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侗族边远山区的中学在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方面和汉族中学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英语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因此,在侗族中学出现了侗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不佳但拥有多语能力的矛盾现象。文章旨在探究侗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广西侗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状况分析;对策研究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区教育发展大会工作部署,全面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推动民族地区教育科学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为广西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然而,就笔者了解(本人作为侗族一员,有着在侗族地区的实际成长生活经历,并且还有着二十多年的英语学习和十年的英语教学经历),侗族边远山区的中学在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方面和汉族中学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英语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因此,在侗族中学出现了侗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不佳但拥有多语能力的矛盾现象。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侗族中学生日常生活用语是本民族语言侗语,汉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二语言,英语则是第三语言。侗、汉、英三种语言分属于不同语系,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对侗族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干扰。第二,侗族中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与他们的居住环境和文化氛围相关,他们从小在侗汉交错的文化氛围中长大,侗语以及汉语文化都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英语学习之后,他们的思维方式还要受到英语国家文化的影响,因而他们遇到的“文化差异”现象比汉族学生更多。而且英语国家的文化这一特点与侗族保守和自我封闭的淳朴民风存在很大冲突,这也给侗族学习者理解英语文化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客观上加大了侗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难度。
一、广西侗族地区英语教学的基本情况
广西侗族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基础相对薄弱。侗族地区的英语教育状况与汉族地区相比,差距较为明显。以笔者调查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中学(以下简称“同乐乡中学”)为例,其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 都远远无法满足英语教育教学的要求。
1.师资力量不足,英语教师专业水平整体偏低
侗族地区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英语教学的拔尖人才匮乏,即使是本地培养的人才也因为教学条件、待遇等问题而流失。笔者通过对同乐乡中学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全校仅有12名英语老师,其中两名还在外进修,不在岗。师生比为1∶90。而且教师的专业水平偏低,仅有两名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其他均为大专或者中专毕业。其中,大多数教师毕业于区内的师范专科学校,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教材不适合,缺乏各种教辅资料
通过采访调查,笔者发现侗族地区中学和城市里的汉族学生使用的是同一套教材,这些教材有不少弊端。教材的构思和目标任务过于理论化和理想化,因而在具体的侗族山区的教学过程中实际操作性不强,也就是与侗族地区的实际生活脱节,利用率不高。
3.侗族山区中学的学生英語基础参差不齐
在多数侗族地区中学,学生英语薄弱的问题普遍。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小学的英语教学,在多数侗族地区小学,英语课被当成副科,经常被语文和数学课等主科所取代,英语教学流于形式;有部分小学英语教师不够专业, 导致学生初学英语时就不能接触标准的英语发音,造成学生普遍发音不标准,口语表达能力欠缺。有的乡村小学甚至没有开设英语课,这些学生进入中学以后会有更多的挫败感,教师也会面临更大的英语教学压力。
4.教学方法落后,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侗族多数地处偏僻的山区,教学条件较差,信息较为闭塞,教师和学生对外交流的机会较少,这使得教师不能及时学习和跟进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上课也难免进入“讲语法,背考点”的误区,没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也就是淡化语法,重视口语和交流。
5.经济差距和留守儿童问题阻碍侗族地区英语教育发展
侗族农村地区有不少学生因贫困或其他原因辍学而外出打工,造成了适龄入学生源的严重流失。有部分学生是留守孩子,缺少父母亲的关怀和督促,没有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不少学生性格孤僻、纪律涣散,甚至出现厌学逃课等现象。
二、改变侗族山区中学教学现状的建议
针对上述广西侗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的建议。
1. 正确对待侗、汉、英三种语言思维的差异,减少侗语和汉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
尽管三种语言的思维方式有差异,但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三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对比三种语言的特点,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那么,侗语和汉语对英语产生的负迁移就会减少。而了解三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使学生摆脱自己民族的思维定势, 有助于学生从全新的角度、以新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
2. 提高英语教师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加强教研,相互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给教师提供科研进修机会。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辅助地方,留住优秀的教学人才。可以适时推进优秀教师下基层,向侗族山区学校传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城市教师和乡村教师可以互相观摩学习,共同备课,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政府和学校都应该加大力度培养侗族本土教师,他们有着英语、汉语和侗族语言的三语学习经历,所以也更了解侗族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及规律,这将更有助于全面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英语学习。
3. 激发和培养侗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侗族初中学生和城里的初中生一样,都具有好胜心、荣誉感和参与意识,也很乐于参加竞赛活动,所以适当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对学生的思维、记忆、理解、反应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如初学英语时,进行书写比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习惯;又如查字典比赛,可使侗族初中生养成正确熟练地使用词典的良好习惯;还有课文朗读比赛,可纠正侗族学生发音和语调的常见问题,形成纯正地道的英语语音和语调。另外,扩词造句比赛,给一个单词让学生通过联想扩展成词组并造句,比赛的结果以句子的准确性和优美性为衡量标准。学生通过比赛开动脑筋,温习学过的课文,理解各种词类的固定搭配关系,扩展各种词组。通过英语智力竞赛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的目的,同时,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扩大,智力得到发展,理解速度得以加快,反应和表达的能力得以加强。除此以外,英语黑板报比赛、英文故事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文戏剧表演、英文配音比赛、课文插图绘画比赛等,这些活动,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发展自己的智力,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调动了其学习的兴趣。侗族地区教师应该营造轻松有趣的英语课堂氛围,开展多种形式、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计与教学相关的幻灯片,自制适合学情的课件,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保持兴趣和热情。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成功的前提条件。英语学习者只有明确英语学习的价值,才能取得成功并提高效率;英语学习者只有统一英语学习的价值和全部生活的价值,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变被迫的学习为发自内心的自觉的、主动的、积极的学习。高考英语改一年一考为一年多考,可见英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学习英语,效果会事半功倍。此外,侗族山区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努力考上理想大学,从事一份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为改变侗族山区的落后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
5.合理编排教材,贴近侗族山区学生生活实际
现在的中学教材实行“一刀切”,农村和城镇中学共同使用同一套教材。而且教材的结构和编排过于理想化和城市化,每个单元里的虚拟情景都与侗族山区的日常生活不符。教师可以自行设置一些接近当地生活的场景进行教学,甚至编写本土教材。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该在这方面给予其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
6. 形成客观的评价体系
英语测试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形式,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而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等,教师可以通过测试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测试检查自己的教学质量,总结自己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改进。所以,侗族地区教师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学生则可以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自己学习方面的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争取更好的成绩。
总而言之,想要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侗族地区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是不可能的。教师必須有恒心、有毅力,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积极调动学生的智力以及非智力因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改变教学态度,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及师生等各方面因素之间的关系,教学水平才会得到逐步提高。广西侗族地区的中学英语教学要走出困境,取得进步,需要教师、学生、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与努力下,侗族农村英语教学一定会走出困境,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李宪美,陈晓日.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26).
[2]梁雪强.克服困难 缩小差距 加快课改步伐——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困难和对策[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版),2012(12).
[3]段亚芳.我国农村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08(7).
[4]刘晓军.制约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因素及对策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5(7).
[5]李晓冬.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J].广西教育,2007(Z2).
关键词:广西侗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状况分析;对策研究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区教育发展大会工作部署,全面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推动民族地区教育科学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为广西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然而,就笔者了解(本人作为侗族一员,有着在侗族地区的实际成长生活经历,并且还有着二十多年的英语学习和十年的英语教学经历),侗族边远山区的中学在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方面和汉族中学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英语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因此,在侗族中学出现了侗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不佳但拥有多语能力的矛盾现象。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侗族中学生日常生活用语是本民族语言侗语,汉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二语言,英语则是第三语言。侗、汉、英三种语言分属于不同语系,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对侗族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干扰。第二,侗族中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与他们的居住环境和文化氛围相关,他们从小在侗汉交错的文化氛围中长大,侗语以及汉语文化都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英语学习之后,他们的思维方式还要受到英语国家文化的影响,因而他们遇到的“文化差异”现象比汉族学生更多。而且英语国家的文化这一特点与侗族保守和自我封闭的淳朴民风存在很大冲突,这也给侗族学习者理解英语文化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客观上加大了侗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难度。
一、广西侗族地区英语教学的基本情况
广西侗族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基础相对薄弱。侗族地区的英语教育状况与汉族地区相比,差距较为明显。以笔者调查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中学(以下简称“同乐乡中学”)为例,其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 都远远无法满足英语教育教学的要求。
1.师资力量不足,英语教师专业水平整体偏低
侗族地区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英语教学的拔尖人才匮乏,即使是本地培养的人才也因为教学条件、待遇等问题而流失。笔者通过对同乐乡中学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全校仅有12名英语老师,其中两名还在外进修,不在岗。师生比为1∶90。而且教师的专业水平偏低,仅有两名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其他均为大专或者中专毕业。其中,大多数教师毕业于区内的师范专科学校,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教材不适合,缺乏各种教辅资料
通过采访调查,笔者发现侗族地区中学和城市里的汉族学生使用的是同一套教材,这些教材有不少弊端。教材的构思和目标任务过于理论化和理想化,因而在具体的侗族山区的教学过程中实际操作性不强,也就是与侗族地区的实际生活脱节,利用率不高。
3.侗族山区中学的学生英語基础参差不齐
在多数侗族地区中学,学生英语薄弱的问题普遍。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小学的英语教学,在多数侗族地区小学,英语课被当成副科,经常被语文和数学课等主科所取代,英语教学流于形式;有部分小学英语教师不够专业, 导致学生初学英语时就不能接触标准的英语发音,造成学生普遍发音不标准,口语表达能力欠缺。有的乡村小学甚至没有开设英语课,这些学生进入中学以后会有更多的挫败感,教师也会面临更大的英语教学压力。
4.教学方法落后,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侗族多数地处偏僻的山区,教学条件较差,信息较为闭塞,教师和学生对外交流的机会较少,这使得教师不能及时学习和跟进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上课也难免进入“讲语法,背考点”的误区,没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也就是淡化语法,重视口语和交流。
5.经济差距和留守儿童问题阻碍侗族地区英语教育发展
侗族农村地区有不少学生因贫困或其他原因辍学而外出打工,造成了适龄入学生源的严重流失。有部分学生是留守孩子,缺少父母亲的关怀和督促,没有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不少学生性格孤僻、纪律涣散,甚至出现厌学逃课等现象。
二、改变侗族山区中学教学现状的建议
针对上述广西侗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的建议。
1. 正确对待侗、汉、英三种语言思维的差异,减少侗语和汉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
尽管三种语言的思维方式有差异,但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三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对比三种语言的特点,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那么,侗语和汉语对英语产生的负迁移就会减少。而了解三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使学生摆脱自己民族的思维定势, 有助于学生从全新的角度、以新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
2. 提高英语教师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加强教研,相互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给教师提供科研进修机会。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辅助地方,留住优秀的教学人才。可以适时推进优秀教师下基层,向侗族山区学校传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城市教师和乡村教师可以互相观摩学习,共同备课,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政府和学校都应该加大力度培养侗族本土教师,他们有着英语、汉语和侗族语言的三语学习经历,所以也更了解侗族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及规律,这将更有助于全面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英语学习。
3. 激发和培养侗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侗族初中学生和城里的初中生一样,都具有好胜心、荣誉感和参与意识,也很乐于参加竞赛活动,所以适当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对学生的思维、记忆、理解、反应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如初学英语时,进行书写比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习惯;又如查字典比赛,可使侗族初中生养成正确熟练地使用词典的良好习惯;还有课文朗读比赛,可纠正侗族学生发音和语调的常见问题,形成纯正地道的英语语音和语调。另外,扩词造句比赛,给一个单词让学生通过联想扩展成词组并造句,比赛的结果以句子的准确性和优美性为衡量标准。学生通过比赛开动脑筋,温习学过的课文,理解各种词类的固定搭配关系,扩展各种词组。通过英语智力竞赛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的目的,同时,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扩大,智力得到发展,理解速度得以加快,反应和表达的能力得以加强。除此以外,英语黑板报比赛、英文故事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文戏剧表演、英文配音比赛、课文插图绘画比赛等,这些活动,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发展自己的智力,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调动了其学习的兴趣。侗族地区教师应该营造轻松有趣的英语课堂氛围,开展多种形式、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计与教学相关的幻灯片,自制适合学情的课件,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保持兴趣和热情。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成功的前提条件。英语学习者只有明确英语学习的价值,才能取得成功并提高效率;英语学习者只有统一英语学习的价值和全部生活的价值,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变被迫的学习为发自内心的自觉的、主动的、积极的学习。高考英语改一年一考为一年多考,可见英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学习英语,效果会事半功倍。此外,侗族山区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努力考上理想大学,从事一份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为改变侗族山区的落后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
5.合理编排教材,贴近侗族山区学生生活实际
现在的中学教材实行“一刀切”,农村和城镇中学共同使用同一套教材。而且教材的结构和编排过于理想化和城市化,每个单元里的虚拟情景都与侗族山区的日常生活不符。教师可以自行设置一些接近当地生活的场景进行教学,甚至编写本土教材。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该在这方面给予其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
6. 形成客观的评价体系
英语测试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形式,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而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等,教师可以通过测试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测试检查自己的教学质量,总结自己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改进。所以,侗族地区教师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学生则可以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自己学习方面的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争取更好的成绩。
总而言之,想要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侗族地区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是不可能的。教师必須有恒心、有毅力,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积极调动学生的智力以及非智力因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改变教学态度,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及师生等各方面因素之间的关系,教学水平才会得到逐步提高。广西侗族地区的中学英语教学要走出困境,取得进步,需要教师、学生、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与努力下,侗族农村英语教学一定会走出困境,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李宪美,陈晓日.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26).
[2]梁雪强.克服困难 缩小差距 加快课改步伐——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困难和对策[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版),2012(12).
[3]段亚芳.我国农村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08(7).
[4]刘晓军.制约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因素及对策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5(7).
[5]李晓冬.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J].广西教育,2007(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