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新生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h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某高校随机抽取2017届新入学的学生共2450名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作为个体单位,同时分为专家教育组以及专家结合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三个组别。然后对进行健康干预教育前后两个月的学生知晓率,以及正向态度率和歧视的变化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比。结果:健康教育组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及正向态度率方面都有所提高,歧视率也有所下降,对照组并无变化。结论:将传统的专家授课和同伴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理解以及面临艾滋病的正向态度。
  【关键词】艾滋病;新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1.前言
  艾滋病属于一种免疫疾病,如今已经被社会所熟知。针对于艾滋病的预防,在2001年7月南非举行的第13届世界艾滋病大会提出了,行为干预是对目前艾滋病预防的有效疫苗这一结论。每年艾滋病的新生感染者都在增加,被感染群体当中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是主要群体。因为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是可塑性比较强,所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属于最佳阶段,能够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改善学生对艾滋病的防治。所以在下文中,将以某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某高校入学新生共24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乙组为干预组,每组有学生800名,丙组为对照组有学生850名。
  2.2研究方法
  首先,是对学生群体进行调查。调查的开展方式为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开展之前,调查员需要进行统一的培训,然后对问卷调查内容以及调查标准进行统一,在教育前以及教育后的两个月,对甲乙丙三组调查对象进行全员调查,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并且调查结束之后当场回收。回收后将调查问卷中存在缺项以及填写不完整和漏填的问卷剔除,剩余调查问卷,其中甲乙丙三组有效问卷份数为791份,785份,810份。
  其次,则是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分为三种来进行,对第1组学生甲组学生进行专家教育,由专家向学生进行集体授课,授课内容为与艾滋病有关的知识和信息,然后在授课过程中有主持人对授课内容进行专业提问,学生现场进行有奖抢答,巩固学生现场学习效果。乙组学生是由专家结合同伴来进行教育。这种健康教育模式是由专业人员也就是专家向学生进行艾滋病的相关与知识信息传达,然后在接受信息的群体当中筛选出对预防艾滋病宣传非常热心,并且思想非常活跃,有较好语言组织以及表达能力的10名学生,作为同伴教育者,由这10名同伴教育者进行系统培训之后,在教师指导下以班为单位或者是以主题班会以及小组讨论形式来进行1对1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来进行教育活动。丙组学生则不采取任何健康教育以及干预措施,在研究结束之后,对丙组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学生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持续时间为一个月,然后通过上述三种方法开展健康教育教育前以及教育后的两个月,分别通过调查问卷进行两次调查,也就是前后各进行一次。
  2.3统计分析
  在统计分析过程中,通过Epidate3.1数据库,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双录入并且检测,然后通过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进行x2检验。
  3.结果
  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的时候,主要通过两个指标来进行,第1个指标是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情况,第2个指标是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
  首先是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情况,在教育前新入学的大学新生对于艾滋病的基础知识以及预防和高危人群以及发展趋势等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系统的全面的其他知识并不是非常的熟悉,尤其是对于艾滋病会传染任何人群,并且在现如今并没有有效地针对艾滋病进行根治的疫苗,以及常规使用的化学消毒试剂是否能够对艾滋病毒进行灭菌,这些知识内容学生在没有经过健康教育之前都不了解。在教育前,三组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情况并没有非常大的差异。而经过教育之后,甲乙两组学生对于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丙组学生有很大的上升。其中甲组学生较未进行健康教育之前的知晓率上升10%,乙组学生的知晓率较未进行健康教育之前上升15%
  其次,是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对比。甲乙丙三组学生对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的了解都比较高,在90%以上。所以在教育前后,三组学生针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了解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对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回答,三组学生在教育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甲乙两组学生对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理解,经过教育之后要显著高于丙组,在相关问答过程中正确率要显著高于丙组,其中甲组学生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问题的解答正确率上升20%,乙组学生上升28%。
  4.讨论
  艾滋病是世界性的疾病,是全世界人民所关注的,并且需要進行有效预防的一种疾病。艾滋病群体在现如今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的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要高发群体。针对于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与信息能够有所了解,能够积极面对艾滋病,并且对自我进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举措。而我国高校的分布在各人口密集城市是较为集中的,所以在这些高校云集的城市,开展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最好的场所,能够通过健康教育向周围以及社会传播积极影响。
  艾滋病健康教育除了通过传统的课堂授课以及专家讲座,同时也可以通过线上教育来对艾滋病健康教育进行宣传,使学生能够更加有兴趣了解艾滋病的成因以及如何预防和高危人群,以及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学生对艾滋病有一个正确并且积极的认知,不会对患艾滋病人群产生歧视,使艾滋病人群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且最主要的是以大学生群体为基础来开展艾滋病的宣传与教育,那么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之内,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说学生步入社会之后,都将产生长远的效益,使我们社会群体当中对艾滋病的知识普及率大大提升。
  所以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在高校新生群体当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深远的社会意义,结合当下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发展形式,对学生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艾滋病,并且正视艾滋病,不会在艾滋病出现的时候慌不择路,为社会积极预防艾滋病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能够通过对艾滋病的深入了解,来提高学生对社会艾滋病群体的接受程度,使学生能够理解艾滋病人群的真实感受,而艾滋病群体能够感受到来自于社会群体对他们的关爱以及认可,更加积极的促进艾滋病病人的治疗以及康复。
  综上所述,现如今艾滋病高发群体已经逐渐变成青年人群,其中又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所以在高校新生入学之际,就开展健康教育,能够在学生接受新的知识过程中,逐渐的使其对艾滋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学习到的知识来正确地对艾滋病进行预防,有效降低艾滋病并发几率,通过促进学生群体对艾滋病的认识以及了解,使学生群体在后续的学习以及进入社会工作过程中,仍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向社会传播与艾滋病有关的积极有效预防方式。
  参考文献
  [1]潘满英. 大学预科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网络教育效果分析[J]. 中国校医, 2019, 33(8).
  [2]罗艳, 赵刚, 李西婷, et al. 某高校新生艾滋病知信行调查[J]. 预防医学, 2019, 31(7):673-677.
  [3]胡艳霞, 任庆莹, 刘建宝, et al. 2017年济南市高等院校艾滋病防控平台建设现状调查[J]. 预防医学论坛, 2019(2):76-76.
  [4]方毅为, 王圣然, 沈堃宇, et al. 微信联合传统宣教方式在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中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 2019(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膀胱肿瘤手术行泌尿造口中采取针对性干预护理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院治疗的64例膀胱肿瘤手术行泌尿造口患者,用掷硬币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针对性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1.2.1参照组  常规护理:指导患者饮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烧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确定其在临床中的实施价值。方法:从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烧伤患者中抽选出100例,使用盲选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参照组采用日常护理措施,试验组联合基础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比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比较,试验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指标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尺桡骨双骨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康复总有效率(97.96%)对比对照组患者同指标(89.80%),显示前者康复效果更优;护理干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及影响因素。方法: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选取人数)100例,收取时间在2018年度-2019年度,评估并分析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评分以及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理念(25.76±4.13)分、理论知识(28.95±3.21)分、能力(27.46±4.30)分、感知评分(31.67±4.29)分;人文关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中追踪管理法的运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在2014年7月,我院创建追踪管理小组,针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管理事故进行系统的跟踪与个案指导,保障护理不良事件的妥善解决,并探究其应用效果。结果:与应用前相比,应用追踪管理方式后,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明显提升、发生率显著降低,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追踪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骨科护理中应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为护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必要支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更好地改进不足之处,能够加快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骨科治疗的100例患者定为研究对象后,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实行常规护理管理体系、无痛护理管理体系,观察所有患者实际病情的变化后,准确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采用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9月间我院收纳子宫肌瘤84例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将其中42例纳进常规护理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剩余42例纳进护理干预组(按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比较2组护理价值。结果:2组护理前心理状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干预组心理情绪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腹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8.3-2019.3期间于本院行剖腹产的134例产妇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护理A组(常规护理)与护理B组(围产期护理干预),每组各67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B组的下肢肿胀及DVT发生率分别为19.40%、5.26%均显著低于护理A组41.79%、17.91%(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宫颈炎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有何体会。方法:挑取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本院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对两组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率对比。结果:观察组(100%)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97.50%)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明显,P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锁骨骨折护理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从而为和谐护患关系的形成、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的支持。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锁骨骨折的100例患者随机抽选为实验对象,科学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后,为其提供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分析护理服务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后,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