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性,注重其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行动研究法、查阅资料法以及经验总结法探讨如何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为导向展开群文阅读训练,取得一定成果。基于此,结合群文阅读教学规律以及发展性思维培养要求简要阐述在群文阅读训练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具体措施:遵循开放性原则设计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发散性思维又被称之为扩散性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途径和方向去设想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思维方法。群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独到的优势,是单篇阅读无法比拟的。为了借助群文阅读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组织学生共同阅读多文本并展开讨论,促使他们同中求异,从而达到培养其发散性思维的目的,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一、遵循开放性原则设計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个性发挥空间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需要设计议题。对于议题的设计,要尽量遵循开放性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各抒己见,若是设计的议题直接就能从课本上找到相应的答案,这样的议题毫无意义,不能起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围绕群文主题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去思考、解答的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个性发挥空间,为学生发散思维提供可靠的支撑。在设计议题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一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一边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为了组织学生群文阅读,笔者对部编版教材课文进行了重组,选择了《朱德的扁担》《邓小平爷爷植树》《吃水不忘挖井人》《难忘的泼水节》这四篇文章,它们的共同点均是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去体现领导人的伟大。在组织学生群文阅读的过程中,笔者围绕这四篇文章设计了如下问题:“这四篇文章分别写了哪几个领导人?这些人做了什么事情?你能找到这些事情的共同点吗?读完这四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你最喜欢的人,并阐述理由?最后,通过阅读这四篇文章,说一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一系列的问题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设计原则,越往后面问题越开放,越需要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思考,从而为他们的个性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设计议题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即多个学生聚在一起讨论、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关键。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小,思考问题比较片面,但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加上家庭环境、人生阅历等各个方面的不同,所以在看待同一件事情时感受往往也不尽相同。比如,同样是分析一个人物,有的学生看到的是这个人的不足,而有的学生看到的是这个人的优点。让学生在一起去讨论可以实现观点互换,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多种不同的观点,视野、思维也会因此得到拓宽[2]。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再片面,分析人、事、物时也就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这在无形中就完成了对其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围绕多篇文章设计议题后应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他们,适当地干预其中,比如当学生的讨论陷入僵局或者组内成员发生争执时,教师应参与其中进行调解或给予学生暗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探究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又充分彰显了教师的指导价值,对于落实群文阅读目标以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重要意义。
三、有机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学生完成探究任务后,教师则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成果,重点是分析解题的思路。接着,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比如小组与小组可以相互提问,并在肯定对方的同时指出其不足,同时给出自己的意见。自我评价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能力,而互相评价可以让学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对于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重要意义[3]。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小组或个体成员给予表扬,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或小组则加以批评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思路,对于有创新精神,能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生或小组给予表扬,这样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在无形中推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升。
结论:群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措施,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又能反过来提升群文阅读教学实效性。新形势下,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遵循开放性原则设计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从而构建完善的群文阅读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周文梅.基于群文阅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途径和策略的研究[J].考试周刊,2021(62):4-6.
[2]林建红.群文荟萃,饱读经典—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185-186.
[3]周静烨.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开展策略[J].第二课堂(D),2021(07):23-24.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发散性思维又被称之为扩散性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途径和方向去设想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思维方法。群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独到的优势,是单篇阅读无法比拟的。为了借助群文阅读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组织学生共同阅读多文本并展开讨论,促使他们同中求异,从而达到培养其发散性思维的目的,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一、遵循开放性原则设計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个性发挥空间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需要设计议题。对于议题的设计,要尽量遵循开放性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各抒己见,若是设计的议题直接就能从课本上找到相应的答案,这样的议题毫无意义,不能起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围绕群文主题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去思考、解答的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个性发挥空间,为学生发散思维提供可靠的支撑。在设计议题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一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一边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为了组织学生群文阅读,笔者对部编版教材课文进行了重组,选择了《朱德的扁担》《邓小平爷爷植树》《吃水不忘挖井人》《难忘的泼水节》这四篇文章,它们的共同点均是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去体现领导人的伟大。在组织学生群文阅读的过程中,笔者围绕这四篇文章设计了如下问题:“这四篇文章分别写了哪几个领导人?这些人做了什么事情?你能找到这些事情的共同点吗?读完这四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你最喜欢的人,并阐述理由?最后,通过阅读这四篇文章,说一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一系列的问题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设计原则,越往后面问题越开放,越需要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思考,从而为他们的个性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设计议题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即多个学生聚在一起讨论、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关键。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小,思考问题比较片面,但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加上家庭环境、人生阅历等各个方面的不同,所以在看待同一件事情时感受往往也不尽相同。比如,同样是分析一个人物,有的学生看到的是这个人的不足,而有的学生看到的是这个人的优点。让学生在一起去讨论可以实现观点互换,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多种不同的观点,视野、思维也会因此得到拓宽[2]。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再片面,分析人、事、物时也就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这在无形中就完成了对其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围绕多篇文章设计议题后应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他们,适当地干预其中,比如当学生的讨论陷入僵局或者组内成员发生争执时,教师应参与其中进行调解或给予学生暗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探究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又充分彰显了教师的指导价值,对于落实群文阅读目标以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重要意义。
三、有机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学生完成探究任务后,教师则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成果,重点是分析解题的思路。接着,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比如小组与小组可以相互提问,并在肯定对方的同时指出其不足,同时给出自己的意见。自我评价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能力,而互相评价可以让学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对于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重要意义[3]。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小组或个体成员给予表扬,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或小组则加以批评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思路,对于有创新精神,能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生或小组给予表扬,这样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在无形中推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升。
结论:群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措施,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又能反过来提升群文阅读教学实效性。新形势下,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遵循开放性原则设计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从而构建完善的群文阅读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周文梅.基于群文阅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途径和策略的研究[J].考试周刊,2021(62):4-6.
[2]林建红.群文荟萃,饱读经典—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185-186.
[3]周静烨.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开展策略[J].第二课堂(D),2021(0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