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面就一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认识.本节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本课的重点是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格式.
一、创新提问 渗入新知
上课开始,教师检查学生旧知掌握情况:(1)书写化学方程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2)该化学方程式的两种读法;(3)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多少?顺利完成之后,教师立即提问(学生回答时写板书,注意上下对齐):①245份的氯酸钾完全反应最多可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各多少份?② 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反应最多可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各多少克?③要得到96克的氧气至少需要氯酸钾多少克?同时可得到氯化钾多少克?④要得到74.5 g的氯化钾,至少需要氯酸钾多少克?同时可得到氧气多少克?
二、自主学习 激发热情
教师(立即展示):24.5 g KClO3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多少克氧气?
学生A(脱口而出):9.6 g.
教师(适度表扬):回答正确.
教师(抛出问题):过程如何表示呢?
(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昂,急待想知道计算的表达过程.)
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把课本打开到100页,阅读例1、例2.思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是什么?该题正确的表达过程如何书写?(教师在教室巡视,观察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B:步骤分5步:①设未知量②……(学生可轻易在课本中找到)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设、式、关、比、答.
学生A(主动要求上黑板):写出了完整的计算过程.
(师表扬A阅读认真、反应快、踊跃答题)
(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把错误进行归纳整理、展示.)
师:以上是某些学生的解题过程,这样解题对吗?
学生C:甲学生化学式写错,导致物质间的质量比错了.
学生D:乙学生质量比、未知量写错位了.
学生E:丙学生列式计算时没有带单位.
学生F:丁学生设未知数有错误.
师:通过这四位学生的典型错误,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A(带着成功的喜悦,马上举手):首先要写对化学式,然后要配平,物质与质量要上下对齐,计算过程中数字要带单位,未知数后面不能写单位.
三、精编习题 提升能力
教师(展示练习题):下面看习题2:12.25克KClO3和3克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学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
学生I:氧气4.8克,剩余固体10.45克.
师:剩余固体质量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I:算到KCl的质量是7.45克.MnO2是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剩余固体质量用7.45克+3克=10.45克.
学生J(提出不同意见):我用12.25克+3克-4.8克=10.45克.这样求就不需要再求KCl的质量.(教室里开始沸腾:“我也是这样做的”“这样简单”此起彼伏)
教师(微笑,露出赞许的眼神):你们真聪明!(同时也为自己达到预设目的而欣喜)
教师(总结):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使解题更简单、快捷.本题中反应前固体质量=剩余固体质量+生成气
体质量.知道其中两个量,不通过方程式计算,也能求出第三个量.
教师(检验能力):下面再看习题3:把干燥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加热,当反应不再发生时,冷却、称重,得10.7克固体物质,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学生K(有点不大胆):用15.5克减去10.7克得到氧气质量,再用氧气质量就可求得氯酸钾的质量.
教师:你回答的真完美.(教室里想起一片掌声)
教师:你为什么不用10.7克代入方程式计算得出氯酸钾的质量呢.
学生K:10.7克是KCl和MnO2的共同质量,不能代入.
学生L(补充回答):如果知道KCl一种物质的质量,就可以直接代入求KClO3的质量.
教师:你们回答的太好了.自己动脑筋比什么都强.
通过这堂课的实践,我发现:虽然这堂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偏高,但学生的状态是积极的,课堂效率是高的.教师们一直难以理解:为什么教材的难度降低了,而学生并没有觉得好学.通过这堂课我找到了答案,原来是问题出在教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应始终围绕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状态进行.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在方法上指导他们自己看书、独立思考,让他们领悟如何学习,以学定教,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创新提问 渗入新知
上课开始,教师检查学生旧知掌握情况:(1)书写化学方程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2)该化学方程式的两种读法;(3)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多少?顺利完成之后,教师立即提问(学生回答时写板书,注意上下对齐):①245份的氯酸钾完全反应最多可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各多少份?② 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反应最多可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各多少克?③要得到96克的氧气至少需要氯酸钾多少克?同时可得到氯化钾多少克?④要得到74.5 g的氯化钾,至少需要氯酸钾多少克?同时可得到氧气多少克?
二、自主学习 激发热情
教师(立即展示):24.5 g KClO3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多少克氧气?
学生A(脱口而出):9.6 g.
教师(适度表扬):回答正确.
教师(抛出问题):过程如何表示呢?
(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昂,急待想知道计算的表达过程.)
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把课本打开到100页,阅读例1、例2.思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是什么?该题正确的表达过程如何书写?(教师在教室巡视,观察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B:步骤分5步:①设未知量②……(学生可轻易在课本中找到)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设、式、关、比、答.
学生A(主动要求上黑板):写出了完整的计算过程.
(师表扬A阅读认真、反应快、踊跃答题)
(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把错误进行归纳整理、展示.)
师:以上是某些学生的解题过程,这样解题对吗?
学生C:甲学生化学式写错,导致物质间的质量比错了.
学生D:乙学生质量比、未知量写错位了.
学生E:丙学生列式计算时没有带单位.
学生F:丁学生设未知数有错误.
师:通过这四位学生的典型错误,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A(带着成功的喜悦,马上举手):首先要写对化学式,然后要配平,物质与质量要上下对齐,计算过程中数字要带单位,未知数后面不能写单位.
三、精编习题 提升能力
教师(展示练习题):下面看习题2:12.25克KClO3和3克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学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
学生I:氧气4.8克,剩余固体10.45克.
师:剩余固体质量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I:算到KCl的质量是7.45克.MnO2是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剩余固体质量用7.45克+3克=10.45克.
学生J(提出不同意见):我用12.25克+3克-4.8克=10.45克.这样求就不需要再求KCl的质量.(教室里开始沸腾:“我也是这样做的”“这样简单”此起彼伏)
教师(微笑,露出赞许的眼神):你们真聪明!(同时也为自己达到预设目的而欣喜)
教师(总结):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使解题更简单、快捷.本题中反应前固体质量=剩余固体质量+生成气
体质量.知道其中两个量,不通过方程式计算,也能求出第三个量.
教师(检验能力):下面再看习题3:把干燥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加热,当反应不再发生时,冷却、称重,得10.7克固体物质,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学生K(有点不大胆):用15.5克减去10.7克得到氧气质量,再用氧气质量就可求得氯酸钾的质量.
教师:你回答的真完美.(教室里想起一片掌声)
教师:你为什么不用10.7克代入方程式计算得出氯酸钾的质量呢.
学生K:10.7克是KCl和MnO2的共同质量,不能代入.
学生L(补充回答):如果知道KCl一种物质的质量,就可以直接代入求KClO3的质量.
教师:你们回答的太好了.自己动脑筋比什么都强.
通过这堂课的实践,我发现:虽然这堂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偏高,但学生的状态是积极的,课堂效率是高的.教师们一直难以理解:为什么教材的难度降低了,而学生并没有觉得好学.通过这堂课我找到了答案,原来是问题出在教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应始终围绕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状态进行.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在方法上指导他们自己看书、独立思考,让他们领悟如何学习,以学定教,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