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产妇,观察选择非平卧位分娩方式以及传统平卧位分娩方式对产程以及新生儿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产妇11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产妇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 55例):临床选择传统平卧位分娩方式进行分娩;B1组(观察组 55例):临床选择非平卧位分娩方式进行分娩。对比两组产妇在产程时间以及产后会阴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在第一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方面,B1组与B2组产妇之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第二产程时间方面,B2组产妇多于B1组产妇明显(P<0.05);在出现胎儿窘迫概率以及新生儿窒息概率两方面,组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出现宫颈水肿以及出现会阴侧切的概率方面,B1组少于B2组产妇明显(P<0.05)。结论:针对足月初产妇,在正常分娩过程中,选择非平卧位分娩方式,可以将产妇的第二产程有效缩短,从而有效避免出现胎儿窘迫的现象以及阴道损伤的现象,将临床分娩质量有效提高。
关键词:非平卧位分娩;传统平卧位分娩;对比
最佳的分娩方式在确保产妇顺利完成分娩等方面能够表现出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非平卧位分娩方式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分别选择传统平卧位分娩以及非平卧位分娩,最终发现非平卧位分娩方式的选择表现出显著的意义,现将临床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110例产妇。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产妇的随机分组。两组产妇全部选择经阴道分娩的方式。在B1组的55例产妇中,年龄范围为23岁-33岁,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6.9±1.9)岁;产妇的孕周为35周-42周,产妇的平均孕周為(36.5±1.9)周。在B2组的55例产妇中,年龄范围为25岁-35岁,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7.1±2.1)岁;产妇的孕周为35周-41周,产妇的平均孕周为(36.3±1.7)周。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临床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产妇在住院后,使其了解分娩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平卧位以及自由体位。针对B1组与B2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时,全部选择自由体位进行分娩。针对产妇活动以及产妇进食给予必要的支持【1】。观察两组产妇宫口开全后,针对B1组产妇,主要根据产妇的自主意愿选择体位,主要选择侧卧位、坐位以及蹲位等体位。观察胎头拔露后,转为选择平卧位以及侧卧位进行接产【2】。针对B2组产妇,主要按照常规实施分娩。观察产妇宫口开全后,选择平卧位进行接产,对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以及会阴裂伤等情况进行观察【3】。
1.3 观察指标
对B1组与B2组产妇的年龄、孕次以及孕周等基本情况进行记录,针对B1与B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新生儿体重等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产妇的临床数据分析。分别选择t检验以及X2检验以 形式以及%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产程以及产后出血量
在第一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方面,B1组与B2组产妇之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第二产程时间方面,B2组产妇多于B1组产妇明显(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表1 B1组与B2组产妇产程以及产后出血量的临床对比( )
组别 第一产程(h) 第二产程(min) 产后出血(ml)
B2组(n=55) 7.23±1.79 44.59±15.23 160.49±20.51
B1组(n=55) 6.86±1.85 31.95±6.93 162.69±20.73
t 1.035 8.932 0.626
P >0.05 <0.05 >0.05
2.2 新生儿情况
B1组产妇中,表现出胎儿窘迫产妇2例(3.64%),表现为新生儿窒息1例(1.82%)。B2组产妇中,表现出胎儿窘迫产妇3例(5.45%),表现为新生儿窒息1例(1.82%)。在出现胎儿窘迫概率以及新生儿窒息概率两方面,组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B1组产妇中,表现为宫颈水肿的产妇2例(3.64%),表现为会阴侧切的产妇10例(18.18%)。B2组产妇中,表现为宫颈水肿的产妇11例(20.00%),表现为会阴侧切的产妇42例(76.36%)。在出现宫颈水肿以及出现会阴侧切的概率方面,B1组少于B2组产妇明显(P<0.05)。
3.讨论
当前,针对我国医院产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主要选择平卧截石位进行分娩。但经过循证医学研究发现,选择平卧位的分娩方式,会对胎儿下降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产妇出现难产以及出现会阴侧切等系列现象【4】。
选择非平卧位分娩方式进行分娩,针对子宫对腹主动脉以及下腔静脉造成的压迫可以有效减轻,将产妇的回心血量有效增加,将胎儿血氧饱和度有效提高。最终确保产妇顺利完成阴道分娩【5】。
本次研究中,分别选择传统平卧位分娩方式以及非平卧位分娩方式完成分娩后,在第二产程时间方面,B2组产妇多于B1组产妇明显(P<0.05);在出现宫颈水肿以及出现会阴侧切的概率方面,B1组少于B2组产妇明显(P<0.05)。从而有效证明非平卧位分娩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非平卧位分娩方式的选择,可以有效缩短产妇的第二产程,最终有效确保产妇顺利完成分娩,确保胎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任素英,张宏玉.产妇自主选择非平卧位分娩与传统平卧位分娩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2):55-56,58.
[2]徐月静.孕妇非平卧位分娩与传统平卧位分娩对比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4):432-434.
[3]张佩玲.俯卧位分娩对比传统阴道分娩的优势[J].医学信息,2013,(26):563-564.
[4]郭肖兰,张宏玉.俯卧位与平卧位分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6):811-814.
[5]王玉仁,王为之,钟晓良等.半卧位在分娩镇痛产程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1):60-61.
关键词:非平卧位分娩;传统平卧位分娩;对比
最佳的分娩方式在确保产妇顺利完成分娩等方面能够表现出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非平卧位分娩方式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分别选择传统平卧位分娩以及非平卧位分娩,最终发现非平卧位分娩方式的选择表现出显著的意义,现将临床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110例产妇。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产妇的随机分组。两组产妇全部选择经阴道分娩的方式。在B1组的55例产妇中,年龄范围为23岁-33岁,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6.9±1.9)岁;产妇的孕周为35周-42周,产妇的平均孕周為(36.5±1.9)周。在B2组的55例产妇中,年龄范围为25岁-35岁,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7.1±2.1)岁;产妇的孕周为35周-41周,产妇的平均孕周为(36.3±1.7)周。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临床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产妇在住院后,使其了解分娩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平卧位以及自由体位。针对B1组与B2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时,全部选择自由体位进行分娩。针对产妇活动以及产妇进食给予必要的支持【1】。观察两组产妇宫口开全后,针对B1组产妇,主要根据产妇的自主意愿选择体位,主要选择侧卧位、坐位以及蹲位等体位。观察胎头拔露后,转为选择平卧位以及侧卧位进行接产【2】。针对B2组产妇,主要按照常规实施分娩。观察产妇宫口开全后,选择平卧位进行接产,对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以及会阴裂伤等情况进行观察【3】。
1.3 观察指标
对B1组与B2组产妇的年龄、孕次以及孕周等基本情况进行记录,针对B1与B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新生儿体重等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产妇的临床数据分析。分别选择t检验以及X2检验以 形式以及%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产程以及产后出血量
在第一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方面,B1组与B2组产妇之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第二产程时间方面,B2组产妇多于B1组产妇明显(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表1 B1组与B2组产妇产程以及产后出血量的临床对比( )
组别 第一产程(h) 第二产程(min) 产后出血(ml)
B2组(n=55) 7.23±1.79 44.59±15.23 160.49±20.51
B1组(n=55) 6.86±1.85 31.95±6.93 162.69±20.73
t 1.035 8.932 0.626
P >0.05 <0.05 >0.05
2.2 新生儿情况
B1组产妇中,表现出胎儿窘迫产妇2例(3.64%),表现为新生儿窒息1例(1.82%)。B2组产妇中,表现出胎儿窘迫产妇3例(5.45%),表现为新生儿窒息1例(1.82%)。在出现胎儿窘迫概率以及新生儿窒息概率两方面,组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B1组产妇中,表现为宫颈水肿的产妇2例(3.64%),表现为会阴侧切的产妇10例(18.18%)。B2组产妇中,表现为宫颈水肿的产妇11例(20.00%),表现为会阴侧切的产妇42例(76.36%)。在出现宫颈水肿以及出现会阴侧切的概率方面,B1组少于B2组产妇明显(P<0.05)。
3.讨论
当前,针对我国医院产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主要选择平卧截石位进行分娩。但经过循证医学研究发现,选择平卧位的分娩方式,会对胎儿下降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产妇出现难产以及出现会阴侧切等系列现象【4】。
选择非平卧位分娩方式进行分娩,针对子宫对腹主动脉以及下腔静脉造成的压迫可以有效减轻,将产妇的回心血量有效增加,将胎儿血氧饱和度有效提高。最终确保产妇顺利完成阴道分娩【5】。
本次研究中,分别选择传统平卧位分娩方式以及非平卧位分娩方式完成分娩后,在第二产程时间方面,B2组产妇多于B1组产妇明显(P<0.05);在出现宫颈水肿以及出现会阴侧切的概率方面,B1组少于B2组产妇明显(P<0.05)。从而有效证明非平卧位分娩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非平卧位分娩方式的选择,可以有效缩短产妇的第二产程,最终有效确保产妇顺利完成分娩,确保胎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任素英,张宏玉.产妇自主选择非平卧位分娩与传统平卧位分娩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2):55-56,58.
[2]徐月静.孕妇非平卧位分娩与传统平卧位分娩对比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4):432-434.
[3]张佩玲.俯卧位分娩对比传统阴道分娩的优势[J].医学信息,2013,(26):563-564.
[4]郭肖兰,张宏玉.俯卧位与平卧位分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6):811-814.
[5]王玉仁,王为之,钟晓良等.半卧位在分娩镇痛产程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