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遵生八笺》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位僧人吃饭时,总是先吃三口白饭,顿顿如此,年年如此,一生如此。问及原因,僧曰:“一者,以吃饭知正味。人食多以五味杂之,未有知正味者,若淡食,则本自甘美,初不假外味也。再者,思衣食之从来。三者,思农夫之艰苦。”细品此僧之语,意味深长。
现代人在饮食方面,多随意,少仪式,无虔诚,于光怪陆离的生活中,来也匆匆,食也匆匆,不知食之真味。那位僧人投箸之时,不先夹菜,而是先吃三口白饭。将那无油、无盐、无香之米饭,含入口中,细嚼之,静品之,缓咽之,品出了饭之真味,实为难得之境界。
有一回,面对一桌色香味俱全之菜肴,众友争相投箸,夹之,尝之,赞之,推杯换盏,不亦乐乎。我却仿效《遵生八笺》中的那位僧人,不先吃菜,先吃白饭。一口下去,寡淡无味,竟有难以下咽之感。彼时,夹菜而食的欲望如火升腾。但,我忍住了,继续吃第二口白饭,慢慢地咀嚼,直到嚼出饭粒中溢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甜意。
一连三口白饭过后。我的口中居然清清淡淡,不油不腻,绝无异味,甚至有一份暗香盈动之感。
再无味的饭,只要细细品嚼,自会品出滋味。就像那位僧人所言:“若淡食,则本自甘美,初不假外味也。”这便是饭食的本味,衣食之本源,更是生命的初始。
白飯何来来自那苍茫大地。我那纯朴的父老乡亲们,一年四季,面朝大地,脊背朝天,躬耕不止,在土地里收获滋养生命的白饭,一辈又一辈,甜甜淡淡.苦苦乐乐,生生不息。《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此之谓也。
先吃三口白饭,方解菜肴之五味,方得古僧之禅境,方知生命之初心。
(珠珠摘自《饮食与健康》 2018年第2期 图/曹黑黑)
现代人在饮食方面,多随意,少仪式,无虔诚,于光怪陆离的生活中,来也匆匆,食也匆匆,不知食之真味。那位僧人投箸之时,不先夹菜,而是先吃三口白饭。将那无油、无盐、无香之米饭,含入口中,细嚼之,静品之,缓咽之,品出了饭之真味,实为难得之境界。
有一回,面对一桌色香味俱全之菜肴,众友争相投箸,夹之,尝之,赞之,推杯换盏,不亦乐乎。我却仿效《遵生八笺》中的那位僧人,不先吃菜,先吃白饭。一口下去,寡淡无味,竟有难以下咽之感。彼时,夹菜而食的欲望如火升腾。但,我忍住了,继续吃第二口白饭,慢慢地咀嚼,直到嚼出饭粒中溢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甜意。
一连三口白饭过后。我的口中居然清清淡淡,不油不腻,绝无异味,甚至有一份暗香盈动之感。
再无味的饭,只要细细品嚼,自会品出滋味。就像那位僧人所言:“若淡食,则本自甘美,初不假外味也。”这便是饭食的本味,衣食之本源,更是生命的初始。
白飯何来来自那苍茫大地。我那纯朴的父老乡亲们,一年四季,面朝大地,脊背朝天,躬耕不止,在土地里收获滋养生命的白饭,一辈又一辈,甜甜淡淡.苦苦乐乐,生生不息。《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此之谓也。
先吃三口白饭,方解菜肴之五味,方得古僧之禅境,方知生命之初心。
(珠珠摘自《饮食与健康》 2018年第2期 图/曹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