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中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已经把低碳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但是,如何在微观基础上落实计划是我们需要考虑和研究的迫切而现实的问题。企业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领跑者,需要克服低碳转型成本高和低碳技术缺失两个难题,如果由企业独自承担成本、解决技术问题势必影响其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鉴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不足,本文设计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是:在公共政策支持下,以处于高能耗行业、示范效应明显的国有企业为突破口,视产业价值链为一个整体,使低碳理念在链内横向纵向辐射扩散,达到产业价值链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效果。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产业链;价值链;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1)08-0020-04
面对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我国推进工业化面临空前的环境挑战。可以说,工业是中国推进节能减排、实现节能目标的主攻领域。我国的国情决定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在工业,主体在企业,企业应该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领跑者。然而,由于地方政府受GDP增长冲动的影响,企业受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使,高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行为很难纠正;并且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路径锁定问题,即中国工业经济被锁定在碳密集的化石燃料能源系统之中,过高的更新成本使得企业缺乏动力;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和动力源泉,但是由于资金匮乏和風险过高,企业发展初期低碳产品市场需求不足,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激励①。因此,当前企业由高碳向低碳转型,即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模式是非常艰巨的事情。如果企业没有竞争压力,就没有动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结构优化的目标。
一、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深度联系
产业价值链理论是在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链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融合。之所以与产业价值链相联系发展低碳经济,是因为低碳经济涉及范围广泛,一两个企业甚至产业不可能完成低碳经济转型,需要从产业链各环节寻求节能途径,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发展低碳经济有其独特优势。
1. 产业价值链的整体性效应适合低碳经济的发展特性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一个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各环节上每一个企业的个体运作效率都对整体产业链条运作的效率产生影响,影响越强,各成员企业间相互依赖性就越强。以某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于某一产业价值链,向上延伸到原材料、零部件及配套服务的供应商,向下到产品营销网络和消费者,横向扩张到互补产品生产商和以技术或共同投入品为联系纽带的相关企业,从而产生集聚效应,即整体性效应。
低碳经济发展也具有整体性特征,不是一两个企业甚至产业可以完成的。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从产业链各环节——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消费等全过程中寻求节能途径。如果链内各个环节都按照制定标准发展,就可以避免产业价值链内部的“碳泄漏”,即一个环节的减排不会引起其他环节排放量的增长②。因此,产业价值链整合可以将不同优势环节的企业联系在一起,实现单个环节最优化,进而使低碳产业价值链整体最优,从而推动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各企业向低碳经济发展。
2. 产业价值链的规模效应有助于降低低碳转型成本
在产业价值链中,产业分工细化,生产专业化,产业链条被延伸,伴随着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一旦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将会降低。产业价值链集聚了大量在技术上替代或配套的企业,当某一环节采用低碳技术,信息沿着产业价值链迅速传播,其他企业通过模仿学习,降低技术获取成本,链内企业联系紧密,可降低低碳技术信息搜寻成本。处于同一产业价值链的企业所需低碳技术存在相似性,它们之间倾向于以合作联盟方式进行低碳技术研发,分摊成本、分散风险、共享成果,降低单个企业更新重置成本。
产业价值链整合将不同环节的优势企业联系起来,实现单个环节最优化,进而使产业价值链整体最优,为了减少整个链条的碳排量,可制定低碳标准,将减排责任公平合理地分配到各环节。如果链内各个环节都按照制定标准承担减排责任,避免减排责任在链条内部转移,那么整体碳排量将会减少。如果链内企业达到标准承担成本过高,可通过双边或多边谈判,以市场化方式交易碳排放权,在链条内部转移减排责任,降低整体减排成本。
3. 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有助于加快低碳技术创新进程
产业集群中有创新所需的组织架构、产业文化基础、知识积累和扩散的内在机制,这些为创新低碳技术提供了便利条件和现实基础。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着频繁的交流和经常性的合作,使得面对面观察学习彼此的低碳技术更为便利。若是一家企业率先采用了一项低碳技术,很容易被其他企业发现,通过消化、吸收与模仿缩短采用新低碳技术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改良,诱致渐进性低碳技术不断创新。当低碳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到整个产业价值链后,企业重新回到同一水平时,创新意识强的先导企业又会进行新一轮低碳技术创新以期重新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推进低碳技术创新。
4. 产业价值链的链式效应有助于传播低碳理念
产业价值链由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的上下游企业链条构成,具有链式效应。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包括设计、加工、生产、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在经济活动中,产业价值链内的企业间存在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如果产业价值链内一些企业通过拥有低碳技术而率先取得优势地位,使产品更新换代,势必要求上下游企业提供符合低碳标准的原材料、零部件,使上下游企业接受低碳理念,采用低碳技术,减少碳排量。一般而言,在产业链中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强、掌握了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的企业具有比较优势,能取得较高利润。为了提升竞争力,企业力争低碳技术创新,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产业价值链中的企业不断进行链式创新,从而使整个产业价值链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企业通过产业关联效应相互配合、相互推动,建立链优势和群优势,上下游环节协同,快速采用低碳技术,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得整条产业价值链及其各环节企业处于有利地位。
二、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设计
1. 国有大型企业率先进入低碳产业
从企业来讲,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发展低碳产业的实施主体。企业应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自觉行动,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当前,我们对如何培育和发展低碳产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情况还不清楚,因此必须在深入研究基础上,选准方向和重点,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和出台有力度的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对一些事关低碳产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国有投资公司或国有大型企业可以考虑先期投入,经过孵化并具备产业化条件后,再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或转让给民间企业。要用高科技改造传统制造业,培育低碳产业的龙头企业,应该在现有的支柱传统产业中选择一两个在技术上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产业率先发展,使传统制造业向新型制造业转变。用高科技改造某些传统产业,使其转化为低碳产业,这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途径。
2. 确定碳排量的行业标准
国家依据各行业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耗的碳排量等数据推算行业平均水平,并以此为根据确定碳排量的行业标准。本文设计公式如下:行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量=∑某类能源消费量×单位能源消耗碳排量×该类能源系数/行业国内生产总值。其中,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中各种能源的清洁程度不同,所以赋予不同的能源系数,作为对行业运用清洁能源的奖励手段。
碳排量的行业标准=行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量+ε
其中,ε表示碳排量的行业标准在行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量的基础上上下浮动程度,不同行业数值不同。
由于低碳技术进步的存在,不同时点能源系数和数值存在差异,具有动态性,需要及时更新。
3. 构建碳税体系
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与总量控制和排放贸易等市场竞争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不同,征收碳税只需要额外增加非常少的管理成本就可实现。
企业单位产值的碳排量=∑某类能源消费量×单位能源消耗碳排量×该类能源系数/企业产值
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特殊行业进行直接减免或抵免其他税种。其中碳排量的行业标准可以看作企业应有的碳排放权,只对企业单位产值的碳排量超过部分征税,未超过部分给予补贴或者留待以后年度抵扣;企业需主动申报纳税,在财务报表备注中披露能源消耗状况,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特点,选择其对应的碳排量行业标准;为了增加高碳能源消耗的成本,税率可以设计成超额累计税率。处于产业价值链内从事相同或相似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可以协商交易碳排放权,为了避免超额累进税率的高税率,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有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激励,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
三、公共政策助力实现低碳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
公共政策是实现低碳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宏观经济政策必须给企业一定的竞争压力,以此来调动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以企业为主题优化产业价值链,发挥公共政策的指导作用,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路径选择。
1. 公共财政推动企业强化低碳技术集成创新
理论界普遍认为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和动力源泉,获取低碳技术的途径包括国外引进和自主创新,走低碳技术国外引进之路,将面临着先进技术持有国的技术转让壁垒,而且有效的低碳技术转让机制缺失致使中国难以引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低碳技术,其最终结果是国内企业对外技术依赖,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严重受制于发达国家,甚至沦为未来世界低碳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因此本文认为从长远角度来看,应该通过自主创新获得低碳技术。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问题上具有短视性,存在着“搭便车”的现象,这同样存在于低碳技术创新活动中。并且低碳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巨大使得企业往往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瓶颈,低碳技术创新活动的回报呈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投资风险高,资本逐利行为导致低碳技术创新领域资本市场介入空白。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外溢效应,如果完全由私人部门承担,将出现市场失灵,因此,公共财政应该成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
要设置低碳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弥补公共财政缺位,重点资助企业低碳技术的集成创新,提高公共财政投入比例③。对于关键性、共性技术,公共财政直接投资的同时吸引金融机构、企业、外资等多元渠道的资金。建立相应资金保障机制,降低创新风险,对经国家批准的低碳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提供贷款担保和财政贴息,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励企业创新低碳技术。纵观整个产业价值链,目前缺乏研发低碳技术的专门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要将公共财政资金用于创办研发机构,并使成果在链内市场化。
2. 公共财政助力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
产业价值链优化是减少碳排量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以及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公共财政资金介入并不意味着平均分配,应具有选择性,寻求切入口,重点突破,使低碳理念在产业价值链内横向纵向辐射扩散。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国家经济职能的一种延伸,国有企业应承担更多责任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清洁能源,中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高碳经济特质,同时中国经济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费部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70%以上,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处于高耗能行业的工业企业有必要先行一步,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本文建议应选择处于高能耗行业、示范效应明显的国有企业作为公共财政资助重点,增加对符合条件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设施建造的投资量,集中财政资金解决大问题。鼓励企业改善能源消费状况,并对有效实施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一旦实现低碳化,企业竞争力增强,其示范效应会激励同行业其他企业自觉参与,对处于产业价值链上游企业产品的需求也要符合低碳标准,推动上游供应商开发、应用低碳替代品,逐步朝低碳化发展,获得公共财政资助的企业实现低碳化会带动下游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转变。
3. 公共政策支持出口企业应对低碳发展要求
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按照规定,美国将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即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近年来,高碳产业在中国出口市场中占很大比例,一旦开征碳关税,必然会给中国出口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碳关税博弈之中,中国除了努力保障自身利益,坚决反对欧美国家借此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外,还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自2010年7月15日起,中国部分取消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从中长期看该政策将加速“两高一资”行业进行战略重组,改变目前低成本、低附加值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另外,加征有些产品的出口税,提高产品出口成本,引导外向型企业调整经营思路向低碳化发展。为了避免碳关税开征带来的冲击,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将开征碳税提上日程,以此避免碳关税④。应该将所得税收专项用于节能减排工作,同时辅之相应的绿色税收、绿色信贷等配套措施,形成完善的绿色政策法规体系。碳关税对中国制造类出口企业提出了高要求,形成新的挤压和倒逼机制,要充分发挥碳关税倒逼机制作用,将低碳标准延伸到产业价值链上游企业,加快链内低碳技术自主创新,提升节能减排实效。
4. 实行绿色政府采购机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政府采购是一个巨大市场,2002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为1009.6亿元,2009年总规模达7413.2亿元。因此,政府采购规模优势对企业生产具有导向作用,对引导绿色消费具有示范效应。由于缺乏“绿色产品”认定标准,使得政府绿色采购推行受阻,应尽快确定节能、环保产品标准,增强可操作性。将经过科学化、精细化认证的低碳产品列入采购清单中,采取动态调整机制和公示制度优先采购和强力采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驱使企业在生产、投资和销售活动中注入低碳理念,渗入整个产业价值链,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对于低碳新技术产品,在缺乏市场的情况下,政府通过首购制度的推动可以引导消费,激励企业进一步创新。
政府采购的示范效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普通消费者的低碳消费。低碳消费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引导和实现低碳消费是关系低碳经济能否可持续的重大课题。推行低碳消费首先应该倡导消费者转变观念,养成健康科学的消费习惯,此外通过公共政策合理引导,比如对能源类消费品的使用采取价格累进制;公共财政补助鼓励消费节能产品和使用节能技术;鼓励多使用循环产品。实现低碳消费后,形成了低碳产品的消费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倾向于加紧产品更新换代,即从消费环节倒逼到生产环节,最终实现整个链条的低碳化。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认为,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正经历着两种全球化进程,一种是经济全球化,另一种是低碳全球化。低碳经济全球化不同于经济全球化,它是全人类与自然界,即与气候自然力的关系问题,诠释的是人与自然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題。因此,低碳经济全球化可以冲破各国间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正确全面地对待人类的共同利益问题。然而,低碳经济是一个起因于应对气候变化、兴起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寄希望于引领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转型的全球性问题,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必然充满了矛盾,矛盾的问题需要我们用矛盾的思维来认识,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并解决。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中国不可逆转的选择,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应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
注释:
① 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第6期。
②“碳泄漏”是指发达国家减排会引起发展中国家排放量的增长,此处引用这一概念是指产业价值链中一个环节减排引起其他环节排放量的增长。
③ 邓子基:《低碳经济与公共财政》,《当代财经》2010年第4期。
④ 钟锦文、张晓盈:《关于我国碳税征收的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7期。
作者简介:李士梅,女,1963年生,辽宁辽中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长春,130012;张倩,女,1986年生,河北石家庄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12。
(责任编辑 陈孝兵)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产业链;价值链;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1)08-0020-04
面对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我国推进工业化面临空前的环境挑战。可以说,工业是中国推进节能减排、实现节能目标的主攻领域。我国的国情决定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在工业,主体在企业,企业应该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领跑者。然而,由于地方政府受GDP增长冲动的影响,企业受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使,高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行为很难纠正;并且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路径锁定问题,即中国工业经济被锁定在碳密集的化石燃料能源系统之中,过高的更新成本使得企业缺乏动力;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和动力源泉,但是由于资金匮乏和風险过高,企业发展初期低碳产品市场需求不足,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激励①。因此,当前企业由高碳向低碳转型,即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模式是非常艰巨的事情。如果企业没有竞争压力,就没有动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结构优化的目标。
一、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深度联系
产业价值链理论是在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链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融合。之所以与产业价值链相联系发展低碳经济,是因为低碳经济涉及范围广泛,一两个企业甚至产业不可能完成低碳经济转型,需要从产业链各环节寻求节能途径,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发展低碳经济有其独特优势。
1. 产业价值链的整体性效应适合低碳经济的发展特性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一个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各环节上每一个企业的个体运作效率都对整体产业链条运作的效率产生影响,影响越强,各成员企业间相互依赖性就越强。以某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于某一产业价值链,向上延伸到原材料、零部件及配套服务的供应商,向下到产品营销网络和消费者,横向扩张到互补产品生产商和以技术或共同投入品为联系纽带的相关企业,从而产生集聚效应,即整体性效应。
低碳经济发展也具有整体性特征,不是一两个企业甚至产业可以完成的。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从产业链各环节——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消费等全过程中寻求节能途径。如果链内各个环节都按照制定标准发展,就可以避免产业价值链内部的“碳泄漏”,即一个环节的减排不会引起其他环节排放量的增长②。因此,产业价值链整合可以将不同优势环节的企业联系在一起,实现单个环节最优化,进而使低碳产业价值链整体最优,从而推动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各企业向低碳经济发展。
2. 产业价值链的规模效应有助于降低低碳转型成本
在产业价值链中,产业分工细化,生产专业化,产业链条被延伸,伴随着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一旦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将会降低。产业价值链集聚了大量在技术上替代或配套的企业,当某一环节采用低碳技术,信息沿着产业价值链迅速传播,其他企业通过模仿学习,降低技术获取成本,链内企业联系紧密,可降低低碳技术信息搜寻成本。处于同一产业价值链的企业所需低碳技术存在相似性,它们之间倾向于以合作联盟方式进行低碳技术研发,分摊成本、分散风险、共享成果,降低单个企业更新重置成本。
产业价值链整合将不同环节的优势企业联系起来,实现单个环节最优化,进而使产业价值链整体最优,为了减少整个链条的碳排量,可制定低碳标准,将减排责任公平合理地分配到各环节。如果链内各个环节都按照制定标准承担减排责任,避免减排责任在链条内部转移,那么整体碳排量将会减少。如果链内企业达到标准承担成本过高,可通过双边或多边谈判,以市场化方式交易碳排放权,在链条内部转移减排责任,降低整体减排成本。
3. 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有助于加快低碳技术创新进程
产业集群中有创新所需的组织架构、产业文化基础、知识积累和扩散的内在机制,这些为创新低碳技术提供了便利条件和现实基础。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着频繁的交流和经常性的合作,使得面对面观察学习彼此的低碳技术更为便利。若是一家企业率先采用了一项低碳技术,很容易被其他企业发现,通过消化、吸收与模仿缩短采用新低碳技术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改良,诱致渐进性低碳技术不断创新。当低碳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到整个产业价值链后,企业重新回到同一水平时,创新意识强的先导企业又会进行新一轮低碳技术创新以期重新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推进低碳技术创新。
4. 产业价值链的链式效应有助于传播低碳理念
产业价值链由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的上下游企业链条构成,具有链式效应。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包括设计、加工、生产、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在经济活动中,产业价值链内的企业间存在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如果产业价值链内一些企业通过拥有低碳技术而率先取得优势地位,使产品更新换代,势必要求上下游企业提供符合低碳标准的原材料、零部件,使上下游企业接受低碳理念,采用低碳技术,减少碳排量。一般而言,在产业链中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强、掌握了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的企业具有比较优势,能取得较高利润。为了提升竞争力,企业力争低碳技术创新,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产业价值链中的企业不断进行链式创新,从而使整个产业价值链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企业通过产业关联效应相互配合、相互推动,建立链优势和群优势,上下游环节协同,快速采用低碳技术,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得整条产业价值链及其各环节企业处于有利地位。
二、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设计
1. 国有大型企业率先进入低碳产业
从企业来讲,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发展低碳产业的实施主体。企业应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自觉行动,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当前,我们对如何培育和发展低碳产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情况还不清楚,因此必须在深入研究基础上,选准方向和重点,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和出台有力度的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对一些事关低碳产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国有投资公司或国有大型企业可以考虑先期投入,经过孵化并具备产业化条件后,再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或转让给民间企业。要用高科技改造传统制造业,培育低碳产业的龙头企业,应该在现有的支柱传统产业中选择一两个在技术上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产业率先发展,使传统制造业向新型制造业转变。用高科技改造某些传统产业,使其转化为低碳产业,这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途径。
2. 确定碳排量的行业标准
国家依据各行业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耗的碳排量等数据推算行业平均水平,并以此为根据确定碳排量的行业标准。本文设计公式如下:行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量=∑某类能源消费量×单位能源消耗碳排量×该类能源系数/行业国内生产总值。其中,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中各种能源的清洁程度不同,所以赋予不同的能源系数,作为对行业运用清洁能源的奖励手段。
碳排量的行业标准=行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量+ε
其中,ε表示碳排量的行业标准在行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量的基础上上下浮动程度,不同行业数值不同。
由于低碳技术进步的存在,不同时点能源系数和数值存在差异,具有动态性,需要及时更新。
3. 构建碳税体系
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与总量控制和排放贸易等市场竞争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不同,征收碳税只需要额外增加非常少的管理成本就可实现。
企业单位产值的碳排量=∑某类能源消费量×单位能源消耗碳排量×该类能源系数/企业产值
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特殊行业进行直接减免或抵免其他税种。其中碳排量的行业标准可以看作企业应有的碳排放权,只对企业单位产值的碳排量超过部分征税,未超过部分给予补贴或者留待以后年度抵扣;企业需主动申报纳税,在财务报表备注中披露能源消耗状况,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特点,选择其对应的碳排量行业标准;为了增加高碳能源消耗的成本,税率可以设计成超额累计税率。处于产业价值链内从事相同或相似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可以协商交易碳排放权,为了避免超额累进税率的高税率,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有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激励,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
三、公共政策助力实现低碳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
公共政策是实现低碳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宏观经济政策必须给企业一定的竞争压力,以此来调动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以企业为主题优化产业价值链,发挥公共政策的指导作用,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路径选择。
1. 公共财政推动企业强化低碳技术集成创新
理论界普遍认为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和动力源泉,获取低碳技术的途径包括国外引进和自主创新,走低碳技术国外引进之路,将面临着先进技术持有国的技术转让壁垒,而且有效的低碳技术转让机制缺失致使中国难以引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低碳技术,其最终结果是国内企业对外技术依赖,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严重受制于发达国家,甚至沦为未来世界低碳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因此本文认为从长远角度来看,应该通过自主创新获得低碳技术。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问题上具有短视性,存在着“搭便车”的现象,这同样存在于低碳技术创新活动中。并且低碳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巨大使得企业往往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瓶颈,低碳技术创新活动的回报呈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投资风险高,资本逐利行为导致低碳技术创新领域资本市场介入空白。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外溢效应,如果完全由私人部门承担,将出现市场失灵,因此,公共财政应该成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
要设置低碳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弥补公共财政缺位,重点资助企业低碳技术的集成创新,提高公共财政投入比例③。对于关键性、共性技术,公共财政直接投资的同时吸引金融机构、企业、外资等多元渠道的资金。建立相应资金保障机制,降低创新风险,对经国家批准的低碳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提供贷款担保和财政贴息,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励企业创新低碳技术。纵观整个产业价值链,目前缺乏研发低碳技术的专门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要将公共财政资金用于创办研发机构,并使成果在链内市场化。
2. 公共财政助力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
产业价值链优化是减少碳排量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以及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公共财政资金介入并不意味着平均分配,应具有选择性,寻求切入口,重点突破,使低碳理念在产业价值链内横向纵向辐射扩散。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国家经济职能的一种延伸,国有企业应承担更多责任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清洁能源,中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高碳经济特质,同时中国经济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费部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70%以上,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处于高耗能行业的工业企业有必要先行一步,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本文建议应选择处于高能耗行业、示范效应明显的国有企业作为公共财政资助重点,增加对符合条件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设施建造的投资量,集中财政资金解决大问题。鼓励企业改善能源消费状况,并对有效实施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一旦实现低碳化,企业竞争力增强,其示范效应会激励同行业其他企业自觉参与,对处于产业价值链上游企业产品的需求也要符合低碳标准,推动上游供应商开发、应用低碳替代品,逐步朝低碳化发展,获得公共财政资助的企业实现低碳化会带动下游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转变。
3. 公共政策支持出口企业应对低碳发展要求
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按照规定,美国将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即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近年来,高碳产业在中国出口市场中占很大比例,一旦开征碳关税,必然会给中国出口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碳关税博弈之中,中国除了努力保障自身利益,坚决反对欧美国家借此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外,还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自2010年7月15日起,中国部分取消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从中长期看该政策将加速“两高一资”行业进行战略重组,改变目前低成本、低附加值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另外,加征有些产品的出口税,提高产品出口成本,引导外向型企业调整经营思路向低碳化发展。为了避免碳关税开征带来的冲击,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将开征碳税提上日程,以此避免碳关税④。应该将所得税收专项用于节能减排工作,同时辅之相应的绿色税收、绿色信贷等配套措施,形成完善的绿色政策法规体系。碳关税对中国制造类出口企业提出了高要求,形成新的挤压和倒逼机制,要充分发挥碳关税倒逼机制作用,将低碳标准延伸到产业价值链上游企业,加快链内低碳技术自主创新,提升节能减排实效。
4. 实行绿色政府采购机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政府采购是一个巨大市场,2002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为1009.6亿元,2009年总规模达7413.2亿元。因此,政府采购规模优势对企业生产具有导向作用,对引导绿色消费具有示范效应。由于缺乏“绿色产品”认定标准,使得政府绿色采购推行受阻,应尽快确定节能、环保产品标准,增强可操作性。将经过科学化、精细化认证的低碳产品列入采购清单中,采取动态调整机制和公示制度优先采购和强力采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驱使企业在生产、投资和销售活动中注入低碳理念,渗入整个产业价值链,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对于低碳新技术产品,在缺乏市场的情况下,政府通过首购制度的推动可以引导消费,激励企业进一步创新。
政府采购的示范效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普通消费者的低碳消费。低碳消费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引导和实现低碳消费是关系低碳经济能否可持续的重大课题。推行低碳消费首先应该倡导消费者转变观念,养成健康科学的消费习惯,此外通过公共政策合理引导,比如对能源类消费品的使用采取价格累进制;公共财政补助鼓励消费节能产品和使用节能技术;鼓励多使用循环产品。实现低碳消费后,形成了低碳产品的消费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倾向于加紧产品更新换代,即从消费环节倒逼到生产环节,最终实现整个链条的低碳化。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认为,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正经历着两种全球化进程,一种是经济全球化,另一种是低碳全球化。低碳经济全球化不同于经济全球化,它是全人类与自然界,即与气候自然力的关系问题,诠释的是人与自然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題。因此,低碳经济全球化可以冲破各国间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正确全面地对待人类的共同利益问题。然而,低碳经济是一个起因于应对气候变化、兴起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寄希望于引领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转型的全球性问题,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必然充满了矛盾,矛盾的问题需要我们用矛盾的思维来认识,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并解决。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中国不可逆转的选择,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应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
注释:
① 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第6期。
②“碳泄漏”是指发达国家减排会引起发展中国家排放量的增长,此处引用这一概念是指产业价值链中一个环节减排引起其他环节排放量的增长。
③ 邓子基:《低碳经济与公共财政》,《当代财经》2010年第4期。
④ 钟锦文、张晓盈:《关于我国碳税征收的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7期。
作者简介:李士梅,女,1963年生,辽宁辽中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长春,130012;张倩,女,1986年生,河北石家庄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12。
(责任编辑 陈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