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616-02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依诺沙星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0例使用依诺沙星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使用该药物的患者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本次回顾性分析发现有4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占总病例数的6.67%,发现不良反应后均立即停止用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予以救治,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临床医师一定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谨慎选择联合用药方式,采用合理的使用方法,尽可能的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关键词】依诺沙星;不良反应;
依诺沙星属于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其可以通过对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受体产生作用,有效抑制了DNA的合成和复制,加快了细菌的死亡。而且该药物具有抗菌谱广的特点,特别是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抗菌的活性最高,对莫拉菌属及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等都有着较高的抗菌活性,此外还能够针对支原体及军团菌等起到较好的抗微生物效果[1]。不过在临床使用中患者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症状,值得临床的关注。现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使用依诺沙星进行治疗的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720例,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使用依诺沙星进行治疗的患者,根据相关的不良反应判断标准,其中有4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占总病例的大约6.67%。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在1~82岁,平均年龄65.4±5.2岁,其中有36例患者的年龄在40岁以下。治疗过程中有20.83%(10/48)的患者口服用药,其余79.17%(38/48)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用药。
1.2 不良反应
1.2.1 过敏反应
有64.58%(31/48)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依诺沙星注射液之后,手臂皮肤感觉瘙痒并逐渐出现红色皮疹现象,与此同时患者还感觉胸闷、心悸,立即停止用药之后的20~30min逐渐恢复正常,血栓性静脉炎也逐渐消失。不过其中有1例患者曾发生过敏性休克现象,经测量其血压已经降低到60/40~70/50mmHg,及时停药后通过让其进行鼻导管吸氧,并给予剂量为10mg的地塞米松、0.5ml的0.1%肾上腺素注射液以及40mg的多巴胺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的意识逐渐恢复,血压恢复正常,此外红色皮疹褪去,皮肤瘙痒、头晕、心悸等不良症状也消失。
1.2.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有8.33%(4/48)的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依诺沙星注射液之后,在10~30min内患者出现坐立不安、呕吐等症状,之后的2~3d还伴随头晕、失眠及头痛等症状,刚开始时头痛主要是阵发性头部隐痛,后来逐渐发展为剧烈头痛,个别患者甚至难以忍受。经过检查后发现是依诺沙星不良反应症状,立即停止用药,并静脉注射剂量为250ml的复方甘露醇,一段时间后患者逐渐恢复正常,最后均治愈出院。
1.2.3 泌尿系统反应
有6.25%(3/48)的患者出现泌尿系统反应。患者在静脉注射剂量为300~400mg的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后,尿液呈现浅红色或咖啡色,对患者进行尿常规化验之后发现出现蛋白尿的现象,其中1例患者还出现明显的腰痛症状。经检查嘱咐患者应卧床休息,同时每日给予患者剂量为0.5g的酚磺乙胺注射液,持续治疗2~3d之后血尿症状消失,并且尿常规恢复正常。
1.2.4 胃肠道反应
根据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現胃肠道反应症状的患者为20.83%(10/48)。患者均为口服用药,所有患者都没有黑便及反酸史,在用药后大约40min上腹部出现持续性的灼烧样胀痛现象,并伴随恶心及呕吐等现象,不过生命体征平稳,各项体征经检验均正常。在静脉推注一定剂量的抑酸药物之后,通过纤维胃镜检查发现患者的胃黏膜呈现慢性充血及水肿改变等现象。因此严禁对这10例患者继续用药,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上述不良症状均逐渐消失,此后也没有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10例患者均痊愈。
2 讨论
依诺沙星由于具有脂溶性高的特点,因此可以通过患者的血脑屏障进入到大脑组织当中,对C-氨基丁酸(GABA)和受体之间的结合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提高了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最终产生了一定的毒副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与患者大量用药有一定的关系,不良反应症状通常会在持续用药5d之后逐渐出现,并且大多会发生在老年患者身上,伴随一定的精神兴奋及神经系统不良等反应[2]。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医师一定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相关病史,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在用药之后出现的各种反应,确保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俊山,樊双义,温筱煦.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2):166.
[2] 李萍,王永铭,程能能.喹诺酮类药物对离体兔软骨细胞的毒性[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6):331-335.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依诺沙星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0例使用依诺沙星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使用该药物的患者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本次回顾性分析发现有4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占总病例数的6.67%,发现不良反应后均立即停止用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予以救治,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临床医师一定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谨慎选择联合用药方式,采用合理的使用方法,尽可能的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关键词】依诺沙星;不良反应;
依诺沙星属于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其可以通过对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受体产生作用,有效抑制了DNA的合成和复制,加快了细菌的死亡。而且该药物具有抗菌谱广的特点,特别是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抗菌的活性最高,对莫拉菌属及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等都有着较高的抗菌活性,此外还能够针对支原体及军团菌等起到较好的抗微生物效果[1]。不过在临床使用中患者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症状,值得临床的关注。现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使用依诺沙星进行治疗的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720例,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使用依诺沙星进行治疗的患者,根据相关的不良反应判断标准,其中有4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占总病例的大约6.67%。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在1~82岁,平均年龄65.4±5.2岁,其中有36例患者的年龄在40岁以下。治疗过程中有20.83%(10/48)的患者口服用药,其余79.17%(38/48)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用药。
1.2 不良反应
1.2.1 过敏反应
有64.58%(31/48)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依诺沙星注射液之后,手臂皮肤感觉瘙痒并逐渐出现红色皮疹现象,与此同时患者还感觉胸闷、心悸,立即停止用药之后的20~30min逐渐恢复正常,血栓性静脉炎也逐渐消失。不过其中有1例患者曾发生过敏性休克现象,经测量其血压已经降低到60/40~70/50mmHg,及时停药后通过让其进行鼻导管吸氧,并给予剂量为10mg的地塞米松、0.5ml的0.1%肾上腺素注射液以及40mg的多巴胺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的意识逐渐恢复,血压恢复正常,此外红色皮疹褪去,皮肤瘙痒、头晕、心悸等不良症状也消失。
1.2.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有8.33%(4/48)的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依诺沙星注射液之后,在10~30min内患者出现坐立不安、呕吐等症状,之后的2~3d还伴随头晕、失眠及头痛等症状,刚开始时头痛主要是阵发性头部隐痛,后来逐渐发展为剧烈头痛,个别患者甚至难以忍受。经过检查后发现是依诺沙星不良反应症状,立即停止用药,并静脉注射剂量为250ml的复方甘露醇,一段时间后患者逐渐恢复正常,最后均治愈出院。
1.2.3 泌尿系统反应
有6.25%(3/48)的患者出现泌尿系统反应。患者在静脉注射剂量为300~400mg的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后,尿液呈现浅红色或咖啡色,对患者进行尿常规化验之后发现出现蛋白尿的现象,其中1例患者还出现明显的腰痛症状。经检查嘱咐患者应卧床休息,同时每日给予患者剂量为0.5g的酚磺乙胺注射液,持续治疗2~3d之后血尿症状消失,并且尿常规恢复正常。
1.2.4 胃肠道反应
根据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現胃肠道反应症状的患者为20.83%(10/48)。患者均为口服用药,所有患者都没有黑便及反酸史,在用药后大约40min上腹部出现持续性的灼烧样胀痛现象,并伴随恶心及呕吐等现象,不过生命体征平稳,各项体征经检验均正常。在静脉推注一定剂量的抑酸药物之后,通过纤维胃镜检查发现患者的胃黏膜呈现慢性充血及水肿改变等现象。因此严禁对这10例患者继续用药,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上述不良症状均逐渐消失,此后也没有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10例患者均痊愈。
2 讨论
依诺沙星由于具有脂溶性高的特点,因此可以通过患者的血脑屏障进入到大脑组织当中,对C-氨基丁酸(GABA)和受体之间的结合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提高了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最终产生了一定的毒副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与患者大量用药有一定的关系,不良反应症状通常会在持续用药5d之后逐渐出现,并且大多会发生在老年患者身上,伴随一定的精神兴奋及神经系统不良等反应[2]。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医师一定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相关病史,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在用药之后出现的各种反应,确保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俊山,樊双义,温筱煦.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2):166.
[2] 李萍,王永铭,程能能.喹诺酮类药物对离体兔软骨细胞的毒性[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6):33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