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各地的住宅保障建设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任务重且时间紧迫。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新模式,黄石市就是其中的典型和代表之一,黄石的相关探索与经验被誉为“黄石模式”。那么“黄石模式”的思路如何;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亮点;解决了哪些问题;等等,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采访了黄石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刘昌猛。
一、解决住房保障难题的思路
记者:目前,住房保障在各地都是很棘手的问题,您认为难点在哪里?
刘昌猛:探讨住房保障问题必须要回顾历史,这是研究住房保障的起点。住房问题,自古就受到相当的重视,现在的目标是“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住房保障最开始表现为救济。我国现阶段住房保障工作受到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人多地少、城市扩围、城市改造、外来人员进城等,房价处于高位运行,难度很大。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目标和定位非常清楚,那就是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大多数老百姓“居有其屋”,规范商品房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构建住房保障体系。
总结国内外住房保障的历程,主要存在六大难题:公平问题,效率问题,可持续问题,公开问题,可操作问题,可调控问题。前三个难题不仅长期困扰各地政府,也是国际难题;而后三个难题在国内表现得更为突出。
记者:解决住房保障难题的思路是什么?
刘昌猛:完善我国的住房体系,应该在三个方面齐头并进:商品房市场是规范整顿的问题;房屋租赁市场是培育发展的问题;住房保障体系是加速构建的问题。住房体系构建应以供应体系为参照系,统筹资源,统一考虑。
住房保障体系应以此为出发点,为其固有存在的六大难题探索解决思路:效率难题,以往是政府唱独角戏,可以考虑公司化运营、市场化运作。公平问题,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公平。可持续的问题,一是力促制度运行的良性循环,一是制度本身的优化,可以不断完善。公开问题,应该建立一套诚信系统、信息化系统。可操作问题,对现有制度能够过渡和继承,对现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而不能“伤筋动骨”,不能“另起炉灶”。具备可操作性才是有价值的,才可能在全国其他地方复制和推广。可调控问题,从更大的视野重新看待保障房与房地产市场合理分工的关系,“做大”保障房,适当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完全可以发挥调节供应的作用,成为调控市场的手段和抓手。
记者:保障与市场应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刘昌猛:先来看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现状,住房问题有三种解决方式,第一种方式所有权与居住权的合一,这主要指商品房。第二种是寄宿和借住,这种情况很少见,可以忽略。第三种是所有权和居住权的分离,通过租赁取得居住权。由此也对应两个市场——产权市场和租赁市场。我们发现,在两个市场当中有一个过渡和交集,就是共有产权。
住房保障与市场并不割裂,保障当中有市场,市场当中有保障。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探讨二者的关系:
一是,住房保障实际上是以市场价格和补贴优惠的方式实施保障行为,它的本质是财政补贴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因此,市场价格始终是保障房价格形成机制的参照和基础。
二是,住房保障可以看作是较低的出售价格和租金,是市场价的打折和优惠。
三是,住房保障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次救济、整体让渡;分次救济,逐步让渡。前者较被动,后者较主动。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保障这块可以进行市场运作或者说模拟市场运作,可以发挥市场基础性配置资源的作用。
二、做“大公租房”
记者:“黄石模式”中的“公共租赁住房”和我们平常说的“公租房”涵义好像不同?
刘昌猛:黄石的“公共租赁住房”是一个大概念,包含三类:一是现有的保障性住房,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二是政策性住房,如国有公房等;三是符合条件的出租屋。这其中的第三类,能否归进,如何归?我们经过研究和探讨,得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可以整合现有资源,简化管理程序,做到“并得进、并得下、出得来”。
所谓“并得进”,我们的保障房建设和现有的国家相关政策基本一样,只是在保障对象范围、保障强度上稍有差别。“并得下”,现在很多人对保障房的社会属性、使用属性的概念混淆,我认为保障房的使用属性基本一样,因为物理属性一样,只有面积差别,都是实现住房功能,只是住的对象不同,不同人群得到的政策支持不一样,因而不能给房子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并得下”不是问题。“出得来”,我们对现有政策进行整合,退出机制有四种形式:市场租金挤出;出售;自动退出;强制退出。
记者:公共租赁住房的概念扩大了,那么保障范围又有什么变化呢?
刘昌猛:我们提出保障范围三步走,优先满足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需求;在此基础上逐渐覆盖“内夹心”、“外夹心”、外来务工人员等,由低到高基本覆盖;在政府组织能力达到、房源足够的情况下,做到“有求必保”。
这样的“保障范围”是一个大的、动态的、弹性的保障概念,只要你有住房困难、住房紧张就都能够进入保障范围,可以想象,如果住房保障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这些是做不到的。开放的保障体系既可整合社会资源,又体现了政府组织、动员能力。与以前相比,现在房子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但却存在“有房没人住,有人没房住”的现象,政府需要做的就是要从中找到匹配。“三步走”能够实现保障对象的全覆盖,这个思路一变,我们整个工作的思路就都豁然开朗了。
三、房源的筹集
记者:要实现保障的全覆盖,房源的筹集很关键,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刘昌猛:房源筹集主要采取以下形式:新建、改建、收购、配建、转化和吸纳,后三种形式和其他城市不同。“黄石模式”中的“配建”是双向配建,即公租房、棚改项目中配建商品房,商品房项目中配建公租房,这里运用了融合和分散的理论。在黄石,公租房做的和商品房品质相当,是一套体系,甚至优于商品房。我们把保障性住房质量检查摆在第一位,比开发商做的房子还要好,这点央视都曾经报道过。保障房一定是要能够“卖”的,是有人愿意买而且卖得出的房子,如果卖不出,就相当于政府投资变成了垃圾,不是良性资产。 “转化”是将国有公房等公字号一并纳入。
“吸纳”是将社会和个人闲置、愿意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的出租房和空置房纳入。全国各地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建立“房屋银行”、统一包租等,但很难持续。黄石的做法是实行许可经营,产权不变、所有权不变、租赁权不变,由政府职能部门统一调剂、统一定租、统一管理。业主收取市场租金,政府将房源分配给承租人,纳入公租房管理的,免受房屋租赁相关税费。将来条件成熟,如果投资、投机导致房屋大量空置,还可以采取收空置费或空置税等手段,逼出房源供应,调节市场结构的平衡。
记者:房源筹集后,如何具体实施保障呢?
刘昌猛:在保障方法上,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市场租金、分类补贴、租补分离;可租可卖、以租为主、增租控卖;共有产权、公共租赁、租卖结合。
市场租金是公平尺子,市场租金面前人人平等,是市场化运作、公司化运营和企业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补贴收入定,租金走市场,租补分离,暗补变明补。不同的家庭,根据其家庭的收入和资金情况申请补贴,体现政府保障职能。其中补贴大家担,主要靠用人单位担和国家出台分级分类补贴的转移措施。市场租金回笼后,确保补贴用在住房保障上,进行阳光操作。
可租可卖,从长远看,住房保障的房屋一定是可以卖的。现阶段房屋需求很大,今后房子建得多了,对房屋的需求变小了,政府手里这么多房子怎么办?到时就应该卖。另外,企业参与到保障房建设中来,应该给他们合理的回报期和回报预期,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参与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性。“可卖”最重要的一点是回笼资金。以往的保障房建设质量参差不齐,房型、地段、环境都存在很多问题,早卖掉一些,回笼资金再建;很多地方的住房保障任务很重很急,房子建得很快、很多,但没有做到需求和供给的高效匹配,时间上没有匹配好,空间上也没有匹配到位,早卖可以回笼资金,重新优化布局。其中关键的是,卖后的回笼资金是要确保用在保障房建设当中,要在“体内循环”。当然,在现阶段,还是应该以租为主,增租控卖。
共有产权,公共租赁,租售结合。先租后售,从“居”到“有”,打通了商品房与保障房产权转换通道。
记者:请再详细谈一谈“可卖”的情形。
刘昌猛:原则上有6种情况是可卖的。
一是共有产权的共有部分。比如棚改、旧城改造中保障房中的共有部分,纳入公租房体系的国有公房等,要快卖,保本卖,让利于民。
二是转轨经济适用房。新批经济适用房全部按公共租赁房增值收益、土地溢价转化政府产权。经济适用房本质上是共有产权,只不过5年后把钱拿回来而已。并轨后,属于政府产权这块可以边租边卖,开始要先租5年。这5年中实施租赁管理,不断上门,不断收缴租金,这样就把经济适用房的管理常态化、动态化、日常化。5年之后,可以卖,也可以不卖,这要看到时市场的需求状况和总体态势,可以作为政府调控市场的手段之一。
三是社会运营的保障房。确定合理的盈利空间和回报期限,先租后卖,保本微利。
四是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时。当保障房建设结构不合理、市场供大于求、房型房源存在问题、建设资金存在困难等情况下,可以出售保障房,回笼资金还在这里面转。
五是房价企高时。这时降价卖,增加市场供给,平抑房价。
六是多数情况下市价卖。保障房可随时卖,市价销售。其核心理念就是将保障房牟利空间挤压掉,从而杜绝骗购、骗保、骗租的现象。
四、“三驾马车”与“四个结合”
记者:“黄石模式”运作方面有什么特点或特色呢?
刘昌猛:“黄石模式”采用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形成了属地政府具体抓、大型企业加入、社会力量参与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三位一体”的联动体系;同时,构建了由房管局、住房保障中心、众邦公司联袂推进的“三驾马车”运作体系。具体的运作模式可以总结为“四个结合”。
一是和“三改”相结合。现在黄石正在建设的还建点,既有商品房、还建房,还有保障性住房。棚户区老百姓迁过来,据调查其中80%都是保障对象,政策打包、产品打包,人员对应,发挥具体效应。
二是和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城市现代化相结合。工业化在哪里,保障房就在哪里;城镇化加快在哪里,保障房统筹就在哪里;城市现代化改造在哪里,保障房建设和征收结合一起就进入哪里。现在农民进城,农房拆迁、城中村拆迁,其中一套或两套管住,其余面积管租,这部分可以量身订做,纳入保障房管理,并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的办法设计。这样,政策进来了,农民的积极性有了,下一步的出路——生存问题解决了,社会资源也统筹了。我们可以适时配租,知道哪里需要房、多少房、什么房,在时间上、空间上做到最好的匹配。
三是与低收入家庭的脱贫改困相结合。建好的保障房,物业管理向低收入困难家庭开放。保障房建设在哪里,棚改、还建到哪里,配套的再就业工程就在哪里。让老百姓住得进、住得下,还能够发展,改善民生。
四是与商品房开发建设相结合。采取分散而融合的策略,实现“双配”,其中商品房配建保障房的比例15%至20%不等,有限避免了“贫民窟”的问题,促进了和谐居住。
记者:这种运作模式的好处是什么呢?
刘昌猛:“四个结合”的运作模式精髓在哪里呢,就是实现了多重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
以房源筹集和项目的实施整合了国家的各种补贴、地方政策和现有资源,形成聚合效应和放大作用。我们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将保障房中的国家补贴资金再集中打捆使用,整合到项目中,从而项目里有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还建房,还有各种各样的政策。
以市场租金、可租可卖的制度设计,通过项目和房源的市场运作,实现了公司化运营和企业化管理。保障房的价格必须是市场价格,必须把市场作为参照系,必须在里面发挥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应的措施就是实行市场租金,做房、租房、管房、卖房都走市场,所以能够实现公司化运营和企业化管理。
实现了滚动发展。有多重因素,一是市场租金全部整合进来;二是共有产权的租卖收入进来;三是腾出来的土地进行打捆收储;四是一部分商品房开发销售后的回流资金;五是配套、配租质量水平都较高,甚至比开发商做的还好,这些设施都能够持有和运营;六是国家和省里、市里的各种政策和补贴进来。这六大块打捆到一起,支撑了可持续流动发展,基本上依靠自身就能把整个保障性住房体系运转起来,从而做到长期发展和运营。
五、土地运作市场化
记者:实行市场化运作,那土地环节的问题如何处理呢?
刘昌猛:黄石从2009年开始探索保障房项目用地不靠划拨,而是通过市场拿地。这也是制度设计逼出来的,因为要卖得了,房屋就要有产权,而市场拿地的好处就是产权明晰、计价简单。老百姓在买房市场上价格多少,住的什么情况、得了多少便宜,过去都是隐性的,现在都显性化了,买卖双方之间,算账都很清楚。土地按市场价评估,相当于同类地段的价格。这样也维护了土地市场的完整性,保障房设在哪里,所有的配套建设就应该设在哪里。再有一点,这样做也扩大了融资平台的实力,土地有产权,融资、担保、抵押、卖房等运作都好办了。
市场价格拿地,土地征收的成本支付外的溢价部分,过去叫“返还”,现在变成政府运营公司的投资。比如在市场上买地花了400万元,征收成本50万元,其余350万元,就是政府投资到运营公司里,既做大做强了实力,又增加了一定的资本。
市场运作容易计价,就解决了整个市场运作的一系列问题,就把保障性住房做大、做强了,做成市委市政府愿意抓的一件事,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利器。城市现代化的推进运用这套体系干,可以成为城市经营的抓手,把房屋和土地变成优质的、可增值的资产。
一、解决住房保障难题的思路
记者:目前,住房保障在各地都是很棘手的问题,您认为难点在哪里?
刘昌猛:探讨住房保障问题必须要回顾历史,这是研究住房保障的起点。住房问题,自古就受到相当的重视,现在的目标是“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住房保障最开始表现为救济。我国现阶段住房保障工作受到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人多地少、城市扩围、城市改造、外来人员进城等,房价处于高位运行,难度很大。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目标和定位非常清楚,那就是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大多数老百姓“居有其屋”,规范商品房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构建住房保障体系。
总结国内外住房保障的历程,主要存在六大难题:公平问题,效率问题,可持续问题,公开问题,可操作问题,可调控问题。前三个难题不仅长期困扰各地政府,也是国际难题;而后三个难题在国内表现得更为突出。
记者:解决住房保障难题的思路是什么?
刘昌猛:完善我国的住房体系,应该在三个方面齐头并进:商品房市场是规范整顿的问题;房屋租赁市场是培育发展的问题;住房保障体系是加速构建的问题。住房体系构建应以供应体系为参照系,统筹资源,统一考虑。
住房保障体系应以此为出发点,为其固有存在的六大难题探索解决思路:效率难题,以往是政府唱独角戏,可以考虑公司化运营、市场化运作。公平问题,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公平。可持续的问题,一是力促制度运行的良性循环,一是制度本身的优化,可以不断完善。公开问题,应该建立一套诚信系统、信息化系统。可操作问题,对现有制度能够过渡和继承,对现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而不能“伤筋动骨”,不能“另起炉灶”。具备可操作性才是有价值的,才可能在全国其他地方复制和推广。可调控问题,从更大的视野重新看待保障房与房地产市场合理分工的关系,“做大”保障房,适当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完全可以发挥调节供应的作用,成为调控市场的手段和抓手。
记者:保障与市场应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刘昌猛:先来看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现状,住房问题有三种解决方式,第一种方式所有权与居住权的合一,这主要指商品房。第二种是寄宿和借住,这种情况很少见,可以忽略。第三种是所有权和居住权的分离,通过租赁取得居住权。由此也对应两个市场——产权市场和租赁市场。我们发现,在两个市场当中有一个过渡和交集,就是共有产权。
住房保障与市场并不割裂,保障当中有市场,市场当中有保障。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探讨二者的关系:
一是,住房保障实际上是以市场价格和补贴优惠的方式实施保障行为,它的本质是财政补贴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因此,市场价格始终是保障房价格形成机制的参照和基础。
二是,住房保障可以看作是较低的出售价格和租金,是市场价的打折和优惠。
三是,住房保障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次救济、整体让渡;分次救济,逐步让渡。前者较被动,后者较主动。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保障这块可以进行市场运作或者说模拟市场运作,可以发挥市场基础性配置资源的作用。
二、做“大公租房”
记者:“黄石模式”中的“公共租赁住房”和我们平常说的“公租房”涵义好像不同?
刘昌猛:黄石的“公共租赁住房”是一个大概念,包含三类:一是现有的保障性住房,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二是政策性住房,如国有公房等;三是符合条件的出租屋。这其中的第三类,能否归进,如何归?我们经过研究和探讨,得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可以整合现有资源,简化管理程序,做到“并得进、并得下、出得来”。
所谓“并得进”,我们的保障房建设和现有的国家相关政策基本一样,只是在保障对象范围、保障强度上稍有差别。“并得下”,现在很多人对保障房的社会属性、使用属性的概念混淆,我认为保障房的使用属性基本一样,因为物理属性一样,只有面积差别,都是实现住房功能,只是住的对象不同,不同人群得到的政策支持不一样,因而不能给房子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并得下”不是问题。“出得来”,我们对现有政策进行整合,退出机制有四种形式:市场租金挤出;出售;自动退出;强制退出。
记者:公共租赁住房的概念扩大了,那么保障范围又有什么变化呢?
刘昌猛:我们提出保障范围三步走,优先满足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需求;在此基础上逐渐覆盖“内夹心”、“外夹心”、外来务工人员等,由低到高基本覆盖;在政府组织能力达到、房源足够的情况下,做到“有求必保”。
这样的“保障范围”是一个大的、动态的、弹性的保障概念,只要你有住房困难、住房紧张就都能够进入保障范围,可以想象,如果住房保障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这些是做不到的。开放的保障体系既可整合社会资源,又体现了政府组织、动员能力。与以前相比,现在房子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但却存在“有房没人住,有人没房住”的现象,政府需要做的就是要从中找到匹配。“三步走”能够实现保障对象的全覆盖,这个思路一变,我们整个工作的思路就都豁然开朗了。
三、房源的筹集
记者:要实现保障的全覆盖,房源的筹集很关键,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刘昌猛:房源筹集主要采取以下形式:新建、改建、收购、配建、转化和吸纳,后三种形式和其他城市不同。“黄石模式”中的“配建”是双向配建,即公租房、棚改项目中配建商品房,商品房项目中配建公租房,这里运用了融合和分散的理论。在黄石,公租房做的和商品房品质相当,是一套体系,甚至优于商品房。我们把保障性住房质量检查摆在第一位,比开发商做的房子还要好,这点央视都曾经报道过。保障房一定是要能够“卖”的,是有人愿意买而且卖得出的房子,如果卖不出,就相当于政府投资变成了垃圾,不是良性资产。 “转化”是将国有公房等公字号一并纳入。
“吸纳”是将社会和个人闲置、愿意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的出租房和空置房纳入。全国各地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建立“房屋银行”、统一包租等,但很难持续。黄石的做法是实行许可经营,产权不变、所有权不变、租赁权不变,由政府职能部门统一调剂、统一定租、统一管理。业主收取市场租金,政府将房源分配给承租人,纳入公租房管理的,免受房屋租赁相关税费。将来条件成熟,如果投资、投机导致房屋大量空置,还可以采取收空置费或空置税等手段,逼出房源供应,调节市场结构的平衡。
记者:房源筹集后,如何具体实施保障呢?
刘昌猛:在保障方法上,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市场租金、分类补贴、租补分离;可租可卖、以租为主、增租控卖;共有产权、公共租赁、租卖结合。
市场租金是公平尺子,市场租金面前人人平等,是市场化运作、公司化运营和企业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补贴收入定,租金走市场,租补分离,暗补变明补。不同的家庭,根据其家庭的收入和资金情况申请补贴,体现政府保障职能。其中补贴大家担,主要靠用人单位担和国家出台分级分类补贴的转移措施。市场租金回笼后,确保补贴用在住房保障上,进行阳光操作。
可租可卖,从长远看,住房保障的房屋一定是可以卖的。现阶段房屋需求很大,今后房子建得多了,对房屋的需求变小了,政府手里这么多房子怎么办?到时就应该卖。另外,企业参与到保障房建设中来,应该给他们合理的回报期和回报预期,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参与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性。“可卖”最重要的一点是回笼资金。以往的保障房建设质量参差不齐,房型、地段、环境都存在很多问题,早卖掉一些,回笼资金再建;很多地方的住房保障任务很重很急,房子建得很快、很多,但没有做到需求和供给的高效匹配,时间上没有匹配好,空间上也没有匹配到位,早卖可以回笼资金,重新优化布局。其中关键的是,卖后的回笼资金是要确保用在保障房建设当中,要在“体内循环”。当然,在现阶段,还是应该以租为主,增租控卖。
共有产权,公共租赁,租售结合。先租后售,从“居”到“有”,打通了商品房与保障房产权转换通道。
记者:请再详细谈一谈“可卖”的情形。
刘昌猛:原则上有6种情况是可卖的。
一是共有产权的共有部分。比如棚改、旧城改造中保障房中的共有部分,纳入公租房体系的国有公房等,要快卖,保本卖,让利于民。
二是转轨经济适用房。新批经济适用房全部按公共租赁房增值收益、土地溢价转化政府产权。经济适用房本质上是共有产权,只不过5年后把钱拿回来而已。并轨后,属于政府产权这块可以边租边卖,开始要先租5年。这5年中实施租赁管理,不断上门,不断收缴租金,这样就把经济适用房的管理常态化、动态化、日常化。5年之后,可以卖,也可以不卖,这要看到时市场的需求状况和总体态势,可以作为政府调控市场的手段之一。
三是社会运营的保障房。确定合理的盈利空间和回报期限,先租后卖,保本微利。
四是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时。当保障房建设结构不合理、市场供大于求、房型房源存在问题、建设资金存在困难等情况下,可以出售保障房,回笼资金还在这里面转。
五是房价企高时。这时降价卖,增加市场供给,平抑房价。
六是多数情况下市价卖。保障房可随时卖,市价销售。其核心理念就是将保障房牟利空间挤压掉,从而杜绝骗购、骗保、骗租的现象。
四、“三驾马车”与“四个结合”
记者:“黄石模式”运作方面有什么特点或特色呢?
刘昌猛:“黄石模式”采用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形成了属地政府具体抓、大型企业加入、社会力量参与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三位一体”的联动体系;同时,构建了由房管局、住房保障中心、众邦公司联袂推进的“三驾马车”运作体系。具体的运作模式可以总结为“四个结合”。
一是和“三改”相结合。现在黄石正在建设的还建点,既有商品房、还建房,还有保障性住房。棚户区老百姓迁过来,据调查其中80%都是保障对象,政策打包、产品打包,人员对应,发挥具体效应。
二是和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城市现代化相结合。工业化在哪里,保障房就在哪里;城镇化加快在哪里,保障房统筹就在哪里;城市现代化改造在哪里,保障房建设和征收结合一起就进入哪里。现在农民进城,农房拆迁、城中村拆迁,其中一套或两套管住,其余面积管租,这部分可以量身订做,纳入保障房管理,并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的办法设计。这样,政策进来了,农民的积极性有了,下一步的出路——生存问题解决了,社会资源也统筹了。我们可以适时配租,知道哪里需要房、多少房、什么房,在时间上、空间上做到最好的匹配。
三是与低收入家庭的脱贫改困相结合。建好的保障房,物业管理向低收入困难家庭开放。保障房建设在哪里,棚改、还建到哪里,配套的再就业工程就在哪里。让老百姓住得进、住得下,还能够发展,改善民生。
四是与商品房开发建设相结合。采取分散而融合的策略,实现“双配”,其中商品房配建保障房的比例15%至20%不等,有限避免了“贫民窟”的问题,促进了和谐居住。
记者:这种运作模式的好处是什么呢?
刘昌猛:“四个结合”的运作模式精髓在哪里呢,就是实现了多重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
以房源筹集和项目的实施整合了国家的各种补贴、地方政策和现有资源,形成聚合效应和放大作用。我们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将保障房中的国家补贴资金再集中打捆使用,整合到项目中,从而项目里有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还建房,还有各种各样的政策。
以市场租金、可租可卖的制度设计,通过项目和房源的市场运作,实现了公司化运营和企业化管理。保障房的价格必须是市场价格,必须把市场作为参照系,必须在里面发挥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应的措施就是实行市场租金,做房、租房、管房、卖房都走市场,所以能够实现公司化运营和企业化管理。
实现了滚动发展。有多重因素,一是市场租金全部整合进来;二是共有产权的租卖收入进来;三是腾出来的土地进行打捆收储;四是一部分商品房开发销售后的回流资金;五是配套、配租质量水平都较高,甚至比开发商做的还好,这些设施都能够持有和运营;六是国家和省里、市里的各种政策和补贴进来。这六大块打捆到一起,支撑了可持续流动发展,基本上依靠自身就能把整个保障性住房体系运转起来,从而做到长期发展和运营。
五、土地运作市场化
记者:实行市场化运作,那土地环节的问题如何处理呢?
刘昌猛:黄石从2009年开始探索保障房项目用地不靠划拨,而是通过市场拿地。这也是制度设计逼出来的,因为要卖得了,房屋就要有产权,而市场拿地的好处就是产权明晰、计价简单。老百姓在买房市场上价格多少,住的什么情况、得了多少便宜,过去都是隐性的,现在都显性化了,买卖双方之间,算账都很清楚。土地按市场价评估,相当于同类地段的价格。这样也维护了土地市场的完整性,保障房设在哪里,所有的配套建设就应该设在哪里。再有一点,这样做也扩大了融资平台的实力,土地有产权,融资、担保、抵押、卖房等运作都好办了。
市场价格拿地,土地征收的成本支付外的溢价部分,过去叫“返还”,现在变成政府运营公司的投资。比如在市场上买地花了400万元,征收成本50万元,其余350万元,就是政府投资到运营公司里,既做大做强了实力,又增加了一定的资本。
市场运作容易计价,就解决了整个市场运作的一系列问题,就把保障性住房做大、做强了,做成市委市政府愿意抓的一件事,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利器。城市现代化的推进运用这套体系干,可以成为城市经营的抓手,把房屋和土地变成优质的、可增值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