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猴子爬竿”说起

来源 :湖南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_ideali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习题:一根竹竿5段,小猴爬竿,每次上两段下一段.这只小猴几次能爬上竹竿顶?我将此题布置为学生的家庭作业,但在批阅作业时发现很多小朋友做错了,答案都写成:这只小猴5次能爬上竹竿顶.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课间,我问了几个学生,他们理解为:每次上两段下一段,其实就是每次上一段,5段就需要5次才能爬上竹竿顶.原来问题就出在最后一次爬竿上.怎样让学生理解此题?我仔细思考着.
其他文献
1969年比利时学者普利高津首先提出和创立了"耗散结构"概念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非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只要通过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
通过对英国国家课程活动网等网络课程资源的评价和介绍,以期能给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像程寿康在北京预展时预测的一样,大买家在东南亚把东南亚现当代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地",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这个秋天,程寿康发出了看齐纽约苏富比的豪言。
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有作为课程的与作为学习方式的两种形式,已经在全国广泛地开展起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中,一些学
普通高中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为适应本世纪初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巨大变化,适应国家之间激烈的竞争,促进中华民族复兴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编写出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