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褐牛常见疾病及治疗

来源 :畜牧兽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yzh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疆褐牛是我国近几十年培育的乳肉兼用牛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耐粗饲、耐寒、放牧性能好。但在养殖中,部分新疆褐牛易因疾病而阻碍其发育,导致养殖户经济受损。因此,新疆褐牛养殖人员应高度关注其常见疾病的防治。
  关键词:新疆褐牛;养殖;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7.075
  0引言
  通过对新疆褐牛部分常见疾病巴氏杆菌病、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牛病毒性腹泻、肺炎、瘤胃臌气、瘤胃积食等常见疾病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供养殖人员参考。
  1 巴氏杆菌病
  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牛及带菌牛类是该病主要传染源,该病多发于春秋放牧季节,且随天气变化等易出现散发病例,可大规模流行[1]。
  1.1 症状
  (l)急性败血型。起病急,体温可骤升至41℃,表现为精神不振、呼吸困难、脉搏快、食欲不振、反刍停止、流泪等,末期可排出液体状稀粪,或混有血液等,通常10- 12h内死亡。
  (2)水肿型。病情发展快,主要以头、咽喉等部位水肿为主要症状,同时还伴有流泪、舌极度肿胀呈蓝紫色,呼吸困难等,通常发病1-2d内死亡,甚至数小时内因窒息死亡。
  (3)胸型。呈呼吸急促、干咳症状,体温可升至40℃以上。严重时,可出现肺部气肿,并伴有血便等,若未及时治疗可于发病1-2周内死亡。
  (4)肠型。严重病牛可表现为体力衰弱,腹下水肿,身体消瘦等。
  1.2 治疗
  (1)肌注青霉素(5万- 10万IU/kg体重)、链霉素(2万-4万IU/kg体重)混合液,3次/d,持续5d;或肌注头孢噻肟钠,60 - 110 mg/kg体重,2-3次/d;或肌注卡那霉素,3万IU/kg体重肌注,3次/d,持续6d。
  (2)口服中药。方剂组成:生石膏110g,鱼腥草60g,板蓝根48g,杏仁、黄芩、银花各45g,荆芥42g,连翘40g,知母35g,甘草30g,麻黄20g。每日1剂,2次ld,持续6d。
  1.3 预防
  ①强化饲养,确保饲料营养全面,并通过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增强牛的抵抗力。②尽可能不从疫区引牛,并最好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新引进的牛,确认牛健康后再行饲养。③定期注射牛出败菌苗。④做好牛舍消毒工作,并确保牛舍通风。
  2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急性传染病,该病病死率低,但一旦发病可导致病牛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效益[2]。
  2.1 症状
  该病发病初期多表现为病牛流泪、角膜充血等,严重时可表现为后角膜瘢痕等,多数病牛并无全身症状。
  2.2 治疗
  以硼酸水冲洗患牛眼睛,接着于眼内滴入3% -5%的弱蛋白银溶液或涂膜四环素眼膏和青霉素溶液。
  2.3 预防
  在引进新牛时,应进行严格检疫,避免从疫区引牛。对于新引进的牛应单独饲养15 d左有,确定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并应及时消毒牛舍,做好日常管理,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应立即隔离进行治疗。
  3 牛病毒性腹泻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粘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为临床表现的传染病。病毒随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多见于冬、春季[3]。
  3.1 症状
  该病起病多隐匿,易发于犊牛,病死率达90%以上,症状多表现轻度,但有时也可突发症状死亡。
  3.2 治疗
  目前还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可行对症治疗,并强化病牛护理,以促使病牛康复。
  3.3 预防
  强化养殖区综合防疫,尽可能降低从患病高发区购入牛,引进的种牛应在行隔离检疫后方可放人养殖区。一旦发现牛出现该病症状,应立即隔离,并消毒牛舍及其周围环境、用具等,并堆积发酵处理病牛粪便及污物。
  4 肺炎
  牛肺炎是指发生于肺泡、细支气管和肺间质的炎症.该病多发于幼龄和老龄牛。
  4.1 症状
  该类病牛多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降低等,还可卅现咳嗽等症状,并由干咳转为湿咳,并伴有脓性鼻涕等。同时,还可发现病牛出现呼吸及心跳加快情况,严重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情况。
  4.2 治疗
  (l)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肌肉注射。青霉素:成牛用量240万- 480万单位,犊牛用量80万- 240万单位,3次ld,连用3d;链霉素:成牛用量100万- 200万单位,犊牛用量50万- 100万单位,3次ld,连用3d。
  (2)四环素1- 2g与葡萄糖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配成制剂,静脉注射,2次ld。
  4.3 预防
  做好初乳饲喂工作,强化牛舍通风工作,切忌将不同年龄犊牛饲养在一起,及时隔离病牛,定期消毒牛舍。
  5 瘤胃臌气
  瘤胃臌气是过量采食易于发酵的食物,在瘤胃细菌作用下过度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使瘤胃急剧胀大,并呈现反刍和暖气障碍的一种疾病。该病多发于春、夏吃青草时,尤其雨后到苜蓿地放牧,或食用大量带露水青草,或采食有毒植物时更易发生该病。
  5.1 症状
  该病起病急,易导致病牛左腹部急速膨胀,严重影响病牛食欲,导致反刍停止、呼吸困难等,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导致病牛胃破裂而死亡。
  5.2 治疗
  ①人工放气。针对病情严重病牛,可采用套管针瘤胃穿刺放气,该方法不适宜泡沫性膨胀病牛。②促进暖气。使病牛立于斜坡上,在病牛口内横放短树棍,两端栓细绳,经两侧口角于耳后固定,操作者以拳有规律地按压瘤胃。③阻止产气方法:将15 - 25g鱼石脂克、20 - 30 mL松节油、30 - 40 mL酒精混合,1次灌服。④治疗非泡沫性臌气:内服50 - 100g氧化镁,加适量水,1次灌服。⑤15g生二丑、300g烟叶,水煎,加500 mL醋,1次灌服。⑥30g丁香、30g木香、15g藿香、15g青皮、15g陳皮、15g槟榔,研末,开水冲调,加入250 mL麻油,灌服。   5.3 预防
  由牛舍转至放牧时应有一个过渡阶段,放牧前应先给牛喂些干草,以免牛一次贪食过量青草而引发该病。雨后切不可马上放牧,以免食入过多“露水草”、“霜雪草”,同时应避免饲喂过量豆科青饲料及发霉变质饲料。
  6 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是指因牛瘤胃内积滞过多食物,使瘤胃体积变大,胃壁扩张,而引发前胃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6.1 症状
  病牛发生该病初期以食欲降低、反刍停止、暖气减少、磨牙、摇尾、呻吟、站立不安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加重时,病牛瘤胃蠕动可不断降低甚至完全停止;同时,病牛出现脓性鼻液,或腹泻,粪便可带有血液或黏液。多数病牛不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但会出现呼吸、心跳加快。随病情加重,患者可因营养不良等出现四肢无力情况,甚至昏迷,若未得到及时治疗,病牛甚至可因为严重脱水、中毒、窒息等而病亡。
  6.2 治疗
  应首先排空胃内容物,并通过补液等改善酸中毒情况。①内服泻剂:将400 - 800g硫酸镁或硫酸钠与15g鱼石脂及适量水充分混合,1次内服;也可用也可用1000 -1500 mL石腊油或植物油;或油类和盐类泻剂并用。②促进瘤胃蠕动:静脉注射300 - 500 mL 1O%氯化钠,或静脉注射500 -1 000 mL促反刍液。③若病牛积食严重,且经药物治疗后效果较差时,可行瘤胃切开手术治疗。
  6.3 预防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调整饲料组成配比。
  7 结束语
  在日常养殖中,应做好新疆褐牛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有效降低牛的患病率,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l]别克木·汗木合木,库兰巴合达吾列提,杨光维.新疆褐牛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3):24-25.
  [2]万春峰.新疆褐牛常见病防治[J] 中国畜禽种业,2016(11):86-87
  [3] 吕钢牛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6,37(6):27-28.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7)
  作者简介:潘国龙(1985-),男,汉族,助理畜牧師,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工作。
其他文献
《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管理办法》已经国家保密局2020年11月13日局务会议通过,并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同意,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保密局局长田静市场监管总局
小鹅瘟是由新型鹅细小病毒引起的危害雏鹅、雏番鸭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以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严重下痢为主要临床症状,以肠道膨大、出现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电子轨道衡应用也逐步普及 ,但在使用当中 ,线路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该衡器的正常使用 ,本文主要是对目前轨道衡的工作现状做了具体分析 ,提出了提高轨道衡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其种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烟草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烟青虫、烟蚜、小地老虎、黑胫病、病毒病、赤星病、炭疽病和青枯
南宁市近年来积极推进中运量公交的建设,对构建轨道交通、中运量公交与常规公交的多层次公交系统起到积极作用。结合南宁市城市及公共交通的发展情况,提出了近期中运量公交线
滑坡是我国西南地区常见的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四川省石棉县哑垮滑坡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土质推移式滑坡,本文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geostudio中的slope/w模块和sigma/w模块
本文根据内江地区气候条件,桃树生长习性,树形,树势,栽培模式等,从冬季清园、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桃树冬季综合管理技术,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