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
永远的门
文/邵宝健
(1)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2)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3)“你早.”他向她致意。
(4)“出去啊?”她回话,随即擦身而过。
(5)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6)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暂,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7)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闪烁着年轻的光,闪烁着他的渴望。
(8)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9)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10)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11)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12)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所在。
(13)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14)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15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16)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17)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18)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19)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20)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21)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22)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23)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24)花圈。一只又一只。
(25)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26)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27)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28)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打开锁着的房门,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那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29)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30)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31)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32)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衷情奉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33)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34)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选自2005年第7期《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批判——《永远的门》整体理解
这是一个把“爱”放在世俗的目光中加以锤炼的悲剧故事。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是小院人们对郑、潘二人感情的变化。开始,人们热切盼望郑、潘二人能产生感情;接着,人们对二人的缺乏温情表示遗憾与同情;后来,人们为郑若奎的突然去世、也为郑潘二人永远无法结合而悲痛,同时对二人的行为表示敬意;最后;人们看到墙壁上的门,为郑潘二人暗中“私通”而倍感愤懑。在人们起起伏伏的情感变化中,世俗的心态得以一一展露。
爱的胜算本来就不大。故事中的“爱”不散场,那么这些观望的人便不会主动离去;即使爱已散场,他们也总会横生枝节。悲剧总是由“毁灭”来总结陈词,现场处处是“行凶者”的作案痕迹,却无法将“他”或“他们”绳之以法。这个故事阐述的不仅仅是爱的悲剧,更是展示了一个群体性的社会悲剧。
世俗的人们,总是有很多变态的偏执。他们常常希望事情在他们的盼望中发生,然后用他们一如既往的、庸俗的偏执去加以评判和咀嚼,当事情没有如愿发生,他们便会产生基于偏见之上的莫须有的、卑劣的崇高感。这种偏执带有深刻的封建烙印。
作品的现实意义在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今天这个日渐开放、日益宽容的社会里,国民的封建意识依然存在,尊重他人的隐私,尊重每个生命,还没有最终实现,而一些“无恶意的侵犯”还在相当多的领域上演着——不仅仅是爱情。
细微之处见真意——《永远的门》细部揣摩
小说开头,环境描写很有深意,“古镇”“古井”“古老的平屋”,这个“古”字意味隽永。鲁迅《狂人日记》中便有“古久先生”的提法。这个“古久先生”意即陈腐、死寂却绵延长久的封建社会之历史。本篇小说中的“古”也有此意。在小说里,环境是为主题服务的。鉴赏的时候不可忽视。作者着意勾勒出一个有着“格局多年未变”的生活的环境。这个典型环境里的人们,有着世俗的眼光,陈旧的意识,扭曲的心态,“八九户普通人家”却是整个世俗社会的缩影。小说一开头就营造了一种让人压抑的氛围,悲剧就此开始。这些环境是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在这种环境下,主人公选择了屈从——他们的爱无果而终。
这样的开头,简洁明快,符合微型小说短捷而有深意的特点,就像是咬一个馒头,一下子便咬到了馒头的馅。
这篇小说对人物的刻画也很精彩。
群体的人都带着好奇和故作神秘的眼光,尽管身影是模糊的,却无处不在,他们隐在主人公的背后,肆意地张望。
在小说对男女主人公描写的过程中,作者刻意缺位,完全借用人们的眼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推进情节的进程,从而完成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塑造。
“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句中的“据说”一词便是人们道听途说得来的。这些人好事,喜欢打听,再“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能被他们探寻出底细来。这个五年前才搬来的可怜的画师便被他们了解得清清楚楚。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此句中的“大概”仍旧是人们的揣度。这些好事的人们总是能找到蛛丝马迹去证明他们的猜测。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那位”这个词语背后是人们如针般锋利的目光。
这种写法一次又一次地把人们的嘴脸揭露得入木三分。不用作者从旁加以评价,人们便争相将自己的本质撕开在读者的面前。梁启超认为小说有“熏”、“浸”、“刺”、“提”四种感染力。我想,这篇小说正有这样的感染力。
在刻画男主人公时,作者还使用了对比 、反衬的手法。男主人公的外形: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这显然是一个失意而落魄的画师形象。“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闪烁着年轻的光,闪烁着他的渴望。”两相对比,显出了男主人公追求爱情,以及爱情给他带来的神采和力量。再如,男主公的家里始终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唯独那只象征爱情和美好的花瓶却擦洗得干干净净的。在这样的反观中,男主人公对于爱的虔诚可见一斑。
在刻画女主人公时,有两个细节,一个是男主公死后,“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另一个是“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女人公连哭都压抑着,送的花圈也没有署名。几天后,她便选择了仓猝的离开。在这种世俗的眼光里,他们只能选择妥协。这些细节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女主人公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生活心态。深化了这篇小说世俗、偏执“杀”人的主旨,也写出了人们习惯于在这种世俗意识中受折磨却不知反抗的悲剧。
悲剧的一面是“无意识的、无恶意的侵犯”,更可悲的一面是在这种侵犯下的妥协与畏缩。
言外之意,味外之旨——《永远的门》艺术特色赏析
1.善用伏笔,出其不意。
一文艺评论家说:“在一部戏剧中,如果我们看到第一幕的墙上挂着一支枪,就一定会在后面的剧情中听到这支枪响。”《永远的门》中,画师屋内那只老式的花竹书架便是这样一支意外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枪”。意料之中,是对读者而言,知道那只书架是个预设;意外之外,是对文中众人而言,一个书架的挪动,又拨动了心中本已有定论的众人的心弦,使他们再次生疑。就是这个书架使猎奇者心灵深处的俗垢癖嗜被进一层地剥离凸显,让人不堪忍受。
2.善借道具,寓意深刻。
不同于那个花架的作用,却频频出现在文中的另一个道具便是那只插满了鲜花的花瓶。花和花瓶是美好的爱情的象征。美丽独居的女主人公在花店工作,潦倒失意的男主人公却总是为自己插满鲜花。鲜花是男女主公情感交流的媒介,也是一段永远也无法捅破的感情象征。众人们在花的空间里想象的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私情——他们肮脏的想法,真是让人既叹息又愤怒。
3.善用象征,一石三鸟。
“永远的门”,这个题目,真是颇费思量。这个门,你如果认为就是男主人公画在墙上,表示自己有非份之想的、标志内心邪恶的门,那么你也就是个作品中的众人了。
这个面“门”表面指画在墙上的门,但也指心灵之门。对于男主人公来讲,也许是一扇爱情之门;对于众人来讲,由于对“门”误读,那么这个“门”就应该是一扇心灵的拯救之门。“永远的”三字,深沉隽永,既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两位主人公最终被隔绝开来,也可理解为作者的深意所在——改造国民劣根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4.善造空白,勾人玄想。
作者擅长使用空白艺术——满足一些人喜欢揣度和窥测他人隐私的心理。如女主人公端庄美丽却独居,作者并没有交待原由,而是让好事的人尽情地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女主人公一出场,便引来了四方邻居狐疑的眼光。读到此处,便觉得背后处处是针刺般的目光。再比如男主人常买花,屋子里四处蒙尘,唯独那只花瓶却常擦常新,作者似乎无意交待男主人公买花的真正原因,读者便和那些邻居们一起胡乱猜疑,活脱脱地把世人世俗、世风世情无情地、赤祼祼地剥落在众人的眼前。那些喜欢窥伺他人生活、隐私的眼睛真的是无处不在。他们有意无意地介入别人的生活——不仅嚼着自家的悲苦喜乐,还要就着他人的辛酸苦辣过他们本已鄙俗不堪的生活。
(作者:何燕,江苏省张家港暨阳高级中学)
永远的门
文/邵宝健
(1)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2)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3)“你早.”他向她致意。
(4)“出去啊?”她回话,随即擦身而过。
(5)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6)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暂,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7)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闪烁着年轻的光,闪烁着他的渴望。
(8)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9)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10)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11)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12)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所在。
(13)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14)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15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16)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17)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18)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19)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20)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21)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22)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23)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24)花圈。一只又一只。
(25)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26)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27)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28)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打开锁着的房门,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那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29)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30)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31)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32)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衷情奉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33)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34)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选自2005年第7期《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批判——《永远的门》整体理解
这是一个把“爱”放在世俗的目光中加以锤炼的悲剧故事。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是小院人们对郑、潘二人感情的变化。开始,人们热切盼望郑、潘二人能产生感情;接着,人们对二人的缺乏温情表示遗憾与同情;后来,人们为郑若奎的突然去世、也为郑潘二人永远无法结合而悲痛,同时对二人的行为表示敬意;最后;人们看到墙壁上的门,为郑潘二人暗中“私通”而倍感愤懑。在人们起起伏伏的情感变化中,世俗的心态得以一一展露。
爱的胜算本来就不大。故事中的“爱”不散场,那么这些观望的人便不会主动离去;即使爱已散场,他们也总会横生枝节。悲剧总是由“毁灭”来总结陈词,现场处处是“行凶者”的作案痕迹,却无法将“他”或“他们”绳之以法。这个故事阐述的不仅仅是爱的悲剧,更是展示了一个群体性的社会悲剧。
世俗的人们,总是有很多变态的偏执。他们常常希望事情在他们的盼望中发生,然后用他们一如既往的、庸俗的偏执去加以评判和咀嚼,当事情没有如愿发生,他们便会产生基于偏见之上的莫须有的、卑劣的崇高感。这种偏执带有深刻的封建烙印。
作品的现实意义在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今天这个日渐开放、日益宽容的社会里,国民的封建意识依然存在,尊重他人的隐私,尊重每个生命,还没有最终实现,而一些“无恶意的侵犯”还在相当多的领域上演着——不仅仅是爱情。
细微之处见真意——《永远的门》细部揣摩
小说开头,环境描写很有深意,“古镇”“古井”“古老的平屋”,这个“古”字意味隽永。鲁迅《狂人日记》中便有“古久先生”的提法。这个“古久先生”意即陈腐、死寂却绵延长久的封建社会之历史。本篇小说中的“古”也有此意。在小说里,环境是为主题服务的。鉴赏的时候不可忽视。作者着意勾勒出一个有着“格局多年未变”的生活的环境。这个典型环境里的人们,有着世俗的眼光,陈旧的意识,扭曲的心态,“八九户普通人家”却是整个世俗社会的缩影。小说一开头就营造了一种让人压抑的氛围,悲剧就此开始。这些环境是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在这种环境下,主人公选择了屈从——他们的爱无果而终。
这样的开头,简洁明快,符合微型小说短捷而有深意的特点,就像是咬一个馒头,一下子便咬到了馒头的馅。
这篇小说对人物的刻画也很精彩。
群体的人都带着好奇和故作神秘的眼光,尽管身影是模糊的,却无处不在,他们隐在主人公的背后,肆意地张望。
在小说对男女主人公描写的过程中,作者刻意缺位,完全借用人们的眼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推进情节的进程,从而完成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塑造。
“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句中的“据说”一词便是人们道听途说得来的。这些人好事,喜欢打听,再“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能被他们探寻出底细来。这个五年前才搬来的可怜的画师便被他们了解得清清楚楚。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此句中的“大概”仍旧是人们的揣度。这些好事的人们总是能找到蛛丝马迹去证明他们的猜测。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那位”这个词语背后是人们如针般锋利的目光。
这种写法一次又一次地把人们的嘴脸揭露得入木三分。不用作者从旁加以评价,人们便争相将自己的本质撕开在读者的面前。梁启超认为小说有“熏”、“浸”、“刺”、“提”四种感染力。我想,这篇小说正有这样的感染力。
在刻画男主人公时,作者还使用了对比 、反衬的手法。男主人公的外形: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这显然是一个失意而落魄的画师形象。“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闪烁着年轻的光,闪烁着他的渴望。”两相对比,显出了男主人公追求爱情,以及爱情给他带来的神采和力量。再如,男主公的家里始终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唯独那只象征爱情和美好的花瓶却擦洗得干干净净的。在这样的反观中,男主人公对于爱的虔诚可见一斑。
在刻画女主人公时,有两个细节,一个是男主公死后,“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另一个是“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女人公连哭都压抑着,送的花圈也没有署名。几天后,她便选择了仓猝的离开。在这种世俗的眼光里,他们只能选择妥协。这些细节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女主人公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生活心态。深化了这篇小说世俗、偏执“杀”人的主旨,也写出了人们习惯于在这种世俗意识中受折磨却不知反抗的悲剧。
悲剧的一面是“无意识的、无恶意的侵犯”,更可悲的一面是在这种侵犯下的妥协与畏缩。
言外之意,味外之旨——《永远的门》艺术特色赏析
1.善用伏笔,出其不意。
一文艺评论家说:“在一部戏剧中,如果我们看到第一幕的墙上挂着一支枪,就一定会在后面的剧情中听到这支枪响。”《永远的门》中,画师屋内那只老式的花竹书架便是这样一支意外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枪”。意料之中,是对读者而言,知道那只书架是个预设;意外之外,是对文中众人而言,一个书架的挪动,又拨动了心中本已有定论的众人的心弦,使他们再次生疑。就是这个书架使猎奇者心灵深处的俗垢癖嗜被进一层地剥离凸显,让人不堪忍受。
2.善借道具,寓意深刻。
不同于那个花架的作用,却频频出现在文中的另一个道具便是那只插满了鲜花的花瓶。花和花瓶是美好的爱情的象征。美丽独居的女主人公在花店工作,潦倒失意的男主人公却总是为自己插满鲜花。鲜花是男女主公情感交流的媒介,也是一段永远也无法捅破的感情象征。众人们在花的空间里想象的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私情——他们肮脏的想法,真是让人既叹息又愤怒。
3.善用象征,一石三鸟。
“永远的门”,这个题目,真是颇费思量。这个门,你如果认为就是男主人公画在墙上,表示自己有非份之想的、标志内心邪恶的门,那么你也就是个作品中的众人了。
这个面“门”表面指画在墙上的门,但也指心灵之门。对于男主人公来讲,也许是一扇爱情之门;对于众人来讲,由于对“门”误读,那么这个“门”就应该是一扇心灵的拯救之门。“永远的”三字,深沉隽永,既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两位主人公最终被隔绝开来,也可理解为作者的深意所在——改造国民劣根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4.善造空白,勾人玄想。
作者擅长使用空白艺术——满足一些人喜欢揣度和窥测他人隐私的心理。如女主人公端庄美丽却独居,作者并没有交待原由,而是让好事的人尽情地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女主人公一出场,便引来了四方邻居狐疑的眼光。读到此处,便觉得背后处处是针刺般的目光。再比如男主人常买花,屋子里四处蒙尘,唯独那只花瓶却常擦常新,作者似乎无意交待男主人公买花的真正原因,读者便和那些邻居们一起胡乱猜疑,活脱脱地把世人世俗、世风世情无情地、赤祼祼地剥落在众人的眼前。那些喜欢窥伺他人生活、隐私的眼睛真的是无处不在。他们有意无意地介入别人的生活——不仅嚼着自家的悲苦喜乐,还要就着他人的辛酸苦辣过他们本已鄙俗不堪的生活。
(作者:何燕,江苏省张家港暨阳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