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养气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aoshi_im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盼望着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到那里安静地读点书。我们的生活中有电脑、有手机、有网络,一切方便而快捷,然而却让人找不到任何的安宁。
  终于,盼到了这么一个地方,锻造公司的职工书屋正式开放了。虽然,只是一间小小的屋子,但里面却静静地摆着各式各样的书籍,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管理、教育……应有尽有。走进书屋,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扑面而来,翻开书本,到处弥漫着淡淡的墨香。终于有了这么一个地方,让我暂时逃避尘世喧嚣的地方。
  一直都很喜欢一句诗:“胸藏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总愿意读几页书,然后才能安然睡去,享受读书的感觉,让人静心、凝神。也许网络世界带给我们的是时尚、迅捷、刺激的快感,但这种快速的冲击快感背后却是无尽的空虚和寂寞。远不如读书带给我的感觉:宁静、淡雅、悠长、绵延……
  享受读书带来的转变,一个人书读得多了,身上会带有一股淡淡的书卷之气。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读书人特有的气质:或温润,或醇良,或儒雅,或广博。子曰:君子不器。大底说的就是如此吧!
  我们每天忙碌于喧嚣的生活,生活的琐事,家庭的重担,工作的压力,使得我们已经找不到儿时读书的乐趣,渐渐迷失在人海。更加挤不出时间,停下来思索人生的方向,心的出路。有人说:“一颗优秀的灵魂一定要修一座自己的心灵禅院,活着,总该给心一个出路。”是啊,当我们沉溺于无休止的忙碌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时,我们能否偶尔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放下手中的琐事,关上电脑、手机,远离网络,静静地泡上一杯清茶,读几页书卷,偶尔或闭目养神,或低头浅笑,或额眉深蹙,享受书中带给我的另一个平静的世界,让我们奔波的心得到片刻的休息。
  我来自于大山深处,那里闭塞、落后、清苦。但我却一直喜欢那个地方,它不仅带给我童年的快乐回忆,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份宁静,一个归宿。从高中开始,我常年在外读书,走出校门,又到外地工作,只是在放假或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一趟,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只是人已经不是当年的人,但心中始终忘不了那片山水,是他们养育了我。每当我从城市结束学习或工作回家时,在那一片山水间终会让我浮躁的心趋于平静。但我知道,从我走出小山村的那一刻起,心就再也回不去了,我已经不再属于那里,我只不过是一个过客,而它只能在我心中某个地方。“远离家乡,不胜唏嘘,幻化成秋夜,而我却像落叶归根坠在你心间,几分忧郁,几分孤单,都心甘情愿”,一首《落叶归根》在心间淡淡萦绕……
  读书,让我读懂了大山的坚韧、厚重、朴实。读书,让我走出了那里,读书,又让我多少次梦回那里。宁静的世界、儿时的回忆,淡淡的乡愁,心的归宿、梦的地方,也只能在记忆中去慢慢发酵、酝酿……
  走出学校,踏入社会,进入新的岗位,家庭的变故,生活的磨砺,让我明白了现实的残酷。当苦难和挫折落在我头上时,当我迷失自我、前路迷茫时,我总愿意钻入书中的世界,从书中寻求那一份宁静,让自己飘浮躁动的心静下来,审视自己,重新定位,再次出发……
  读书,明心,明性;读书,修身,养气,养蓬勃朝气,养昂扬锐气,养浩然正气。
其他文献
每个人对车的解读都是那么不同,我记录的是,我和我生活中第一辆车东风风神A60的故事。故事平凡且小,但真爱无价、大爱无疆。  我圆汽车梦  和很多国人一样,我有个汽车梦。这个梦不是简单的拥有一辆车,而是把我的生活安上轮子,向幸福与梦想驶去。大学毕业,加入东风这个大家庭后,开始了我的圆梦行动。  第一次关注风神A60,是在它上市前夕。当时供职于集团公司办公室,需给集团公司领导准备A60在北京上市仪式上
期刊
二十年了,时间真能让人忘记一切吗?其实,只是不愿再触及那份伤痛罢了,那略显发黄的记忆却仍如昨日那般清晰,一经开启,泪水便不禁模糊了双眼,那扇似乎已经尘封的心门被轻轻地打开。  1993年的三八妇女节刚过,一行来自东风公司各单位,二十岁刚初头的小姑娘们,拎着一只简单的行李箱来到了位于武汉郭茨口的神龙公司。为了支援神龙建设,她们依依不舍离开十堰东风的父母,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安排好住处后,大家立刻投
期刊
最喜欢在有点薄雾的清晨,拿上一本书坐在飘窗上慢慢翻着。这时候的城市刚刚苏醒,还带着一点慵懒的安静,偶尔一朵三角梅从楼顶悠悠飘落。此时此刻,是浸没在时光里的缓慢薄凉。  今天,书翻到朱小军的《车城的记忆》时,讲到东风公司的开拓者和一些旧事时,我的心里不由地咯噔一下,有些往事忽然窜进了脑海里。把目光从书页上移到楼下,一辆公交车刚到站,几个穿着灰色工作服的少年匆匆挤了上去,像几只小鱼儿霎时闯进了网里。我
期刊
夜里醒来,听到时钟“滴答、滴答”的走动声,并没有感到岁月匆匆。直到这一分一秒积攒到年末,突然便生出慌张来:一年又过去了!  这一年,开始有了对年龄的惶恐。人到中年,虽然心理年龄还年轻,而实际年龄掩盖不了地映在脸庞无法假装。但这个世上,谁能拒绝衰老呢,便也就顺其自然地接受了。接受了这个年龄的外表,也接受这个年龄的内涵。对无奈的事学会忍耐,耐得住寂寞,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对自己好的人好。  万物有灵,
期刊
最后一片落叶悠悠晃晃  在空中 旋转旋转  光秃秃的树干安安静静  在冷风中 沉默沉默  偶尔一两只寒鸟停歇  不久也会在汽车的鸣笛声中惊飞  就是这样一场彻底的凋零  一切的一切看起来如此灰蒙蒙  最后一个邮件点击发送  等待回复  桌上厚积的图纸文件  在灯光下变了颜色  窗外的黑暗像瘟疫蔓延  便有一种悲观情绪占领每个细胞  就是这样一场毫无征兆突袭的落寞  一切的一切看起来似乎毫无意义  
期刊
一转眼  三十多年了  东风,你早已成了我的故乡  一转眼  四十多年了  炉子沟,一个长出翅膀  热气腾腾的地方  东风浩荡  三百六十五里长路  每一天,我们都在飞翔  每一天,我们都在祈祷  马灯依然亮在记忆里  一代又一代东风人  前赴后继  一辆又一辆东风车  从山里,从襄阳,从汉阳  从每一个起飞的地方  去了五湖四海,去了大洋五洲  四十多年足以让一棵小树  长成参天大树  但四十多
期刊
一进工厂,晴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无论是宽敞的大车间还是低矮的小厂房,塞满了大大小小车床,铣床,冲压床,剪床,空气压缩机,油漆线,烘干炉,自动流水线等等。浓烟、火光、灰尘、噪音从不同的车间里涌出。有的发出钝响,有的发出锐利滋滋的叫声,有的低沉嗡嗡,像河水涌过人的头顶。电焊的弧光盛开如一朵朵玉兰花,重达百十斤的天车钩子,像一个倒置的问号。那四千吨的冲压设备实在是太恐怖了,上下模具咬合的瞬间,发出令人惊怵
期刊
我们的相识是在将近33年前。那是1982年初,我们一起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二汽锻造厂工作。在我的印象里,她一直像我的大姐一样。  她下过乡,当过知青,所以练就了独立、勤奋、吃苦耐劳的特质。这成为她后来人生道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在二汽锻造厂,她一干就是13年,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车间现场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几年,她担任了二汽最重要的生产车间锻造厂前梁车间的工艺员,这里有被誉
期刊
搜罗往昔,一个个镜头从那条路飞奔而来  乡亲的影子常在梦中跋涉,走不出那个地名  更走不出一场际遇。是非空间  如一只小鸟,随季节冷暖、变幻  我是一个跋涉于高山浅水的人  难以跨越生命的长度,更无法  衡量内心的远近。我失忆过,并正在刻意  让自己失忆。周遭不曾相识  影像铺陈,刹那间,我望到了很多迷茫的眼神  拉着我的手的母亲,和我一样泪湿衣襟  孩子的路是母亲眼中一根长长的线,牵不住  儿时
期刊
今冬,时至“四九”依然阳光灿烂,除了看到一些晨霜、红叶,早晚感觉手脚尖微凉,感受不出自己生活在裂石的寒冬季节,一个温暖的冬天让我筋骨舒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谁料想,到了“五九”首日气温骤降,细雨飘落,尘埃涤荡,庭院湿润,空气清爽。一阵寒风吹过,天空飘起雪花。少时大雪纷飞,飘飘洒洒,漫无边际,山峦披上银装。降雪之大十余年不遇,堪称暴雪,顿时隆冬到来。  寒冷突至,十堰车城依然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