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参数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1990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参数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行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59例(59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低功率长脉冲光凝组,B组为常规光凝组,比较两组患者降眼压效果、视力、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及并发症。

结果

A组28例,随访(11.2±0.5)个月,B组31例,随访(11.1±0.5)个月。术后眼压6~21 mmHg(1 mmHg = 0. 133 kPa),或较术前下降至少30%视作手术成功。A组随访期末成功率为80.0%,B组为78.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95)。末次随访A组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平均为0.53±0.44,优于B组的0.67±0.57(t=-2.240,P=0.029)。平均使用抗青光眼药物A组(1.1±0.7)种,B组(1.2±0.8)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0,P=0.634)。A组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感显著轻于B组(χ2=10.510,P=0.005);其余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低功率长脉冲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与常规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降眼压效果相似,但术后视力更好,并发症更少。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消像差程序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接受阿玛仕消像差程序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76例(76只眼),均以右眼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中低度近视和近视散光37只眼(低于-6.0 D)和高度近视和近视散光39只眼(-6.0 D及以上)。术前和术后分别应用Optikon 2000角膜波阵面像差分析仪检查
期刊
@@
目的观察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矫正低中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ICL V4c植入术矫正低中度(-1.50 D~- 6.00 D)近视96例(182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视力、屈光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比较,并观察术后人工晶状体拱高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残留散光度为-0.50 D者占86.79%,散光度数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