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现行课本三年级语文上册有一篇课文《孔子拜师》,课文以讲历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年轻的孔子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去洛阳向聃拜师求教的事。
在第十一册语文第二十五课里,有一篇《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教参的第130页说,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品德与社会》课五年级(下)中,用第12、13页两页的篇幅介绍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至圣先师”。当我们把这一碗又一碗的“圣水”递给学生的时候,我们应该为自己储备“几桶”水呢?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还是闪闪发光的,他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了教育学生,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从二十多岁从教以来,到周游列国十四年,到晚年回到家乡整理著述,从不放弃教学,用一句现代的话说,他始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上,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
特别可贵的是他对学生一视同仁的态度,我们还是抄一段原文吧: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段话见于《论语•季氏》学生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也是他的同学孔鲤(字伯鱼)以为老师会给他的孩子“吃偏饭”,优待许多。可是他听到了孔鲤的回答,明白了孔子对孩子和学生是一视同仁的,甚至对儿子更“远”一些,我们大多也有子女,扪心自问,我们能做到这样吗?
同一个问题,在孔夫子那里会有不同的答案吗?是的。那是为什么?
有一次,子路问他的老师:“听到了一个正确的道理就马上付之于行动,就去干一番吗?”
孔夫子回答说:“有父兄在,不去请示父兄怎么能冒冒失失去行动呢?”
同样是这个问题,冉有去问老师。
孔夫子却回答说:“听说了,就应该付之于行动。”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凑巧听到了孔夫子的这两次答疑,就发出了第三个问题:“老师,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回答子路和回答冉有的截然不同呢?”
孔夫子的回答出人意料:“冉有这个人哪,做事退缩不前,所以我特地鼓励他大胆前进一步;子路胆大莽撞,做事一个顶俩,所以要约束他,让他慎重地后退一点。”
这个小故事见于《论语》的《先进》篇,掩卷沉思,真让我们感慨万分,这可以算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了。在《论语》中我们还看到,颜渊问仁,仲躬问仁,司马牛问仁,樊迟问仁。同一个问题:“仁”,他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给出不同的答案,让我们读了不能不叹为观止。我们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是千变万化的,我们面对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家庭,他们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怎么能配好每一把钥匙,打开每个心灵的门扉,这给我们德育工作者提出一个严肃的课题。孔夫子的因材施教给我们莫大的启迪,做好每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决不能一刀切。
面对众多的学生,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述,振振有词的训政,真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感。可是我们老师真是那么一贯正确,比学生高明万分吗?
有一次,孔夫子问他的一位得意门生子贡:“子贡呀,你和颜回谁更强一些?”
子贡何等聪明,他知道,颜回勤奋好学,乐观向上,自己是比不上颜回的,他坦然地回答道:“夫子,我怎么能和颜回相比呀,他听您讲一个道理,就能推知十倍,我呀,闻一知二就不错了。”
孔夫子听了点头称是,感叹地说:“赶不上颜回的不只是你,我和你一样,咱们都不如颜回!”
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在所谓“师道尊严”高于一切的情况下,老师能说自己不如学生,这是难能可贵的。正如唐代学者,诗人韩愈在《师说》中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我们老师面对众多学生,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也有强于我们的地方,我们能保持清醒的,谦虚谨慎的态度,就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孔夫子也是人,不是神,千百年来他被统治阶级神话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孔夫子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比如,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是典型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事实面前是很难站住脚的。他还说:“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也许会有这样的女人,但能一概而论吗?
孔夫子还教训他的弟子,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可是后进的人你不去帮助,能看着不管吗?有一次他的学生樊迟问他种庄稼和种菜的事,他就说樊迟是“小人”。
我们学习《论语》学习孔夫子种种“正确的观点”,也要看到他的局限,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没有哪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得到众多人的尊敬和爱戴;没有哪一个人能像他那样,穿过岁月的河流,千百年过去了,人们还敬仰他,聆听他的教诲;没有哪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得到世界各地、各国人民的尊崇,据报载:目前,全世界近一百个国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学院,58所孔子课堂,如今有140多万外国人在学习他的学说。
在第十一册语文第二十五课里,有一篇《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教参的第130页说,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品德与社会》课五年级(下)中,用第12、13页两页的篇幅介绍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至圣先师”。当我们把这一碗又一碗的“圣水”递给学生的时候,我们应该为自己储备“几桶”水呢?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还是闪闪发光的,他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了教育学生,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从二十多岁从教以来,到周游列国十四年,到晚年回到家乡整理著述,从不放弃教学,用一句现代的话说,他始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上,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
特别可贵的是他对学生一视同仁的态度,我们还是抄一段原文吧: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段话见于《论语•季氏》学生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也是他的同学孔鲤(字伯鱼)以为老师会给他的孩子“吃偏饭”,优待许多。可是他听到了孔鲤的回答,明白了孔子对孩子和学生是一视同仁的,甚至对儿子更“远”一些,我们大多也有子女,扪心自问,我们能做到这样吗?
同一个问题,在孔夫子那里会有不同的答案吗?是的。那是为什么?
有一次,子路问他的老师:“听到了一个正确的道理就马上付之于行动,就去干一番吗?”
孔夫子回答说:“有父兄在,不去请示父兄怎么能冒冒失失去行动呢?”
同样是这个问题,冉有去问老师。
孔夫子却回答说:“听说了,就应该付之于行动。”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凑巧听到了孔夫子的这两次答疑,就发出了第三个问题:“老师,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回答子路和回答冉有的截然不同呢?”
孔夫子的回答出人意料:“冉有这个人哪,做事退缩不前,所以我特地鼓励他大胆前进一步;子路胆大莽撞,做事一个顶俩,所以要约束他,让他慎重地后退一点。”
这个小故事见于《论语》的《先进》篇,掩卷沉思,真让我们感慨万分,这可以算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了。在《论语》中我们还看到,颜渊问仁,仲躬问仁,司马牛问仁,樊迟问仁。同一个问题:“仁”,他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给出不同的答案,让我们读了不能不叹为观止。我们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是千变万化的,我们面对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家庭,他们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怎么能配好每一把钥匙,打开每个心灵的门扉,这给我们德育工作者提出一个严肃的课题。孔夫子的因材施教给我们莫大的启迪,做好每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决不能一刀切。
面对众多的学生,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述,振振有词的训政,真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感。可是我们老师真是那么一贯正确,比学生高明万分吗?
有一次,孔夫子问他的一位得意门生子贡:“子贡呀,你和颜回谁更强一些?”
子贡何等聪明,他知道,颜回勤奋好学,乐观向上,自己是比不上颜回的,他坦然地回答道:“夫子,我怎么能和颜回相比呀,他听您讲一个道理,就能推知十倍,我呀,闻一知二就不错了。”
孔夫子听了点头称是,感叹地说:“赶不上颜回的不只是你,我和你一样,咱们都不如颜回!”
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在所谓“师道尊严”高于一切的情况下,老师能说自己不如学生,这是难能可贵的。正如唐代学者,诗人韩愈在《师说》中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我们老师面对众多学生,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也有强于我们的地方,我们能保持清醒的,谦虚谨慎的态度,就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孔夫子也是人,不是神,千百年来他被统治阶级神话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孔夫子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比如,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是典型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事实面前是很难站住脚的。他还说:“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也许会有这样的女人,但能一概而论吗?
孔夫子还教训他的弟子,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可是后进的人你不去帮助,能看着不管吗?有一次他的学生樊迟问他种庄稼和种菜的事,他就说樊迟是“小人”。
我们学习《论语》学习孔夫子种种“正确的观点”,也要看到他的局限,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没有哪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得到众多人的尊敬和爱戴;没有哪一个人能像他那样,穿过岁月的河流,千百年过去了,人们还敬仰他,聆听他的教诲;没有哪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得到世界各地、各国人民的尊崇,据报载:目前,全世界近一百个国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学院,58所孔子课堂,如今有140多万外国人在学习他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