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推进的背景下,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发展备受关注。在信息化环境下,小学信息教师应立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就信息技术教学展开创新性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个性化素养,推动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多角度阐述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个性化教学俨然成为当前阶段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结合信息化背景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充分彰显信息技术学科的创新价值和思维引领作用,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为学生的个性化素养发展奠定良好的条件,为现代社会建设输出高水平的新型人才。
一、信息化环境中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任何一門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个性化教学的核心宗旨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主张沿袭数千年,但真正落实起来绝非易事。在信息化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能力培养,对班级内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系统性调研,尽可能针对不同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某种角度来说,个性化教学的核心是推动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不放弃每名学生,促使学生在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有所专长,提升班级内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实施路径
(一)更新课程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么照本宣科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计算机操作任务;要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只有展开操作练习,课堂教学缺乏方向性。在个性化教学目标导向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融入个性化教学思想,促使学生自发产生探究计算机技术、学习信息技术要领的主观能动性,并为之大胆挑战、勇于探索,进而促进学生个性、能力的自由均衡发展。比如说,在为学生讲解画图工具的应用模块知识时,与其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例题要求完成应用实践,教师不妨尝试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偏好设置故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表现欲望。在讲解完多边形工具的运用技巧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小猪建房子的动画短片,并以动画中的房屋为案例介绍,如何绘制多边形结构,辅助学生牢记绘图技术要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多边形画法进行绘图,并最终进行作品展示,锻炼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水平。
(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果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上。为此,在正式展开信息技术授课之前,教师需要对教育改革以来的大量课程教学案例展开研究,加强教学归纳与反思,对教学策略做出及时而有效的调整。客观来说,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群体性活动兴趣较为浓厚。他们喜欢和同龄人共同探究并解决问题,在团队参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在推动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相应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素养发展程度,对课堂教学成果展开动态评估,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展开适当的引导和调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比如说,当学生学习图形剪切技术时,教师可以将班级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的学生都要协同合作,运用旋转、复制以及粘贴等技术设计出大风车图形,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分别思考大风车图形的绘制方案,并在小组内汇总,最终由所有组员依次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拓宽学生的思路。除此以外,为提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行为的开展制定自我评价表,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应用中以独立思考为主,当遇到疑难问题时与同学展开合作探究或直接向教师发出求助,在大量的学习和实践中总结经验,夯实计算机操作的基础能力。再者,由于班级中每一名学生对于学习技术学习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成效有所不同,教师要注重来自于学生的课堂教学评价反馈,从而对教学过程中的短板问题产生清晰的认识,及时做出调整,确保个性化教学改革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势。
(三)丰富信息化教育资源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互联网和多媒体的普及为教师大量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学习体验。事实上,小学正在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都对这门学科展现出了独特的兴趣。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科优势,在网络环境下挖掘并整和海量的教育资源,提炼对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有推动作用的自然要素,这也就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探索生活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契合点,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辨别能力并不完善,很大一部分学生小小年纪已经开始有沉迷网络的趋势。所以,教师在整合信息化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中,应优先应用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的网络教育资源,逐渐变学生适应信息技术模式,将信息技术作为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辅助工具。除此以外,学校方面应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并向广大师生以及家长群体开放该平台,实现家校的协同一体化育人。最后,学校方面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构建数据库,对各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发展情况展开跟踪记录,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改革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从长远意义上推动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个性化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价值观念塑造具有积极意义,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发展历程。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前瞻的目光看待个性化教学,认识到个性化教学在教育改革中的推动作用,调整并创新教学理念,丰富信息化教育资源,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倡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展开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个性文化素养的发展,为民族素养的提升、社会进程的推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丽濛.新形势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173-174.
[2]曹博.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193-194.
[3]段长青.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05):106-107.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个性化教学俨然成为当前阶段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结合信息化背景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充分彰显信息技术学科的创新价值和思维引领作用,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为学生的个性化素养发展奠定良好的条件,为现代社会建设输出高水平的新型人才。
一、信息化环境中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任何一門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个性化教学的核心宗旨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主张沿袭数千年,但真正落实起来绝非易事。在信息化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能力培养,对班级内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系统性调研,尽可能针对不同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某种角度来说,个性化教学的核心是推动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不放弃每名学生,促使学生在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有所专长,提升班级内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实施路径
(一)更新课程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么照本宣科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计算机操作任务;要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只有展开操作练习,课堂教学缺乏方向性。在个性化教学目标导向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融入个性化教学思想,促使学生自发产生探究计算机技术、学习信息技术要领的主观能动性,并为之大胆挑战、勇于探索,进而促进学生个性、能力的自由均衡发展。比如说,在为学生讲解画图工具的应用模块知识时,与其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例题要求完成应用实践,教师不妨尝试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偏好设置故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表现欲望。在讲解完多边形工具的运用技巧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小猪建房子的动画短片,并以动画中的房屋为案例介绍,如何绘制多边形结构,辅助学生牢记绘图技术要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多边形画法进行绘图,并最终进行作品展示,锻炼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水平。
(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果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上。为此,在正式展开信息技术授课之前,教师需要对教育改革以来的大量课程教学案例展开研究,加强教学归纳与反思,对教学策略做出及时而有效的调整。客观来说,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群体性活动兴趣较为浓厚。他们喜欢和同龄人共同探究并解决问题,在团队参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在推动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相应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素养发展程度,对课堂教学成果展开动态评估,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展开适当的引导和调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比如说,当学生学习图形剪切技术时,教师可以将班级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的学生都要协同合作,运用旋转、复制以及粘贴等技术设计出大风车图形,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分别思考大风车图形的绘制方案,并在小组内汇总,最终由所有组员依次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拓宽学生的思路。除此以外,为提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行为的开展制定自我评价表,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应用中以独立思考为主,当遇到疑难问题时与同学展开合作探究或直接向教师发出求助,在大量的学习和实践中总结经验,夯实计算机操作的基础能力。再者,由于班级中每一名学生对于学习技术学习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成效有所不同,教师要注重来自于学生的课堂教学评价反馈,从而对教学过程中的短板问题产生清晰的认识,及时做出调整,确保个性化教学改革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势。
(三)丰富信息化教育资源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互联网和多媒体的普及为教师大量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学习体验。事实上,小学正在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都对这门学科展现出了独特的兴趣。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科优势,在网络环境下挖掘并整和海量的教育资源,提炼对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有推动作用的自然要素,这也就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探索生活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契合点,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辨别能力并不完善,很大一部分学生小小年纪已经开始有沉迷网络的趋势。所以,教师在整合信息化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中,应优先应用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的网络教育资源,逐渐变学生适应信息技术模式,将信息技术作为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辅助工具。除此以外,学校方面应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并向广大师生以及家长群体开放该平台,实现家校的协同一体化育人。最后,学校方面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构建数据库,对各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发展情况展开跟踪记录,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改革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从长远意义上推动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个性化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价值观念塑造具有积极意义,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发展历程。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前瞻的目光看待个性化教学,认识到个性化教学在教育改革中的推动作用,调整并创新教学理念,丰富信息化教育资源,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倡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展开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个性文化素养的发展,为民族素养的提升、社会进程的推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丽濛.新形势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173-174.
[2]曹博.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193-194.
[3]段长青.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0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