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在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为例进行简要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施工速度快且污染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环保要求较高的建筑施工的实际需求,得到建筑施工单位的广泛关注。加强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探索和分析,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对于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自身的价值的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
1 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对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合理控制的基础上,促进静压预应力施工技术在现代化大中型城市建设工程中的有效应用。该工程地上26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92.86米,建筑整体结构由主楼、附属楼和裙楼组成,建筑结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化。建筑总面积达32000平方米。该工程地质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人工回填土、全新统海基层及更新统残积层等,桩基工程安全等级较高,静压500mm预应力C80管桩。该工程设计抗压2800kN,抗拔600kN。
2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操作
2.1 压桩顺序
在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操作中,应当掌握良好的压桩顺序,以促进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对于数量较多的群桩承台进行压桩时,应当对压桩时的挤土效应进行合理性分析,进而采取可行的施压顺序进行实际的施压操作。对于存在深度差异的桩基进行压桩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压桩原则,确保操作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并且为后期的运桩和喂桩提供一定的便利。应当先压深桩后压钱桩,与此同时,应当尽可能减小压桩机械设备在进行压桩施工时对地面土层的实际影响,从而减少地面沉陷的情况,促进压桩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
2.2 机械选择
在进行压桩机械设备的选择上,应当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应当对压桩机的选型按照管桩极限承载力的1.2倍到1.5倍之间进行适宜的取值,并对机械设备的规格型号进行选取,本工程选用680型、700型抱压式桩机。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桩机的型号,在桩机的夹具选择上我们选用长夹具,一促进对管桩的垂直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压桩的速度和送桩的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保证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得到可靠的控制。
2.3 工艺流程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应当遵循施工流程进行压桩操作,并确保施工操作的规范化。在对桩位进行精准测量和定位后,桩机方可就位。中间吊桩、对中等环节应当确保操作的标准化,从而满足施工的实际要求。实际的压桩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压第一节桩到压第n节桩,直至终压,从而有效地保证压桩的质量和效果。
2.4 施工准备
施工的准备工作对于建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施工的准备工作中,应当掌握好施工现场的坡度和地耐力,桩机上坡时应当卸掉相关配重,确保桩机上坡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度和平整度,对管桩位置地面存在旧有建筑物基础的应当及时进行清除,并根据施工操作现场的建筑物实际位置进行合理的分析,对桩机最小工作半径进行合理的明确,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应当注意的是,管桩进入施工现场前应当对管桩的出厂合格证和相关质量检验报告进行审核,确保管桩的实际强度满足施工的实际要求。在施工现场对管桩进行堆放时,应当确保堆放场地的平整性和牢固性,尽可能避免地面沉降对管桩的实际质量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应当对管桩采取适当的防滑措施,从而对管桩堆放的安全性进行可靠的管理。对于桩位的测量定位应当确保精准性和规范化,从而减少建筑工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的失误。相关人员应当做好测量控制网的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桩位测量值的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5 压桩技术
压桩技术的有效应用,应当遵循合理的施工操作顺序,从而有效的保证压桩施工的质量。在桩机就位后对管桩进行起吊和就位,在此过程中应掌握好夹桩的压力,并进行逐次加压,从而促进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控制。在压桩过程中,第一节桩往往是压桩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应当对管桩的定位和垂直度进行精准的控制,通过专业设备进行压桩操作,对压桩质量进行可靠的控制。
应合理调配管节长度。尽量避免接桩时桩尖处于或接近硬持力层,管桩接头数不宜超过4个。同一承台桩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强风化岩面起伏变化大,管桩终压后会造成桩长不一,有砍桩与超送,露出地面的管桩应及时截桩,截至地面以下300mm-500ram。以免桩机行走时损坏管桩。对超送桩的,待以后土方开挖后再进行接桩,视超送的长度可采取人工挖孔、四周挖上接桩,或直接降低承台垫层标高,但应确保桩顶嵌入承台l00mm。现场测量员对压桩过程进行全程测点测量,以保证桩的垂直度。
正式压桩前,根据不同的桩机需分别对不同的桩型进行试压桩,确定压桩的终压技术参数为:以压桩力为主要控制指标,有效桩长为参考参数。根据桩机类型,终压分持荷复压和非持荷复压,680型桩机终压值为18MPa(5212kN),复压3次,总沉降量不超过l0mm;700型桩机的终压值为20MPa(5540kN),复压2次,间隔5min,每次持荷5s,总沉降量不超过l0mm。
3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加强管桩的进场检查验收工作。管桩使用前应进行全数的外观检查(桩身裂缝、端板的外观)。管桩的吊运应轻吊輕放,避免剧烈碰撞,进场的管桩应分类(长、短)堆放整齐,垫木宜用耐压的枕木,不得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替代。管桩堆放超过2层时。应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桩。当堆放管桩不超过2层时.可拖拉取桩,但拖地端应用废轮胎等弹性材料保护。压桩施工过程中,应对周围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管桩与承台间的连接是靠管桩顶部的桩芯内填钢筋混凝土,锚筋伸入承台内。管桩顶部内壁与桩芯混凝土之间为摩擦力作用。压桩后的留孔宜用小木板进行覆盖,以免桩机行走或上方开挖时土石落入管芯内,造成以后清理困难。
结束语
从施工的总体情况来看,桩基设计时宜选用标准管桩.选用非标品,将给采购、配桩、机械选择带来困难。对孤石较多处寅采取补勘措施,减少废桩和补桩,降低工程造价。合理堆放管桩,减少二次搬运;合理安排桩机的行走路线,提高桩机的工效。压桩后的留孔宦用小木板进行覆盖,以免桩机行走或上方开挖时土石落入管芯内,造成以后清理困难。
参考文献
[1]唐开清.某项目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4(3).
[2]文小梅.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施工速度快且污染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环保要求较高的建筑施工的实际需求,得到建筑施工单位的广泛关注。加强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探索和分析,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对于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自身的价值的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
1 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对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合理控制的基础上,促进静压预应力施工技术在现代化大中型城市建设工程中的有效应用。该工程地上26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92.86米,建筑整体结构由主楼、附属楼和裙楼组成,建筑结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化。建筑总面积达32000平方米。该工程地质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人工回填土、全新统海基层及更新统残积层等,桩基工程安全等级较高,静压500mm预应力C80管桩。该工程设计抗压2800kN,抗拔600kN。
2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操作
2.1 压桩顺序
在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操作中,应当掌握良好的压桩顺序,以促进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对于数量较多的群桩承台进行压桩时,应当对压桩时的挤土效应进行合理性分析,进而采取可行的施压顺序进行实际的施压操作。对于存在深度差异的桩基进行压桩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压桩原则,确保操作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并且为后期的运桩和喂桩提供一定的便利。应当先压深桩后压钱桩,与此同时,应当尽可能减小压桩机械设备在进行压桩施工时对地面土层的实际影响,从而减少地面沉陷的情况,促进压桩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
2.2 机械选择
在进行压桩机械设备的选择上,应当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应当对压桩机的选型按照管桩极限承载力的1.2倍到1.5倍之间进行适宜的取值,并对机械设备的规格型号进行选取,本工程选用680型、700型抱压式桩机。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桩机的型号,在桩机的夹具选择上我们选用长夹具,一促进对管桩的垂直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压桩的速度和送桩的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保证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得到可靠的控制。
2.3 工艺流程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应当遵循施工流程进行压桩操作,并确保施工操作的规范化。在对桩位进行精准测量和定位后,桩机方可就位。中间吊桩、对中等环节应当确保操作的标准化,从而满足施工的实际要求。实际的压桩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压第一节桩到压第n节桩,直至终压,从而有效地保证压桩的质量和效果。
2.4 施工准备
施工的准备工作对于建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施工的准备工作中,应当掌握好施工现场的坡度和地耐力,桩机上坡时应当卸掉相关配重,确保桩机上坡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度和平整度,对管桩位置地面存在旧有建筑物基础的应当及时进行清除,并根据施工操作现场的建筑物实际位置进行合理的分析,对桩机最小工作半径进行合理的明确,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应当注意的是,管桩进入施工现场前应当对管桩的出厂合格证和相关质量检验报告进行审核,确保管桩的实际强度满足施工的实际要求。在施工现场对管桩进行堆放时,应当确保堆放场地的平整性和牢固性,尽可能避免地面沉降对管桩的实际质量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应当对管桩采取适当的防滑措施,从而对管桩堆放的安全性进行可靠的管理。对于桩位的测量定位应当确保精准性和规范化,从而减少建筑工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的失误。相关人员应当做好测量控制网的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桩位测量值的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5 压桩技术
压桩技术的有效应用,应当遵循合理的施工操作顺序,从而有效的保证压桩施工的质量。在桩机就位后对管桩进行起吊和就位,在此过程中应掌握好夹桩的压力,并进行逐次加压,从而促进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控制。在压桩过程中,第一节桩往往是压桩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应当对管桩的定位和垂直度进行精准的控制,通过专业设备进行压桩操作,对压桩质量进行可靠的控制。
应合理调配管节长度。尽量避免接桩时桩尖处于或接近硬持力层,管桩接头数不宜超过4个。同一承台桩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强风化岩面起伏变化大,管桩终压后会造成桩长不一,有砍桩与超送,露出地面的管桩应及时截桩,截至地面以下300mm-500ram。以免桩机行走时损坏管桩。对超送桩的,待以后土方开挖后再进行接桩,视超送的长度可采取人工挖孔、四周挖上接桩,或直接降低承台垫层标高,但应确保桩顶嵌入承台l00mm。现场测量员对压桩过程进行全程测点测量,以保证桩的垂直度。
正式压桩前,根据不同的桩机需分别对不同的桩型进行试压桩,确定压桩的终压技术参数为:以压桩力为主要控制指标,有效桩长为参考参数。根据桩机类型,终压分持荷复压和非持荷复压,680型桩机终压值为18MPa(5212kN),复压3次,总沉降量不超过l0mm;700型桩机的终压值为20MPa(5540kN),复压2次,间隔5min,每次持荷5s,总沉降量不超过l0mm。
3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加强管桩的进场检查验收工作。管桩使用前应进行全数的外观检查(桩身裂缝、端板的外观)。管桩的吊运应轻吊輕放,避免剧烈碰撞,进场的管桩应分类(长、短)堆放整齐,垫木宜用耐压的枕木,不得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替代。管桩堆放超过2层时。应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桩。当堆放管桩不超过2层时.可拖拉取桩,但拖地端应用废轮胎等弹性材料保护。压桩施工过程中,应对周围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管桩与承台间的连接是靠管桩顶部的桩芯内填钢筋混凝土,锚筋伸入承台内。管桩顶部内壁与桩芯混凝土之间为摩擦力作用。压桩后的留孔宜用小木板进行覆盖,以免桩机行走或上方开挖时土石落入管芯内,造成以后清理困难。
结束语
从施工的总体情况来看,桩基设计时宜选用标准管桩.选用非标品,将给采购、配桩、机械选择带来困难。对孤石较多处寅采取补勘措施,减少废桩和补桩,降低工程造价。合理堆放管桩,减少二次搬运;合理安排桩机的行走路线,提高桩机的工效。压桩后的留孔宦用小木板进行覆盖,以免桩机行走或上方开挖时土石落入管芯内,造成以后清理困难。
参考文献
[1]唐开清.某项目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4(3).
[2]文小梅.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