜想了成熟的花生是什么样子的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孩子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会感兴趣,才会产生问题。但是在案例中,孩子们缺失了这一系列的经历。由于疫情,整个种植过程是由幼儿园保安代劳的,花生的成长对孩子们来说仅仅是教师拍了发在微信群上的一些照片而已。案例中的教师一直期待并
期刊
在案例“花生成熟了”中,教师在最后提出了她的困惑:一个主题活动究竟应以孩子兴趣消失、不再有问题作为完结点,还是应在教师认为已没有太多教育价值可挖掘时告一段落?笔者认为,教师在此次活动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疑惑,是由于这个主题活动事实上并未真正地开展,它在一开始的选题上就存在不甚合理之处。因此,与其思考什么时候可以结束这一主题活动,不如换个角度思考:什么样的主题活动更适合开展?教师在选择和确定主题活动时
期刊
2018年暑假,我们搬入了新园区。新园区最特别的是每一栋楼都为退台设计,这样的设计使每个班级门前都拥有一个150平方米的大阳台。阳光、空气、雨水充足的露天大阳台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我们想听听教师们的想法。  如何利用大阳台  我们组织了一次如何利用大阳台的讨论,以充分了解大家的想法。教师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大阳台正好与班级的运动区相连接,取放运动器械等都比较方便,可以用作晨间运动的场所;有
期刊
秋天,中班幼儿的主题活动“走进田野”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观察秋天景色的过程中,孩子们被秋天树叶飘落的美景所吸引,纷纷说:“树叶飘下来像蝴蝶在飞。”“树叶落下来像在跳舞,很漂亮。”“树叶是转着圈圈落下来的。”……  看到孩子们对“树叶飘落”的自然现象这么感兴趣,在餐后散步时,我便带着他们一起去观察幼儿园内树叶飘落的样子。这次大家观察得更仔细了。  圆圆说:“树叶飘下来慢悠悠的。”  丁丁说:“我看
期刊
新时代,课程内容的思政化趋势日趋明显,各门课程积极发掘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高中地理课程是我国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加强高中政治地理教育的关键作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地理课外实践,实现课堂课外协同育人,在教学中坚持唯物论,融入哲学观点,从而实现地理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