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消防工作是社会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农村消防工作具有着现实和长远的积极意义。本文仅就农村火灾发生的原因、农村火灾发生的特点和预防农村火灾的对策,谈谈个人一些粗浅的见解。
1 农村火灾发生的原因
目前,农村火灾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同时也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产物。众多的火灾隐患给农村消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1.1 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够
主要表现在:乡镇一级党委、政府把消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还不够重视,没有过问和督导辖区内存在的较多火灾隐患,基层消防组织不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职责,责任不明确,部署落实不到位,农村消防工作处于滞后不前的状态。受经济和文化水平的限制,部分村干部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基层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缺乏,形成成农村防火工作基本无人抓,村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安全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消防工作几乎无人抓,有的地方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和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形成真空。
1.2 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消防宣传工作在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加强了,人民群众的消防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居住分散、地处偏远的广大农村,受教育群众不多,滞后的基层消防管理,无人管的宣传工作、无人抓安全等诸多原因,致使消防宣传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发生火灾的因素增多:一是用电违规。村民家用电线乱拉乱接、老化、破损,家用电器长时间通电等原因而引发房屋火灾。二是用油违规。富裕的一些农民购买的拖拉机、摩托车等,受农村交通不便等各种因素影响,村民就将日常使用的汽油、柴油和煤油,买回后在自家存放增加火灾隐患,很极易引发火灾。三是用气违规。液化石油气灶在一些农民家庭做饭用上了,但操作使用因未按正常的安全程序去进行,往往容易出现忘关阀门漏气等现象,泄露的液化气体遇明易导致火发生爆炸、燃烧。四是用火违规。农民日常生活用火不慎现象比比皆是,如儿童玩火、燃放鞭炮、放火、乱扔烟头等,都是造成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1.3 乡村消防规划不到位
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了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的现象,改造工作迟缓的农村集镇,乡镇消防规划大部分实施不到位,以木板房和土房为主的房屋,多数前后间相连毗邻,或成网状,没有消防间距、消防车通道、缺少消防设施、敷设的电器线路等多方面均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蔓延扩大,导致成片受损。
1.4 农村消防组织不健全
由于经济条件较弱,处于山区的一些乡镇农民群众外出务工较多,是造成没有任何形式的消防组织后果的主要因素。同时随着大量改制转轨农村企业,绝大部分企业已转为私营性质,导致许多企业的消防管理组织被撤销,即使保留了少数单位的消防组织,但人员也基本为兼职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技术。
1.5 农村消防监督力量缺乏
农村消防工作点多、线长、面广,较为分散的村庄,辖区户数范围大,加之各种消防安全管理防范任务繁重,导致了派出所警力的严重不足,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很难顾及到每个村庄,更难监管到每家每户,无法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农村全部火灾隐患。
2 农村火灾的发生特点
迅猛发展的农村经济,带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形成了村镇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农村建筑形式和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分析近年来全国农村火灾,特别是时有发生的较大以上大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依然形式十分严峻。
2.1 农村土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低,发生火灾蔓延快
一些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经济条件限制的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房屋建设总体无规划,缺乏防火设计,随意建房,防火等级较高的建筑结构少,土木结构房屋建筑耐火等级低,屋内多用纸张抹灰吊顶,柴草大多堆放在房前屋后,火灾时极易造成室内外可燃物同时燃烧,加之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小,有的甚至连接在一起,容易蔓延扩大,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由于村民屋檐之间的建筑间距小,火灾后发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火势容易蔓延到周围房屋,一旦着火时间长,房屋的主体结构易发生破坏,易出现倒塌、落顶危险,增加了进入火场抢救财物和进行灭火的消防人员危险性。
2.2 村民报火警意识差,延误扑救时间
由于农村通信条件相对较差、电话少,在家里的多为老人,发现火情比较晚,一些村民遇有火灾时,不会或者不及时报警,先自己扑救,等到火灾无法控制时才想到报警,加之报警时心情过度紧张,方言表述存在沟通难题等原因,对起火具体位置、所在详细地点、着火物质性质、消防车行进路线说不清楚,消防部队出动救火时间被延误,造成到火场火势无法及时控制,火灾损失增加。
2.3 农村消防组织不完善,灭火力量缺少
目前,外出打工的多数是青壮年,导致部分乡村成立了义务消防组织,没有专门人员,但家中只留老人和小孩,虽有人却无力及时扑灭初起火灾。由于路途遥远,消防部队赶到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错过了最佳扑救时间,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2.4 村民消防常识缺乏,不会处置初期火灾
由于缺乏基本消防知识,没有灭火经验,发生火灾后,往往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初起火灾,不能将火灾在初期阶段扑灭,而是等消防车到场后救火。加之居民不懂灭火的相关知识,但急于救灾的心理,会出现乱拉抢水带、乱指挥、乱喊等情况,应先消防部队灭火工作开展。
2.5 农村消防水源缺乏,火场供水无法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虽然普遍用上了自来水,但是水池、水塘和水沟等农村水源得不到很好的维护保养,农村消防水源得不到保护,也有部分村镇在安装自来水时安装了消火栓,可压力不足、无法保证灭火用水,造成火势
蔓延。
2.6 农村道路狭窄,影响消防车通行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村村通”工程、通乡公路等,乡镇一级的公路基本上都是沥青、水泥路,但是农村火灾现场尤其是民房、麦场火灾,路程远、道路窄,消防部队接警后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现场扑救,到达火灾现场时往往火灾已蔓延开来或者已发展至猛烈燃烧或熄灭阶段,错过了扑救初起火灾的最佳时机,个别村庄根本就没有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消防车无法到达火场,延误了灭火。
3 农村火灾的预防对策
当前,全国各地农村的消防工作受当地经济条件制约相对滞后,短时间内无法从从根本得到彻底改变,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因此,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农村的实际不断改善包括生活、经济、安全发展等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确定的“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农村火灾预防工作,稳步推进农村消防工作健康全面发展。
3.1 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构筑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
工程
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农村消防工作,与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连,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落实的消防安全责任,从现行农村管理体制看、结合生活、生产现状和发展要求,政府必须将农村消防建设纳入消防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逐级签订责任书靠实责任,不断督促、统筹、指导抓农村消防建设和发展,完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新机制,落实农村消防工作新措施,积极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安全机制,形成上级抓下级、层层抓落实的农村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严格倒查火灾事故责任,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消防安全责任,不断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网络。
3.2 不断完善农村消防规划,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
各地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重视农村消防整体规划,将农村消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实施,不断将农村消防规划纳入当地小城镇建设总规划和村庄规划的重要部分,规范编制农村消防规划,大力加强农村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消防通讯等公共消防设施以及消防装备建设,同时将村民住宅及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全面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并予以落实,必须把消防规划的落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有落实了消防安全防范措施,才能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减少农村火灾发生。
3.3 依托各种力量发展消防组织,壮大农村灭火力量
要针对我国农村分布面积广、区域跨度大、消防警力严重不足的现状,结合各自实际,充分整合现有社会资源,挖掘各种社会力量,全民充实壮大农村消防队伍,在公安消防部队为主的基础上,以乡镇专职消防队为中心,以乡镇、村群众义务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为补充,坚持发展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及公安派出所、民兵应急分队、治安联防组织等力量,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工作网络,配齐配全必要的消防装备,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志愿(义务)消防队,加强农村消防力量建设和业务培训,提高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灭火能力,做到“一健全、二落实、三到位、四提高”,不断夯实农村消防安全基础。
3.4 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抗御火灾能力
各地要紧紧抓住以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机遇,结合当地实际,坚持“还清旧帐,不欠新帐”的原则,多渠道加大对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村庄建筑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讯、消防站建设与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确保新农村消防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开展,不断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逐步提高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
3.5 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工作,宣传教育系于一半”,农村消防安全也一样。各乡镇要根据辖区农村火灾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全面普及群众消防常识、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入手,坚持抓农村消防安全教育、始终把加强提升村民消防安全素质纳入新农村消防工作建设的重要位置,联合多部门开展 “送消防知识下乡”、“举办农村消防知识大讲堂”、“村官进红门学消防”等活动,在各类媒体开辟消防知识专栏、专版,充分发挥学校和村委会两个消防宣传阵地作用,利用消防宣传漫画、宣传警示标语,大力开展长期、广泛、深入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方位”宣传消防安全之势,把消防宣传的触角真正延伸到农村各个角落,形成良好消防安全氛围。
3.6 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农村消防安全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深入细致的开展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落实乡镇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职责,细化公安派出所每个民警的工作网格和目标任务,明确分管所长、专(兼)职民警、社区民警的消防监督管理重点,深入开展农村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点多面广、情况了解、环境熟悉”的优势,做到“安全防范全方位”,全面检查辖区单位,制止消防违法行为,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指导乡镇把消防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每村、每组、每户、每人”,构筑“群防群治”网络体系,确保农村消防安全。
农村消防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事关每个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容不得半点忽视。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农村发展的科学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继续坚持走农村消防工作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工作,采取超常的工作措施,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J].
[2]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J].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J].
[4]公安部消防局.灭火救援教程[J].
作者简介
李和平(1971—),男,甘肃天水人,大专,甘肃省天水市公安消防支队麦积区大队大队长,研究方向:消防安全管理。
1 农村火灾发生的原因
目前,农村火灾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同时也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产物。众多的火灾隐患给农村消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1.1 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够
主要表现在:乡镇一级党委、政府把消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还不够重视,没有过问和督导辖区内存在的较多火灾隐患,基层消防组织不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职责,责任不明确,部署落实不到位,农村消防工作处于滞后不前的状态。受经济和文化水平的限制,部分村干部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基层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缺乏,形成成农村防火工作基本无人抓,村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安全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消防工作几乎无人抓,有的地方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和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形成真空。
1.2 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消防宣传工作在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加强了,人民群众的消防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居住分散、地处偏远的广大农村,受教育群众不多,滞后的基层消防管理,无人管的宣传工作、无人抓安全等诸多原因,致使消防宣传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发生火灾的因素增多:一是用电违规。村民家用电线乱拉乱接、老化、破损,家用电器长时间通电等原因而引发房屋火灾。二是用油违规。富裕的一些农民购买的拖拉机、摩托车等,受农村交通不便等各种因素影响,村民就将日常使用的汽油、柴油和煤油,买回后在自家存放增加火灾隐患,很极易引发火灾。三是用气违规。液化石油气灶在一些农民家庭做饭用上了,但操作使用因未按正常的安全程序去进行,往往容易出现忘关阀门漏气等现象,泄露的液化气体遇明易导致火发生爆炸、燃烧。四是用火违规。农民日常生活用火不慎现象比比皆是,如儿童玩火、燃放鞭炮、放火、乱扔烟头等,都是造成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1.3 乡村消防规划不到位
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了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的现象,改造工作迟缓的农村集镇,乡镇消防规划大部分实施不到位,以木板房和土房为主的房屋,多数前后间相连毗邻,或成网状,没有消防间距、消防车通道、缺少消防设施、敷设的电器线路等多方面均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蔓延扩大,导致成片受损。
1.4 农村消防组织不健全
由于经济条件较弱,处于山区的一些乡镇农民群众外出务工较多,是造成没有任何形式的消防组织后果的主要因素。同时随着大量改制转轨农村企业,绝大部分企业已转为私营性质,导致许多企业的消防管理组织被撤销,即使保留了少数单位的消防组织,但人员也基本为兼职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技术。
1.5 农村消防监督力量缺乏
农村消防工作点多、线长、面广,较为分散的村庄,辖区户数范围大,加之各种消防安全管理防范任务繁重,导致了派出所警力的严重不足,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很难顾及到每个村庄,更难监管到每家每户,无法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农村全部火灾隐患。
2 农村火灾的发生特点
迅猛发展的农村经济,带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形成了村镇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农村建筑形式和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分析近年来全国农村火灾,特别是时有发生的较大以上大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依然形式十分严峻。
2.1 农村土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低,发生火灾蔓延快
一些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经济条件限制的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房屋建设总体无规划,缺乏防火设计,随意建房,防火等级较高的建筑结构少,土木结构房屋建筑耐火等级低,屋内多用纸张抹灰吊顶,柴草大多堆放在房前屋后,火灾时极易造成室内外可燃物同时燃烧,加之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小,有的甚至连接在一起,容易蔓延扩大,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由于村民屋檐之间的建筑间距小,火灾后发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火势容易蔓延到周围房屋,一旦着火时间长,房屋的主体结构易发生破坏,易出现倒塌、落顶危险,增加了进入火场抢救财物和进行灭火的消防人员危险性。
2.2 村民报火警意识差,延误扑救时间
由于农村通信条件相对较差、电话少,在家里的多为老人,发现火情比较晚,一些村民遇有火灾时,不会或者不及时报警,先自己扑救,等到火灾无法控制时才想到报警,加之报警时心情过度紧张,方言表述存在沟通难题等原因,对起火具体位置、所在详细地点、着火物质性质、消防车行进路线说不清楚,消防部队出动救火时间被延误,造成到火场火势无法及时控制,火灾损失增加。
2.3 农村消防组织不完善,灭火力量缺少
目前,外出打工的多数是青壮年,导致部分乡村成立了义务消防组织,没有专门人员,但家中只留老人和小孩,虽有人却无力及时扑灭初起火灾。由于路途遥远,消防部队赶到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错过了最佳扑救时间,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2.4 村民消防常识缺乏,不会处置初期火灾
由于缺乏基本消防知识,没有灭火经验,发生火灾后,往往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初起火灾,不能将火灾在初期阶段扑灭,而是等消防车到场后救火。加之居民不懂灭火的相关知识,但急于救灾的心理,会出现乱拉抢水带、乱指挥、乱喊等情况,应先消防部队灭火工作开展。
2.5 农村消防水源缺乏,火场供水无法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虽然普遍用上了自来水,但是水池、水塘和水沟等农村水源得不到很好的维护保养,农村消防水源得不到保护,也有部分村镇在安装自来水时安装了消火栓,可压力不足、无法保证灭火用水,造成火势
蔓延。
2.6 农村道路狭窄,影响消防车通行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村村通”工程、通乡公路等,乡镇一级的公路基本上都是沥青、水泥路,但是农村火灾现场尤其是民房、麦场火灾,路程远、道路窄,消防部队接警后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现场扑救,到达火灾现场时往往火灾已蔓延开来或者已发展至猛烈燃烧或熄灭阶段,错过了扑救初起火灾的最佳时机,个别村庄根本就没有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消防车无法到达火场,延误了灭火。
3 农村火灾的预防对策
当前,全国各地农村的消防工作受当地经济条件制约相对滞后,短时间内无法从从根本得到彻底改变,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因此,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农村的实际不断改善包括生活、经济、安全发展等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确定的“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农村火灾预防工作,稳步推进农村消防工作健康全面发展。
3.1 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构筑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
工程
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农村消防工作,与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连,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落实的消防安全责任,从现行农村管理体制看、结合生活、生产现状和发展要求,政府必须将农村消防建设纳入消防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逐级签订责任书靠实责任,不断督促、统筹、指导抓农村消防建设和发展,完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新机制,落实农村消防工作新措施,积极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安全机制,形成上级抓下级、层层抓落实的农村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严格倒查火灾事故责任,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消防安全责任,不断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网络。
3.2 不断完善农村消防规划,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
各地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重视农村消防整体规划,将农村消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实施,不断将农村消防规划纳入当地小城镇建设总规划和村庄规划的重要部分,规范编制农村消防规划,大力加强农村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消防通讯等公共消防设施以及消防装备建设,同时将村民住宅及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全面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并予以落实,必须把消防规划的落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有落实了消防安全防范措施,才能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减少农村火灾发生。
3.3 依托各种力量发展消防组织,壮大农村灭火力量
要针对我国农村分布面积广、区域跨度大、消防警力严重不足的现状,结合各自实际,充分整合现有社会资源,挖掘各种社会力量,全民充实壮大农村消防队伍,在公安消防部队为主的基础上,以乡镇专职消防队为中心,以乡镇、村群众义务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为补充,坚持发展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及公安派出所、民兵应急分队、治安联防组织等力量,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工作网络,配齐配全必要的消防装备,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志愿(义务)消防队,加强农村消防力量建设和业务培训,提高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灭火能力,做到“一健全、二落实、三到位、四提高”,不断夯实农村消防安全基础。
3.4 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抗御火灾能力
各地要紧紧抓住以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机遇,结合当地实际,坚持“还清旧帐,不欠新帐”的原则,多渠道加大对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村庄建筑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讯、消防站建设与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确保新农村消防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开展,不断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逐步提高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
3.5 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工作,宣传教育系于一半”,农村消防安全也一样。各乡镇要根据辖区农村火灾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全面普及群众消防常识、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入手,坚持抓农村消防安全教育、始终把加强提升村民消防安全素质纳入新农村消防工作建设的重要位置,联合多部门开展 “送消防知识下乡”、“举办农村消防知识大讲堂”、“村官进红门学消防”等活动,在各类媒体开辟消防知识专栏、专版,充分发挥学校和村委会两个消防宣传阵地作用,利用消防宣传漫画、宣传警示标语,大力开展长期、广泛、深入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方位”宣传消防安全之势,把消防宣传的触角真正延伸到农村各个角落,形成良好消防安全氛围。
3.6 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农村消防安全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深入细致的开展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落实乡镇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职责,细化公安派出所每个民警的工作网格和目标任务,明确分管所长、专(兼)职民警、社区民警的消防监督管理重点,深入开展农村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点多面广、情况了解、环境熟悉”的优势,做到“安全防范全方位”,全面检查辖区单位,制止消防违法行为,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指导乡镇把消防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每村、每组、每户、每人”,构筑“群防群治”网络体系,确保农村消防安全。
农村消防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事关每个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容不得半点忽视。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农村发展的科学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继续坚持走农村消防工作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工作,采取超常的工作措施,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J].
[2]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J].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J].
[4]公安部消防局.灭火救援教程[J].
作者简介
李和平(1971—),男,甘肃天水人,大专,甘肃省天水市公安消防支队麦积区大队大队长,研究方向:消防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