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章瑾,1981年生于浙江三门。毕业于重庆大学。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剑桥大学双硕士。“有为”图书馆创始人。
应试教育让我们失去了目标感、热情与好奇心
我是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双硕士。不要看我头顶的光环。其实我曾经是个“坏女孩”,逃课、早恋、打架……我都干过。
我从剑桥土地经济系毕业,顺利进入金融行业,做得也不赖。有一天,我突然想回三门建个公益图书馆。我辞职回到浙江三门老家,扎根在这个四线都不算的小县城里,建起一座小小的图书馆。
命运的转机发生在2011年,我在香港中环一家金融公司负责投资者关系。初夏,我回浙江三门老家休假。
亲戚家几个孩子高考分数出来,他们的成绩超出重点线六十多分,却对要选什么专业一片茫然。我想起自己当年也是这样。常年军事化管理的应试教育,让我们逐渐失去了目标感、热情与好奇心。
悲哀的是,十几年过去,小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大多数人的内心却并没有什么改变。他们依然在十几岁的时候毫无目标,懒得独立思考并作出真正的选择。
晚上八点,我约初中同学麻俊一起吃宵夜。
麻俊是1999年三门县的高考状元,去中国科技大学读了计算机。可是这位状元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结束了四年打游戏的生活后,状元去瑞典留学,做起了父亲极不喜欢的工作:小商品买卖。他在瑞典注册了一家贸易公司,人回到三门,在本地做起了量贩式KTV。
我一边吃着龙虾,一边吐槽小城生活。这里的夜生活枯燥又乏味,除了宵夜就是KTV。电影院都没有,要看电影得开车40公里去临海或椒江。公立剧院很落寞,也是只偶尔演演戏。
这次宵夜,更加让我觉得,我应该为家乡三门做点什么。
休假结束,我出差新加坡。离航班起飞还有一段时间,我去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参观。芝麻大小的新加坡,撑起这么宏伟的博物馆,让我震惊。登记后,我突发奇想,回老家三门建一座图书馆,怎么样?
趁飞机还没起飞,我打电话给我妈——我都叫她“老蔡”。家里出租的仓库快要到期了,我问她能否让我“征用”做图书馆。
说干就干。2011年12月,我回三门开“图书馆筹备宣讲会”。七八十个人参会,有七个人愿意留下做长期义工。
2012年6月17日,图书馆正式开馆。最初名字取自三门教育家章梫的字“立光”,后来改成“有为”:有梦想就要有所为,有大家才能有为。
自己的人生,就是毁掉,也得自己亲手完成
小学五年级结束,我喜欢的数学老师调走了。他觉得我个性太强,担心新老师镇不住我。临走前,他建议我提前一年参加小升初考试,不要读六年级了,直接跳到初中。
结果,我数学考了满分,被县重点三门中学录取。我所在的小学则希望我留下来冲击明年小升初全县第一名。新学期开学,我和小学僵持了一个月,过了一个超长版暑假。最后,小学退让了。我跳级成功,10月份才去三门中学报到。
年龄小一岁、读书少一年、开学晚一个月、学霸林立……我学得很吃力,一次考试,我数学考了30分。期末考试班里53个人,我是50名。
我从学霸变成了学渣:抽烟、打架、逃课、早恋、离家出走……
有位老师在班上当众挖苦我:“你有什么好抖抖动(嘚瑟)的,长得不好看,学习成绩不好,人又不聪明!”我当场就站起来怼过去:“你有什么好抖抖动的,教不好学生,怀才不遇!”
我嫌自然科学老师上课太闷,跟他也吵了一架。他对我说:“我不希望你因为讨厌我这个人,而放弃了这门课。我觉得你很有前途。”
这句话让我很感动。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一句鼓励的话能把学生带上天堂,一句否定的话也能把学生的自信打入地狱。
爸妈很着急,但没有用。他们经常请一些有学问的人来规劝我,说我这个性格不行,要吃亏的。
我对老妈说:“我自己的人生,就是要毁掉,也要我自己亲手完成!”
初三以前,我心是散的,一直很叛逆。我经常打电话参加三门县调频电台“快问快答”益智节目,连续几次都是冠军。小山是節目主播,是我的偶像。他说,我没什么奖品给你,就请你来电台参观参观吧。见了面,他才发现我是个小屁孩。当时我12岁,他20岁。
没想到还能久别重逢。他是第一位加入“有为”团队的伙伴。我很感谢他。
为父母考试,为自己读书
上了高中,爸妈对我的管教比“克格勃”还厉害,特别重视“情报”收集。他们“买通”了我身边的所有人,包括各科老师。有一次,我同学吵架,还没放学到家,爸妈已经把吵架的起因、经过了解得一清二楚
我好生气,觉得他们在监控我,自己一点空间都没有。后来上了大学,我才发觉爸爸妈妈很可怜,为了我能考上重点大学,他们也算是“用心至极”了。
高考放榜,我的分数过了重点大学。我长舒一口气,坐在椅子上没有惊喜,动都不想动。我跟老妈说:“终于为你考上重点大学了。”
自始至终,我都觉得我是在完成爸爸、妈妈和老师的任务。填志愿的时候,我很“清楚”应该去哪里读大学——离家越远越好。我报考了云南、哈尔滨、重庆等地的学校,我要去一个爸爸妈妈管不到的地方。
大一大二,我参加吉他社、合唱团、广播站,组织学生会活动,从来不进自习教室的门。一直到大二暑期,我确定了出国留学的目标。所以,要修第二专业。
读了13年书,第一次自己定目标,第一次主动走进自习教室。两年内,不断查资料,准备各种考试,还要修第二学位。确立目标后的4年,我拿到了两个学士学位与两个硕士学位,娱乐再也与我无关。出国留学、考试、打工、做社区服务,很多次在图书馆睡着。 英国留学回来,我开始了在香港的高节奏生活,满世界跑,2011年飞行了68次。
向内自我发掘、向外体验世界的探索之路
小时候,妈妈想让我干什么,就拿书来诱惑。我不想吃饭,她会说:“吃下这碗饭,奖励你一本书。”开始没觉得怎么样,奖励的次数多了,我就觉得书应该是很好的东西。
爸爸是城市户口,妈妈是农村户口。两边的学校都不接收我。妈妈托人找到班主任,说小孩很聪明,还没上小学,就能讲《365页故事》了。
老师现场考我很多字,我都能读给她听。她开后门让我入了学。我感受到了阅读的力量。我也没让老师失望,考了五年的年级第一。我的考卷是老师的阅卷范本。
小时候,三门县图书馆能自由出入,又有空调,我每次去都很开心。
有一位图书管理员叔叔,像个掌柜一样坐在那儿,旁边两个书架。我每次去,叔叔都把头埋在书里,表情有笑有哭,随着书里的情节跌宕起伏,旁若无人。
我两三天借一次,每次借七八本,很打扰管理员看书。叔叔慢慢抬起头,眼神还有些迷离,有时候眼里还泛有泪光,或者嘴角挂着笑。他很不舍得地轻轻放下书,就像放下一件珍宝,站起身去帮我找要借阅的书。
看到他的样子,我很好奇,他看的是什么书,书里有什么神奇的故事。我也同样痴迷书里的世界,文字可以搭建出一个充满喜怒哀乐,充满爱的美妙世界。每一粒文字对我来说都充满魔力。小学三年级,我就把金庸的作品看完了。还有温瑞安作品和《卫斯理系列》。
初中二年级,我从家里拿出100多本书。在班里最后排,贴着黑板报的墙,建了一个简易的图书借阅角——100本书放在一张双人课桌上。这个图书角,我坚持了一个多学期,主要是一些寄宿生来借。回首往事,才发现原来热爱阅读的种子早已深深种下。
我想用阅读在我出生成长的这座小城,搭建一个梦想的宇宙。让每个孩子都能从阅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发现梦想的种子。校园里的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只是暂时的。真正的学习应该是终身的。热爱阅读,是终身学习的起点,也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必备的技能。
在我心目中,阅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读好书,更多的是在于通过各种方式,通往向内自我发掘、向外体验世界的探索之路。
2019年8月,我的新书《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我从一个阅读者变成了一个写作者。
我爱小城里无数沉睡或苏醒的灵魂
有为图书馆与本地人的互动热切而频繁。
有为现在在乡村学校有一个项目,叫做“一人一书”。比如一个班里有50名同学,有为就发50本书,每一个同学就是到手的那本书的管理员。管理员除了要把这本书看完,然后还要负责“推销”出去,就是他要写各种各样的读后感或者推广文案,跟大家讲为什么喜欢这本书,然后还要做记录。这样,一个学期一个同学平均可以阅读18本书。
从2012年到2018年,在40万人口的三门,16.74万人次阅览了有为的图书,4万人次参加了有为组织的1200场活动。有为共接受社会捐赠480.8万元,其中80%来自本地的捐赠。
有为图书馆,不是一般的图书馆,它是一个能玩、能唱、能讲故事闹腾的图书馆。
除了阅读推广之外,还为小城带来多种创新教育课程,传递前沿的公益理念,为有学习成长需求的小镇人提供终身学习产品与社群联动平台。
不知不觉,这座小城的人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有一位初中毕业的妈妈,家境很好,但喜欢打麻将。这位妈妈参加了有为组织的亲子阅读活动,后来又加入了女人俱乐部。从此,一家三口,每人看一本书成为新常态。她说,有为让她从土豪变成了“书香门第”。
有为是一个社区教育空间,我们希望多做一些社区教育,发现社区的美。学习不是单纯的阅读,而是人与人的互相链接,在互动中学习。
不为谋生而学,只为生活而学。应试教育缺失的一环,也是有为想努力弥补的。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空心人”。很多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拼尽全力,“与世隔绝”地读书,有一天考上大学,任務完成,却突然发现,没有人生的目标了。不知为何而战,不知人生如何才有意义,年纪轻轻就觉得人生乏味空虚。
成绩不好的孩子呢,在学校没机会,老师把他看死了。如果换个环境,不把应试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孩子们的优点就会无拘无束地发挥出来。那些学校成绩不好的孩子,在有为夏令营表现都很好。
有为,不仅仅是一座图书馆,它为这里的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也为这里的人们找到了一个诗意的栖息之所。
目前,近5%的当地居民是有为图书馆的读者,逾千名志愿者支持着图书馆的日常运作。
2018年下半年,有为团队在嘉兴王店镇调研了两个月。这是个工业大镇,一年财政收入近10亿元,人口9.5万,其中4万人是外来人口。
王店镇李书记,80后,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的硕士,他鼓励我:二妹啊,你不要犹豫不要怕……想想梁漱溟在山东邹平的乡村教育实验,我们这一代人,有义务给中国乡村做文化启蒙!
不犹豫了。如何让小镇青年、流动人口在王店镇安居乐业,也能得到文化的滋养。这也是我们团队重点考虑的。
2019年底,嘉兴有为图书馆将在这里开馆,也将成为我们的总部。
未来十年,有为将在长三角地区深耕。所有的有为图书馆,都将带着相同的有爱、有思、有为的灵魂。
我爱我的小城,我爱居住在小城里无数沉睡或苏醒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