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运营风险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基于14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面板回归分析以及各年度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金融危机期间所有权结构和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的关系。分析表明相对于非国有控股银行,危机期间国有控股银行面临更大运营风险,存在更大委托-代理问题;随着经济的复苏,各商业银行各风险指标有一定改善;危机期间国有控股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金融危机 所有权结构 运营风险
基金项目:本文受中央财经大学2009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9005)支持。
■一、引言
金融危机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2007年8月开始全面显现并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从2008年开始显著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金融危机对于全球金融业的影响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公司等的相继倒下,以及大量银行的倒闭,开始引起人们对于危机时期金融业风险的重视。我国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正处在转型时期,不断推进的银行改革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使得商业银行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变数。由于历史体制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所有权结构比较特殊,国有股份的介入使得商业银行存在着产权制度缺陷,进而影响银行面临的风险。
国外对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与一般企业公司治理较为类似,多从委托-代理、所有权结构、企业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我国,由于商业银行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缺陷,探求所有权结构与银行效率和风险意义重大。
■二、数据选取
在我国,由于银行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信息披露程度以及经营透明度都较低,与政府关系密切,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委托-激励机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所有权结构更能综合的反应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征。国有银行及非国有银行在危机处理中各有利弊,哪种所有制结构能更好的防御以及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选取了目前在国内A股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2008年是我国商业银行遭遇金融危机最困难的一年,而2009年我国银行开始从危机中走出来,进入后危机时代,因此我们选取2008年度以及2009年上半年度作为样本区间,从中选取各商业银行的财务指标。
银行不良贷款率是反映银行贷款质量,直接影响银行破产风险的指标,不良贷款会带来银行资产的损失,增加银行流动性风险,反映银行在贷款发放以及贷款发放后的管理水平。本文从不良贷款率角度考察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所有权结构用虚拟变量加以表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取1,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取0。同时本文根据商业银行运营特点选取了一些控制变量以增加研究的可比性:净资产收益率表示银行盈利能力;总资产(自然对数)表示银行规模;流动性比例表示银行的运营状况。
■三、实证研究
关于危机时期商业银行所有权结构和风险的研究,我们将分为三个部分:关于所有权结构与各风险指标的统计学关系,直观的观察两者的相关关系;利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研究2008年以及2009年上半年商业银行风险影响因素;分别研究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商业银行风险影响因素,并进行比较分析。
(一)描述性研究
将2008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所有权性质做折线图,发现国有控股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于非国有控股银行。在危机发生过程中国有控股银行总体而言经营风险较大,存在更严重的“内部人问题”,贷款管理不够谨慎。
对2009年上半年与2008年的不良贷款率进行一阶差分。发现所有性质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相对于非国有控股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幅度更大。经济形势开始向好,企业个人贷款与还款的积极性上升,缓解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国有控股银行在经历危机过程中,在扩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防风险。
(二)面板数据研究
为了更好的研究所有权结构与银行风险的关系,本文选择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研究。将08年和09年数据作为两个时间数据,不良贷款率作为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指数,选择所有权性质虚拟变量、银行总资产自然对数、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流动性比例作为解释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在回归中我们发现增加流动性比率会使调整后的R2值下降,即其在回归中作用不大,故最终选择所有权性质、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解释变量。
从面板数据线性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所有制结构与不良贷款率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整个金融危机前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普遍高于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国有控股对银行风险管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危机前后数据回归分析
本文对2008年以及2009年上半年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寻找在处理危机方面,不同所有制结构商业银行在风险监管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一部分选择不良贷款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所有权性质、银行规模、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流动性比例作为解释变量。
首先对商业银行2008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所有变量相关系数矩阵显示解释变量之间高度相关,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多余解释变量检验显示流动性比率、银行规模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均为多余变量。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到在2008年不良贷款率与所有权结构成正比,即国有控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普遍高于非国有控股银行。同时银行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以及规模对于不良贷款率影响并不显著,从而说明在2008年所有权结构在银行不良贷款风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商业银行2009年上半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多余解释变量检验得到流动性比例以及银行规模是多余变量。通过回归结果得出,在危机恢复期,所有权结构与不良贷款率仍成正比,同时,随着经济的复苏,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好转,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升伴随着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即经济的复苏使得企业个人偿债能力增强,不良贷款率下降,净资产收益率上升。
通过以上两次回归得到,危机期间商业银行所有权结构对不良贷款率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国有控股银行比非国有控股银行贷款质量更差,风险更大,而银行规模和流动性比例对于贷款质量影响不显著。09年上半年贷款质量与经济环境向好关系更加密切,经济环境的向好使得银行盈利能力以及风险监管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结论
本文运用统计量分析、面板数据分析以及比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求危机前后中国商业银行所有权结构和运营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
(1)金融危机期间国有控股银行的运营风险高于非国有控股银行,且所有权结构在商业银行运营风险决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银行业体制原因,国有控股银行存在着更严重的“内部人问题”,即国有控股银行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作为后盾,以及大力的财政支持,贷款管理以及风险意识不强,相对于非国有控股银行更加重视短期的利益,忽视股东利益,存在严重委托-代理问题,从而导致了更大的风险暴露。因此,加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加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经理人管理是不仅符合公司治理理论的选择也是实践的正确选择。
(2)在后危机时期,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包括企业经营改善、个人财富增加、政府财政货币支持等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商业银行逐渐从危机中走出来,运营风险指标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同时经历了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及风险的管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也是风险降低的原因。
(3)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幅度大于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后危机时代对风险管理改善更大。这说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国有控股银行开始调整主营业务战略,在扩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防风险,重视不良贷款等的管理。同时国有控股银行在防风险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比如更大的银行规模、更多的政府财政支持。在后危机时代,国有控股银行抓住机遇,迅速的提升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我国金融系统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复苏过程中抵御可能遇到的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国安、冯涛,2004.银行所有权结构与银行道德风险的影响[J].财经科学,(2):27-31
[2]李燕平、韩立岩,2007.产权结构与商业银行贷款中的风险行为[J].金融论坛,(7):49-53
[3]巴曙松,2003.金融风险监管框架发展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J].财政金融,(3-4):34-39
[4]Saunders,A.,Strock,E.,Travlos,N.G.,1990.Ownership Structure,Deregulation and Bank Risk Taking[J].Journal of Finance,(45):643-654
(责任编辑:段兰)
关键词:金融危机 所有权结构 运营风险
基金项目:本文受中央财经大学2009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9005)支持。
■一、引言
金融危机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2007年8月开始全面显现并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从2008年开始显著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金融危机对于全球金融业的影响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公司等的相继倒下,以及大量银行的倒闭,开始引起人们对于危机时期金融业风险的重视。我国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正处在转型时期,不断推进的银行改革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使得商业银行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变数。由于历史体制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所有权结构比较特殊,国有股份的介入使得商业银行存在着产权制度缺陷,进而影响银行面临的风险。
国外对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与一般企业公司治理较为类似,多从委托-代理、所有权结构、企业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我国,由于商业银行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缺陷,探求所有权结构与银行效率和风险意义重大。
■二、数据选取
在我国,由于银行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信息披露程度以及经营透明度都较低,与政府关系密切,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委托-激励机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所有权结构更能综合的反应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征。国有银行及非国有银行在危机处理中各有利弊,哪种所有制结构能更好的防御以及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选取了目前在国内A股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2008年是我国商业银行遭遇金融危机最困难的一年,而2009年我国银行开始从危机中走出来,进入后危机时代,因此我们选取2008年度以及2009年上半年度作为样本区间,从中选取各商业银行的财务指标。
银行不良贷款率是反映银行贷款质量,直接影响银行破产风险的指标,不良贷款会带来银行资产的损失,增加银行流动性风险,反映银行在贷款发放以及贷款发放后的管理水平。本文从不良贷款率角度考察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所有权结构用虚拟变量加以表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取1,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取0。同时本文根据商业银行运营特点选取了一些控制变量以增加研究的可比性:净资产收益率表示银行盈利能力;总资产(自然对数)表示银行规模;流动性比例表示银行的运营状况。
■三、实证研究
关于危机时期商业银行所有权结构和风险的研究,我们将分为三个部分:关于所有权结构与各风险指标的统计学关系,直观的观察两者的相关关系;利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研究2008年以及2009年上半年商业银行风险影响因素;分别研究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商业银行风险影响因素,并进行比较分析。
(一)描述性研究
将2008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所有权性质做折线图,发现国有控股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于非国有控股银行。在危机发生过程中国有控股银行总体而言经营风险较大,存在更严重的“内部人问题”,贷款管理不够谨慎。
对2009年上半年与2008年的不良贷款率进行一阶差分。发现所有性质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相对于非国有控股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幅度更大。经济形势开始向好,企业个人贷款与还款的积极性上升,缓解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国有控股银行在经历危机过程中,在扩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防风险。
(二)面板数据研究
为了更好的研究所有权结构与银行风险的关系,本文选择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研究。将08年和09年数据作为两个时间数据,不良贷款率作为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指数,选择所有权性质虚拟变量、银行总资产自然对数、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流动性比例作为解释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在回归中我们发现增加流动性比率会使调整后的R2值下降,即其在回归中作用不大,故最终选择所有权性质、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解释变量。
从面板数据线性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所有制结构与不良贷款率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整个金融危机前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普遍高于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国有控股对银行风险管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危机前后数据回归分析
本文对2008年以及2009年上半年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寻找在处理危机方面,不同所有制结构商业银行在风险监管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一部分选择不良贷款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所有权性质、银行规模、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流动性比例作为解释变量。
首先对商业银行2008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所有变量相关系数矩阵显示解释变量之间高度相关,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多余解释变量检验显示流动性比率、银行规模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均为多余变量。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到在2008年不良贷款率与所有权结构成正比,即国有控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普遍高于非国有控股银行。同时银行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以及规模对于不良贷款率影响并不显著,从而说明在2008年所有权结构在银行不良贷款风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商业银行2009年上半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多余解释变量检验得到流动性比例以及银行规模是多余变量。通过回归结果得出,在危机恢复期,所有权结构与不良贷款率仍成正比,同时,随着经济的复苏,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好转,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升伴随着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即经济的复苏使得企业个人偿债能力增强,不良贷款率下降,净资产收益率上升。
通过以上两次回归得到,危机期间商业银行所有权结构对不良贷款率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国有控股银行比非国有控股银行贷款质量更差,风险更大,而银行规模和流动性比例对于贷款质量影响不显著。09年上半年贷款质量与经济环境向好关系更加密切,经济环境的向好使得银行盈利能力以及风险监管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结论
本文运用统计量分析、面板数据分析以及比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求危机前后中国商业银行所有权结构和运营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
(1)金融危机期间国有控股银行的运营风险高于非国有控股银行,且所有权结构在商业银行运营风险决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银行业体制原因,国有控股银行存在着更严重的“内部人问题”,即国有控股银行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作为后盾,以及大力的财政支持,贷款管理以及风险意识不强,相对于非国有控股银行更加重视短期的利益,忽视股东利益,存在严重委托-代理问题,从而导致了更大的风险暴露。因此,加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加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经理人管理是不仅符合公司治理理论的选择也是实践的正确选择。
(2)在后危机时期,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包括企业经营改善、个人财富增加、政府财政货币支持等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商业银行逐渐从危机中走出来,运营风险指标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同时经历了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及风险的管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也是风险降低的原因。
(3)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幅度大于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后危机时代对风险管理改善更大。这说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国有控股银行开始调整主营业务战略,在扩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防风险,重视不良贷款等的管理。同时国有控股银行在防风险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比如更大的银行规模、更多的政府财政支持。在后危机时代,国有控股银行抓住机遇,迅速的提升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我国金融系统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复苏过程中抵御可能遇到的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国安、冯涛,2004.银行所有权结构与银行道德风险的影响[J].财经科学,(2):27-31
[2]李燕平、韩立岩,2007.产权结构与商业银行贷款中的风险行为[J].金融论坛,(7):49-53
[3]巴曙松,2003.金融风险监管框架发展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J].财政金融,(3-4):34-39
[4]Saunders,A.,Strock,E.,Travlos,N.G.,1990.Ownership Structure,Deregulation and Bank Risk Taking[J].Journal of Finance,(45):643-654
(责任编辑:段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