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导管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14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
【机 构】
: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广东梅州,514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导管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14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8例患者单纯行PCI治疗;研究组79例患者在PCI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及疗效、预后。结果手术后,两组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均较手术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 h、12 h、24 h,研究组患者血清c Tn 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校正的TIMI帧数、90 min内ST回落指数、3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显著恢复行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且不显著增加出血,安全性尚可。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可早期预测败血症预后的炎性介质指标.方法:前瞻性研究,观察期28日,分析重症败血症患者与死亡相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共连续观察26例,死亡14例(53.8%),且多死于研究阶段的第1周内(74.0%).死亡组患者血总胆红素水平、4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指标的积分和循环中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其它炎性因子包括一些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水平在2组
目的分析同期整合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在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行SIB-IMRT的不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处方剂量为PTV 50~64 Gy/26~30次,单次剂量为1.8~2.2 Gy;PGTV为60~70 Gy/26~30次,单次剂量为2.0~2.35 Gy。结
目的分析及研究血浆黏附分子及游离氨基酸与卵巢癌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治的67例卵巢癌患者选为观察组,并将同时期的67例健康妇女选为对照组,然后检测与比较两组妇女的血浆黏附分子及游离氨基酸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卵巢癌患者的检测水平,同时以Logistic分析法分析血浆黏附分子及游离氨基酸与卵巢癌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浆黏附分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