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假期结束了,休息了七天的股票市场,也早早地热闹起来。银行前也排起了长队,这些人之中,不少是节前购买了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
超短期理财产品一般指一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期限有单周、双周和单月的,甚至也有不少银行推出7天以下的理财产品,以期迎合不同流动性的投资需求。这其中,超短期中以七天理财期产品为最主要类型,其他期限类型皆从此衍生而来。
市场理财产品琳琅满目,投资者和我们都关心的是哪一家的收益率最高。
前三甲:北京银行、民生、交行
各家银行超短期产品理财能力的对比,时间截取在半年内,以第一次加息之前一个月为节点,即自2010年9月15日至2011年2月16日;发行行剔除部分农信社和商业银行,及数据不全的产品,共发行457只超短期理财产品;在上述两种标准的统计报告期内,逐一分析各家银行到期收益率情况,在数据综合对比中产生前三。
超短期产品理财能力的考量,基于三点:
其一,产品风险系数低,故对此不做考量;
其二,银行存款一个月以下利率为活期利率,统一基数下,对于收益率的考量仅为平均收益率指标,无需考量收益率与存款利率比。
其三,超短期产品看重购买时机,产品发行跟不上,对于投资者的投资理财影响较大,因此综合考量注重发行能力。
北京银行在超短期理财产品表现出色。在市场利率不断上行的背景下,该行推出挂钩Shibor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而该产品特点恰是收益率会随Shibor利率的上行而提高。这是它高于其他行的主要原因。
超短期理财产品方面,北京银行平均收益率为4.57%,为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的近两倍。尤其是进入2011年之后,发行的五款产品收益率超过7%。
民生主打综合投资类理财产品,以债券产品为主,混合信贷资产类产品。一方面产品风险低,由于信贷资产类的关系,又拉高了整体的收益。平均收益率为3.79%。
交行的3天期理财产品收益较高,平均收益率为3.77%,其中13款超过4%,3款高于6%。
后三位:兴业、南京银行、农行
排名中后三的分别是兴业、南京银行和农行。这三家的平均收益率均低于3%。
超短期理财产品期限与收益对比差值,原本就高于其他理财类型产品。而这样的低收益,实在不具有投资吸引力。
兴业的投资类型多数为票据类与债券类产品混合。平均收益率为2.76%。其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以中长期为主。
南京银行产品投资类型也以低收益的票据类产品为主,平均收益率为2.81%,其发行的一个月期产品收益率仅为1.5%,远低于同期限平均水平。
农行发行能力并不差,可惜平均收益率却仅为2.68%。2天期理财产品,收益不足2%。
加息显优势 收益提34%
2月9日迎来了新一年的加息,对于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这是一个好消息。
可以规避加息带来的投资机会风险,不少投资者就是冲着超短期理财产品这个特点去的。这类产品流动性高,一旦加息,之前购买的短期内即可运行完毕兑换现金。在收益率提高的预期下,持币观望就是两全选择。
近半年内,共经历三次加息。对于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加息之前的七天类产品仅为2.11%,而三次加息后,其最高平均收益提高34%。
一般而言,加息之后,部分银行原地踏步,也有的马上调高收益率。对于投资者,加息之后短期内,不建议马上选择和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最好是观望一个星期以后:大多数银行上调收益率,这时就可以获取更高收益。
风险几乎为零7天收益最高
超短期理财产品,多数投资于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由于此类产品的特性,超短期理财产品风险几乎为零。
另一方面,相对于高风险的结构类挂钩产品,超短期理财产品期限过短,一个月的时间内,结构型产品的设计难度过大。以金价、汇率为例,短期波动过大的投资产品,应用在理财产品之中,往往带来高风险,最终难以达到最高预期收益。所以大多数结构型理财产品,期限最低也要三个月以上。
另一类信托投资类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系数同样偏大。受其运行方式限制,一个月的理财期限,并不适合大多数信托投资类理财产品。
基于投资类型的限制,超短期理财产品本金安全性高,基本都可以达到最高预期收益。不过投资者在购买之时,同样需要多关注投资收益说明。
相同风险系数下,超短期理财产品之中,7天期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2.84%);7天以下的产品平均收益率最低(仅为2.47%);14天以上,一个月以下的收益为2.78%。造成收益率倒挂的原因是,特定时间段银行内部拆借利率不同。
以平均数据来看,超短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高于整体平均收益率。
实际上,个别产品更有说服力。2010年12月25日第二次加息后,北京银行推出的两款7天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达7%。这样的高收益,甚至比一些结构型理财产品还要高。
超短期理财产品一般指一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期限有单周、双周和单月的,甚至也有不少银行推出7天以下的理财产品,以期迎合不同流动性的投资需求。这其中,超短期中以七天理财期产品为最主要类型,其他期限类型皆从此衍生而来。
市场理财产品琳琅满目,投资者和我们都关心的是哪一家的收益率最高。
前三甲:北京银行、民生、交行
各家银行超短期产品理财能力的对比,时间截取在半年内,以第一次加息之前一个月为节点,即自2010年9月15日至2011年2月16日;发行行剔除部分农信社和商业银行,及数据不全的产品,共发行457只超短期理财产品;在上述两种标准的统计报告期内,逐一分析各家银行到期收益率情况,在数据综合对比中产生前三。
超短期产品理财能力的考量,基于三点:
其一,产品风险系数低,故对此不做考量;
其二,银行存款一个月以下利率为活期利率,统一基数下,对于收益率的考量仅为平均收益率指标,无需考量收益率与存款利率比。
其三,超短期产品看重购买时机,产品发行跟不上,对于投资者的投资理财影响较大,因此综合考量注重发行能力。
北京银行在超短期理财产品表现出色。在市场利率不断上行的背景下,该行推出挂钩Shibor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而该产品特点恰是收益率会随Shibor利率的上行而提高。这是它高于其他行的主要原因。
超短期理财产品方面,北京银行平均收益率为4.57%,为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的近两倍。尤其是进入2011年之后,发行的五款产品收益率超过7%。
民生主打综合投资类理财产品,以债券产品为主,混合信贷资产类产品。一方面产品风险低,由于信贷资产类的关系,又拉高了整体的收益。平均收益率为3.79%。
交行的3天期理财产品收益较高,平均收益率为3.77%,其中13款超过4%,3款高于6%。
后三位:兴业、南京银行、农行
排名中后三的分别是兴业、南京银行和农行。这三家的平均收益率均低于3%。
超短期理财产品期限与收益对比差值,原本就高于其他理财类型产品。而这样的低收益,实在不具有投资吸引力。
兴业的投资类型多数为票据类与债券类产品混合。平均收益率为2.76%。其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以中长期为主。
南京银行产品投资类型也以低收益的票据类产品为主,平均收益率为2.81%,其发行的一个月期产品收益率仅为1.5%,远低于同期限平均水平。
农行发行能力并不差,可惜平均收益率却仅为2.68%。2天期理财产品,收益不足2%。
加息显优势 收益提34%
2月9日迎来了新一年的加息,对于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这是一个好消息。
可以规避加息带来的投资机会风险,不少投资者就是冲着超短期理财产品这个特点去的。这类产品流动性高,一旦加息,之前购买的短期内即可运行完毕兑换现金。在收益率提高的预期下,持币观望就是两全选择。
近半年内,共经历三次加息。对于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加息之前的七天类产品仅为2.11%,而三次加息后,其最高平均收益提高34%。
一般而言,加息之后,部分银行原地踏步,也有的马上调高收益率。对于投资者,加息之后短期内,不建议马上选择和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最好是观望一个星期以后:大多数银行上调收益率,这时就可以获取更高收益。
风险几乎为零7天收益最高
超短期理财产品,多数投资于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由于此类产品的特性,超短期理财产品风险几乎为零。
另一方面,相对于高风险的结构类挂钩产品,超短期理财产品期限过短,一个月的时间内,结构型产品的设计难度过大。以金价、汇率为例,短期波动过大的投资产品,应用在理财产品之中,往往带来高风险,最终难以达到最高预期收益。所以大多数结构型理财产品,期限最低也要三个月以上。
另一类信托投资类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系数同样偏大。受其运行方式限制,一个月的理财期限,并不适合大多数信托投资类理财产品。
基于投资类型的限制,超短期理财产品本金安全性高,基本都可以达到最高预期收益。不过投资者在购买之时,同样需要多关注投资收益说明。
相同风险系数下,超短期理财产品之中,7天期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2.84%);7天以下的产品平均收益率最低(仅为2.47%);14天以上,一个月以下的收益为2.78%。造成收益率倒挂的原因是,特定时间段银行内部拆借利率不同。
以平均数据来看,超短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高于整体平均收益率。
实际上,个别产品更有说服力。2010年12月25日第二次加息后,北京银行推出的两款7天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达7%。这样的高收益,甚至比一些结构型理财产品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