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应该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专长的基础上,强调公共音乐教育与多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最终以大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音乐实际操作能力以及音乐品鉴欣赏能力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为此提出并探讨了“学科交叉一智能迁移”的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思想。
关键词: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68-1
一、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基本思想
(一)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目标
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旨在提高每一个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素质教育。其直接目标应该是让大学生接受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审美感受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感受、表现并创造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形成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和基本能力。所以,应该把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作为公共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把开发创造个人素质与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确定为终极目标。
(二)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抛弃抽象、复杂的音乐理论,在实践操作中学习音乐。2.培养大学生主动建构音乐知识的意识。3.主动参与并融入音乐之中。4.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多元化。
二、“学科交义———智能迁移”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
(一)“学科交义———智能迁移”模式定义及在教学中的定位
“学科交义———智能迁移”指充分发挥各个专业大学生的学科优势,在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中组织各种学科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加以综合和提炼,深入挖掘大学生的多种智能。学生则在学科交义渗透中进行音乐审美体验,提升音乐能力,最终完成智能迁移。该模式以多种学科交义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要手段,倡导大学生主动探求音乐知识,着眼于大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学习和工作中“为不教而教,为会学而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二)“学科交义———智能迁移”教学模式流程1.综合性音乐基础知识专题
针对我国现今大学生音乐基本素质较薄弱的现状,高等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内容首先应该从掌握简单音乐基础知识入手,要综合的音乐教育内容具体包括:基础音乐理论、中西方音乐发展简史、音乐欣赏、歌唱入门等。通过音乐讲座和专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应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切忌由理论到理论的枯燥解读
2.特色性音乐体会及创作
特色性课程可以说是大学公共音乐教育的最高阶段大学生在学习和接触音乐以后,尝试自己创作音乐,体会各种不同的创作手法并比较各种创作效果,再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理解来修改白己最初的作品或进行更为复杂的创作。
3.实践性音乐操作
艺术实践是大学生把所学的乐器演奏、演唱、舞台表演等音乐知识通过文艺联欢、文艺比赛、艺术汇报演出、表演观摩等形式予以展示,也可以指导学生完成自编、自演、自导的音乐剧或舞台剧。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其他智能的共同参与,这样不但可以使自己的多元智能得到开发,也有利于充分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
(三)“学科交义———智能迁移”教学模式的评价
1.评价理念的多元化
以往我们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更多的是寄于考试成绩,而现在,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在整个学期乃至整个学年中的全面表现,关注学生身心与学习状况的变化,关注学生在自身音乐基础上的进步与成就。多元智能的评价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方式即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和创造产品的能力。
2.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理解:宏观上,各高校可以根据白己所在省市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中观上,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微观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
3.评价者的多元化
音乐教学的评价不应该只是授课教师,还可以包括专职的评价机构、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学生群体或个体、校内外的相关人员等。
4.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音乐是不能只用量来评估的。质化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行整体评价,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其主观性较强,就使效度受到了影响。所以,将二者相结合,取长补短无疑是较好的评价方法。
5.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不能仅局限于音乐书本知识即量化了的知识,应该把大学生解决问题和创造有用产品的能力作为音乐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的核心,同时把公共音乐教育的目标也纳入评价之中,还应把大学生的情感、心理、意志、能力等作为重要的评价对象。三、结语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公共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肯定,现今它正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体系中,它会不断发展、进步并茁壮成长,在未来的通才教育中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
作者简介:
李春晓,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68-1
一、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基本思想
(一)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目标
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旨在提高每一个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素质教育。其直接目标应该是让大学生接受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审美感受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感受、表现并创造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形成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和基本能力。所以,应该把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作为公共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把开发创造个人素质与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确定为终极目标。
(二)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抛弃抽象、复杂的音乐理论,在实践操作中学习音乐。2.培养大学生主动建构音乐知识的意识。3.主动参与并融入音乐之中。4.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多元化。
二、“学科交义———智能迁移”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
(一)“学科交义———智能迁移”模式定义及在教学中的定位
“学科交义———智能迁移”指充分发挥各个专业大学生的学科优势,在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中组织各种学科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加以综合和提炼,深入挖掘大学生的多种智能。学生则在学科交义渗透中进行音乐审美体验,提升音乐能力,最终完成智能迁移。该模式以多种学科交义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要手段,倡导大学生主动探求音乐知识,着眼于大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学习和工作中“为不教而教,为会学而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二)“学科交义———智能迁移”教学模式流程1.综合性音乐基础知识专题
针对我国现今大学生音乐基本素质较薄弱的现状,高等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内容首先应该从掌握简单音乐基础知识入手,要综合的音乐教育内容具体包括:基础音乐理论、中西方音乐发展简史、音乐欣赏、歌唱入门等。通过音乐讲座和专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应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切忌由理论到理论的枯燥解读
2.特色性音乐体会及创作
特色性课程可以说是大学公共音乐教育的最高阶段大学生在学习和接触音乐以后,尝试自己创作音乐,体会各种不同的创作手法并比较各种创作效果,再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理解来修改白己最初的作品或进行更为复杂的创作。
3.实践性音乐操作
艺术实践是大学生把所学的乐器演奏、演唱、舞台表演等音乐知识通过文艺联欢、文艺比赛、艺术汇报演出、表演观摩等形式予以展示,也可以指导学生完成自编、自演、自导的音乐剧或舞台剧。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其他智能的共同参与,这样不但可以使自己的多元智能得到开发,也有利于充分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
(三)“学科交义———智能迁移”教学模式的评价
1.评价理念的多元化
以往我们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更多的是寄于考试成绩,而现在,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在整个学期乃至整个学年中的全面表现,关注学生身心与学习状况的变化,关注学生在自身音乐基础上的进步与成就。多元智能的评价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方式即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和创造产品的能力。
2.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理解:宏观上,各高校可以根据白己所在省市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中观上,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微观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
3.评价者的多元化
音乐教学的评价不应该只是授课教师,还可以包括专职的评价机构、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学生群体或个体、校内外的相关人员等。
4.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音乐是不能只用量来评估的。质化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行整体评价,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其主观性较强,就使效度受到了影响。所以,将二者相结合,取长补短无疑是较好的评价方法。
5.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不能仅局限于音乐书本知识即量化了的知识,应该把大学生解决问题和创造有用产品的能力作为音乐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的核心,同时把公共音乐教育的目标也纳入评价之中,还应把大学生的情感、心理、意志、能力等作为重要的评价对象。三、结语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公共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肯定,现今它正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体系中,它会不断发展、进步并茁壮成长,在未来的通才教育中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
作者简介:
李春晓,河南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