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两头隔着一条乡路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60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是初冬。午后下起了
  零星雨。不远处的某地,
  闲静乡村,裹着河道菜畦水泥桥,
  同我记忆里那些断断
  续续的鸟鸣,无端厮磨着。
  窗戶半开,江南景物平远。
  枯枝,在檐墙间隐现,
  对应桌上倪云林《容膝斋图》的笔法。
  这萧简质朴,是真实的美,
  值得用一辈子精力去追慕。
  关于一个人如何过一种合乎内心
  所想的生活。关于
  很多年前被鸟鸣惊扰而中断的
  话题,仍有效,悬在时间里。
  但这个电话拨往昔日
  常光顾的地名,不为讨论。
  只为怀念消失鸟声里的好日子。
  电线两头,声音都旧了。
  三十年灰尘落下,想那乡野深处,
  老去的不只是村庄和情怀。
  应该还有,一条长满杨柳国槐
  颇曲折的小路,寂寞,
  漫长,雨后泥泞,紧挨着沟渠。
  这条路,有时径直伸向身后
  求知欲旺盛的夜晚:天池巷,
  二楼画室,吴昌硕和石鼓文,
  徐渭的芭蕉,朱耷的残荷……
  灯火召回多少笔墨下的亡灵和传统。
  有时它跳出记忆,在这
  潮湿午后,绕开新建的厂房去连接一处
  安于淡泊的老地址,宣纸堆里
  一张老面孔。关于存在的观念,
  也旧了?眼见耕地荒芜
  而草木萧瑟,工业化的人群熙攘
  汹涌,走稳这条乡路确实需要胆量。
  但我们说着,另外的事。
  提到孩子和工作,平时读哪些书?
  有何新爱好?说到以前的朋友
  都去了哪里,在做什么。
  我们说着健康的事。说着这个季节,
  北来南往的候鸟挂在天际的队列。
  倪云林,即倪瓒,元代画家、诗人。江苏无锡人,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
  吴昌硕,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徐渭,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和军事家。
  朱耷,明末清初中国画一代宗师。明宁王朱权后裔。
其他文献
土地唱歌。不是小鸟在树林鸣啭  不是风的弹奏,伴随着麦子和稻穗  波浪般的摆动  也不是雨的交响:屋顶,洋铁盆——闪烁着  小时候房间阴凉记忆的薄光  塑料雨篷,或蒙着一口气的镜子般的池塘  仿佛不同的乐器,发出和谐的乐音  更像一场演唱会  激起人群麦子和稻穗般起伏  或者像我不久前去过的洛杉矶环球影城  在滚滚人流上空  那仿造的十六世纪英式戏楼上  一男一女身著莎士比亚剧中人物的装束  双手
期刊
我们准备出门。他一早就等在楼下  打开车门,手搭在门框上沿  像在下雨的屋檐下  向我伸出一把伞  蜜蜂的殷勤。家狗的亲热  石匠的勤劳——把一块块花岗石  垒高:它们来自我的特长的库房  台阶仿佛为我修建。也是他的  为夯实根基,他甚至深入酒店  偏于某个过道的小姐房  从一片莺鶯燕燕中为我挑出  足以撩动人心的声音  所有的结实和柔软,不过是刀鞘  唰的一声,刀抽出来——那是  七月的一个午后
期刊
深夜无事、无醉  在手机上写微蓝的断章  练习越狱。  短信無处寄,翻看通讯录里的脸  想一一删除,心向夜空  做一个不入流的隐者  但有生活的篱笆需要补亡,有肉身  需要一个防盗笼。为此  有些号码不敢删:水电、煤气  开换锁公司,一个警察朋友和一个流氓朋友的  恐明日路上多困厄,今夜  也有猛烈的敲门声。
期刊
我只想问几个问题  高墙有多高,有多长,有多厚  所有的男人,是不是用单数来代替  母亲们,是不是都派给了剩下的  偶数——像子宫里还孕育着一个个小小的囚徒  他们降生的时刻,是不是也要问:  高墻有多高,有多长,有多厚……
期刊
天空中一直没有落下的  厄运和石头,交给二娘寨的荷花  一万亩的波涛上,开一朵  散淡的花。  不知道什么時候塞到手心里的  眼泪和匕首,交给龙华寺的菩萨  在她的渡口上,洗手、洗脸  拔掉鬓边的白发。  贴着胸口的,骨肉里的  账单、恩膏、废墟  就交给马游村的梅葛,光禄古镇的石头  它们自己有自己的指路经  自己是自己的  纪念碑  假如姚安县的秋风和流水,还将带走  那些强加给我或我自愿领受
期刊
“我们在金沙江……送一个故人  去梅里雪山……”  借这酒精的海拔,我们  纷纷登高,把送别的酒席  喝成重逢者的三月三  杜松、胡正刚、李安庆  子人、阿強、阿刚、晓斌、金山,三五个  大理人,一两个来自湖北或陕西  另外的家伙,来历不明,像我  话音里夹着风声和水响  仿佛没有故乡,也没有未来。  没心没肺,我们嘲笑取譬  委任他为局长大人,让他  回到梅里雪山下的国税局,代我们  向雪花和流
期刊
祁门红茶一喝到就喜欢上了,香啊。闻起来香,喝进嘴里更香。鼻底的香缥缈肆意,挥之不散。嘴里的香,遮遮挡挡,断断续续,像读章回体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嘴里的香比鼻底的香好,好在真真切切回味,又如雪泥鴻爪。  不管是鼻底的香还是嘴里的香,一律香得喜气。香气是出世的,喜气是入世的。香气也好,喜气也好,都是一片琉璃世界。琉璃世界是药师佛的净土,佛经上说,药师琉璃光佛手执药钵,医治一切众生无名痼疾。  祁门红茶泡
期刊
东南风吹了一夜,  从远处,群山顶着微光忽然變绿。  树木在摇着自己的枝叶,  大池路一带的建筑,一眼  望不到头。还有那些  被寂静磨得发亮的旧街巷。  还有,被晨光敲响了记忆  一张张将醒未醒的脸。  还有就是,他们之上还是古代那块天幕,  依然空阔、靛蓝,对应着  永恒,和令人不安的虚无。  我俯下身子,想到已逝去的日子。  但附近,五月的鲜花在盛开,  流水在带来一些人的梦……  是的,在
期刊
一天过去了。很快,  苍茫夜色填满我居住的小屋,  浩瀚,幽蓝,不时地  送出宁静。我一个人,  总是一个人,在屋子里走动。  在窗前,凝望喧嚣过后的  梁溪路、鸿桥路、梁青路。  像个陌生人,我重新打量  给我带来爱和悲伤、梦和不安的  这些家具,这座城市。尤其  这个共用我名字和身体的人。他,  他的偏执狂曾是我的财富,  如今,他虛度的光阴默送我老去。  夜色不时地,沉寂。  周围有他,熟悉
期刊
梨木制成的轭。戴在水牛的  颈脖上。父亲驾的一声  它的双腿在水田踢起春水  嘴巴溅出呼呼的唾沫星  山道上,母亲背上的柴禾  高过了头顶。她只能用手从侧边  轻轻摆动以示召唤——  其时我远远落在后面采野草莓  如今重轭落在我肩上  无量无形,却比井架下那民工  肩头的水泥更沉重  比药市清早卸货的搬运工  更不能“释怀”——当他们从卡车上  抛下一件党参或麦冬时,我看见  他们油亮的脸闪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