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地区藏族生态移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多层面向探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oab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好生活"是人类学研究的最新趋势和研究转向。在甘青地区,生态移民政策重塑了藏族移民的生活样态和机会结构,影响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定义、建构和实践方式,具体体现为七个层次的美好生活观念。吃穿是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资金是美好生活的经济基础;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教育是美好生活的代际期望;工作是美好生活的实现途径;互助是美好生活的道德价值;政策是美好生活的社会保障。作为当下受生态文明建设影响较为深刻的一个群体,甘青地区的藏族生态移民对美好生活观念的多层面向较有代表性地凸显了当代中国
其他文献
我国理论界通常对德国刑法教义学和日本刑法理论不加严格区分,经常在两个体系之下讨论不法的实质、实质违法性、违法性的实质等问题。这导致在研讨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时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脱贫后的反贫困问题仍将长期存在,特别是中国西南藏区连片贫困区尤为明显。文章以川滇藏连片贫困区为例,通过分析其致贫因素及现状特征
研究了三江源区不同建植期人工修复草地在不同演替阶段毒杂草[主要是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的入侵规律、数量特征,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生物量和草地质量以及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建植期人工修复草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植物功能群组成和群落数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演替时间的推移,人工草地群落盖度、高度、物种数、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V"字型变
鲁迅的思想在192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根源于鲁迅早年进化思路的危机,因而鲁迅"向左转"也是其重建思想地基的过程。鲁迅重新审视了自我与时代的关系,他的左转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政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治理体系变迁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治理方略和中国经验。基层社会治理政策涉及的领域众多,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现的"谱系"研究"热"主要有传统谱系学与后现代谱系学两种方法资源。对后现代谱系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引入、兴起及运用情况进行学术分析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