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当得知我要和大家分享与王而平副总编去年共同采写一篇获奖文章的经历时,内心有些许的紧张。这种紧张感一方面来源于自己登台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是对获奖这件事没有很好的总结。
我们这篇获奖稿件的题目是《六旬母亲的十年还债路》。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这个题材与《山西科技报》的整体报道风格似乎有些偏离,其实不然。《山西科技报》作为科技类报纸,我们的报道对象更多倾向于一线科技工作者,或者视角多聚焦在一线最新的科技成果上,而这篇稿件的素材来源就很特别。
去年,省扶贫办要出一本叫《山西百户脱贫案例》的书,内容是通过报道省内典型脱贫人物事迹,展现全省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效。在接到任务后,总编霍炜在工作部署会上对我们说:“脱贫攻坚是国家的大事,咱们既然接到这个任务,就要把工作做实、做到位,根据一些现有的材料做整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亲自去实地感受脱贫攻坚的真实面貌,写出一些精品文章来。”当时在会上,我就决定下乡实地采访一些脱贫户。那段时间,记者编辑们经常下乡,进村入户。不仅是我们,报社的领导也和我们一起入村采访。
像这篇稿件就是与霍总、王总他们去临汾下乡时采访到的。当时带领我们采访的妇联主任讲了村里一位叫贺印娣的老人十几年替子还债的事迹,让人吃惊的是,这位老人并不是贫困户,原因是她认为自己是有挣钱能力的。
如果我们要写她的故事,就不能汇集到我们的脱贫案例中。当时,从完成扶贫办任务的角度出发,这个素材很可能就放弃了。但是领导认为这个题材虽然不是此次下乡的主要任务,但很值得去深入挖掘,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我们在老人家里进行了采訪,当时整个采访过程还算顺利,贺印娣老人的一些方言我们听不大懂,她就请旁边的妇联主任帮忙转述。老人虽然话不多,用词也不是很讲究,但她的每一句话都很实在,每一个字都直击人心,给人留下了倔强又诚恳的印象,这种感觉在我回来整理录音时更为强烈。
在后期组稿过程中,我保留了老人很多原话,向读者传递出这种独特的感觉。除此之外,在写稿时,将老人这些年所遭受的苦难与老人坚强、充满希望的内心形成对比,以此来产生足够的情感冲击。因此,在稿件中会不自觉地运用很多细腻或者说是一种经过仔细推敲的文字去渲染老人这种不甘于贫穷的生活经历。
成稿后,王总一眼看出这样表达的弊端,他说:“像贺印娣老人这样的故事本身就很感人,很多时候刻意去描写反倒会失去故事原有的韵味。”所以,他建议我尽量让文字与贺印娣老人的语言更统一些,文字可以简洁、甚至可适当保留文字原本的粗糙感,让读者觉得自己不是在看一篇辞藻优美的文章,而是透过文字能真正感受到贺印娣老人的性格特点。
之后,王总还在稿件后添加了一篇记者手记,这种形式在我们以往的文章中很少出现。这需要作者有很强的概括能力,能够精确提炼出文章的核心思想;另一方面,这种形式还需要很强的文字功底。记者手记虽说很难写,但是会让文章整体性更强,做到有事实、有观点、有态度,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在经过反复推敲、多次改动后,文章才得以成型。
这篇稿件,在题材上有它的特殊性、立意也较为深刻。去年国家的宣传重点是脱贫攻坚,所以报奖时很多人会去选一些扶贫的题材。而这篇文章是从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信义”出发,虽然没讲脱贫,但可以想象到贺印娣老人依靠顽强的意志,努力过上没有外债、没有负担的美好生活,其核心与扶贫本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此外,这篇文章结构相对完整,用词在修改后更加真实、朴素,做到了见字如见人。
其实来到报社这几年,我一直在历练中成长,也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有机会获得这个荣誉。
在做这个发言PPT时,我曾用过“完美践行‘四力’,做到脚下有泥土”之类的标题。但自己深感惭愧,感觉所做的离这样的要求差得还很远,今后的日子还需要努力。后来在为PPT配图时,突然看到我们采编部挂的“做奔跑型记者”和“做思考型编辑”两个条幅,于是我就用这两句话来做总结:“去奔跑,用手中笔去还原生活的真实;去思考,用心去挖掘故事背后的人性。”
我们这篇获奖稿件的题目是《六旬母亲的十年还债路》。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这个题材与《山西科技报》的整体报道风格似乎有些偏离,其实不然。《山西科技报》作为科技类报纸,我们的报道对象更多倾向于一线科技工作者,或者视角多聚焦在一线最新的科技成果上,而这篇稿件的素材来源就很特别。
去年,省扶贫办要出一本叫《山西百户脱贫案例》的书,内容是通过报道省内典型脱贫人物事迹,展现全省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效。在接到任务后,总编霍炜在工作部署会上对我们说:“脱贫攻坚是国家的大事,咱们既然接到这个任务,就要把工作做实、做到位,根据一些现有的材料做整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亲自去实地感受脱贫攻坚的真实面貌,写出一些精品文章来。”当时在会上,我就决定下乡实地采访一些脱贫户。那段时间,记者编辑们经常下乡,进村入户。不仅是我们,报社的领导也和我们一起入村采访。
像这篇稿件就是与霍总、王总他们去临汾下乡时采访到的。当时带领我们采访的妇联主任讲了村里一位叫贺印娣的老人十几年替子还债的事迹,让人吃惊的是,这位老人并不是贫困户,原因是她认为自己是有挣钱能力的。
如果我们要写她的故事,就不能汇集到我们的脱贫案例中。当时,从完成扶贫办任务的角度出发,这个素材很可能就放弃了。但是领导认为这个题材虽然不是此次下乡的主要任务,但很值得去深入挖掘,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我们在老人家里进行了采訪,当时整个采访过程还算顺利,贺印娣老人的一些方言我们听不大懂,她就请旁边的妇联主任帮忙转述。老人虽然话不多,用词也不是很讲究,但她的每一句话都很实在,每一个字都直击人心,给人留下了倔强又诚恳的印象,这种感觉在我回来整理录音时更为强烈。
在后期组稿过程中,我保留了老人很多原话,向读者传递出这种独特的感觉。除此之外,在写稿时,将老人这些年所遭受的苦难与老人坚强、充满希望的内心形成对比,以此来产生足够的情感冲击。因此,在稿件中会不自觉地运用很多细腻或者说是一种经过仔细推敲的文字去渲染老人这种不甘于贫穷的生活经历。
成稿后,王总一眼看出这样表达的弊端,他说:“像贺印娣老人这样的故事本身就很感人,很多时候刻意去描写反倒会失去故事原有的韵味。”所以,他建议我尽量让文字与贺印娣老人的语言更统一些,文字可以简洁、甚至可适当保留文字原本的粗糙感,让读者觉得自己不是在看一篇辞藻优美的文章,而是透过文字能真正感受到贺印娣老人的性格特点。
之后,王总还在稿件后添加了一篇记者手记,这种形式在我们以往的文章中很少出现。这需要作者有很强的概括能力,能够精确提炼出文章的核心思想;另一方面,这种形式还需要很强的文字功底。记者手记虽说很难写,但是会让文章整体性更强,做到有事实、有观点、有态度,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在经过反复推敲、多次改动后,文章才得以成型。
这篇稿件,在题材上有它的特殊性、立意也较为深刻。去年国家的宣传重点是脱贫攻坚,所以报奖时很多人会去选一些扶贫的题材。而这篇文章是从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信义”出发,虽然没讲脱贫,但可以想象到贺印娣老人依靠顽强的意志,努力过上没有外债、没有负担的美好生活,其核心与扶贫本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此外,这篇文章结构相对完整,用词在修改后更加真实、朴素,做到了见字如见人。
其实来到报社这几年,我一直在历练中成长,也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有机会获得这个荣誉。
在做这个发言PPT时,我曾用过“完美践行‘四力’,做到脚下有泥土”之类的标题。但自己深感惭愧,感觉所做的离这样的要求差得还很远,今后的日子还需要努力。后来在为PPT配图时,突然看到我们采编部挂的“做奔跑型记者”和“做思考型编辑”两个条幅,于是我就用这两句话来做总结:“去奔跑,用手中笔去还原生活的真实;去思考,用心去挖掘故事背后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