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给我们的理想课堂是: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学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不是学生“懂”了、“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它只有在学生自己的数学化活动中才能实现。数学化是指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主探索”,得出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数学活动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取决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深刻程度。
【关键词】循序渐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换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守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焕发出生命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也是新课标所追求的课堂。
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还抱有这样的理念:上课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或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的过程,教材是教学的“圣经”,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主演的独角戏,而且是为完成知识传授而不需顾及学生情感的“独角戏”。这些教学观念愈来愈不适应新课程理念。况且我们的学生也不再满足于“学会”、而追求教师教其“会学”。这些事实的存在,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理想课堂的追求变得刻不容缓,使我们对理想课堂的设想也变得更为真切。
对照以上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模式和现实中教学现状,我认为要实现理想课堂必须克服以下几个误区。
1.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听得懂
讲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听课,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清晰,透彻且带有启发性的讲解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先决条件,然而,教师讲得清,学生却未必听得懂,往往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如坠云雾。就其原因就是:
1.1 学生学习缺乏“自主”、“合作”,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拿着“统一”的教本,按照固定的进度,运用“满堂灌”的讲解方式,操纵着铺天盖地的“题海战术”,以“上帝”的姿态“主宰”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听的多,练的少。没时间、没机会进行精细的思考、探究、领会、消化和吸收,被动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主体作用没能得到发挥。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讨论、争辩,有利于形成不同思想的碰撞,最容易产生独特的观点和方法,最容易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要鼓励学生讲自己的东西,鼓励讲别人没有讲过的东西。错误和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是学生学习的自然过程。
1.2 统一标准施教,致使学生学习严重分化。由于教师教学尺度的统一,因材施教的原则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致使学生学习上的分化越来越严重。调查表明:仅有约五分之一的学生能跟得上老师的“步调”,他们学业基础扎实,思维速度快,跟得上,听得懂,也有五分之三的学生吃“夹生饭”,他们常因被教师催着走而感到精神疲惫;还有约五分之一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他们只能疲于奔命地追赶老师的脚步,但由于屡屡“受挫”久而久之变得麻木,厌学。
1.3 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到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感知,理解,记忆,运用。如果教师硬性得塞给学生大量信息,让学生突击性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得不到消化,吸收,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严格按“村学性与量力行相结合”的原则,把握起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用事先准备好的语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最近发现区”。在课堂的的黄金时间段内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后发现知识,领悟所学。同时要及时反馈学情,加强效果回授,对未听清之处给学生以二次补授之机会,及时扫清障碍,将学习上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教师多解展示,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发散
课堂上,有的数学老师为讲解更多的解题方法,每节课都要“精选”多例,而每例在变换出几种解法,来展示“一题多解”,然而,结果如何呢?通过反馈得知:这些解法,有的学生早已“张冠李戴”了,有的学生头脑中甚至出现了“打架”现象。实际上,仔细分析归纳后发现,有的解法相差无几。因此“题”要精选,“解法”也要精选,可引导学生参与归纳总结,从多样信息中筛选,以求最佳解法,在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发展学生聚敛性思维是开展创造性训练的有力保证。
3.教师觉得简单,学生就学得容易
教师常常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实际上,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对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决不能用教师的水平衡量学生的能力,有时教师对难点不清楚,讲解不透彻,不能深入浅出,都会导致学生的接受障碍。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地施教。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在学好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在要领教学中,教师要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在例题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去推导、证明、求解、思路方法是怎样想到的,并把自己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暴露出来。这样,学生在这些经历中会逐渐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发现。最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是学习活动最坚实的后盾,我们要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学习毕竟是要付出艰辛努力的。“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分外香。”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具有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求知的迫切欲望,才会去刻苦,才会感到“苦”中有“乐”。
4.教师讲得越多越充分,学生就掌握得越多
力争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目标,但是提高课堂效率,必须紧扣教材,围绕重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与否,不能只看容量的大小,关键是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培养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潜心钻研教材,灵活自如地处理,“剪裁”教材,凭着自己对教材的切身感受去适当地旁征博引,合理地拓宽加深。宁可少些,也要精些,果断地删去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真正“挠到痒处”,切实给学生编织出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懂一点,晓一类,通一片。为此,教师要多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并努力做到。
4.1 交出“权力”,多给学生留出时间。教师喋喋不休的满堂灌,的确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聪明的做法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中夯实知识基础。
4.2精选习题。题海之战无异于将学生引入无舵舢板,很难达到预定的彼岸。精选习题时不要照搬照抄,而要自选适合学生实际水平而又有代表性的习题。
4.3抓好反馈环节,弥补学生学习上的缺漏。反馈是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提问、作业批改、测试、师生双向交流都是反馈的有效形式。比如:作业批改时不仅仅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打上对错号,而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大面积的全班讲,极个别的单独纠错;考试过后,教师要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建立考试得失档案,将每次考试中每人每题的失分情况记录在册,要求学生重做错题,直到真会为止;有的时候,明知有些学生对某些知识还没有很好地掌握,但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只好听之任之,等等。
5.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所学知识就掌握了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后解题时,特别是遇到新题便无所适从。这说明学生听懂是一回事,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切实掌握是另外一回事,波利亚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思想应该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而教师仅仅其一个助产婆的作用。”就习题而言,如果不能很好地发挥例题的榜样及培养功能,教师只注意自己娴熟地解题,不重视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悟不出解题思路及技巧,产生不出求解欲望。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努力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精心安排教学结构,全面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探索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感悟数学思想。
6.多重设问,就能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学生没有问题,那便是教学的失败。因此,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从“满堂灌”极端地走向“满堂问”,又从“满堂问”极端地走向“满堂学生质疑”,一节课下来,学生在教室的提问下,发言踊跃,整个课堂貌似活跃,实质结构松散。比如:有些问题是明知故问,或是肤浅问题,而真正思维有困难的问题没能提出来或没被发现,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不能轻视甚至忽视教师的问题设计,事实上,教师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和典范性的问题,将对学生有事半功倍,受益匪浅的感觉,只有将学生的疑问与教师设计的问题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得到共同实现。
“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数学课程必须反映数学学习的特点,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改“学科本位”为“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位置,把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猜想、质疑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要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课堂的学生是快乐的,“说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了。
对照新课程标准,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许多缺陷和误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克服和避免这些缺陷和误区,从而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作出改进。理念和标准来自于新课程标准,因此,我们要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久而久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不断地得到优化。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就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的潜能,都有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作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有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抓住这一点,是数学教育成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会:《数学》七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 刘兼 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收稿日期:2010-12-15
【关键词】循序渐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换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守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焕发出生命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也是新课标所追求的课堂。
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还抱有这样的理念:上课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或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的过程,教材是教学的“圣经”,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主演的独角戏,而且是为完成知识传授而不需顾及学生情感的“独角戏”。这些教学观念愈来愈不适应新课程理念。况且我们的学生也不再满足于“学会”、而追求教师教其“会学”。这些事实的存在,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理想课堂的追求变得刻不容缓,使我们对理想课堂的设想也变得更为真切。
对照以上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模式和现实中教学现状,我认为要实现理想课堂必须克服以下几个误区。
1.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听得懂
讲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听课,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清晰,透彻且带有启发性的讲解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先决条件,然而,教师讲得清,学生却未必听得懂,往往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如坠云雾。就其原因就是:
1.1 学生学习缺乏“自主”、“合作”,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拿着“统一”的教本,按照固定的进度,运用“满堂灌”的讲解方式,操纵着铺天盖地的“题海战术”,以“上帝”的姿态“主宰”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听的多,练的少。没时间、没机会进行精细的思考、探究、领会、消化和吸收,被动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主体作用没能得到发挥。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讨论、争辩,有利于形成不同思想的碰撞,最容易产生独特的观点和方法,最容易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要鼓励学生讲自己的东西,鼓励讲别人没有讲过的东西。错误和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是学生学习的自然过程。
1.2 统一标准施教,致使学生学习严重分化。由于教师教学尺度的统一,因材施教的原则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致使学生学习上的分化越来越严重。调查表明:仅有约五分之一的学生能跟得上老师的“步调”,他们学业基础扎实,思维速度快,跟得上,听得懂,也有五分之三的学生吃“夹生饭”,他们常因被教师催着走而感到精神疲惫;还有约五分之一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他们只能疲于奔命地追赶老师的脚步,但由于屡屡“受挫”久而久之变得麻木,厌学。
1.3 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到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感知,理解,记忆,运用。如果教师硬性得塞给学生大量信息,让学生突击性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得不到消化,吸收,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严格按“村学性与量力行相结合”的原则,把握起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用事先准备好的语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最近发现区”。在课堂的的黄金时间段内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后发现知识,领悟所学。同时要及时反馈学情,加强效果回授,对未听清之处给学生以二次补授之机会,及时扫清障碍,将学习上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教师多解展示,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发散
课堂上,有的数学老师为讲解更多的解题方法,每节课都要“精选”多例,而每例在变换出几种解法,来展示“一题多解”,然而,结果如何呢?通过反馈得知:这些解法,有的学生早已“张冠李戴”了,有的学生头脑中甚至出现了“打架”现象。实际上,仔细分析归纳后发现,有的解法相差无几。因此“题”要精选,“解法”也要精选,可引导学生参与归纳总结,从多样信息中筛选,以求最佳解法,在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发展学生聚敛性思维是开展创造性训练的有力保证。
3.教师觉得简单,学生就学得容易
教师常常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实际上,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对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决不能用教师的水平衡量学生的能力,有时教师对难点不清楚,讲解不透彻,不能深入浅出,都会导致学生的接受障碍。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地施教。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在学好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在要领教学中,教师要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在例题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去推导、证明、求解、思路方法是怎样想到的,并把自己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暴露出来。这样,学生在这些经历中会逐渐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发现。最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是学习活动最坚实的后盾,我们要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学习毕竟是要付出艰辛努力的。“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分外香。”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具有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求知的迫切欲望,才会去刻苦,才会感到“苦”中有“乐”。
4.教师讲得越多越充分,学生就掌握得越多
力争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目标,但是提高课堂效率,必须紧扣教材,围绕重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与否,不能只看容量的大小,关键是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培养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潜心钻研教材,灵活自如地处理,“剪裁”教材,凭着自己对教材的切身感受去适当地旁征博引,合理地拓宽加深。宁可少些,也要精些,果断地删去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真正“挠到痒处”,切实给学生编织出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懂一点,晓一类,通一片。为此,教师要多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并努力做到。
4.1 交出“权力”,多给学生留出时间。教师喋喋不休的满堂灌,的确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聪明的做法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中夯实知识基础。
4.2精选习题。题海之战无异于将学生引入无舵舢板,很难达到预定的彼岸。精选习题时不要照搬照抄,而要自选适合学生实际水平而又有代表性的习题。
4.3抓好反馈环节,弥补学生学习上的缺漏。反馈是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提问、作业批改、测试、师生双向交流都是反馈的有效形式。比如:作业批改时不仅仅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打上对错号,而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大面积的全班讲,极个别的单独纠错;考试过后,教师要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建立考试得失档案,将每次考试中每人每题的失分情况记录在册,要求学生重做错题,直到真会为止;有的时候,明知有些学生对某些知识还没有很好地掌握,但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只好听之任之,等等。
5.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所学知识就掌握了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后解题时,特别是遇到新题便无所适从。这说明学生听懂是一回事,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切实掌握是另外一回事,波利亚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思想应该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而教师仅仅其一个助产婆的作用。”就习题而言,如果不能很好地发挥例题的榜样及培养功能,教师只注意自己娴熟地解题,不重视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悟不出解题思路及技巧,产生不出求解欲望。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努力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精心安排教学结构,全面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探索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感悟数学思想。
6.多重设问,就能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学生没有问题,那便是教学的失败。因此,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从“满堂灌”极端地走向“满堂问”,又从“满堂问”极端地走向“满堂学生质疑”,一节课下来,学生在教室的提问下,发言踊跃,整个课堂貌似活跃,实质结构松散。比如:有些问题是明知故问,或是肤浅问题,而真正思维有困难的问题没能提出来或没被发现,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不能轻视甚至忽视教师的问题设计,事实上,教师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和典范性的问题,将对学生有事半功倍,受益匪浅的感觉,只有将学生的疑问与教师设计的问题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得到共同实现。
“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数学课程必须反映数学学习的特点,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改“学科本位”为“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位置,把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猜想、质疑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要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课堂的学生是快乐的,“说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了。
对照新课程标准,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许多缺陷和误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克服和避免这些缺陷和误区,从而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作出改进。理念和标准来自于新课程标准,因此,我们要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久而久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不断地得到优化。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就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的潜能,都有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作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有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抓住这一点,是数学教育成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会:《数学》七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 刘兼 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收稿日期: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