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系统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企业科技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xu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分析广西地方志系统人员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比如修志者认识不到位、教师的授课水平有待提高、培训方法单一、培训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固定培训场所等,并从培训层次、培训对象、培训方式等角度,就如何加强地方志系统人员培训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志;培训;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02-0138-03
  1 培训现状
  目前,广西的第二轮修志工作已经进入了最为困难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而该项工作的核心在于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修志精英队伍,以确保完成最后阶段的艰难任务。目前,广西的地方志系统正处于新老交替时期,暴露出的问题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修志人员老龄化问题加重、缺乏创新的思维能力、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及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倘若不能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下二轮修志任务的顺利完成。就解决措施而言,第一,要充分利用老员工的优势,根据实际情况聘请已退休职工进行修志;第二,广纳贤才,在提高现有修志人员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吸引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参与修志。自2011年起,广西地方政府针对修志人员的管理问题制定并颁发了《岗位培训管理办法》,按阶段组建培训班,对古籍的整理及年鉴编写等进行专项培训。相关数据显示,就当前广西修志人员的结构来看,在14个地级市中只有一半的人参加过培训,而获得《岗位培训合格证》的人员则不到培训总人数的50%。以上数字与《岗位培训管理办法》的相关关规定有着较大差距。不仅如此,当前,该项培训的评价方法、管理办法及监督、跟踪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培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 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方志业务培训的重要作用尚未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看重形式却忽略本质的做法比比皆是。事实上,提升方志业务者整体素养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参加有效的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修志者过分关注细节,而忽略了当前方志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新问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这些人员的怠工现象较为严重,对修志工作的积极性不够,整个培训过程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对修志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阻碍。
  (2)修志岗位不够稳定,不利于培训的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修志职务往往由退休人员或刚刚离校的高校毕业生担任,造成岗位的流动性过大,尤其是后者。一旦他们熟悉了该岗位的职责,就会被分派到其他岗位;而前者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其弊端也较为明显:这些离退休人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远远不如年轻人,对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此外,一些修志者刚完成培训,就被调离修志工作岗位,新来的人员了解修志工作的具体内容需要一个过程,修志工作进度会因此停滞不前。
  (3)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广西方志培训班的授课老师以地方志系统的工作人员为主,因工作的局限性,有部分授课教师对修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与要求知之甚少,无法简明扼要地抓住培训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授课过程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佳。
  (4)培训内容的结构失衡,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方志的涉猎范围较大,且载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然而,现今大多数针对修志的培训往往将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却忽略了实践操作的培训,由此导致培训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好,使培训失去了其应有之义。而且,学员在培训时精力不集中的现象也十分常见。
  (5)培训方法不够多元化,培训效果较差。现今,多数方志培训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整个教学环节偏重于理论的传授,参训学员的实践锻炼机会不多,导致参训学员虽然参加了培训,然而面临实践中的难题时,依然无法解决,根本不能帮助其更好地完成方志工作。
  (6)没有建立起合理的培训评价体系,使培训作用大打折扣。地方志系统的人员培训体制机制比较僵化,很多时候只注重培训的过程,对培训的实际效果并不重视,缺乏完善的效果评价体系和标准,也没有明确要求学员必须反馈培训效果及对其进行考核,导致培训工作形式化,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同时,培训的效果与人员的晋升、激励机制等没有形成很好的衔接,致使认真培训与否对人员的影响极为有限,导致员工对培训不重视,积极性不高。
  (7)缺乏固定的培训场所,支撑培训活动的基础硬件条件差。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电子办公和无纸化办公发展很快,很多新型的载体不断出现,原有的纯文本式的地方志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急需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但是,目前存在管理层对培训工作不重视、投入不够、缺乏相关的基础设备、缺乏一个固定的培训场所等问题。
  3 加强地方志培训工作的对策
  要想让地方志培训工作吸引地方志工作人员,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来,重视培训工作,就必须转变培训模式,向专业化、现代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1)在培训体系的配置上,要坚持重点论,抓住重点和主要矛盾。针对不同行政层级的资源条件的不同,配置不同的人员和制定不同的要求,在培训内容上也应该更有针对性。①从自治区级业务培训的层面来看,重点应该是对主编和总纂的培训。从上一轮修志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志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主编与总纂的整体水平决定的。因为,该业务培训主办方有能力邀请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的研究人员对主编和总纂进行相关课程的培训,并且会使用高性能的搜索引擎和高科技的方式方法对方志地情资源库进行系统的整理。所以,应该将主编和总纂作为培训的核心人物,继而为县市级的修志工作培养足够的修志精英,为下一轮修志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确保整个修志工作的圆满完成。②市级业务的重点是加强地方志编辑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地方志的编辑编写人员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工作者,他们直接编辑方志,对地方志的编辑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市级业务的重点是加强对编辑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保持编辑队伍的战斗力和整體素质的提高。③县级业务的重点是加强对资料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县一级作为地方志队伍的一线工作人员,主要承担方志资料的搜集、整理及选用工作。对于他们的培训,应该将培训重点放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上,以及加强他们对目录学、文献学等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他们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选用资料的水平。   (2)對培训对象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培训过程中,因为方志队伍中各类人员担负的工作职责各不相同,人员在思想、理论、业务、技能等方面又各有差别,所以培训应该在不同层次有的放矢,对症下药。①对于地方志工作队伍中的新人来说,培训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上。从基础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等方面,对新员工进行集中培训,让他们尽快地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标点符号的用法和照片、地名等地方志重点内容的编辑。②对于方志队伍中的骨干人员来说,培训的重点主要有3点:一是加强理论素养的培养,二是注重现代技能、技术知识的更新,三是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尤其是现代计算机、电子系统等现代设备的操作培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提升方志队伍现代化办公水平。③从主编及总纂的角度来看,创造能力十分重要。通过培训,使得书目的总纂及主编了解现代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各种新鲜事物,让其学会书目编撰的各种技巧和方法,提升其创新能力,促使其编纂出更具特色的书籍。
  (3)对于培训方法来说,始终保持多样化的特点十分重要。在对于业务活动进行培训的时候,要强调其基本内容及目标的多样化,因此在进行培训的时候,培训的方式方法也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①通过会议进行沟通。在培训时,可以借助会议培训的方式,让学员弄清各项任务和绩效考核方式等,同时促进学员之前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培训活动顺利开展。②进一步提高对专题探究的重视程度。把在修志活动里面所遇到的共性问题、特殊情况、矛盾和难题进行汇总分析,同时让特定的资深人士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探讨,促进这些问题尽快得到妥善解决。③制定和分发简报实施引导学习。不同的管理地区在进行方志的修订和编写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分发相应的简报,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基本实施方法等进行宣传和学习,从而更好地引导和促进相关活动的顺利进行。④倡导实际案例的培训及互动学习。在进行培训时,参加培训活动的学习人员要准备好自己的修志材料,以提升培训学习的效果;同时,在进行学习之前,要分发相关材料;在进行培训和学习之后,学员能更加规范地进行方志的编写。⑤借助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因为培训人员的基本情况各有不同,而且这些不同的学员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进行会议培训学习,会对学员的日常活动造成不小的影响,所以可以考虑使用网络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学习效率,而且还使得培训学习变得更加的灵活和方便。⑥借助课件进行教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借助课件,课程就会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更容易引起学员学习的兴趣,提高培训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4)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加大对授课教师的管理力度。①建立授课老师数据库。对授课老师进行登记、考核、评估、认定。对那些教学经验丰富,授课认真,讲课内容新颖、知识前沿、趣味性强的授课教师继续留任,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而对那些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自身知识陈旧老化,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授课教师,不再纳入数据库。②完善相关的培训制度。培训体系的完善,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要分别建立人员、师资、考试等各方面的制度体系,使培训工作系统化、规范化。
  参 考 文 献
  [1]徐艳.构筑地方志人才队伍体系之思考[J].新疆地方志,2015(1):32-33.
  [2]田亮.建设开放的地方志事业刍议[J].中国地方志,2012(2):40-42.
  [3]杨海峰.浅谈方志人才队伍建设[J].沧桑,2011(6):34-36.
  [责任编辑:高海明]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行,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风险挑战也越来越大。为确保境外项目顺利实施,防控好各类风险,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更加重视境外项目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保障作用。本文从某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境外项目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加强境外项目党建工作思路,希望能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帮助。  境外项
期刊
2020年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四研究所(以下简称“七一四所”)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是七一四所近年来继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之后,获得的又一个重大奖项。  “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既是荣誉也是动力,在文明创建最高荣誉的感召下,七一四所全所干部职工必将涵养追逐梦想的磅礴力量,为
期刊
如何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国有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既是时代提出的命题,也是每一个党务工作者、共产党员面临的问题。笔者曾经到一个基层单位做调研工作,一位基层领导绘声绘色地介绍了他们攻坚克难完成了一项业务工作的过程和效果,自豪感和成就感喜形于色。但是,当笔者问及在这项工作中党组织的战斗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时,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套话大话,并强调说,最重要的是任务已圆满完成。这就引出大家许多思
期刊
他们,送学助教,连续11年活跃在管道沿线的偏远小学,温暖留守儿童;  他们,爱心捐助,连续6年与贫困学生结成对子,帮助他们迎接美好未来;  他们,不畏严寒酷暑,连续5年在每个节假日和周末,到交通路口进行文明出行劝导服务;  他们,爱护环境,连续5年参加襄阳市公益植树,保护母亲河;  他们,无私无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社区邻里爱心跑腿、义务送菜,成为抗疫一线最美的“逆行者”。  他们热情的笑容和真
期刊
航空工业制造院金属成形技术研究室(以下简称 “106室”)党支部是航空工业制造院选树的首个“堡垒示范点”,先后多次荣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年荣获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0年以来,106室产值和经营规模逐年递增:2011年,产值首破亿元大关;2019年产值突破3亿元;2020年,产值突破4.5亿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
期刊
“人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是孙宝江对自己的要求。作为鞍钢一名普通职工,孙宝江以凡人善举,学雷锋、做好事,走在服务职工群众、助人为乐的奉献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实笃定。  守卫社区的“平凡英雄”  孙宝江是鞍钢集团众元产业公司绿源科技公司矿渣作业区甲班一名翻罐工,也是郭明义爱心团队鞍山市铁西区繁荣街道虹桥社区分队队长。多年来,孙宝江在工作之余,把全部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公益事业上。  2009年
期刊
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这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既是提升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要求,也是把黨的建设优势转化为企业生产经营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国有企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说着容易做时难。
期刊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也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创先争优联合行动”(以下简称“创争联动”或“党建联创”)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党委(以下简称“东方电机党委”)自2012年溪洛渡国家重大水电项目开始,已坚持近10年的一项具有东方电机特色的“党建联创”活动载体,这也是中央企业基层党组织首次开展的“创争联动”。东方电机党委以党的创新理论和“党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此形势下,如何为企业生产经营末端赋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公司”)以“党建+网格”为主题,积极开展公司基层最小经营单元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立足于抓好基层一线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建责任进网格、党建队伍进网格、党建支撑进网格、党建行动进网格,引导网格中的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发挥先锋模范
期刊
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金控集团”或“集团”)于2018年10月正式注册成立,致力于打造牌照齐全、资源协同、业务联动、防控有效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金融投资控股平台,构建科技驱动、面向未来的智慧型综合金融体系。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集團公司,如何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体系?如何发挥企业文化的粘合和聚合功能,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融合起来、同心同向同行?如何发挥企业文化的驱动功能,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