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电网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使特高压电网建设势在必行。特高压工程中的档案管理是体现工程质量和确保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本文谈到了我国电网的发展、结构,以及特高压电网的优势,提出了特高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电网发展; 特高压;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U6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075-01
2008年12月30日,中国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千伏交流输變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试运行。2009年1月6日,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进入为期一个月的设备考核期。目前,该工程已安全稳定度过设备考核期。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系统运行平稳。
该工程于2006年8月开工建设,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在各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技术监督、运行维护等30余家单位的团结协作下,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努力,“安全可靠,自主创新,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国际一流优质精品工程建成投产。对于能源行业来说,这一条600多千米的输电工程的投运本身在我国的电网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1 我国电网的发展
1882年在中国上海,我国的第一家公用电业公司——上海电气公司成立,它标志着中国翻开了电力工业历的第一页。100多年来,电网电压由最初的13.8kV逐步发展到20,66,110,220kV等几种电压等级。1908年建成22kV石龙坝水电站—昆明线路。1921年建成33kV石景山电厂—北京城线路。1933年建成抚顺电厂44kV出线线路。1934年建成66kV延边—老头沟线路。1935年建成154kV抚顺电厂—鞍山线路。1943年建成110kV镜泊湖水电厂—延边线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我国的电网发才统一了电压等级,逐渐形成了经济合理的电压等级系列。
1952年,我们用自己的技术建设了110kV输电线路,逐渐形成了京津唐110kV输电网。1954年以后,我国建成了丰满—李石寨、辽宁电厂—李石寨、阜新电厂—青堆子等220 kV输电线路,迅速形成东北电网220kV骨干网架。1972年以后,我国又在西北地区逐步形成了330 kV电压等级骨干网架。
2 我国当前电网结构
1981年我国第一个500kV平(顶山)—武(汉)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全长594.88km,跨接鄂豫两省,变电所总容量300kVA,包括两个500kV双回路大跨越和三个500kV超高压变电所。工程自1978年8月国家计委批准工程建设计划任务书开始,到1981年12月22日竣工,一次试运行成功,顺利并入电网为止。它标志着我国的输变电技术又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电网等级又上新台阶。
自500 kV平武线投运以后20多年来,500kV超高压线路的建设在我国迅速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后,500 kV超高压电网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就拿河南境内来说,2000年以前,500 kV超高压线路只有两条,共220公里,而目前正在运行的500 kV超高压线路达60条,4754公里,并且还有多条新线路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电网建设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迅速。目前,跨省区域电网已形成或正在形500 kV超高压骨干电网,逐步实现了“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跨区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为下一步特高压电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特高压电网的优势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解决我国资源能源分布和需求矛盾的世界领先技术。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火力发电占的比重较大。我国西部的资源丰富,负荷中心却处于东部。这种能源分布格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所以,煤电的矛盾十分突出。把输煤变成输电,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污染也随之减少。提高电压等级同时也意味着减少电力传输中的能源损失。自主创新设计和建设,更带来了电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机遇。高效、科学、环保,这些优势使发展特高压技术,建设特高压电网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从我国的电网发历程可和特高压电网的优势以看出这条特高压线路的建成,代表了国际输变电技术的最高水平,更代表了能源配置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特高压电网的出现,让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成为可能,让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可能,更让中国加强跨国能源的合作、优化配置境外能源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成为可能。特高压,让能源资源并不十分丰厚的中国,探索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的能源竞争优势。
4 特高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优质一流的精品工程,除了有工艺美观、质量精良的本体,更要有真实、完整、系统、规范的档案资料来反映其项目管理水平和工程施工质量。工程投运后,在接下来的达标投产、评优等活动中,档案资料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对工程的评定结果。这一点在近年来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中,越来越被充分地认识到,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国家电网交流分公司作为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建设单位,在工程的施工阶段特邀相关专业专家组织了几乎不下十次的分阶段档案资料的检查验收工作,对施工中形成的档案资料作了精亦求精的要求。这也从一个则面证明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从生产运行的角度出发,工程档案是线路运行、检修、消缺以及应急抢险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这条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不仅是我国建设的首条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而且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运行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对运行单位维护运行线,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线路故障时的快速成反应和及时抢修中,档案的完整、可靠、易于查找是抢险工作的可靠保证和技术保障。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与运行对我们来说还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为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推进“一特四大”战略目标的实施,广大电力职工和档案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特高压电网》刘振亚主编.
【关键词】 电网发展; 特高压;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U6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075-01
2008年12月30日,中国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千伏交流输變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试运行。2009年1月6日,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进入为期一个月的设备考核期。目前,该工程已安全稳定度过设备考核期。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系统运行平稳。
该工程于2006年8月开工建设,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在各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技术监督、运行维护等30余家单位的团结协作下,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努力,“安全可靠,自主创新,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国际一流优质精品工程建成投产。对于能源行业来说,这一条600多千米的输电工程的投运本身在我国的电网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1 我国电网的发展
1882年在中国上海,我国的第一家公用电业公司——上海电气公司成立,它标志着中国翻开了电力工业历的第一页。100多年来,电网电压由最初的13.8kV逐步发展到20,66,110,220kV等几种电压等级。1908年建成22kV石龙坝水电站—昆明线路。1921年建成33kV石景山电厂—北京城线路。1933年建成抚顺电厂44kV出线线路。1934年建成66kV延边—老头沟线路。1935年建成154kV抚顺电厂—鞍山线路。1943年建成110kV镜泊湖水电厂—延边线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我国的电网发才统一了电压等级,逐渐形成了经济合理的电压等级系列。
1952年,我们用自己的技术建设了110kV输电线路,逐渐形成了京津唐110kV输电网。1954年以后,我国建成了丰满—李石寨、辽宁电厂—李石寨、阜新电厂—青堆子等220 kV输电线路,迅速形成东北电网220kV骨干网架。1972年以后,我国又在西北地区逐步形成了330 kV电压等级骨干网架。
2 我国当前电网结构
1981年我国第一个500kV平(顶山)—武(汉)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全长594.88km,跨接鄂豫两省,变电所总容量300kVA,包括两个500kV双回路大跨越和三个500kV超高压变电所。工程自1978年8月国家计委批准工程建设计划任务书开始,到1981年12月22日竣工,一次试运行成功,顺利并入电网为止。它标志着我国的输变电技术又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电网等级又上新台阶。
自500 kV平武线投运以后20多年来,500kV超高压线路的建设在我国迅速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后,500 kV超高压电网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就拿河南境内来说,2000年以前,500 kV超高压线路只有两条,共220公里,而目前正在运行的500 kV超高压线路达60条,4754公里,并且还有多条新线路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电网建设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迅速。目前,跨省区域电网已形成或正在形500 kV超高压骨干电网,逐步实现了“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跨区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为下一步特高压电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特高压电网的优势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解决我国资源能源分布和需求矛盾的世界领先技术。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火力发电占的比重较大。我国西部的资源丰富,负荷中心却处于东部。这种能源分布格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所以,煤电的矛盾十分突出。把输煤变成输电,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污染也随之减少。提高电压等级同时也意味着减少电力传输中的能源损失。自主创新设计和建设,更带来了电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机遇。高效、科学、环保,这些优势使发展特高压技术,建设特高压电网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从我国的电网发历程可和特高压电网的优势以看出这条特高压线路的建成,代表了国际输变电技术的最高水平,更代表了能源配置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特高压电网的出现,让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成为可能,让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可能,更让中国加强跨国能源的合作、优化配置境外能源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成为可能。特高压,让能源资源并不十分丰厚的中国,探索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的能源竞争优势。
4 特高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优质一流的精品工程,除了有工艺美观、质量精良的本体,更要有真实、完整、系统、规范的档案资料来反映其项目管理水平和工程施工质量。工程投运后,在接下来的达标投产、评优等活动中,档案资料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对工程的评定结果。这一点在近年来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中,越来越被充分地认识到,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国家电网交流分公司作为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建设单位,在工程的施工阶段特邀相关专业专家组织了几乎不下十次的分阶段档案资料的检查验收工作,对施工中形成的档案资料作了精亦求精的要求。这也从一个则面证明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从生产运行的角度出发,工程档案是线路运行、检修、消缺以及应急抢险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这条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不仅是我国建设的首条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而且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运行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对运行单位维护运行线,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线路故障时的快速成反应和及时抢修中,档案的完整、可靠、易于查找是抢险工作的可靠保证和技术保障。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与运行对我们来说还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为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推进“一特四大”战略目标的实施,广大电力职工和档案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特高压电网》刘振亚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