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叙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从林木遗传改良与无性系林业、森林集约栽培及管理、森林资源监控、木材加工利用等方面验证了技术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从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林业高新技术、林业产业升级、健全林业服务体系等方面论述了技术创新对策。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林业;技术创新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正成为全球广泛认同的林业发展方向,它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的重新定向和定位,同时涉及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在对后代人需求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对林业各方面的需求。林业科学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历了由产量型到效益型的转变,进入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崭新阶段。我们从分析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条件入手,探讨林业科技创新在林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论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及对策。以期促进林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
1、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概述
林业的主体是森林,森林是地球生物圈中最大的生产者,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多重功能,因此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从人类利用森林的方式和内容上看,林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自然林业、农耕林业、工业资源林业和综合利用林业4个阶段。森林利用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森林经营思想的演进,从自然林业时森林对人类的单向呵护,到农耕林业时因粮食问题产生的毁林行为,再到工业资源林业初期对森林的掠夺式开发和后期的森林永续利用,以及20世纪中期以来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反映出人类对森林的经营越来越趋向于成熟。从森林永续利用到森林可持续经营,最大的进步在于从强调森林单一价值的生产发展到了强调森林的全部价值,经营单位从林分或林分集合体发展到景观和景观基础上的森林健康和生产力,从注重森林的蓄积量和定期产量发展到在注重林龄、结构、林木活力、动植物种类等森林状态的前提下关心蓄积量和定期产量。
2、技术创新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2.1 森林资源监测与信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森林资源清查、监测和管理手段日益走向现代化。并使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向高层次的区域与全球的方向发展。近代森林经理学融进了系统论、控制论、模拟仿真理论及信息科学等现代决策理论与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有可能从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对复杂的森林系统作出多资源多目标和土地综合利用的优化方案,加快实现了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方向的转移。
2.2 林木遗传改良与无性系林业的技术创新 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林木育种开始从常规手段向遗传工程过渡,基因转移技术逐渐渗入树木改良领域,并应用于林业生产,分子标记技术对主要树种的遗传图谱构建取得了重大进展,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可创造出优质的工业用材新品种。20世纪80年代后无性系林业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取得突破。使得桉树、辐射松等树种的无性系造林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当代林木遗传改良及无性系林业的技术创新,使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对森林资源进行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定向培育和工业利用。
2.3 森林集约栽培及管理技术 人工林集约栽培技术的进展主要体现为: 林木培育定向化,即按工业生产要求。营造专一用途的森林;管理措施模型化。即在不同栽培措施、营林生产与社会经挤条件等因素对人工林产量、产品结构和经营效果等影响的基础上,建立起不同栽培区、不同立地类型、不同造林营林措施、不同作业用工与投入价格、不同木材规格及价格等方面对营林效应的影响关系的计算机模拟系统,用于选择人工林的合理轮伐期和培育方案,评估人工林的生产力与发展潜力,从而实现人工林的优化经营; 栽培作业机械化,即苗木培育向工厂化发展。
2.4 木材科学理论及加工利用技术 今年来,国际国内在木材物理学领域已揭示出木材加工处理机制,改进了木材加工处理工艺,能够利用小径材和采伐剩余物制造出大规格、高质量的板材或直接压模成型的木材构件,并从全树利用向全林利用的方向迈进。在木材力学领域已扩大到以木材为基质材料的人造板、层积材和复合木质材料研究与应用等方面,使木材和人造板等木质材料的测试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在木材加工,加工机械达到高度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清洁化。在产品结构上,耐用、耐腐、耐压、固化和阻燃新技术不断更新,定向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重组木等新产品开发层出不穷。在制浆造纸工业方面,酶工艺已走出实验室应用于造纸生产。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对策分析
3.1 发展林业高新技术 在林业生物技术创新方面,要着力解决林木生长率低,森林质量差和抗逆性不强等技术难题。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着重提高3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发展数字林业,完善森林生态和灾害监测网络,建立森林经营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相结合,选育出一大批优质的林木优良品种,在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天然林保护等方面,要在增加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产业上取得突破,从培育、管理、保护森林资源到加工利用进行一体化机制,提高科技质量,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使林业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3.2 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首先要调整林业结构,建立林业科研新机制。主要解决学科结构、科研结构布局和组织结构,在学科结构上加强生态环境改善,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及植被恢复技术,人工林资源培育、保护与高效利用,高新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的创新能力等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的综合素质。转换机制,成立现代科研院所,形成社会化、网络化、国际化的科研新模式,开放、竞争、协作的新机制,形成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和敬业爱岗的院所新文化,发挥科技资源的优势。
3.3 抓好林业产业升级 增强林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林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引进、吸收、消化、创新水平。强化高新技术研究,积极培育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有益于环境保护的高新技术产业等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积极鼓励科研单位兴办科技先导型企业,大力支持发展民营高科技企业。大力加强产学研结合,减少研究和开发中的盲目性和重复浪费,在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强制性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努力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
3.4 健全和完善社会配套服务体系 成立林业技术服务和示范中心,集咨询、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甚至风险投资等职能于一身的这个组织可由林业部门、产业界与科研院校联合组建。主要进行林业产业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研究、传统生产工艺的改造、国外先进适用绿色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及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等,成立林业技术、培育示范基地和扩散中心。对于林业部门不仅要加强法规、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力度,而且要起到中介、协调和服务的作用,利用现有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林业机构网络大力推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扩散能力。
4、結语
技术创新是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不断进步的科技将为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和有效的手段,从而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的技术创新一定要从林业体制改革、林业高新技术、林业产权、配套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林业科技人员的科技水平,提高林业科技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俞新妥.混麦林营造原理及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王九龄.我国混麦林营造的研究现状[J].林业科技通讯,2006
[3]祝列克.林业经济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林业;技术创新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正成为全球广泛认同的林业发展方向,它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的重新定向和定位,同时涉及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在对后代人需求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对林业各方面的需求。林业科学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历了由产量型到效益型的转变,进入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崭新阶段。我们从分析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条件入手,探讨林业科技创新在林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论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及对策。以期促进林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
1、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概述
林业的主体是森林,森林是地球生物圈中最大的生产者,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多重功能,因此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从人类利用森林的方式和内容上看,林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自然林业、农耕林业、工业资源林业和综合利用林业4个阶段。森林利用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森林经营思想的演进,从自然林业时森林对人类的单向呵护,到农耕林业时因粮食问题产生的毁林行为,再到工业资源林业初期对森林的掠夺式开发和后期的森林永续利用,以及20世纪中期以来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反映出人类对森林的经营越来越趋向于成熟。从森林永续利用到森林可持续经营,最大的进步在于从强调森林单一价值的生产发展到了强调森林的全部价值,经营单位从林分或林分集合体发展到景观和景观基础上的森林健康和生产力,从注重森林的蓄积量和定期产量发展到在注重林龄、结构、林木活力、动植物种类等森林状态的前提下关心蓄积量和定期产量。
2、技术创新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2.1 森林资源监测与信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森林资源清查、监测和管理手段日益走向现代化。并使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向高层次的区域与全球的方向发展。近代森林经理学融进了系统论、控制论、模拟仿真理论及信息科学等现代决策理论与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有可能从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对复杂的森林系统作出多资源多目标和土地综合利用的优化方案,加快实现了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方向的转移。
2.2 林木遗传改良与无性系林业的技术创新 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林木育种开始从常规手段向遗传工程过渡,基因转移技术逐渐渗入树木改良领域,并应用于林业生产,分子标记技术对主要树种的遗传图谱构建取得了重大进展,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可创造出优质的工业用材新品种。20世纪80年代后无性系林业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取得突破。使得桉树、辐射松等树种的无性系造林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当代林木遗传改良及无性系林业的技术创新,使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对森林资源进行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定向培育和工业利用。
2.3 森林集约栽培及管理技术 人工林集约栽培技术的进展主要体现为: 林木培育定向化,即按工业生产要求。营造专一用途的森林;管理措施模型化。即在不同栽培措施、营林生产与社会经挤条件等因素对人工林产量、产品结构和经营效果等影响的基础上,建立起不同栽培区、不同立地类型、不同造林营林措施、不同作业用工与投入价格、不同木材规格及价格等方面对营林效应的影响关系的计算机模拟系统,用于选择人工林的合理轮伐期和培育方案,评估人工林的生产力与发展潜力,从而实现人工林的优化经营; 栽培作业机械化,即苗木培育向工厂化发展。
2.4 木材科学理论及加工利用技术 今年来,国际国内在木材物理学领域已揭示出木材加工处理机制,改进了木材加工处理工艺,能够利用小径材和采伐剩余物制造出大规格、高质量的板材或直接压模成型的木材构件,并从全树利用向全林利用的方向迈进。在木材力学领域已扩大到以木材为基质材料的人造板、层积材和复合木质材料研究与应用等方面,使木材和人造板等木质材料的测试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在木材加工,加工机械达到高度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清洁化。在产品结构上,耐用、耐腐、耐压、固化和阻燃新技术不断更新,定向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重组木等新产品开发层出不穷。在制浆造纸工业方面,酶工艺已走出实验室应用于造纸生产。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对策分析
3.1 发展林业高新技术 在林业生物技术创新方面,要着力解决林木生长率低,森林质量差和抗逆性不强等技术难题。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着重提高3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发展数字林业,完善森林生态和灾害监测网络,建立森林经营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相结合,选育出一大批优质的林木优良品种,在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天然林保护等方面,要在增加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产业上取得突破,从培育、管理、保护森林资源到加工利用进行一体化机制,提高科技质量,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使林业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3.2 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首先要调整林业结构,建立林业科研新机制。主要解决学科结构、科研结构布局和组织结构,在学科结构上加强生态环境改善,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及植被恢复技术,人工林资源培育、保护与高效利用,高新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的创新能力等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的综合素质。转换机制,成立现代科研院所,形成社会化、网络化、国际化的科研新模式,开放、竞争、协作的新机制,形成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和敬业爱岗的院所新文化,发挥科技资源的优势。
3.3 抓好林业产业升级 增强林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林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引进、吸收、消化、创新水平。强化高新技术研究,积极培育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有益于环境保护的高新技术产业等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积极鼓励科研单位兴办科技先导型企业,大力支持发展民营高科技企业。大力加强产学研结合,减少研究和开发中的盲目性和重复浪费,在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强制性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努力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
3.4 健全和完善社会配套服务体系 成立林业技术服务和示范中心,集咨询、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甚至风险投资等职能于一身的这个组织可由林业部门、产业界与科研院校联合组建。主要进行林业产业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研究、传统生产工艺的改造、国外先进适用绿色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及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等,成立林业技术、培育示范基地和扩散中心。对于林业部门不仅要加强法规、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力度,而且要起到中介、协调和服务的作用,利用现有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林业机构网络大力推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扩散能力。
4、結语
技术创新是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不断进步的科技将为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和有效的手段,从而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的技术创新一定要从林业体制改革、林业高新技术、林业产权、配套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林业科技人员的科技水平,提高林业科技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俞新妥.混麦林营造原理及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王九龄.我国混麦林营造的研究现状[J].林业科技通讯,2006
[3]祝列克.林业经济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