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在慢性丙型肝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临床输血与检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HC)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与病毒复制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8例CHC患者治疗前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水平,逆转录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血清HCV RN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ALT、AST活性.结果CHC患者治疗前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ALT呈正相关(r=0.83,P<0.01),与HCV RNA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水平可用于CHC患者炎症活动的监测.
其他文献
患者,女,48岁,因右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摘除术后致右膝关节局部骨质疏松,于2003年8月5日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密盖息,批号:S35700)50 iu.注射后, 患者即感胸闷、卟恶心、头晕,当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通常在患有各种基础疾病及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中发生细菌移生,并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广泛的耐药性.笔者对2000~2003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医院用药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根据医院用药信息网(HPDIS)系统提供的武汉地区24家医院资料,对2000~2002年医院用药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3年中购药总金额呈
患者,男,28岁,因敲击伤及头部疼痛,伴耳、鼻流血半小时,于2006年9月21日来我院就诊。入院体检:T38.5℃,P116次/rain,R20次/min,BP152/86mmHg;急查全血细胞计数,其中WBC10.58×10^9·L
目前血液分析仪在临床实验室被广泛使用,使临床疾病的诊治更加方便、快速、准确,但它对一些异常标本的检测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某些血液病患者的WBC显著升高,Hb测定会造成影响。
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于1995年前后因有偿供血而感染的人群已进入发病和死亡高峰,约有50%以上的感染者已经发病,如得不到及时的抗病毒治疗,将会在短期内死亡.同时,仍
目前临床各实验室多采用冻干血清作质控物,由于冻干血清在复溶过程中可造成较大的瓶间差,而进口质控血清价格昂贵.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易于取材、使用方便的质控物,有文献[1]
有机磷中毒可引起中枢神经、肾脏、呼吸系统、胃肠道等多脏器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尤以中枢神经抑制和肾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故早期发现并检测肾脏损害状况对急性中毒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