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幼教专业计算机课时量少,教学内容多的情况,教师教学时要整合知识点,精选案例,少讲多练,应用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幼教见习机会思考并实验计算机在教辅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幼教专业;整合;探究式教学;“走出去”实践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7-0000-02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已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工作方式,计算机成了我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于是,如何让这些幼师专业的学生学好计算机课程,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幼师专业的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对舞蹈、声乐这些艺术类科目比较感兴趣,但是对计算机这样的技能课似乎就不那么感冒,接受能力也较弱。她们平时对计算机的应用就是上网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QQ聊天,真正在网上查资料、学习的同学并不多,对计算机的认识很有限。而中职学校的幼师专业,计算机科目的授课课时非常有限,教学内容又比较多。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有限的课堂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呢?笔者对幼师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做了些尝试,并有点滴体会。
1 选取案例整合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的计算机教材中,习惯把众多知识点逐个罗列,再配以简单的菜单截图,这样的教材虽然知识全面,但是往往对知识点的分析不透彻,学生看了,经常有一知半解的感觉,教材有“流水账”之嫌,也就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于是,如何整合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案例成了备课的关键。笔者认为,备课时应该尽可能的选择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巧妙的设置一系列由浅入深的任务,将各个知识点紧密串联起來,在分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点的学习。比如在EXCEL表格数据处理这一章节,有表格排序,利用函数进行计算,数据筛选等重要知识点,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笔者设置了制作班级期末成绩统计表的案例。在上课之初,向全班同学提供上期的期末成绩表,提出本堂课的任务:制作班级期末成绩统计表。由于是自己的成绩表,所以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分别通过计算学生的总分、平均分,不及格科目等,完成函数的学习。完成数据计算后,提出下个任务——排名次,很自然的过渡到数据排序的知识点学习。完成排序后,提出要求:评选三好学生,评选条件是,成绩在班级前20%,且各科高于70分。通过评选三好生,完成数据筛选知识点的学习。由于案例很好的契合了教学知识点,且各知识点间的过渡自然,课堂结构紧凑,所以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顺利的完成了既定目标,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达到了“学以致用”,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 精讲多练,采取探究式教学
计算机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老师讲得再多,再详细,也不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的操作能力决定了今后工作的质量,因此,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幼师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开设课时少,每周才2节课,若是按部就班的讲理论、做练习,时间远远不够,等到下周再上课的时候,学生也已将上周学的东西遗忘殆尽。因此,笔者尽可能的压缩讲授理论时间,增加学生实际操作,养成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计算机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的,对象的诸多操作都是在相应的菜单中完成,甚至许多的属性设置都可以在同一个对话框中进行,所以,笔者尝试抛出问题,指引方向,让学生大胆探究,获取新知。在比如word表格的制作,包含的主要知识点有:插入表格,表格行高列宽的设置、插入行列、单元格的合并及拆分、表格的边框线设置等等。笔者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选取了制作“课程表”的案例,这是学生日常接触的内容,也和他们今后的工作相关。首先,笔者通过简单的PPT课件,展示表格的结构,规格,何为行列,然后请他们分析课程表应该是个几行几列的表格。启发学生通过表格属性对话框设置行高列宽,学生在此操作过程中会发现,表格属性对话框中还有诸如对齐方式、边框底纹等等设置项目,表格菜单中有拆分、合并单元格、表格排序、绘制斜线表头等命令,于是,不必老师一一讲解,学生能够通过自行探究,相互讨论、协作,完成整个课程表的设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明确,充分发挥了自身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探究式学习,同学间的相互协作,完成了学习任务,学好了理论也训练了操作技能。
3 采用互动式教学,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然后练习,考试,学生始终处于老师的指挥棒下。长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就严重压迫了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创造力,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而互动式教学能使老师和学生处在平等地位,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展开思考,进行操作实践,在此过程中,学生可随时提出疑问,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在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最后由师生共同进行归纳总结。比如给学生一篇文章配图,要求大家对其排版,做成一篇图文并茂的美文。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实践,有的同学的作品风格沉稳大气,有的活泼,有的隽秀,老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大家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创作,并在旁边给予适当的指导并答疑。作品完成后,选取3——4幅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点评,肯定长处,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并评出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成绩档案。这种教法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变的非常具体、实际。通过这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主动研究、探索,不断创新的课堂,从而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采用“走出去”的实践教学法
各个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都存在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动手能力有所欠缺。为解决这个普遍问题,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动手,另一方面可以多举办一些技能比赛,再就是增加学生见习机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尽快接触社会,接触岗位,为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我们幼师专业的学生有去幼儿园见习的机会,能不能把多媒体引入幼儿园课堂,有没有更好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这都值得我们幼师专业的学生思考。也许,当大家发现计算机能更好的辅助教学活动的时候,计算机学习能再上一个新台阶吧。
为培养合格的幼教人才,不断改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热爱,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争取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幼教专业;整合;探究式教学;“走出去”实践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7-0000-02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已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工作方式,计算机成了我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于是,如何让这些幼师专业的学生学好计算机课程,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幼师专业的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对舞蹈、声乐这些艺术类科目比较感兴趣,但是对计算机这样的技能课似乎就不那么感冒,接受能力也较弱。她们平时对计算机的应用就是上网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QQ聊天,真正在网上查资料、学习的同学并不多,对计算机的认识很有限。而中职学校的幼师专业,计算机科目的授课课时非常有限,教学内容又比较多。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有限的课堂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呢?笔者对幼师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做了些尝试,并有点滴体会。
1 选取案例整合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的计算机教材中,习惯把众多知识点逐个罗列,再配以简单的菜单截图,这样的教材虽然知识全面,但是往往对知识点的分析不透彻,学生看了,经常有一知半解的感觉,教材有“流水账”之嫌,也就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于是,如何整合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案例成了备课的关键。笔者认为,备课时应该尽可能的选择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巧妙的设置一系列由浅入深的任务,将各个知识点紧密串联起來,在分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点的学习。比如在EXCEL表格数据处理这一章节,有表格排序,利用函数进行计算,数据筛选等重要知识点,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笔者设置了制作班级期末成绩统计表的案例。在上课之初,向全班同学提供上期的期末成绩表,提出本堂课的任务:制作班级期末成绩统计表。由于是自己的成绩表,所以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分别通过计算学生的总分、平均分,不及格科目等,完成函数的学习。完成数据计算后,提出下个任务——排名次,很自然的过渡到数据排序的知识点学习。完成排序后,提出要求:评选三好学生,评选条件是,成绩在班级前20%,且各科高于70分。通过评选三好生,完成数据筛选知识点的学习。由于案例很好的契合了教学知识点,且各知识点间的过渡自然,课堂结构紧凑,所以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顺利的完成了既定目标,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达到了“学以致用”,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 精讲多练,采取探究式教学
计算机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老师讲得再多,再详细,也不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的操作能力决定了今后工作的质量,因此,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幼师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开设课时少,每周才2节课,若是按部就班的讲理论、做练习,时间远远不够,等到下周再上课的时候,学生也已将上周学的东西遗忘殆尽。因此,笔者尽可能的压缩讲授理论时间,增加学生实际操作,养成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计算机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的,对象的诸多操作都是在相应的菜单中完成,甚至许多的属性设置都可以在同一个对话框中进行,所以,笔者尝试抛出问题,指引方向,让学生大胆探究,获取新知。在比如word表格的制作,包含的主要知识点有:插入表格,表格行高列宽的设置、插入行列、单元格的合并及拆分、表格的边框线设置等等。笔者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选取了制作“课程表”的案例,这是学生日常接触的内容,也和他们今后的工作相关。首先,笔者通过简单的PPT课件,展示表格的结构,规格,何为行列,然后请他们分析课程表应该是个几行几列的表格。启发学生通过表格属性对话框设置行高列宽,学生在此操作过程中会发现,表格属性对话框中还有诸如对齐方式、边框底纹等等设置项目,表格菜单中有拆分、合并单元格、表格排序、绘制斜线表头等命令,于是,不必老师一一讲解,学生能够通过自行探究,相互讨论、协作,完成整个课程表的设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明确,充分发挥了自身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探究式学习,同学间的相互协作,完成了学习任务,学好了理论也训练了操作技能。
3 采用互动式教学,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然后练习,考试,学生始终处于老师的指挥棒下。长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就严重压迫了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创造力,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而互动式教学能使老师和学生处在平等地位,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展开思考,进行操作实践,在此过程中,学生可随时提出疑问,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在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最后由师生共同进行归纳总结。比如给学生一篇文章配图,要求大家对其排版,做成一篇图文并茂的美文。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实践,有的同学的作品风格沉稳大气,有的活泼,有的隽秀,老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大家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创作,并在旁边给予适当的指导并答疑。作品完成后,选取3——4幅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点评,肯定长处,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并评出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成绩档案。这种教法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变的非常具体、实际。通过这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主动研究、探索,不断创新的课堂,从而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采用“走出去”的实践教学法
各个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都存在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动手能力有所欠缺。为解决这个普遍问题,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动手,另一方面可以多举办一些技能比赛,再就是增加学生见习机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尽快接触社会,接触岗位,为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我们幼师专业的学生有去幼儿园见习的机会,能不能把多媒体引入幼儿园课堂,有没有更好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这都值得我们幼师专业的学生思考。也许,当大家发现计算机能更好的辅助教学活动的时候,计算机学习能再上一个新台阶吧。
为培养合格的幼教人才,不断改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热爱,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争取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