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回应,是最好的礼物

来源 :家教世界·V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ming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有为、充满爱心的人,也有残暴、极端、反社会的人。为人父母者,都梦想着孩子成为前者,唯恐孩子成为后者。为此,父母能做些什么?
   弗洛伊德和罗杰斯——心理学两大流派的领军人物,许多观点截然不同,却有一个观点不谋而合:一个人早年与父母的互动,对其心理成长至关重要。
   在我们身边,那些婚姻多次失败、缺少朋友、人际关系紧张的人,通常在童年都没有被父母温柔对待。糟糕的亲子互动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而亲子互动的质量,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回应。
   我见过大街上孩子抬头和父母说话,却被父母吼回去。不一会,孩子依然一脸天真地与父母说话。我见过孩子一边小跑跟着父母,一边热切地告诉父母什么,可是父母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但我没有见过父母好好和孩子说话时,孩子表现出怒吼、漠然和不屑。
   现实中父母对孩子常见的回应模式有三种:否定型、回避型和一致型。不同的回应模式,塑造着孩子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否定型
   曾有一位读者的留言让人印象深刻:“作为一个80后,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可是记忆里我妈就没说我做对过什么!她跟我爱人很自信地说我小时候可乖了,从来不胡闹,就算打我,我也不敢哭,因为越哭越使劲打,所以我都不哭不闹,很好带。” “我说一件事,我妈回应的第一句永远是质疑,有时候跟她分享一件好笑的事,她总能发现里面的黑暗面。最近有点忍不了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型父母和一个压抑的孩子。
   不让她哭,是否定她情绪;永远质疑她的话,是否定她的观念。
   人之为人,无非就是有观念、情绪、行为。你否定其中任何一项,都是在否定这个人。
   否定型父母总是用行动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那是不好的,这也是不允许的。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变得退缩。长期被否认的孩子,感受被压抑,自我受到扭曲,从而变得自卑和退缩。
   忽视型
   有一次,在商场看到一个年轻妈妈坐在凳子上看手机,旁边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正趴在凳子上折纸玩。小女孩拿着折好的小船,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快看,我折的小船!”妈妈依然看着手机,面无表情。小女孩更靠近了一点,说:“妈妈你看呀!”妈妈脸上露出不耐烦的表情:“好好好,行了,妈妈看到了。”说话时,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手机。小女孩明显感觉到了妈妈的敷衍,一脸失望,噘着嘴,手里随意摆弄着小船。
   小女孩向妈妈分享自己的感受,渴望与妈妈建立连接,却遭到妈妈的无视,小女孩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挫败感。
   忽视型的父母通常并不把孩子当回事,懒得回应孩子,或者把不回应当做惩罚。这在本质上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这样的父母,通常在童年也没有被自己的父母尊重。
   一位民警朋友说过一个案例:一个13岁男孩,白天在网吧上网睡觉,晚上流窜盗窃,曾因为攀爬入室摔断了腿。民警通过讯问得知,男孩父亲工伤瘫痪,母亲一边打临工一边照顾父亲,父母对男孩不管不问。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回应,男孩开始沉迷网络,偷钱去网吧玩游戏、打赏主播。讯问结束已是晚上9点,男孩不满14周岁免于处罚。民警将男孩送回家,是一个带院子的平房。男孩在院子铁门外喊爸妈开门,喊了十几分钟,却无人回应。而透过父母卧室的窗户,分明可以看到电视正在播放着节目。男孩尴尬地对民警说:“你們不用管我了。”说完自己翻过院墙进入屋子里。男孩为了进入家门,不得不使用攀爬的手段。这听起来有点讽刺,还有些心痛。
   父母的冷漠,就像一双无法抗拒的手,将男孩推向犯罪深渊。鲁迅说过:“唯沉默是最高的鄙视,最高的鄙视是无言,并且连眼珠都不转过去。”忽视有时候比否认还要可怕,它让孩子失去父母关注的同时,得到了无可反驳的否认。
   一致型
   一位妈妈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有一次带儿子坐火车,儿子突然指着窗外兴奋地喊:“妈妈,快看!那辆动车好快啊!”她说:“哇!妈妈也看到了,妈妈也好激动!”儿子突然转过头,认真地对她说:“妈妈我好爱你!”说完在她脸上亲了一口。那一刻,她觉得幸福极了。
   一致型回应模式下,父母细心地察觉到孩子的内心,然后用语言、表情、行为表达出对孩子的接纳。父母的回应与孩子的内心保持一致,同频共振,孩子的成长能量也就畅通无阻。孩子能感觉到:我被父母喜欢着,很安心,很满足。所以,父母要敏锐地察觉孩子,积极地回应孩子。
   有一次,我从网上买了一个储物架。在我开始组装的时候,两岁半的仔仔兴奋地跑过来,一边模仿我拿螺丝刀拧螺丝,一边自言自语。
   我拿着说明书研究时,仔仔拉着我的裤子大声喊爸爸,我嗯了一声,眼睛仍然盯着说明书。当仔仔再一次喊爸爸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他有点着急了。于是我放下说明书,蹲下来看着他。
   仔仔咧开嘴笑了,说:“爸爸,我们一起来安装吧。”我说好,然后一边和他说话,一边看他装模作样地安装。
   在那一刹,我的心里突然有一丝感动,觉得仔仔的样子很可爱。
   孩子通过父母的回应感受到爱,父母亦通过对孩子的回应唤醒内心的爱。
   小区里一位宝妈问我,“你家仔仔不怯场,喜欢说话,有没有什么秘诀?”我笑了笑,心想,我们一直认真地回应他,算不算?
   也许我们给不了孩子价格过万的鞋子,上不了学费十几万的幼儿园。但我们可以微笑着,用爱的眼神看着孩子,由衷地夸奖孩子,诚恳地回应孩子的话,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如果能做到这些,孩子一定会变得阳光、快乐、独立,深爱着父母。你对孩子爱的回应,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其他文献
“明明有病,怎就治不好?”半夜,老张坐了起来,捂着嘴唠叨着。  自去年治牙后,老张的牙似乎变得有脾气,时好时坏。  那次,老张去的那家牙科诊所是熟人推荐的,牙医甚是热情。一番检查后,牙医说:“你的七号牙有问题,我给你磨一磨,清理一下,疼痛能缓解些。不过,要想彻底治愈,必须用材料填补。”  “可以。”老张爽快地说。  “你選那种材料呢?最贵的一千多元,最便宜的一百多。”  “听你的,我不信熟人信谁呢
期刊
2013年农历大年二十九,刚到桂林机场,突遇一场特大暴雨,飞机无法起飞。快天黑时,广播里传来通知:“先生们、女士们,我们很抱歉地通知,因突遭暴风雨,所有的航班取消。”  我们被拉回到市区的旅馆里。等了一天的飞机,回到旅馆确实饿了。我买的是头等舱,在贵宾室里还有点吃的,可也不顶事。  在空荡荡的大堂里慢慢踱着步,透过玻璃窗,看见街上置办年货的人熙熙攘攘。我抱怨这趟出差,想家的念头开始强烈,鼻子一酸,
期刊
攀比是孩子比较常见的行为,且攀比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趋势。所以,孩子的攀比心理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孩子攀比的是外在物质的东西,这也是现在很多爸爸妈妈非常纠结的事情。那么面对孩子不正确的攀比心理,爸爸妈妈应该要无限满足吗?   前天涵涵跟我说:“妈妈,我们班睿睿有男生的芭比娃娃,我都没有,你给我买一个吧?”我抱着她问:“那别人有,你没有的东西,能都买回来不?”涵涵摇摇头说:“算了吧,那太多了,
期刊
深林里  青苔爬满  古树,林间小径  残缺的石凳,  在杂草丛  等待被晾干  层层密叶遮蔽  上空,  洒下几束光影  一声鸟鸣  山行者在翠竹中  跳动  光与影,鸟鸣和人行  在风中跳动  又消失不见  发明文字以前  孙武还没写下兵書  乾隆也不曾来过  被风揉碎的太阳,落入  穹窿深处  一簇蓝色的火苗  静静呼喊
期刊
我正在看一部电视连续剧,画面上战斗非常激烈,敌我互相厮杀,最后五六个敌人围住一个战士,准备活捉,突然这名战士一跃而起,拿起一把刺刀,运足气力,旋转一圈,把每个人的脖子划出一线刀缝,顿时鲜血喷涌,都瘫倒在地……正看得入神,父亲在门外叫我,爷爷病倒了。  我来不及关掉电视,跑到爷爷的房间,他正斜躺在床上,慢慢地从枕头下面掏出一片铜钥匙,用手指着那口小木箱,示意我们打开这个宝箱。  曾记得我童年时代,几
期刊
当我们面对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时,不如思考一下,他为什么不肯听话?   孩子不听话和听力没关系,通常是大人的要求违背了孩子的内在需要。内在需要不同,孩子就会衍生出不同的“不听话”方式。只有对症下药,满足孩子内在的心理需求,才能让孩子与父母配合,变得懂事、学会自律。   倾听孩子,才是让孩子听话的良药   妈妈在厨房做饭,团团坐在地上摆积木。“快去写作业” “把书包收拾好” “把玩完的玩具放回去”……每
期刊
老李有五个女儿、两个儿子。当年老伴生小儿子时,乳汁少得像蚂蚱血。邻村有人想抱养,他梗着脖子对来人吼:“你抱养干啥?俺要孩干啥?我不嫌多。俺老六叫福娃,小七,起名还叫金娃哩。”一句话,把来人噎得像吃了翻鳖子,气哼哼地走了。他又对老伴说:“伤啥愁?活人能让尿憋死!”  老李不壮实,个子像秫秆,胳膊上的青筋像逶迤凸起的田埂。他每天上工时,除了必带的农具,总再捎带一根捆柴草的绳子和一个装野菜的草篮。  他
期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rn周衣冰不满3岁时,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刘锦秀是一位诚实、勤劳、善良、刚强的女性.父亲没留下什么遗产,家庭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母亲将所有辛酸都藏在
期刊
期刊
因为儿童好奇心强,又善于模仿,所以在居家药物的保存方面,我们首先要防患于未然,不能让孩子为大人的疏忽买单!   孩子误服药物的意外,并不是偶发事件。   2020年6月,长沙一4岁男童误服精神类药物“五氟利多”,引发中毒症状;   2020年11月,娄底2岁的男孩错把减肥药当巧克力吃了后,全身大汗淋漓,心率超过正常的50%。   ……   2017年9月20日,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药品安全合作聯盟与
期刊