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环保鼓与呼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ch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摄影要起到这样一个作用,让全人类都知道,江西的生态环境无限美;人人都有保护共同家园的责任。
  ——摘自《叶学龄谈生态摄影》
  1997年9月,北京展览馆,“辉煌五年成就展”江西厅。
  江泽民总书记站在一张巨幅摄影图片《百鸟朝阳》前凝视许久,赞赏地说:“这不是鄱阳湖的候鸟么?保护得真好呵!”
  
  这是一幅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百鸟翱翔图:在水天连接处,初升的太阳透过薄云照射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数百只白鹤和候鸟或翩然起舞,或展翅高飞,或引吭高歌,湖滩上响彻着鸟儿欢快的乐曲。“万顷湖水碧,一行飞鹤白”。这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候鸟保护区的写真。
  这幅摄影作品的拍摄者就是时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的叶学龄。
  
  (一)
  
  叶学龄,1933年出生在鄱阳湖畔进贤县一位普通农民的家中。由于家境贫寒,他自幼便随着父辈下田劳作,与家乡田园有着一种本能的亲近,听惯了村前的小桥流水,看惯了屋后的鸟语花香。解放后,他参加了工作,但是,故乡的小路永远是一根牵引他无限眷恋家乡田园的神经。儿时的记忆,犹如一种潜意识成了他多少年都在苦苦追寻的梦幻。兴许这就是他钟情于大自然的缘由。
  上世纪70年代初,叶学龄担任了江南才子之乡临川县委书记。那是一个平原稀材县,“人才多、木材少”,山丘林木稀,土地易干旱。为了改造当地的生态环境,他连续几年动员和组织干部群众植树造林,开展冬季农田基本建设,全县建成了几十万亩旱涝保收田。这也是他重视生态环保的早期实践。
  
  1990年,叶学龄调任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部长,并担任了省政协副主席。期间,他接待过许多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这些来宾们离开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江西环境好,我们都不知道”,深深触动了他。1996年,他随江西摄影名家宫正、游云谷学起了摄影,把镜头对准了绿色家园,决心为宣传生态江西尽绵薄之力。
  1998年2月,叶学龄在南昌举办了“花鸟一瞬”摄影作品展,66幅花鸟作品为南昌市民带来了早春的气息,参观者络绎不绝。七天时间,省内外参观者逾5000人次,其中276人落墨称颂。后来,展览搬到了各地市巡回进行,被省内20多家新闻媒体竞相报道。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舒惠国参观展览后赞扬道:“作品反映了江西美丽的生态环境,给人一种艺术享受,非常好!”他还题词鼓励:“宣传江西,搞好生态保护工作。”这次“小试牛刀”,令叶学龄看到了生态摄影的魅力,更坚定了他拿起相机宣传绿色江西,为保护江西的绿水青山、搞好环保鼓与呼的信心。
  1998年1月,叶学龄退休了。自此,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搞摄影、去宣传生态江西。每年冬季,他都到鄱阳湖去拍摄候鸟,往往一呆就是几天几夜,因此拍下了无数白鹤的仙姿。为了拍好具有江西特色的花鸟,他走遍了江西的山山水水。在百里莲乡广昌的荷池、在白鹭栖息的新建县象山森林公园、在鸳鸯戏水的婺源赋春鸳鸯湖、在中华秋沙鸭的家园弋阳清湖乡信江河畔,到处都留下他密密麻麻、深深浅浅的脚印。这脚印折射出了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退而不休、对生态摄影事业执著的追求。
  
  (二)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吕厚民曾五次为叶学龄的摄影画册作序,谓之“观其作品,如见其人,看得出作者是用心来创作的”。又说,“事业使人变得崇高。作为一名年逾七十的高级干部,难得他能像年轻摄影者一样,顶烈日、冒严寒、栉风沐雨、风餐露宿,把事业辛劳当作幸福;难得他好学上进,坚韧不拔,执著追求,如蜜蜂采蜜似地博采众长,如海绵吸水似地虚心求教,这才有进步神速,硕果累累,精品迭出”。
  
  吕厚民先生说的一点都不错,叶学龄爱好摄影不为名利,只是一门心思要为宣传江西生态环保鼓与呼,“是用心来创作的”。
  1996年初冬,叶学龄跟随游云谷老师下鄱阳湖去拍鹤。刚刚走上小船向湖边靠近,怎奈风高浪大,小船摇摆不定,时间一久,他多年的颈椎病便发作了,因血管压迫而缺氧,引起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同行的同志扶他下船休息,劝他回南昌看病。可他坚决不肯,说“天气好,鹤还在,不能走”,还鼓励同行的同志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呀!”休息片刻后他又上船去拍,直到夕阳西下。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从这次拍摄的十几卷胶片中筛选出一幅“雁展鸿志”的照片,被评为江西第20届摄影作品展二等奖。以后,每年他都要循着候鸟信息顶风冒寒去鄱阳湖,不知有多少次雨鞋陷进了泥沼,多少次脚板被湖底的螺蛳、贝壳、菱角刺破,也不管晕倒多少回,总是昼夜忘归。看到他满身泥泞的样子,在一旁的渔民百思而不解:“他为什么不在城里享清福,要到这来活受罪?”
  叶学龄十分钦佩荷的品格,爱它“红衣脱尽芳心苦”。从小荷尖尖到绿叶如盘,从含苞待放到荷花盛开,从红叶凋谢到硕果累累,一直拍到残荷听雨声、叶碎风骨存,他拍荷十年不止。即便因烈日炎炎中暑昏厥,或因朔风阵阵陷入泥泞,他都没有退缩。有时为了拍一枝并蒂莲,他顶烈日,走田埂,不知要踏访多少农家荷池。为了拍到露荷,他天不亮就出现在荷塘;为了拍秋荷,他双腿浸在冰冷的荷塘中,以致麻木失去了知觉。
  新建县象山森林公园是白鹭的天堂,每年夏季都有几十万羽白鹭来此栖息。叶学龄曾一个月9次进入象山森林拍鹭。有一次,为了选择最佳拍摄位置,以便构成鸟儿贴近夕阳腾飞的画面,他急匆匆一不小心就陷入了旁边一个粪池。他顾不得裤腿上浸满了粪水,跳起来又往前冲,完全忘记了自己已是65岁的老人。
  婺源县赋春镇的鸳鸯湖,2340亩水面,山清水秀,水质清澈,每年都有2000多对鸳鸯来这里过冬。2001年,他决心拍一本写真集来宣传这一东南亚少有的奇观。于是连续两年,他来回几十趟,跋涉在湖区。鸳鸯警觉高,一般躲在山岩下,到傍晚才出来活动,这时光线又偏暗,因此很难拍摄到满意的照片。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附近山崖挖了5个掩体,自己躲到掩体里耐心地守候着,有时在掩体中一蹲就是大半天,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啃几块饼干或泡碗方便面。就这样,他拍到了不少鸳鸯戏水嬉闹的照片,一幅幅佳作便在他不懈的追求中产生了。
  
  2004年夏天,叶学龄在去象山拍鹭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造成左手粉碎性骨折住进了医院。不少朋友劝他以后多休息,不要再去拍照了,他却依然故我,一出医院又去了鄱阳湖。如今,已经75岁高龄的他,依然一年四季出没在象山丛林、冰湖草滩之中。他的那份执著,在其写的《秋荷赞》中可见一斑:“我要为晚秋之荷拍照,是为成熟之美拍照,为逆境中不负使命的奋斗之美拍照,为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歌存照。”
  
  (三)
  
  摄影是一种瞬间艺术,机遇和悟性都很重要。叶学龄开始用的是一个老掉牙的俄罗斯“姆托”长焦镜头,初学摄影时光圈、速度掌握不到位,常常是拍了几十卷胶片也没有一张满意的照片。“失败乃成功之母”,他不畏艰苦,虚心求教,刻苦磨炼,不断探索,拍摄技巧便日见长进。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是简单地用光圈、速度去复制花鸟的瞬间画面,而是用心去体悟,用智慧去思考,用人性去诠释动植物生命的神奇,使瞬间艺术产生了永恒的魅力。他把自己几十年的工作阅历和思想积淀,把对江西这块红土地和人民群众的挚爱,把对做人、做官所抱定的准则融入自己的摄影创作中,因而使自己的作品产生了形体与情感交融的感染力,让人在欣赏精美照片的激越情感时,勃发出生机与活力,感受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
  “无心问鼎,意外得来”。1999年7月,叶学龄的作品《融融母爱》在第1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5万多幅参选照片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填补了江西摄影界在国展大奖中的空白。2001年1月,他的《母亲归来》系列组照又获全国第5届摄影艺术节金像提名奖,2003年他的作品《热恋》再获第10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金奖。这些年来,他的作品有的入选《中华文化美国行——中国摄影艺术展览》,有的被赠送到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收藏,有的被作为礼品选送给国内外友人。
  
  说起这些年来在摄影中获得的成就,叶学龄显得很平淡。他说:“金奖诚可贵,功劳属四方。”说起今后的打算,老人则高兴地侃侃而谈。他说:“做任何事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搞摄影也是如此。宣传环境保护还要靠群体的力量。”为此,他曾竭尽努力,四方求援,募集资金200多万元改建了不少景点的公路,便于摄影界同仁去拍照;又在一些拍摄景区搭建了观鸟台,构筑了掩体,建了小型招待所,便于摄影爱好者出行拍照。2001年10月,他还倡导成立了“江西省生态摄影研究会”,并兼首任会长,吸引了150多名生态摄影爱好者入会,形成了一支宣传环境保护的有生力量。这些年他先后举办了4次生态摄影作品展,在地市、在高校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参观者逾10万人次,吸引了省内外20多家新闻媒体跟踪报道,起到了宣传江西生态环境的明显效果。他还自费出版了6本画册、5本挂历,制作了4000多个照片镜框,印制了三期邮政明信片和上万份新年贺卡,赠送给境内外友人,凝聚大家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共识。2006年,在他的倡议和积极努力下,江西省政协办公厅和江西省生态摄影研究会盛情邀请“中国百名记者江西生态行”,组织全国5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到婺源、景德镇采访、摄影,有上百篇宣传江西生态环境的美文、照片见诸于各地报刊,在全国引发了“中国最美的乡村在婺源”的轰动效应。
  责编/木艮
其他文献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里氏8.0级大地震发生1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直播的方式,连续不间断地向全国发布来自灾区的信息。从那时起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或坐在电视机前,或手拿着收音机,或翻阅着报纸,看着一个个来自灾区的画面,听着一句句来自灾区的声音。我流泪,我心痛,我感慨!   我注意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反应是那么迅速及时。在地震发生后仅1个小时,胡锦涛总书记就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
期刊
遂川县汤湖镇有三十多名退休干部,县老干部局为每位退休干部订了一份《老友》杂志。每月初,只要《老友》杂志一到汤湖镇老干部活动室,义务投递员退休教师罗宏辉,就会在逢圩日将《老友》杂志分送到每个老干部手里,他们每月都能及时看到自己喜爱的《老友》杂志。   每月农历十六,是汤湖镇退休老干部党支部集中学习活动的日子,学习空隙时间,大家就会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自己学习《老友》的体会,表达自己对《老友》的深厚感情
期刊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近一段时期以来,两岸关系形势喜人。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举行会谈。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在新形势下的首次会谈,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了广泛共识;6月12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会晤,标志着中断9年的两会协商谈判重新开启,并就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达成了重要协议。      两岸交流结硕果      3年前
期刊
打印好的材料连同草稿堆起来,恐怕有几寸厚。这些材料的打印,绝大部分出自一个清清秀秀的小姑娘的双手。   说起和她的相识相交,还真有点戏剧性。   退休后,学校聘我搞“校史”,上班头一天,我就直奔信息处,求助老搭档信息处主任罗振海。小罗听后笑了笑,指着坐在门边电脑桌前的一位白白净净的小姑娘说:“就她吧!肯定没错。”   我定睛一看,这位小姑娘实在是太小了,若往高中学生中一站,你一定不会认为她竟是“老
期刊
我退休前有记日记的习惯,退休后虽不再记日记了,但有时会把过去的日记找出来翻翻,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1994年4月12日至8月10日,我与厅机关一位处长、一位主任科员,响应省委关于抓基层的号召,到永丰县鹿冈乡蹲点调研。期间,我总共记下蹲点日记92篇。重读这些日记,使我对当时、当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又记忆犹新。   鹿冈乡有耕地2.9万亩,人口1.2万人,11个行政村,93个自然村,散落在
期刊
祖母在世的时候,没有问过那把木甑置于何年何月。如今询问母亲,母亲说不晓得。在她解放初期嫁到陈家做媳妇的时候,那木甑就已经是旧木甑了。如此推来,现在闲散在废物筐里的木甑,起码也有70年以上的岁月了。   我家废物筐中的“废物”,其实都是一些有纪念意义或是能够教育后代的物件。就那把木甑而言,虽然已经散架了,但甑梆、甑担、甑筛、篾箍和草盖等零部件一样也没有少。我敬佩长辈们的心计,我相信他们把木甑之类的物
期刊
1964年下半年,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安福县24个公社都开展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吉安地区13个县(市)都以县(市)为单位集中在安福县帮助公社开展“社教”运动,我被安排在平都公社参加“社教”。   当时平都公社共8个生产大队、52个生产队,有农业户1064户、农业人口4700人。参加平都公社开展“社教”工作的干部共70余人,公社“社教”工作队负责人为万安县委副书记耿芝茂,是一位年
期刊
在赣州市章贡区洪城巷社区,有一位义务居民小组长,同时又担任该社区的书画小组和诗词小组组长。他虽已逾古稀之年,却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了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在协助社区干部做好居委会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发动书画小组和诗词小组成员写诗作画,每年都在社区举办1至2次诗词、书法、绘画和根雕艺术展,每逢重大节日或纪念日,都在宣传橱窗展出会员们创作的新诗词作品。他就是戴启海老人。近日,笔者慕名对他进行了采
期刊
永修县委老干部局有个“董老”,年纪不大,今年才43岁,可从事老干部工作的时间却长得很,从毕业分配至今,在老干部工作战线上默默无闻地耕耘了廿二个春秋,这在全省老干部工作者队伍中也是不多见的。她叫董菊莲,凡是与她接触过的人,无不被她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及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折服。她多次受到省、市老干部局的表彰,更受到全县老同志的爱戴。      愿当跑腿人      众所周知,
期刊
退休后,我在新浪网开通了自己的博客,每天早上我就像上班一样准时打开自己的电脑,撰写博客日志,阅读博友的最新评论,也积极参与到对博友文章的个人评论中来,既交了朋友,又开阔了视野,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心情愉快而充实。  博客给志趣相投的博友们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你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发表自己的言论;通过这个平台,你甚至可能认识许多过去你心仪已久的名人大家、社会名流等,链接上彼此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