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促进尺骨骨折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52例尺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康复锻炼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促进尺骨骨折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 护理干预;尺骨骨折;腕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437.6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131-01
尺骨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不稳定骨折类型,因尺骨解剖关系较为复杂,骨折后骨折断端可出现重叠、旋转移位、成角等现象,复位难度较大,影响腕关节功能恢复[1]。本文主要分析了尺骨骨折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尺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7.36±4.37)岁。对照組男15例,女11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47.48±4.41)岁。两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法整复,给予超腕关节塑形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生活护理、患肢护理、鼓励其进行功能锻炼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主要干预内容是加强患者的康复锻炼。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发放《术后康复指导手册》,使患者了解术后积极进行康复锻炼的目的及重要性,提高患者锻炼的积极性。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指导并督促患者练习康复操, 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患者康复锻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心理问题,最大程度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调整心理状态。定期组织患者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由相关专家进行授课,可每月组织1次,每次30~60min,连续对患者进行干预3个月。
1.3 疗效判断 腕关节功能恢复评价标准[2]:治疗后,患者优: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腕关节能够进行80°~120°屈伸活动,可视为优;良:腕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腕关节可进行65°~-105°屈伸活动,可视为良;可:腕关节功能受限,腕关节可进行50°~-90°屈伸活动;差:腕关节功能明显受限,腕关节可进行35°~-75°屈伸活动。优良率=优率+良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9.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且分别用t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尺骨骨折对患者前臂功能影响较大,若不能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可导致患者畸形愈合或骨折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采用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前臂功能恢复,同时,还有利于患者腕关节空间结构恢复,从而维持其骨折生长的生物环境,促进骨折愈合。但因固定后夹板不易附体导致腕关节活动等因素影响,易发生再移位现象,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
尺骨骨折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加强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肌肉运动等,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关节应力,增强患者下肢肌群肌力,促进患者腕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加强患者功能锻炼不仅有利于患者腕关节活动恢复,也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促进尺骨骨折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在临床上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海霞,于建红,张志刚,等.尺桡骨双骨折后中药洗剂及护理干预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526-527.
[2]骆金华.护理干预对尺骨骨折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8):143-144.
[3]董万涛,刘保健,张乾军.Colles 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干预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2):71-73.
(收稿日期:2016.04.07)
【关键词】 护理干预;尺骨骨折;腕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437.6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131-01
尺骨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不稳定骨折类型,因尺骨解剖关系较为复杂,骨折后骨折断端可出现重叠、旋转移位、成角等现象,复位难度较大,影响腕关节功能恢复[1]。本文主要分析了尺骨骨折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尺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7.36±4.37)岁。对照組男15例,女11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47.48±4.41)岁。两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法整复,给予超腕关节塑形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生活护理、患肢护理、鼓励其进行功能锻炼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主要干预内容是加强患者的康复锻炼。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发放《术后康复指导手册》,使患者了解术后积极进行康复锻炼的目的及重要性,提高患者锻炼的积极性。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指导并督促患者练习康复操, 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患者康复锻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心理问题,最大程度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调整心理状态。定期组织患者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由相关专家进行授课,可每月组织1次,每次30~60min,连续对患者进行干预3个月。
1.3 疗效判断 腕关节功能恢复评价标准[2]:治疗后,患者优: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腕关节能够进行80°~120°屈伸活动,可视为优;良:腕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腕关节可进行65°~-105°屈伸活动,可视为良;可:腕关节功能受限,腕关节可进行50°~-90°屈伸活动;差:腕关节功能明显受限,腕关节可进行35°~-75°屈伸活动。优良率=优率+良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9.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且分别用t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尺骨骨折对患者前臂功能影响较大,若不能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可导致患者畸形愈合或骨折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采用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前臂功能恢复,同时,还有利于患者腕关节空间结构恢复,从而维持其骨折生长的生物环境,促进骨折愈合。但因固定后夹板不易附体导致腕关节活动等因素影响,易发生再移位现象,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
尺骨骨折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加强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肌肉运动等,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关节应力,增强患者下肢肌群肌力,促进患者腕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加强患者功能锻炼不仅有利于患者腕关节活动恢复,也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促进尺骨骨折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在临床上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海霞,于建红,张志刚,等.尺桡骨双骨折后中药洗剂及护理干预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526-527.
[2]骆金华.护理干预对尺骨骨折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8):143-144.
[3]董万涛,刘保健,张乾军.Colles 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干预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2):71-73.
(收稿日期:201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