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八大以来,中央已经把推进城镇化建设摆到了突出的战略位置,强调城镇化是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大结构性问题的关键,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一段时期海南发展的难得机遇。海南省会经济圈、琼北1小时经济圈、环岛高铁、特色小镇建设等一批城镇化项目,将带动海南在统筹城乡中加快发展步伐。本文从分析海南城镇化制约因素出发,结合海南省区域经济特点,探寻金融支持海南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 服务业 金融支持 策略
一、海南城镇化建设历程及现状
海南在建省前一直是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格局,产业层次较低,第一产业占比高达50%,城镇化率仅17.59%。1988年建省后,海南实施了“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在“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带动下,逐步实现了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城镇化有序推进。近年来,海南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省会经济圈、琼北1小时经济圈、环岛高铁、特色小镇建设等给海南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截止2014年末,海南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3.76%,接近全国54.77%的平均水平。
二、金融支持海南新型城镇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从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金融业发展水平等方面构建了影响海南省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选取了如下4个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模型如下:
lnYt=β0+β1lnX1t+β2lnX2t+β3lnX3t+β4lnX4t
Y:代表海南城镇化水平(%)。
X1:第二产业人均占有量(元),反映产业结构。
X2:第三产业人均占有量(元),反映产业结构。
X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占有量(元),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水平。
X4:人均金融增加值占有量,反映金融业发展水平。
选取建省以来(1988~201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对样本观测值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详见下表:
回归结果显示,R2=0.9434,说明模型拟合度非常好,同时X1、X3、X4均通过了t检验,说明第二产业值、固定资产、金融增加值与海南省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联系。数据显示,1988年建省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31.6%,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达到40%以上,2009年至2014年依次为46.2%、45.6%、46.9%、48.9%、51.9%。2009年至2014年海南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8%。《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到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的目标提前一年实现,海南初步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机构。
但与其他一些主要旅游地区相比,海南服务业比重偏低。例如香港、澳门占比都在90%以上,北京和上海也分别达到了77.9%和64.8%,甚至低于西藏的53.5%。从产业构成上看,餐饮、交通、住宿等传统型服务业占比较高,金融、文化、医疗、教育、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因此,海南在加快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以绿色旅游服务业为主导,大力发挥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作用,积极推进休闲文化旅游、会展赛事、邮轮游艇、医疗保健和教育事业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旅游消费产品质量和品牌号召力。
三、城镇化发展中金融支持第三产业对策建议
(一)健全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金融管理体制
一是强化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能,加快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确保持续不断地“供血”实体经济。二是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监控体系,构建高效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系统,确保金融稳定。三是积极加快城镇化融资的市场建设。根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公共投资需求将增加5.9个百分点。要完善地方政府债的市场约束、风险分担机制,扩大城镇化建设项目直接融资规模。
(二)建立多层次的城镇金融市场
一是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鼓励企业通过债券、信托、保险等渠道直接融资。二是大力培育会计、法律、资产评估、保险经纪等中介服务组织,构建专业化的金融中介服务系统。三是优化本地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建设以海南银行为代表的本地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扶持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四是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民营银行、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的设立和重组。
(三)加大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交通运输网络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投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二是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加大对支持绿色建筑、城镇绿化、智能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新型城镇化派生的金融需求。三是支持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以农业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为重点,支持“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和项目建设。四是提升旅游产业基础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有条件的产业区、旅游景点增设网点和自助银行服务机具,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营造良好的金融消费环境,同时加大电子银行的覆盖和支持。
(四)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方式
一是鼓励设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以参股和收购等方式,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并加快建立城镇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权管理,支持市政公用企业资本重组,引入信托、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等资金参与。二是引入海外低成本资金。充分利用包括外国政府转贷款在内的国外低成本资金,为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设备改造以及环境保持等提供资金支持。对于有可用外债规模的融资客户,可利用“内保内贷”从境外借入低廉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三是探索BT、BOT项目的创新融资模式。针对城镇化建设项目特点,适时引入融资租赁、项目融资模式,探索研究BT、BOT融资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国权,徐璐.海南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J].海南金融,2013(11).
[2]杨慧,倪鹏飞.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5(12).
[3]中国银监会合作部课题组.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模式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4).
作者简介:郑作标(1980-),男,汉族,海南海口人,经济师,经济学学士,现任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财务会计部副总经理,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吕炜(1981-),男,汉族,湖北宜昌人,经济师,管理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财务会计部,研究方向:金融学;袁秀霞(1976-),女,汉族,贵州遵义人,经济师,经济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财务会计部,研究方向:货币银行。
【关键词】城镇化 服务业 金融支持 策略
一、海南城镇化建设历程及现状
海南在建省前一直是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格局,产业层次较低,第一产业占比高达50%,城镇化率仅17.59%。1988年建省后,海南实施了“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在“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带动下,逐步实现了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城镇化有序推进。近年来,海南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省会经济圈、琼北1小时经济圈、环岛高铁、特色小镇建设等给海南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截止2014年末,海南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3.76%,接近全国54.77%的平均水平。
二、金融支持海南新型城镇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从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金融业发展水平等方面构建了影响海南省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选取了如下4个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模型如下:
lnYt=β0+β1lnX1t+β2lnX2t+β3lnX3t+β4lnX4t
Y:代表海南城镇化水平(%)。
X1:第二产业人均占有量(元),反映产业结构。
X2:第三产业人均占有量(元),反映产业结构。
X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占有量(元),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水平。
X4:人均金融增加值占有量,反映金融业发展水平。
选取建省以来(1988~201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对样本观测值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详见下表:
回归结果显示,R2=0.9434,说明模型拟合度非常好,同时X1、X3、X4均通过了t检验,说明第二产业值、固定资产、金融增加值与海南省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联系。数据显示,1988年建省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31.6%,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达到40%以上,2009年至2014年依次为46.2%、45.6%、46.9%、48.9%、51.9%。2009年至2014年海南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8%。《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到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的目标提前一年实现,海南初步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机构。
但与其他一些主要旅游地区相比,海南服务业比重偏低。例如香港、澳门占比都在90%以上,北京和上海也分别达到了77.9%和64.8%,甚至低于西藏的53.5%。从产业构成上看,餐饮、交通、住宿等传统型服务业占比较高,金融、文化、医疗、教育、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因此,海南在加快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以绿色旅游服务业为主导,大力发挥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作用,积极推进休闲文化旅游、会展赛事、邮轮游艇、医疗保健和教育事业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旅游消费产品质量和品牌号召力。
三、城镇化发展中金融支持第三产业对策建议
(一)健全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金融管理体制
一是强化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能,加快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确保持续不断地“供血”实体经济。二是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监控体系,构建高效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系统,确保金融稳定。三是积极加快城镇化融资的市场建设。根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公共投资需求将增加5.9个百分点。要完善地方政府债的市场约束、风险分担机制,扩大城镇化建设项目直接融资规模。
(二)建立多层次的城镇金融市场
一是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鼓励企业通过债券、信托、保险等渠道直接融资。二是大力培育会计、法律、资产评估、保险经纪等中介服务组织,构建专业化的金融中介服务系统。三是优化本地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建设以海南银行为代表的本地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扶持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四是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民营银行、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的设立和重组。
(三)加大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交通运输网络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投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二是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加大对支持绿色建筑、城镇绿化、智能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新型城镇化派生的金融需求。三是支持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以农业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为重点,支持“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和项目建设。四是提升旅游产业基础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有条件的产业区、旅游景点增设网点和自助银行服务机具,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营造良好的金融消费环境,同时加大电子银行的覆盖和支持。
(四)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方式
一是鼓励设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以参股和收购等方式,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并加快建立城镇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权管理,支持市政公用企业资本重组,引入信托、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等资金参与。二是引入海外低成本资金。充分利用包括外国政府转贷款在内的国外低成本资金,为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设备改造以及环境保持等提供资金支持。对于有可用外债规模的融资客户,可利用“内保内贷”从境外借入低廉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三是探索BT、BOT项目的创新融资模式。针对城镇化建设项目特点,适时引入融资租赁、项目融资模式,探索研究BT、BOT融资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国权,徐璐.海南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J].海南金融,2013(11).
[2]杨慧,倪鹏飞.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5(12).
[3]中国银监会合作部课题组.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模式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4).
作者简介:郑作标(1980-),男,汉族,海南海口人,经济师,经济学学士,现任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财务会计部副总经理,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吕炜(1981-),男,汉族,湖北宜昌人,经济师,管理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财务会计部,研究方向:金融学;袁秀霞(1976-),女,汉族,贵州遵义人,经济师,经济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财务会计部,研究方向:货币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