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作为数学数学教师要组建合作小组、建立合作规则,为学生创设合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在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环境规则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一些实践探索,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讨论与共鸣。
一、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进行小组学习,什么时候进行小組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多久,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认为,当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而个体通过独立探究又无法解决问题时,老师可以考虑用适当的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来解决问题。如在知识的关键处,当学生对问题很难产生全面的深刻的印象时;在知识易混淆处,学生不能深入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时;在数学开放题,有灵活多样的解法时,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来突破,学生积极性很高,讨论出的答案充满个性和智慧。例如教学《认识图形》——“怎样分类”中,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有的按形状分,有的按边数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分类方法”的交流,把学生对图形的隐性认识,以显性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再通过数一数、看一看等活动,逐步认识多边形.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教师是在充分汇集学生原始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习材料之间的多向互动,生成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轻松有效的建构了新的数学模型。同时就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要适度,一节课安排十分钟左右为宜。时间太长,学生的情趣会削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时间过短,学习的兴趣未得到充分调动,该解决的问题未得到解决,结果欲速则不达。
二、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首先,合作小组的建设是搞好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一般说来,学习小组的组建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智力状况、学习成绩等各个方面。小组人数一般以3—4人为宜,组建的原则应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比例相当。以4人为1小组,其中有1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1名学困生。组建好的合作学习小组应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教师从小组中先出小组长,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学会怎样组织同学发言,遇到小组意见不统一怎么办等等,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带头作用。例如:小组讨论9+7=?怎样计算时,小组长可以组织小组内其他成员摆小棒计算,还可以指定个别同学说给大家听,或帮助指导较差的同学,让他说一说算法。在活动中,教师要多关注、帮助、鼓励、表扬差生,使他们敢想、敢说,不断进步。
其次,任务要求要明确。在常规合作学习中,往往是由几个愿意出头露面,稳操胜券的小组成员一手包办,学习较差的不善言谈的学生常常被晾在一边,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养成了懒得介入,乐意“搭乘便车”的不良习惯。
三、训练合作学习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而小学生往往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1.学会独立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防止学生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应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任何一种合作学习,离开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我理解,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必须做到基于自主,在具体程序上必须先自主学习,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自我认识,然后才是合作学习以及对于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师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确保每一个“我”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到自我存在,感觉到“我的价值”,才能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到合作中来。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能被削弱,更不能被替代。这们,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让个体智慧充盈合作小组。
2.学会认真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
3.学会主动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都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Ⅹ小组ⅩⅩⅩ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创设各种条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交往机会,从而加快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必将得到充分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秀青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5年第5期
[3]李耀民 《试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5年第7、8期
[4]任金鑫 《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研究》 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关键词:小组合作;环境规则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一些实践探索,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讨论与共鸣。
一、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进行小组学习,什么时候进行小組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多久,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认为,当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而个体通过独立探究又无法解决问题时,老师可以考虑用适当的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来解决问题。如在知识的关键处,当学生对问题很难产生全面的深刻的印象时;在知识易混淆处,学生不能深入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时;在数学开放题,有灵活多样的解法时,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来突破,学生积极性很高,讨论出的答案充满个性和智慧。例如教学《认识图形》——“怎样分类”中,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有的按形状分,有的按边数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分类方法”的交流,把学生对图形的隐性认识,以显性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再通过数一数、看一看等活动,逐步认识多边形.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教师是在充分汇集学生原始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习材料之间的多向互动,生成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轻松有效的建构了新的数学模型。同时就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要适度,一节课安排十分钟左右为宜。时间太长,学生的情趣会削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时间过短,学习的兴趣未得到充分调动,该解决的问题未得到解决,结果欲速则不达。
二、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首先,合作小组的建设是搞好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一般说来,学习小组的组建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智力状况、学习成绩等各个方面。小组人数一般以3—4人为宜,组建的原则应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比例相当。以4人为1小组,其中有1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1名学困生。组建好的合作学习小组应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教师从小组中先出小组长,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学会怎样组织同学发言,遇到小组意见不统一怎么办等等,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带头作用。例如:小组讨论9+7=?怎样计算时,小组长可以组织小组内其他成员摆小棒计算,还可以指定个别同学说给大家听,或帮助指导较差的同学,让他说一说算法。在活动中,教师要多关注、帮助、鼓励、表扬差生,使他们敢想、敢说,不断进步。
其次,任务要求要明确。在常规合作学习中,往往是由几个愿意出头露面,稳操胜券的小组成员一手包办,学习较差的不善言谈的学生常常被晾在一边,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养成了懒得介入,乐意“搭乘便车”的不良习惯。
三、训练合作学习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而小学生往往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1.学会独立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防止学生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应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任何一种合作学习,离开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我理解,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必须做到基于自主,在具体程序上必须先自主学习,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自我认识,然后才是合作学习以及对于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师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确保每一个“我”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到自我存在,感觉到“我的价值”,才能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到合作中来。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能被削弱,更不能被替代。这们,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让个体智慧充盈合作小组。
2.学会认真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
3.学会主动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都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Ⅹ小组ⅩⅩⅩ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创设各种条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交往机会,从而加快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必将得到充分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秀青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5年第5期
[3]李耀民 《试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5年第7、8期
[4]任金鑫 《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研究》 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