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总结探析临床神经介入治疗中老人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与经验。方法 对11例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患者行DSA检查,6例确诊为颅内动脉瘤,5例确诊为颅内外动脉狭窄;针对患者病情行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结果 确诊病例全部治疗成功。结论 DSA造影检查辅助的神经介入治疗中老年人早期颅内动脉瘤、颅内外动脉狭窄,能有效降低脑梗死发生概率,减少脑部二次出血导致的病死、致残发生。
【关键词】神经介入治疗 脑血管疾病 中老年人 DSA检查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05-02
脑血管疾病是所有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其引发诱因及症状表现较多,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伴随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近20年来我国的中老年人口数骤然增加,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急剧上升,其成为继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后的引起人类死亡率最高的第三大疾病,并且伴随着极高的致残率。笔者在2014年1月到4月间使用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11例,现将研究实验状况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11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全部为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住院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头痛、呕吐,严重者有意识障碍出现;收治的11例患者中,7例为男性,4例为女性,年龄在34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岁。对所有患者行CT/MRI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有血液渗漏患者6例,脑梗死患者4例,短暂性脑缺血1例;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患者再次行DSA检查,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颅内动脉瘤引发;1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颈内动脉狭窄引发,狭窄程度达到80%;4例脑梗死患者中,3例由颈内动脉狭窄引发,1例由椎动脉狭窄引发。
(二)治疗方法
1.关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在开展神经介入疗法治疗前先进行常规检查,并在手术开始前的24小时向患者给药,药品选择尼膜地平等离子通道阻滞剂,目的是降低手术过程中由于导管操作引起患者血管痉挛发生的可能性;麻醉方式使用常规全麻,患者全身肝素化,保证置于颈内动脉的导引导管处于C2水平,微导管送至动脉瘤体的中外三分之一处,在导引导管尾部Y型阀的侧孔处进行另一个Y型阀的连接,用于体外加压滴注。然后利用微导管向动脉瘤体囊内填塞机械式的可脱弹簧圈,或者向动脉瘤体填塞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直到完全隔绝动脉瘤的血液循环。其中使用机械式可脱弹簧圈患者1例,使用电解可脱微弹簧圈患者5例。
2.关于椎动脉及颈内动脉狭窄的治疗
在开展神经介入疗法治疗前先进行常规检查,并在手术开始前3个小时向患者给药,药品选择阿司匹林、噻氯匹定;麻醉方式使用局麻,只用于放置导引导管,依据之前DSA造影检查相关测量结果数据,选择大小合适的自膨式支架在微导丝导引下递送到椎动脉、颈内动脉狭窄处,选择合适时机释放支架,再次对患者行DSA造影检查发现原狭窄部位狭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血流恢复到近乎正常状态。在手术完成后继续维持24小时的全身肝素化,阿司匹林混合噻氯匹定口服4到6周后,改单独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二、结果
本实验研究的11例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患者,全部神经介入治疗成功。手术后再次进行DSA造影检查,6例动脉瘤患者的微弹簧圈闭塞情况良好,5例椎动脉、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狭窄”程度减小了90%以上。开展神经介入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由手术操作引起的动脉瘤破裂出血、心肌梗死、卒中及死亡情况。手术后复查,患者的TCD、CTA/MRA血流全部正常,没有任何后遗症产生;治后患者随访的3个月时间内也没有出现一例颅内出血或者脑梗死。
三、讨论
脑血管局部造影技术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与成功应用后,迅速在临床治疗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及普及,并成功实现与神经介入治疗方法的结合,为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开辟了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目前,患者脑动脉异常主要的诊断依据都是脑血管造影,特别是近些年来DSA造影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DSA造影检查能够成功显示出近乎100%的脑血管畸形和80%的脑动脉瘤,并能做到准确判断患者继发性动脉痉挛以及动脉瘤、血管畸形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对合适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确定有重要指导、参考价值。
已有临床研究证明,50%到62%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脑部血管动脉瘤引起,以及由脑部动脉瘤引起的脑血管畸形也占到9%。通常传统的治疗与处理方法是对蛛网膜下腔淤血或者血肿进行治疗,待血肿、淤血被吸收症状初步消失后就出院,这导致出院后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脑部再次出现二次出血;对于患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脑部二次出血几乎是致命的,死亡率极高。应用脑血管DSA造影检查,能更早、更准确的发现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予以根治,大大降低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的复发率与死亡率。
神经介入疗法治疗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是近十年来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技术,整个过程是在X线电视监控下借助于导引器械沿血管流径将某种特殊的材料递送到脑部动脉瘤处或者出现血管畸形的部位,使用的特殊材料一般为MDS、GDC和可脱性球囊等。对于脑部动脉瘤的治疗,主要是在动脉瘤腔内填塞GDC、MDS等来阻断其与外界的血液循环,同时保持载瘤动脉畅通的一种解剖式治疗方法;早期脑部动脉瘤神经介入治疗材料主要以MDS主,其价格比较便宜,缺点是易发生微弹簧圈动脉瘤脱落,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材料的是GDC。本实验研究1例使用了MDS,5例使用的是GDC,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脑部颈动脉、颅内动脉及椎动脉等动脉狭窄是引发颅内缺血的主要原因,近而引发人体相应神经功能障碍或者出现意识障碍。传统方法治疗大的血管狭窄,如颈部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段等部位狭窄,都是利用外科手段将内膜剥脱;或者在大血管闭塞、狭窄处行血管架桥,主要缺点是手术创伤大,不利于患者短期内恢复。伴随血管内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血管内支架成型技术成为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引发的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与有效方法。本实验研究中的脑部椎动脉、颈内动脉狭窄患者,通过血管内支架神经介入治疗,血管狭窄程度减少了90%以上,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参考文献:
[1]王金环,佟小光.现代脑血管病神经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的规划与发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01).
[2]宋军,王颖翠.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J].中外医疗,2014,(09).
[3]曲凯燕,郭东旭,常庆勇.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
【关键词】神经介入治疗 脑血管疾病 中老年人 DSA检查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05-02
脑血管疾病是所有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其引发诱因及症状表现较多,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伴随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近20年来我国的中老年人口数骤然增加,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急剧上升,其成为继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后的引起人类死亡率最高的第三大疾病,并且伴随着极高的致残率。笔者在2014年1月到4月间使用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11例,现将研究实验状况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11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全部为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住院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头痛、呕吐,严重者有意识障碍出现;收治的11例患者中,7例为男性,4例为女性,年龄在34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岁。对所有患者行CT/MRI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有血液渗漏患者6例,脑梗死患者4例,短暂性脑缺血1例;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患者再次行DSA检查,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颅内动脉瘤引发;1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颈内动脉狭窄引发,狭窄程度达到80%;4例脑梗死患者中,3例由颈内动脉狭窄引发,1例由椎动脉狭窄引发。
(二)治疗方法
1.关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在开展神经介入疗法治疗前先进行常规检查,并在手术开始前的24小时向患者给药,药品选择尼膜地平等离子通道阻滞剂,目的是降低手术过程中由于导管操作引起患者血管痉挛发生的可能性;麻醉方式使用常规全麻,患者全身肝素化,保证置于颈内动脉的导引导管处于C2水平,微导管送至动脉瘤体的中外三分之一处,在导引导管尾部Y型阀的侧孔处进行另一个Y型阀的连接,用于体外加压滴注。然后利用微导管向动脉瘤体囊内填塞机械式的可脱弹簧圈,或者向动脉瘤体填塞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直到完全隔绝动脉瘤的血液循环。其中使用机械式可脱弹簧圈患者1例,使用电解可脱微弹簧圈患者5例。
2.关于椎动脉及颈内动脉狭窄的治疗
在开展神经介入疗法治疗前先进行常规检查,并在手术开始前3个小时向患者给药,药品选择阿司匹林、噻氯匹定;麻醉方式使用局麻,只用于放置导引导管,依据之前DSA造影检查相关测量结果数据,选择大小合适的自膨式支架在微导丝导引下递送到椎动脉、颈内动脉狭窄处,选择合适时机释放支架,再次对患者行DSA造影检查发现原狭窄部位狭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血流恢复到近乎正常状态。在手术完成后继续维持24小时的全身肝素化,阿司匹林混合噻氯匹定口服4到6周后,改单独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二、结果
本实验研究的11例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患者,全部神经介入治疗成功。手术后再次进行DSA造影检查,6例动脉瘤患者的微弹簧圈闭塞情况良好,5例椎动脉、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狭窄”程度减小了90%以上。开展神经介入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由手术操作引起的动脉瘤破裂出血、心肌梗死、卒中及死亡情况。手术后复查,患者的TCD、CTA/MRA血流全部正常,没有任何后遗症产生;治后患者随访的3个月时间内也没有出现一例颅内出血或者脑梗死。
三、讨论
脑血管局部造影技术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与成功应用后,迅速在临床治疗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及普及,并成功实现与神经介入治疗方法的结合,为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开辟了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目前,患者脑动脉异常主要的诊断依据都是脑血管造影,特别是近些年来DSA造影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DSA造影检查能够成功显示出近乎100%的脑血管畸形和80%的脑动脉瘤,并能做到准确判断患者继发性动脉痉挛以及动脉瘤、血管畸形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对合适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确定有重要指导、参考价值。
已有临床研究证明,50%到62%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脑部血管动脉瘤引起,以及由脑部动脉瘤引起的脑血管畸形也占到9%。通常传统的治疗与处理方法是对蛛网膜下腔淤血或者血肿进行治疗,待血肿、淤血被吸收症状初步消失后就出院,这导致出院后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脑部再次出现二次出血;对于患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脑部二次出血几乎是致命的,死亡率极高。应用脑血管DSA造影检查,能更早、更准确的发现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予以根治,大大降低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的复发率与死亡率。
神经介入疗法治疗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是近十年来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技术,整个过程是在X线电视监控下借助于导引器械沿血管流径将某种特殊的材料递送到脑部动脉瘤处或者出现血管畸形的部位,使用的特殊材料一般为MDS、GDC和可脱性球囊等。对于脑部动脉瘤的治疗,主要是在动脉瘤腔内填塞GDC、MDS等来阻断其与外界的血液循环,同时保持载瘤动脉畅通的一种解剖式治疗方法;早期脑部动脉瘤神经介入治疗材料主要以MDS主,其价格比较便宜,缺点是易发生微弹簧圈动脉瘤脱落,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材料的是GDC。本实验研究1例使用了MDS,5例使用的是GDC,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脑部颈动脉、颅内动脉及椎动脉等动脉狭窄是引发颅内缺血的主要原因,近而引发人体相应神经功能障碍或者出现意识障碍。传统方法治疗大的血管狭窄,如颈部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段等部位狭窄,都是利用外科手段将内膜剥脱;或者在大血管闭塞、狭窄处行血管架桥,主要缺点是手术创伤大,不利于患者短期内恢复。伴随血管内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血管内支架成型技术成为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引发的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与有效方法。本实验研究中的脑部椎动脉、颈内动脉狭窄患者,通过血管内支架神经介入治疗,血管狭窄程度减少了90%以上,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参考文献:
[1]王金环,佟小光.现代脑血管病神经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的规划与发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01).
[2]宋军,王颖翠.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J].中外医疗,2014,(09).
[3]曲凯燕,郭东旭,常庆勇.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