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96 h的毒性实验,研究了普通小球藻对3种不同作用机制农田常用除草剂嗪草酮、骠马和甲草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嗪草酮、甲草胺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随时间的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96 h的毒性实验,研究了普通小球藻对3种不同作用机制农田常用除草剂嗪草酮、骠马和甲草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嗪草酮、甲草胺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随时间的推移有加重趋势,并呈现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最高抑制生长浓度(嗪草酮0.24 mg·L-1,甲草胺12.8 mg·L-1)处理组的最大比增长率分别为对照组的12.38%和31.58%;骠马低浓度对普通小球藻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并呈一定的生长促进效应,0.08 mg·L-1浓度组普通小球藻最大比增长率为对照组的111.
其他文献
对欧洲中部成熟云杉林分在改造和更新后土壤有机质层中多酚类物质 (多酚、缩合单宁 )以及与其它化学和生物性质变化的比较 ,探索了多酚类物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调节功能 .结果表明 ,多酚含量与有效离子交换量 (ECEC)呈显著相关性 ,而与有机含量无显著相关 .土壤净矿化率与多酚、有机质C、C/N无显著相关性 ,而同缩合单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同时 ,土壤多酚含量与土壤可溶性N、C(1mol·L-1K
研究了旱地农业系统中,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降水对NO-3-N积累、剖面水分分布以及N素吸收量、回收率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和氮肥施用量显著影响作物产量.施用
研究了不同施肥量(N、P配施)下黄绵土坡耕地大豆的水肥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水分利用效率(WUE)与作物产量(Y)正相关, Y=0.0017+0.0035WUE.单施磷时,作物产量和WUE随磷的增加而
采用静态箱式法 ,比较分析了内蒙古典型羊草草原放牧与围栏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围栏和放牧样地的土壤呼吸作用日动态均呈单峰型曲线 ,高峰值一般出现在13:0 0~ 15 :0 0 ,围栏样地土壤呼吸作用日动态与地表温度相关性最好 ,而放牧样地与地下 5cm温度相关性最好 .在整个观测期内 ,6、7月份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期 ,围栏样地土壤呼吸作用明显大于放牧样地约 2
根据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1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微气象梯度观测资料和辐射、土壤热通量资料,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方法(BREB方法)计算了森林的显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并计算了森林大
利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 1996~ 1997年两次雪灾期间的NOAA卫星数据及地面气象台站观测资料 ,建立了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 ;利用线性混合光谱分解原理 ,研究了基于像元的积雪覆盖率及积雪空间分类算法 ;提出评价积雪对草地畜牧业危害程度的两种基于格网数据结构的定量化指数 .结果表明 ,通过积雪深度反演模型和线性混合光谱分解方法可计算基于像元的积雪深度和覆盖率 ,提高积雪分类的精度 .建立的基于
对休牧后的亚热带人工草地及长期禁牧草地牧草种群的构型及小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鸭茅、红三叶株丛宽度逐渐变小.在对照及6只羊·hm^-2、7.5只羊·
运用典范相关分析研究了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关系 .结果表明 ,Zn和Mn对土壤蛋白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大 .Zn在一定程度上对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抑制作用 ;而Mn对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有促进作用 .结合林地生物的生长特征等因子 ,“综合土壤酶因子”可作为土壤肥力评价的一个指标 ,对桉树林地土种的划分有一定意义
4~10月,在亚热带高山人工草地,通过生长季割2、4和7次的刈割试验后发现,不同刈割频次对翌年白三叶能量分配、构件密度、分枝数量及分枝角度影响显著.随刈割频次的增加,白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