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爷,大名杨大,真名没人知道了。但说起喊街的杨大,无人不晓。喊街,俗称耍劈刀子的。说到底,那也是一门讨饭的营生。好在盐区那地方,地碱人邪,讨饭的也是爷。
盐区,每隔五天逢一场大集。每到集日,杨大就出来喊街。
杨大喊街,并非真用嗓子高喊什么,而是两手把玩着几把刀子,如同小孩子摆弄什么有趣的玩具似的,沿街“叮叮当当”地敲打着刀片,一路悠然自得地走过来。时而,也玩个花样,将手中的刀子接二连三地抛向空中,随之拧个腰身将其稳稳地一一接住。那架势,如同街头耍杂技的。但,杨大那刀技可不是白耍的,他是玩钱的。杨大专门选在摆小摊的商贩前舞弄他的刀功,招来围观者鼓掌喝彩。其间,谁若与其叫板,他便一刀子划破自己的头皮或手指,那猩红的鲜血,就像礼花一样,瞬间绽放在你的摊子上。此时,赶上卖鱼、卖肉的摊点还算好,他们本身就是做血腥买卖的,再多几朵“礼花”也不为过。问题是,若赶上那卖豆腐、凉粉的就惨了,他这边一注鲜血喷溅到你那白生生的热豆腐上,整筐的豆腐可就全砸了。
所以,但凡来盐区集市摆摊的,一看到杨大来了,或听说杨大从那边过来了,立马就去兜里掏银子,不等他靠近自己的摊位,就把银子一串“哗啦啦”地给他递上了。杨大道一声:“谢谢!”就算平安无事。倘若你给他呈上银子了,杨大仍旧面无表情地站在你摊前不走,那就来事了,你给的银子,尚未达到他的心里标准。他杨大又不是没长眼睛,你是做什么买卖的,铺面有多大,生意是否红火,杨大心里有数。原本该赏他十个铜板,你却给了他仨,明显是瞧不起他杨大,那能行吗?那样的时候,杨大的刀板就响了,随之念道:这两集,我没来。听说大哥发了财。大哥发财我沾光,大哥吃肉我喝汤!说到我喝汤时,你再没啥表示,他一刀子就把自己的皮肉划开了。
那种白刀子见红的场面,令外人心惊肉跳,毛骨悚然。但,对杨大本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自备了止血药,随手往刀口上捂一把药粉,立马就把血止住了。再者,你看他是一刀子深深地扎进肉里去了,其实,仅仅是划破一点儿表皮,他那刀尖是夹在指缝里的。但,看上去鲜血直流,怪吓人的,那都是讹你钱财的。你这边把钱给他,他那边转过身去就擦干了血迹。
有时,碰上硬茬子,杨大也不孬种,他真敢豁出命来跟你玩。他左边那只秃耳朵,就是他自己一刀子割下来的。一般情况下,杨大不那样跟你恶斗。他原本光棍儿一个,每天能让他混饱肚子,也就不闹腾了。
这一年冬天,天气出奇地冷。一进腊月,纷纷扬扬的大雪,一场接着一场,最终还是把镇西头的公房给压塌了。这公房住着镇上无儿无女的几个孤老人,杨大也暂住在那儿。杨大见几个老人居无定所,便把目光盯上了盐区首富吴三才。
杨大选在一个大雪封门的早晨,悄无声息地把自己“挂”在吴三才家“天城大药房”的门上了。
杨大的那个“挂”,并非是在人家门前寻死上吊,而是把自己的一只手掌,钉在吴老爷家的那种道板门的一面木板上了。
清晨,天城大药房的店小二仍然像往常一样,一大早起来开门迎客,没想到搬过一道门板,再想启动第二块门板时,搬不动了,原认为夜里风雪过大,把门板给冻住了,随之晃动了两下再搬,还是搬不动。店小二便把脑袋伸出来,想看个究竟。没料到,这一看可不得了,门外正站着一个衣着长袍的血人,那人面部紧贴着门板,整个人如同一张刚刚剥下来的鲜羊皮似的,紧贴在东家的大门上,而且,一动不动。再看脚边,已流下了一大摊鲜红的血。
店小二顿时吓傻了,转身跑到内堂去喊吴老爷。
吴老爷赶过来一看,是喊街的杨大。吴老爷明白了,这家伙是来讹钱的。当下,吴老爷一面吩咐管家去账房拿银子,一面呼喊店小二:“快,快把你杨爷手上的钉子给拔下来。”
店小二个头小,从屋里搬过一把凳子,刚要踩上去给杨大拔钉子。杨大却一脚把凳子给划拉到一边去,杨大开口叫了一声:“吴老爷。”随后说:“吴老爷,你还是让我挂在这儿吧。”略顿,杨大又说:“我感觉你家廊檐下,比我那两间破屋还要暖和。”
吴老爷一听,杨大今儿来,并非是讨要几个银子就了事的,而是想修缮镇西的公房。想必,今冬寒流来势凶猛,那两间破屋难抵风了。吴老爷当下答应给他修缮住房。
杨大把吴老爷的话接过去,问:“吴老爷,一言为定?”
吴老爷说:“一言为定。”
杨大说:“那我就回家候着了。”说话间,就看杨大胳膊一缩,那只钉在门板上的血手,瞬间脱离了门板上的钉子。
原来,杨大压根儿就没把钉子钉在手上,他只是用指缝夹着一根钉子。至于他头上、脸上、胳膊上,以及地面上的斑斑血迹,那是他用鸡血或羊血做的假象。
尽管如此,杨大走后,吴老爷还是派人去给他修缮房子,并叮嘱工匠,在杨大的屋内支上火炕。
吴老爷家大业大,骡马棚里的草料少添两口,就足够打发他杨大了,何必去跟他计较。话再说回來,倘若吴老爷言而无信,他杨大下次再来,一准儿就把自己的手掌给他钉在门上了。不信,试试看。
选自《延安文学》
盐区,每隔五天逢一场大集。每到集日,杨大就出来喊街。
杨大喊街,并非真用嗓子高喊什么,而是两手把玩着几把刀子,如同小孩子摆弄什么有趣的玩具似的,沿街“叮叮当当”地敲打着刀片,一路悠然自得地走过来。时而,也玩个花样,将手中的刀子接二连三地抛向空中,随之拧个腰身将其稳稳地一一接住。那架势,如同街头耍杂技的。但,杨大那刀技可不是白耍的,他是玩钱的。杨大专门选在摆小摊的商贩前舞弄他的刀功,招来围观者鼓掌喝彩。其间,谁若与其叫板,他便一刀子划破自己的头皮或手指,那猩红的鲜血,就像礼花一样,瞬间绽放在你的摊子上。此时,赶上卖鱼、卖肉的摊点还算好,他们本身就是做血腥买卖的,再多几朵“礼花”也不为过。问题是,若赶上那卖豆腐、凉粉的就惨了,他这边一注鲜血喷溅到你那白生生的热豆腐上,整筐的豆腐可就全砸了。
所以,但凡来盐区集市摆摊的,一看到杨大来了,或听说杨大从那边过来了,立马就去兜里掏银子,不等他靠近自己的摊位,就把银子一串“哗啦啦”地给他递上了。杨大道一声:“谢谢!”就算平安无事。倘若你给他呈上银子了,杨大仍旧面无表情地站在你摊前不走,那就来事了,你给的银子,尚未达到他的心里标准。他杨大又不是没长眼睛,你是做什么买卖的,铺面有多大,生意是否红火,杨大心里有数。原本该赏他十个铜板,你却给了他仨,明显是瞧不起他杨大,那能行吗?那样的时候,杨大的刀板就响了,随之念道:这两集,我没来。听说大哥发了财。大哥发财我沾光,大哥吃肉我喝汤!说到我喝汤时,你再没啥表示,他一刀子就把自己的皮肉划开了。
那种白刀子见红的场面,令外人心惊肉跳,毛骨悚然。但,对杨大本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自备了止血药,随手往刀口上捂一把药粉,立马就把血止住了。再者,你看他是一刀子深深地扎进肉里去了,其实,仅仅是划破一点儿表皮,他那刀尖是夹在指缝里的。但,看上去鲜血直流,怪吓人的,那都是讹你钱财的。你这边把钱给他,他那边转过身去就擦干了血迹。
有时,碰上硬茬子,杨大也不孬种,他真敢豁出命来跟你玩。他左边那只秃耳朵,就是他自己一刀子割下来的。一般情况下,杨大不那样跟你恶斗。他原本光棍儿一个,每天能让他混饱肚子,也就不闹腾了。
这一年冬天,天气出奇地冷。一进腊月,纷纷扬扬的大雪,一场接着一场,最终还是把镇西头的公房给压塌了。这公房住着镇上无儿无女的几个孤老人,杨大也暂住在那儿。杨大见几个老人居无定所,便把目光盯上了盐区首富吴三才。
杨大选在一个大雪封门的早晨,悄无声息地把自己“挂”在吴三才家“天城大药房”的门上了。
杨大的那个“挂”,并非是在人家门前寻死上吊,而是把自己的一只手掌,钉在吴老爷家的那种道板门的一面木板上了。
清晨,天城大药房的店小二仍然像往常一样,一大早起来开门迎客,没想到搬过一道门板,再想启动第二块门板时,搬不动了,原认为夜里风雪过大,把门板给冻住了,随之晃动了两下再搬,还是搬不动。店小二便把脑袋伸出来,想看个究竟。没料到,这一看可不得了,门外正站着一个衣着长袍的血人,那人面部紧贴着门板,整个人如同一张刚刚剥下来的鲜羊皮似的,紧贴在东家的大门上,而且,一动不动。再看脚边,已流下了一大摊鲜红的血。
店小二顿时吓傻了,转身跑到内堂去喊吴老爷。
吴老爷赶过来一看,是喊街的杨大。吴老爷明白了,这家伙是来讹钱的。当下,吴老爷一面吩咐管家去账房拿银子,一面呼喊店小二:“快,快把你杨爷手上的钉子给拔下来。”
店小二个头小,从屋里搬过一把凳子,刚要踩上去给杨大拔钉子。杨大却一脚把凳子给划拉到一边去,杨大开口叫了一声:“吴老爷。”随后说:“吴老爷,你还是让我挂在这儿吧。”略顿,杨大又说:“我感觉你家廊檐下,比我那两间破屋还要暖和。”
吴老爷一听,杨大今儿来,并非是讨要几个银子就了事的,而是想修缮镇西的公房。想必,今冬寒流来势凶猛,那两间破屋难抵风了。吴老爷当下答应给他修缮住房。
杨大把吴老爷的话接过去,问:“吴老爷,一言为定?”
吴老爷说:“一言为定。”
杨大说:“那我就回家候着了。”说话间,就看杨大胳膊一缩,那只钉在门板上的血手,瞬间脱离了门板上的钉子。
原来,杨大压根儿就没把钉子钉在手上,他只是用指缝夹着一根钉子。至于他头上、脸上、胳膊上,以及地面上的斑斑血迹,那是他用鸡血或羊血做的假象。
尽管如此,杨大走后,吴老爷还是派人去给他修缮房子,并叮嘱工匠,在杨大的屋内支上火炕。
吴老爷家大业大,骡马棚里的草料少添两口,就足够打发他杨大了,何必去跟他计较。话再说回來,倘若吴老爷言而无信,他杨大下次再来,一准儿就把自己的手掌给他钉在门上了。不信,试试看。
选自《延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