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水墨教学新样态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y3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墨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儿童学习水墨画有助于增进他们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笔者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开发‘百草园'水墨创作学习课程”、“确立‘变招法'水墨技法学习方略”和“开辟‘赏研展'一体化水墨工作坊”, 建构了水墨教学新样态,让水墨画创作教学融入到本色自然和广阔的学习天地中,儿童在丰富的感知中、快乐的体验中发展水墨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情趣的水墨作品,提升多元智能。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 水墨教学 新样态
  直面未来,美术之所以能不断向前发展,其核心在于创新。直面生活的探索、情意志趣的彰显、独特语言的表达、中国文化的传达,助力水墨画成为了东方艺术的杰出代表。然而,反思当下的小学水墨画教学,存在着诸多阻碍其课程学习价值体现的具体问题,其主要如下:
  乡村水墨学习乡味不浓。2014年浙美版美术教材适当增加了水墨学习的课时数,教材从技法难易、儿童兴趣和能力出发,对水墨学习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安排,但一刀切、普适化的内容设计也带来了如下问题:统编教材的内容比较适合城市儿童学习。我校地处农村,田间百草盎然,蝴蝶翻飞,撩动着儿童的心扉,但这些独特、可贵的乡村资源并没有转化为可供儿童学习的水墨教材。艺术与生活脱节,乡村水墨学习乡味不浓,特色不显。
  水墨程式仿学创意不强。当下儿童水墨教学偏重传统技法的学习,喜欢让儿童临摹古人的经典作品,通过程式化地反复练习,儿童也会掌握一定的笔墨语言、笔墨技巧、章法布局和构图技巧。但儿童往往是依样画葫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经典作品中的蕴藏笔墨特征和思想情感并不理解。尤其在仿学的过程,儿童眼睛的观察力、思维的变通力、文化的探究力、闲暇的生活力、做事的合作力和创意的表现力会明显弱化,能力发展额待提升。
  水墨学习场所文化不新。文化能潜移默化地润泽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审美品位。无墙课堂,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深刻诠释,但当下的水墨学习场所闭塞,教室的弹丸之地成了儿童学习的重要之地。水墨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融纸文化、墨文化、书法文化和篆刻文化等于一体,场所的布置也要体现这个特点,但我们的水墨场所往往布置简陋,功能单一,艺术味道不浓,文化气息不强。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笔者在作家鲁迅一文中得到了启示。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百草园,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其间的种种乐趣撩动了少年的心扉,定格成了永久的记忆。抚古思今,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百草园”还给儿童,从儿童的个性需求出发,创新水墨学习的方式,发展水墨表现的形式,让美术真正成为儿童表达情感与思想的有效载体。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决定在中年级学生中进行“百草园式儿童水墨画创作教学”的探索,尝试通过开发特色课程、架构学习模块、确立学习方略和开辟水墨画坊的方法,将儿童的学习从学堂引入生机勃勃的“百草园”,在快乐的体验中创作出富有情趣的水墨作品,实现多元化发展。
  一、开发“百草园”水墨创作学习课程:让水墨学习充满乡味
  笔者立足本土,研究百草,挖掘资源,建立百草资源库,开发了“百草园”水墨创作学习课程。
  (一)进行多维开发
  围绕“水墨百草”这一核心主题,进行了“环境资源、人文资源、表达媒介和创意时空”四个维度的开发,通过“四维联动”(图1)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创意开发和有效整合,来丰富课程学习的内容,加强水墨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环境资源主要从“百草的名称、外形特点和所处的季节等”方面进行开发;人文资源主要从“百草的詩
  文、画作和中医药书籍等”方面进行开发;表达媒介主要从“使用的工具材料(以中国画颜料、宣纸和墨汁等水墨工具为主,辅以油画棒、刷子、餐巾纸、各种综合性材料等)和依据材料本身特色所形成的材料语言(肌理、感觉等)”上进行开发;创意时空主要从“儿童作品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包括表现的内容与方法、设计思路、创作的过程和作品的呈现形式等)”上进行开发。
  (二)搭建系统框架
  1、制定核心目标。在明晰课程开发理念的基础上,明确课程目标:遵循“百草园”儿童水墨画教学理念,以“百草园里的人、物、事、景”等为表现内容,以水墨课程为载体,通过对“百草”这一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增进儿童对百草身边的了解和对生活的关注,提高儿童用水墨创作百草的技能技巧和艺术内涵,张扬个性,促进儿童的多元化发展,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课时目标。
  2、完善内容体系。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及百草的生长季节,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安排。“百草园”水墨课程分设基础、创意、畅想和拓展四大单元。如《向百草探笔墨》作为起始课,以点燃兴趣,学习基本的水墨技法为主旨(图2),如《草叶无限美》《草根是宝》,选取了不同的百草局部作为表现内容,又如《青青仙人掌》《朵朵牵牛花》,从整体入手,选取了常青植物或季节中有代表的植物作为学习内容。其中拓展单元安排了两节拓展课,选取了家乡不同的自然景观作为表现内容,拓展了学习的外延,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基。
  3、编写校本教材。编写了图文并茂的“百草园”水墨创作学习校本教材(图3)。呈艺术性,版面美观,主体突出;色彩搭配合理,色调统一;图片大小结合,摆放错落有致;整体设计呈现出一定的艺术美感。融趣味性,页面设计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导语设计充满鼓动性,
  图片选择具有典型性,并将本校儿童的优秀作品编进教材。保科学性,无知识性错误。此教材已在学校中年级学生中全面推广,作为统编教材的有效补充。
  二、确立“变招法”水墨技法学习方略:导儿童创意水墨作品
  笔者通过探法、悟法、用法三大水墨技法学习方略,引导儿童外化创意思维,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一)以新观察探法。观察方法也须常观常新。如在《向百草探笔墨》一课中,笔者组织儿童走出教室,走进百草园,闻草识香,辩形知意。然后回到室内,运用自己喜欢的水墨语言进行自主表现。如狗尾巴草,儿童通过深度观察发现了它不一样的美,尝试运用密密麻麻的墨点和长短结合的墨线进行表现;又如这株不知名的小草,儿童根据自己感觉和理解尝试用勾勒法和没骨法相结合的方法表现;还有的儿童发现有的叶片比较软,有的比较硬,就尝试用湿画法或者干画法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儿童在观察的基础上探索、原创笔墨法,并加以创作运用。
  (二)学新画招悟法。引导儿童学习传统的水墨技法,并能尝试探索新的绘画方法。如《钱江潮涌》,儿童在学习了《波纹集》和宋代马远的水图,尝试用长短、浓淡、疏密等线条表现出潮水奇特的形和多变的波纹后,教师出示了潮乡画家陈伟农的泼墨作品——《钱江潮》,引发思考:这幅作品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果要你画你会怎样画?儿童大胆尝试新材料、新画法,有的用抹布添加澎湃的墨色,有的用毛笔滴甩四溅的水花,还有的用枯笔皴擦的方法表现潮身苍劲有力的感觉,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新想法、新探索(图4)。
  (三)借素材卡用法。通过素材卡,丰富儿童的感性认知和感官体验。如《印象桃花》,儿童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前面环节中教师引导较多,呈现图例也比较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儿童个性化意象的形成和情感的表达。于是,教师又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了多样的树枝剪影素材卡,请儿童运用所学新知表现印象树枝。丰富且有针对性的视觉图像给予了儿童更多的选择余地和创意空间,助力于突破已有的意象思维框架。这里,教师变扶为放,把儿童彻底放到主体地位上,使他们在活动中进一步提升了审美的能动性,明朗了情感意象(图5)。
  三、开辟“赏研展”一体化水墨工作坊:引儿童深入水墨表现
  笔者加强了水墨社团的创建,逐步开辟了多功能的水墨工作坊,融赏、研、展于一体,来助力儿童水墨的深入表现。
  (一)构建“赏”水墨文化的空间。积极构建了“赏百草园艺”、“赏文房四宝”和“赏历代作品”三部分构成的水墨文化空间。如“赏百草园艺”文化空间的打造,借新学校搬迁的契机,将校园内一块空余的土地打造为百草园艺区(图6),注意种植的美感,地面线条勾勒时注意横竖、长短、粗细的变化,地面板块划分时注意不同形状的组合,百草种植时注
  意大小、高低的搭配。并挂上植物名片,加强过程性管理。
  (二)组建“研”水墨创作的社团。在全面普及“百草园”水墨创作学习的基础上,笔者为有兴趣、有能力开展深入学习的儿童搭建了一个较高层次的平台——水墨百草创作社团。先进行社团成员的招募,然后组建3—5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选定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定期开展一些小范围的水墨研讨活动。笔者协同其他教师,不定期组织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的比较大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增加活动的影响力,首先进行百草名片、明信片、招贴画、活动请柬等的制作和分发,以水墨创作为主,并综合其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张扬活动的特色,宣传前期活动的成果;然后组织开展了一些以水墨百草创作为主的实践活动,如年级擂台赛,外出田野写生,送画进社区,两校共联谊等活动。
  (三)策划“展”水墨作品的活动。笔者积极策划师生水墨作品的展示活动,精心布展,凸显艺术趣味。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来精营水墨文化氛围,推廣研究成果,享受成功的快乐。笔者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16个水墨微视频,利用寒假在之江汇“玩出名堂”活动中进行了公益授课活动(图7)。此活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力。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拥有乡味的水墨课程对乡村美术教学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补充和优化。教师将农村周遭的百草资源转化为可供学生水墨学习的内容,引导儿童关注周遭生活,找寻独特视角,学习运用适当的   笔墨语言创作出富有水墨意味的作品,抒发乡思乡情,传播、交流和丰盈乡土文化,实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朱国华.《朱国华水墨画教学》[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3)
  [1]钱初熹.《创意思维与视觉艺术教育》[J].美术报,2017(11)
  (海宁市盐官镇丰士中心小学 浙江嘉兴)
其他文献
红杏出版过关于玉树的摄影集《最后的天堂》,也和玉树当地的朋友制作了关于玉树的纪录片《天赐的家园》。玉树地震后,她几乎每天都在和玉树的朋友联系着。    从1998年开始,我先后去过玉树十次。第一次去是同学带我去的,我去完成自己的研究生毕业作品,拍活佛。后来,几乎每年都去,甚至一年两三次。每次去就像逛亲戚家。那时候,玉树还不为很多人知道。    要送我孩子的阿妈    在玉树摄影,最让我忘不了的还是
期刊
记得是1998年春天,我的书《家庭轿车诱惑中国》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开了一次中国汽车业的“畅谈会”。朋友捧场,当时汽车主管部门的头面人物几乎悉数出席,会上谈及中国汽车业的情势,大家一个共同的主题词是“悲壮”。  入世谈判14年,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对中国汽车业的保护。最后以“幼稚产业”的名义,争取到6年关税逐步下调,进口逐步放开的缓冲期。尽管如此,人们还担心一旦入世,中国汽车就会全军覆没。当时中国入世
期刊
台湾的普通社区和北京的胡同有些像,四通八达,没有围墙,用道路围起来,数平方公里的范围就是一个很大的社区。  不过我在台湾的家,附近就是贯穿台湾南北的铁路线。所以有道百十米长的墙把火车道与行人车辆隔绝开来。那堵墙掩映在小树的缝隙间,被花花绿绿的图案填了个着实。  在台湾经常会看见街头涂鸦,所以初次见到这堵画墙时。还以为又是什么人的信手涂鸦,但仔细看才发现,这画实在了得,居然出自乳臭未干的孩子手笔。稚
期刊
释文: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伯英临池之妙无复余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迹。逮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钟虽擅美一时,亦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蘖而
期刊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先生的这句诗词,或许可以作为春秋航空成长路径的注脚。    前一阵子,一则有关春秋航空“被欺负”的新闻炒得沸沸扬扬,说的是各大国有航空公司不愿意跟春秋搞旅客签转。  大致情况是,上海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启用,多家航空公司从1号航站楼迁移至此。民航华东管理局把3月16日到3月31日设定为“搬家过渡期”,在
期刊
世界上有两部重要的民族史诗:一部是《荷马史诗》,一部是《格萨尔王史诗》,《格萨尔王史诗》是玉树人独有的骄傲。  玉树有两大宝:藏獒和冬虫夏草,它们是玉树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地震震倒了房子,夺取了人的生命,玉树人的精神命脉和生活方式,依旧在继续。    格萨尔王是玉树人的精神象征。  在藏族的传说中,格萨尔王是莲花生大师的化身,一生戎马,锄恶扬善,宏扬佛法,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降妖除魔,百
期刊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其真正意义是在世博会举办后,能有什么样的精神根植于国民的心中。    2010年上海世博会拉开了帷幕。  40年前,日本于1970年首次举办世博会,即被称作是EXP070的大阪世博会。这也是世博会首次在亚洲举办,在当时的日本甚为轰动,入场人数为世博会历史之最多,超过了6400万人。据统计,日本三分之二的人都到访过当年的世博会展馆。这个纪录在今天的上海世博会有望被刷新。  我至今难
期刊
一、设计意图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在艺术领域的学习中关键是为幼儿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猴子作为一种孩子们熟悉的动物朋友,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看到他们与同伴分享动物园里看到的猴子的形象,在行为上也会模仿猴子的动作,为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打破了在纸张上做画的传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纸片,作为猴子的身体,两者的巧妙结合通过画笔的“创造”,让孩子们用
期刊
说起来有点落俗,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时候,很多情境是注定要和特定的符号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战场。需有缕缕飘散的硝烟;比如基地,少不了一面旗帜和走来走去、不时行礼的兵士;一幅圆满的童话场景,则要有城堡、草坪、小河流上的彩虹桥、悬挂着各色宝石的魔法树……而最重要的是,不能缺了不远处田野中一架徐徐轮转的风车。有了这动态的点缀。才算是张僧繇画龙的最后点睛,活了。  不过,作为世界上风能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
期刊
有位年轻女律师,第一次在美国最高法院出庭。因为过于紧张,在回答安东尼·肯尼迪大法官的问题的时候,她称其为“法官”(judge)。首席大法官威廉·伦奎斯特立刻予以纠正: “那是大法官(jusuce)。”女律师吓坏了,而且越紧张越出错。她回答戴维·苏特大法官问题时又称其为“法官”。伦奎斯特再次纠正了她。女律师更紧张了,几分钟之后又称伦奎斯特为“法官”。伦奎斯特气坏了,疾言厉色道: “就此告诫律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