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器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对器乐作品的听辨能力、感受和理解能力。在目前的初中器乐欣赏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因缺乏探索及挑战的体验而对聆听音乐失去兴趣;第二种倾向是,教师缺乏有效引领,学生因听不懂而对聆听音乐失去信心。在初中音乐器乐欣赏课上,教师一定要努力强化教学效果,培训学生器乐欣赏能力,本文就此展開了讨论。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器乐欣赏 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器乐欣赏方面的教学,以便有效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器乐欣赏教学是需要充分调动各类感官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对此,我结合教学经验,简单探讨了器乐欣赏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1. 初中音乐欣赏课器乐欣赏分析
1.1培养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
器乐作品具有不确定和模糊性的特征,进行欣赏时,学生容易出现迷惘状态,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器乐欣赏空间较为广泛,不受特定条件的约束,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个性化欣赏能力;拓展鉴赏空间。对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器乐作品所具有的特征,对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培养,使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音乐课上让学生鉴赏《梅花三弄》这一古琴作品时,告知虽然古琴、梅花两者并不存在情态上的必然联系,可是两者在气节和风骨等方面是相通的,且具备相似的精神内核,即传统文化所崇尚的清幽之境、内心坚守与宁静。通过初步引导,多数学生都予以认同,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联想到冷漠意象和哀愁事物意象等;部分学生可能联想到与梅花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而对梅花所代表的寓意进行深化认识。在各种乐器中,古琴琴音空旷、深邃、古典和悠远,学生在欣赏时充分愉悦心灵,并提高想象能力,进而体验到器乐作品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1.2深化情感体验
器乐作品具有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和旋律悠扬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欣赏美妙的音乐,还能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为了使学生从感官层次顺利进入情感体验层次,音乐教师在器乐欣赏中要对其进行有效导引。例如,在《百鸟朝凤》器乐作品中,抽象的音乐将清晨的山间景色形象勾勒和描绘出来,展示出了熹微、霞光和旭日下山林的无穷魅力。告知学生在聆听音乐时用心捕捉唢呐所演绎出的各种虫鸣鸟叫,同时在器乐作品所营造的祥和意境当中感受八音交响和和鸣,体验自然和谐与草木虫鱼欣欣向荣之感。
1.3拓展延伸创造力
在教学器乐欣赏课程时,培养创造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对此初中教师应时刻谨记培养和拓展延伸学生的创造力。在音乐教学中,创造力拓展应当时刻贯穿,保证创造力与鉴赏、感受和乐理表现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将创造力培养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将创造力培养贯穿在欣赏教学当中,把握好适度原则是关键的实施要点。适度原则当中的“度”主要是指将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作为依据,进行音乐教学,确保其准确理解与把握作品当中蕴含的感情基调。例如,当欣赏完作品《十面埋伏》,为了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让其扮演作品中的主人公虞姬、项羽,再现作品中生离死别、依依不舍的情景。在扮演过程中,叮嘱学生把握好作品中的情感与情绪,避免破坏教学当中的凄凉、悲情氛围。此外,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时,还应注重将作品背景文化与音乐旋律联系起来,例如可以在朗诵《秋》和《二月兰》等作品时配乐。在提高学生创造力时,音乐教师应注意控制好音乐活动内容,保证活动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避免不根据情况选择内容,造成课堂时间浪费。
2.欣赏厚度和欣赏深度的追求
当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感知体验之后,必然会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古人云“学贵有疑”,对此,音乐教师应当精心收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选择有一定难度、深度和研究价值的问题,利用课堂时间或课余时间诱导初中生对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深究,以便将器乐欣赏提升至愉悦精神和陶冶情操的境界。例如,在欣赏作品《二泉映月》时,引导学生从更高的精神层面体味月映二泉之意境元素与音画,并围绕“月”与“泉”两种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意境,深入思考这一器乐作品所寄托与表达的感情。初中学生有可能会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住,此时可以适当鼓励学生,以便让其在感性与理性的碰撞与思考下,得到深层感悟。如果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够完满与深刻,则可以帮助其理清问题条理,从而进一步加深其对于作品情感的理解。在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的过程中,应教会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有效强化器乐欣赏的效果。
3.结语
初中音乐课程当中的器乐欣赏是一种需要充分发挥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为了有效强化教学效果,应在教学时充分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深化其对于器乐欣赏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可以在音乐欣赏课程当中培养情志,并通过音乐提升自身精神层面,进而保证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霞.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的艺术处理[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06).
[2]陶淑英,张雅文.《梁祝》欣赏课教学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05).
[3]潘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式探究[J].魅力中国,2009(22).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器乐欣赏 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器乐欣赏方面的教学,以便有效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器乐欣赏教学是需要充分调动各类感官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对此,我结合教学经验,简单探讨了器乐欣赏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1. 初中音乐欣赏课器乐欣赏分析
1.1培养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
器乐作品具有不确定和模糊性的特征,进行欣赏时,学生容易出现迷惘状态,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器乐欣赏空间较为广泛,不受特定条件的约束,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个性化欣赏能力;拓展鉴赏空间。对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器乐作品所具有的特征,对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培养,使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音乐课上让学生鉴赏《梅花三弄》这一古琴作品时,告知虽然古琴、梅花两者并不存在情态上的必然联系,可是两者在气节和风骨等方面是相通的,且具备相似的精神内核,即传统文化所崇尚的清幽之境、内心坚守与宁静。通过初步引导,多数学生都予以认同,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联想到冷漠意象和哀愁事物意象等;部分学生可能联想到与梅花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而对梅花所代表的寓意进行深化认识。在各种乐器中,古琴琴音空旷、深邃、古典和悠远,学生在欣赏时充分愉悦心灵,并提高想象能力,进而体验到器乐作品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1.2深化情感体验
器乐作品具有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和旋律悠扬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欣赏美妙的音乐,还能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为了使学生从感官层次顺利进入情感体验层次,音乐教师在器乐欣赏中要对其进行有效导引。例如,在《百鸟朝凤》器乐作品中,抽象的音乐将清晨的山间景色形象勾勒和描绘出来,展示出了熹微、霞光和旭日下山林的无穷魅力。告知学生在聆听音乐时用心捕捉唢呐所演绎出的各种虫鸣鸟叫,同时在器乐作品所营造的祥和意境当中感受八音交响和和鸣,体验自然和谐与草木虫鱼欣欣向荣之感。
1.3拓展延伸创造力
在教学器乐欣赏课程时,培养创造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对此初中教师应时刻谨记培养和拓展延伸学生的创造力。在音乐教学中,创造力拓展应当时刻贯穿,保证创造力与鉴赏、感受和乐理表现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将创造力培养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将创造力培养贯穿在欣赏教学当中,把握好适度原则是关键的实施要点。适度原则当中的“度”主要是指将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作为依据,进行音乐教学,确保其准确理解与把握作品当中蕴含的感情基调。例如,当欣赏完作品《十面埋伏》,为了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让其扮演作品中的主人公虞姬、项羽,再现作品中生离死别、依依不舍的情景。在扮演过程中,叮嘱学生把握好作品中的情感与情绪,避免破坏教学当中的凄凉、悲情氛围。此外,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时,还应注重将作品背景文化与音乐旋律联系起来,例如可以在朗诵《秋》和《二月兰》等作品时配乐。在提高学生创造力时,音乐教师应注意控制好音乐活动内容,保证活动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避免不根据情况选择内容,造成课堂时间浪费。
2.欣赏厚度和欣赏深度的追求
当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感知体验之后,必然会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古人云“学贵有疑”,对此,音乐教师应当精心收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选择有一定难度、深度和研究价值的问题,利用课堂时间或课余时间诱导初中生对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深究,以便将器乐欣赏提升至愉悦精神和陶冶情操的境界。例如,在欣赏作品《二泉映月》时,引导学生从更高的精神层面体味月映二泉之意境元素与音画,并围绕“月”与“泉”两种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意境,深入思考这一器乐作品所寄托与表达的感情。初中学生有可能会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住,此时可以适当鼓励学生,以便让其在感性与理性的碰撞与思考下,得到深层感悟。如果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够完满与深刻,则可以帮助其理清问题条理,从而进一步加深其对于作品情感的理解。在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的过程中,应教会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有效强化器乐欣赏的效果。
3.结语
初中音乐课程当中的器乐欣赏是一种需要充分发挥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为了有效强化教学效果,应在教学时充分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深化其对于器乐欣赏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可以在音乐欣赏课程当中培养情志,并通过音乐提升自身精神层面,进而保证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霞.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的艺术处理[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06).
[2]陶淑英,张雅文.《梁祝》欣赏课教学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05).
[3]潘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式探究[J].魅力中国,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