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给我们的理想课堂是: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学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不是学生“懂”了、“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它只有在学生自己的数学化活动中才能实现。数学化是指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主探索”,得出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数学活动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取决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深刻程度。
  【关键词】循序渐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换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守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焕发出生命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也是新课标所追求的课堂。
  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还抱有这样的理念:上课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或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的过程,教材是教学的“圣经”,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主演的独角戏,而且是为完成知识传授而不需顾及学生情感的“独角戏”。这些教学观念愈来愈不适应新课程理念。况且我们的学生也不再满足于“学会”、而追求教师教其“会学”。这些事实的存在,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理想课堂的追求变得刻不容缓,使我们对理想课堂的设想也变得更为真切。
  对照以上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模式和现实中教学现状,我认为要实现理想课堂必须克服以下几个误区。
  1.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听得懂
  讲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听课,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清晰,透彻且带有启发性的讲解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先决条件,然而,教师讲得清,学生却未必听得懂,往往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如坠云雾。就其原因就是:
  1.1 学生学习缺乏“自主”、“合作”,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拿着“统一”的教本,按照固定的进度,运用“满堂灌”的讲解方式,操纵着铺天盖地的“题海战术”,以“上帝”的姿态“主宰”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听的多,练的少。没时间、没机会进行精细的思考、探究、领会、消化和吸收,被动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主体作用没能得到发挥。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讨论、争辩,有利于形成不同思想的碰撞,最容易产生独特的观点和方法,最容易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要鼓励学生讲自己的东西,鼓励讲别人没有讲过的东西。错误和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是学生学习的自然过程。
  1.2 统一标准施教,致使学生学习严重分化。由于教师教学尺度的统一,因材施教的原则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致使学生学习上的分化越来越严重。调查表明:仅有约五分之一的学生能跟得上老师的“步调”,他们学业基础扎实,思维速度快,跟得上,听得懂,也有五分之三的学生吃“夹生饭”,他们常因被教师催着走而感到精神疲惫;还有约五分之一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他们只能疲于奔命地追赶老师的脚步,但由于屡屡“受挫”久而久之变得麻木,厌学。
  1.3 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到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感知,理解,记忆,运用。如果教师硬性得塞给学生大量信息,让学生突击性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得不到消化,吸收,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严格按“村学性与量力行相结合”的原则,把握起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用事先准备好的语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最近发现区”。在课堂的的黄金时间段内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后发现知识,领悟所学。同时要及时反馈学情,加强效果回授,对未听清之处给学生以二次补授之机会,及时扫清障碍,将学习上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教师多解展示,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发散
  课堂上,有的数学老师为讲解更多的解题方法,每节课都要“精选”多例,而每例在变换出几种解法,来展示“一题多解”,然而,结果如何呢?通过反馈得知:这些解法,有的学生早已“张冠李戴”了,有的学生头脑中甚至出现了“打架”现象。实际上,仔细分析归纳后发现,有的解法相差无几。因此“题”要精选,“解法”也要精选,可引导学生参与归纳总结,从多样信息中筛选,以求最佳解法,在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发展学生聚敛性思维是开展创造性训练的有力保证。
  3.教师觉得简单,学生就学得容易
  教师常常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实际上,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对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决不能用教师的水平衡量学生的能力,有时教师对难点不清楚,讲解不透彻,不能深入浅出,都会导致学生的接受障碍。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地施教。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在学好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在要领教学中,教师要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在例题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去推导、证明、求解、思路方法是怎样想到的,并把自己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暴露出来。这样,学生在这些经历中会逐渐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发现。最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是学习活动最坚实的后盾,我们要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学习毕竟是要付出艰辛努力的。“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分外香。”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具有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求知的迫切欲望,才会去刻苦,才会感到“苦”中有“乐”。
  4.教师讲得越多越充分,学生就掌握得越多
  力争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目标,但是提高课堂效率,必须紧扣教材,围绕重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与否,不能只看容量的大小,关键是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培养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潜心钻研教材,灵活自如地处理,“剪裁”教材,凭着自己对教材的切身感受去适当地旁征博引,合理地拓宽加深。宁可少些,也要精些,果断地删去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真正“挠到痒处”,切实给学生编织出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懂一点,晓一类,通一片。为此,教师要多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并努力做到。
  4.1 交出“权力”,多给学生留出时间。教师喋喋不休的满堂灌,的确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聪明的做法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中夯实知识基础。
  4.2精选习题。题海之战无异于将学生引入无舵舢板,很难达到预定的彼岸。精选习题时不要照搬照抄,而要自选适合学生实际水平而又有代表性的习题。
  4.3抓好反馈环节,弥补学生学习上的缺漏。反馈是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提问、作业批改、测试、师生双向交流都是反馈的有效形式。比如:作业批改时不仅仅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打上对错号,而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大面积的全班讲,极个别的单独纠错;考试过后,教师要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建立考试得失档案,将每次考试中每人每题的失分情况记录在册,要求学生重做错题,直到真会为止;有的时候,明知有些学生对某些知识还没有很好地掌握,但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只好听之任之,等等。
  5.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所学知识就掌握了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后解题时,特别是遇到新题便无所适从。这说明学生听懂是一回事,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切实掌握是另外一回事,波利亚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思想应该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而教师仅仅其一个助产婆的作用。”就习题而言,如果不能很好地发挥例题的榜样及培养功能,教师只注意自己娴熟地解题,不重视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悟不出解题思路及技巧,产生不出求解欲望。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努力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精心安排教学结构,全面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探索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感悟数学思想。
  6.多重设问,就能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学生没有问题,那便是教学的失败。因此,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从“满堂灌”极端地走向“满堂问”,又从“满堂问”极端地走向“满堂学生质疑”,一节课下来,学生在教室的提问下,发言踊跃,整个课堂貌似活跃,实质结构松散。比如:有些问题是明知故问,或是肤浅问题,而真正思维有困难的问题没能提出来或没被发现,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不能轻视甚至忽视教师的问题设计,事实上,教师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和典范性的问题,将对学生有事半功倍,受益匪浅的感觉,只有将学生的疑问与教师设计的问题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得到共同实现。
  “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数学课程必须反映数学学习的特点,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改“学科本位”为“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位置,把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猜想、质疑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要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课堂的学生是快乐的,“说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了。
  对照新课程标准,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许多缺陷和误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克服和避免这些缺陷和误区,从而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作出改进。理念和标准来自于新课程标准,因此,我们要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久而久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不断地得到优化。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就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的潜能,都有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作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有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抓住这一点,是数学教育成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会:《数学》七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 刘兼 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收稿日期:2010-12-15
其他文献
1.重视情境创设与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忽明忽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如能使
期刊
1.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目前,对大多数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比较多的呵护、宠爱,生活技能基础较差,这样面对未来的职业家庭等方面都会出现困难和障碍。推广幼儿生活技能训练计划,包括针对幼儿的生活技能训练,是幼教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一点在初入园的幼儿身上表现最明显。   我在带小班时,大部分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户外活动前穿衣服总要老师一一代劳,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幼儿养成
期刊
1.加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纪律素质、心理素质等。这个目的绝非应试教育所能达到的。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每一名政治课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现代的教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的《中学体育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新《标准》与现行体育教学大纲在主要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学习领域、学段、内容标准、教学时数规
期刊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于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研究常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国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大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必须遵照“相关、实用、循序渐进”
期刊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
期刊
1.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学生自主性发展的不利因素  1.1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希望“多快好省”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原封不动地“克隆”出这些知识。教师重视的是让知识走向学生,将单位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作为头等大事而不是让学生走向知识,即引导学生去主动探求知识,使学生最终成为知识的真正拥有者。这样的学习索然寡味,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痛苦,体验不到丝毫的快乐。
期刊
有一件事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都感到痛苦的,那就是批改作文。而且要“精批细改”。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的文章大动干戈,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这种做法,是吃力不讨好,学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们的心情会是快乐的吗?他们能体会到写作的美好与成功吗?所以说,这种“精批细改”的做法,只会使教师无奈地重复枯燥的机械的劳动,只会减损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形势下须转变观念;完善管理;提高质量。  【关键词】认识;转变;管理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laboratory management  Wang Shixiang  【Abstract】In the new curriculum must change their i
期刊
【摘要】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显得特别讲究艺术。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在此理念下,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变“厌学”为“乐学”,从“被动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